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我在開封府坐牢最新章節列表 > 70、第 70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0、第 70 章

白衣少年望著崔桃離開的背影, 臉色陰沉了下,轉而又笑了,回身蹬蹬上樓, 進了天字一號雅間內。

追風正坐在桌邊, 他倒了一杯茶後, 遞給白衣少年。白衣少年接了過來後, 用普通的白錦帕擦了擦杯沿兒,便將帕子隨便丟掉, 才將那杯茶送到嘴邊, 一飲而盡。

“人沒接近成功不說,還賠了三十桌,你可真會給少主‘省錢’。”追風禁不住嘲諷他一句。

“我哪知道她不走尋常路,不過她倒真是特別,有點意思。大哥也別光顧著嘲笑我,你行你上, 讓我看看你多能耐?”

“我只會殺人, 不會哄人,特別是女人。”追風語調刻板地陳述道。

白衣少年忽然回想起崔桃那副完全無視他的樣子來, 笑著對追風道:“我這雙手就愛粘美人兒的血, 少主若要殺她,大哥記得把人讓給我來。”

追風無奈地點點頭。

“少主呢?”白衣少年再問。

“回了。”

“少主留給我的這身衣服,可真舒服, 料子不一般。”白衣少年嘆道。

追風對此不予置評,只囑咐白衣少年把地藏閣的後續麻煩處理乾淨。

“除了朝廷, 天機閣那頭怕是也會查。我讓紅衣回去覆命,告知天機閣閣主是朝廷的人殺了蘇玉婉。”

“大哥這招可真妙了!地藏閣能有今日,少不得天機閣閣主對蘇玉婉的痴情縱容。開封府先滅了天機閣汴京分舵, 如今又殺了蘇玉婉,更要徹底剿滅地藏閣。這兩廂,以後可有好戲看了!”

白衣少年說罷,便理了理自己身上的衣服,力求處處整齊整潔,一絲不苟,隨即還抬著袖子珍惜地聞了一聞自己的衣袖。

“還帶著香味兒呢!”

“你若敢在少主面前這般,我這會兒倒也不用給你倒茶了。”追風邊說邊給他倒茶。

“可別!常言道‘風雨同舟’,少了我,大哥多孤單呢。”

追風冷冷地瞥一眼追雨,沒應他的話,反而問他那三十桌飯菜有沒有安排下去。

“還真給她送啊?”

“送。”

……

兩個時辰後,安平府衙接來報案,安平城的福田院死了五人。

這五人在吃完午飯後不久,突然開始發瘋,然後昏迷不醒,最終氣絕身亡。

因為死亡人數較多,屬於情況較重的案情,案子立刻就知會到了崔茂這裡。

崔茂命人去叫衙門的仵作勘察現場,卻被告知那姚仵作正是這五名受害者之一,人已經死了,自然是沒辦法驗屍。

因要經常接觸屍體,被許多人視為晦氣,仵作在衙門中屬賤役,屬行當裡的下等。肯來衙門幹仵作這種活計的人,大多家中境況不好,出身低微。衙門原來的仵作正逢丁憂回鄉了,這新來的仵作便來自福田院,原本是一名大夫,家裡境況艱難才流落至安平來尋活兒做,剛在府衙幹了不到半個月。

若沒有仵作驗屍,如何確定死因,緝拿兇手?崔茂令屬下立刻去尋可暫時頂替之人,實在不行便去附近的縣衙借人來。

衙役欲言又止,在崔茂的催促下,方道:“崔七娘在開封府正做驗屍的事,那咱們可以請……”

衙役後頭的話不敢說了,被崔茂一個眼神給嚇得咽了回去。

崔茂以前一直覺得自己女兒幹驗屍這活計有失身份,但發生了這麼多事之後,他知道自己這想法應該改一改了。別說現在他想開了,就是想不開,崔桃驗屍辦案都是劉太后和官家御準的,甭管是誰那都是說不得了。

崔茂正猶豫著這案子是否要去麻煩崔桃出馬,那廂又有衙役來報他們剛查到的訊息。

這些死者所吃的飯,竟然都是以崔七娘的名義所贈。

崔茂愣了下,問清楚其所謂的‘崔七娘’確係指得是自己的女兒後,便不再猶豫了,直接派人去通知崔桃。

崔桃正在小馬氏房中品嚐鹽李。

這鹽李是在黃李子下來的時候,挑選了個大無蟲的,入壇中用鹽醃漬去汁,然後曬乾去核了之後,再曬一邊,待其徹底乾透了便收存。吃的時候便以湯洗,佐酒品用,滋味兒極好。

這些鹽李都是小馬氏親手製作,閒來無事的樂趣罷了。在瞭解到崔桃如今嗜吃之後,她便喚崔桃來嚐嚐,若她覺得味兒不錯,就打算把她做的那一袋鹽李都給崔桃拿去。等這孩子回頭在開封府倦乏了的時候,想喝點酒,拿她的鹽李配酒正好,吃的時候還會想起她。

這鹽李是鹹味兒中帶著酸甜,比起蜜餞單純甜甜的口感,層次更豐富,吃起來也更爽口,有嚼頭。同時它還有養生調理身子的作用,可清肝滌熱,治胃陰不足。

崔桃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吃了一碟。小馬氏見狀,笑著讓人給崔桃備一盞青梅酒配著吃。

誰料就在這時候,崔茂派的人來了。

查案驗屍之時自然不能飲酒,崔桃依依不捨地放下正要入口的那盞青梅酒,只得幹抓了一把鹽李走。

韓琦聽說案子跟崔桃有關,免不得要來過問,便跟崔桃一同前往福田院。

“早上在芙蓉閣用飯的時候,有個穿白衣的年輕男子來跟我搭訕,認出我的身份了,還說要請我吃飯,我便隨口打發了他一句。看起來他還真說話算話了,把三十桌飯菜送去了福田院。”

能跟她牽涉,又能跟福田院有關的事兒,崔桃只能想到這個。

“倒是巧。”韓琦嘆道。

崔桃回頭看看四周,見沒人瞧著他們。她就從紙包裡拿出一顆鹽李,飛快地塞進韓琦的嘴裡。

韓琦怔了下,方緩緩咀嚼。

“六郎岳母所做,覺得味道如何?”崔桃問。

韓琦聽‘岳母’這個稱呼,禁不住笑起來,立刻點頭。

至福田院,崔桃便檢視了五名死者的死狀。那廂崔茂正在聽福田院的其他人講述當時的情景。

“丁大郎非說自己是一把傘,下雨了,他要把自己撐開。一直張開雙臂,說要給我們擋雨。”

“李三郎嗡嗡揮舞著手到處跑,還要去尋茅房找屎,得虧我們攔得及時呀!我覺得他八成覺得自己是蒼蠅了,”

“曲二郎跟瘋了似得,說著火了,一頭扎進了水缸裡。”

“姚仵作就哭喊著他死的冤枉,是他丈夫害死了他!”講述此事的目擊者不忘補充解釋,姚仵作哭喊的時候嗓音略有些尖細,肯定是覺得自己是個女人。

“齊五郎最老實,蹲在地上裝石頭。”

崔茂聽到這些證供後,頗覺得費解,他隨即看向崔桃,便見她正一臉嚴肅認真地去檢視每一位死者的眼耳口鼻,雙手,還有膚表情況。這副模樣不知為何,分外惹人目光。這讓崔茂恍然意識到,自己的女兒真的跟凡俗人不一樣。以前他眼光世俗,這真是無知、淺薄、齷齪了。

“出現過嘔吐症狀,還產生過幻覺,死因應系食物中毒而引發的臟腑衰竭。”崔桃詢問當時午飯的情況,聽說他們是六人一桌,但只有姚仵作等五人出現了這情況,另一人邱大郎卻沒有任何異狀。

“打聽清楚了,飯菜是芙蓉閣所贈,正如崔娘子猜測的那般,是早上的時候一位白衣少年付錢,吩咐芙蓉閣的掌櫃送三十桌飯菜過來,以崔娘子的名義。”衙役道。

崔茂便問崔桃,對那位白衣少年可有印象。

“有。”崔桃令人備了紙墨,當即繪出白衣少年的畫像來,讓崔茂的人照著畫像去找便是。

崔茂打量一眼這畫像,驚訝道:“這不是莫二郎麼?”

“莫二郎是誰?”崔桃忙問。

“他爹是當地的大儒,還曾做過你兩位兄長的老師。人早就去了,留下兩名年幼的孩子。聽說是家裡的老僕拉扯這倆孩子長大,如今倆孩子卻不似他們父親那般愛讀書了,只東奔西走地做些生意。”提及這點,崔茂還覺得有些可惜。

崔桃又問了這倆兄弟叫什麼名字。莫家老大叫莫追風,年二十二;老二叫莫追雨,年十八,也就是她今早上遇見的那位白衣少年。

這位莫二郎極愛乾淨,也極愛美人,不管什麼時候都穿著白衣。他兄長莫大郎很擅做生意,酒樓、客棧、茶果等生意都做,家財鉅萬。莫二郎也有經商之才,但他只做珍寶首飾和古董字畫的生意,比其他大哥風雅了許多,性子卻也挑剔了許多,極愛吹毛求疵。

“看來這安平城內人才濟濟。”崔桃隨口嘆了一句,問福田院的人晌午的飯菜可有剩下,特別是姚仵作他們吃的那桌。

這問題換來的是福田院一眾人等非常一致肯定地搖頭。

福田院的住戶平常都吃得不好,難得有人善心接濟他們一頓好飯,又是芙蓉閣所出的美味,大家自然是瘋搶一通,吃得一乾二淨,連片蔥葉子都沒剩下。

如果飯菜方面的線索不夠,那就只能剖屍了。

崔茂一聽自己女兒說剖屍,眼睛瞬間睜得比牛眼珠子大,他嘴動了動又抿住了,想說又不敢說。他知道自己說了肯定不合適,可是又本能地有點控制不住自己。崔茂無可奈何之下,便用牙咬住了自己的下唇,管住自己別多管女兒的閒事。

“那一桌菜小人只有一樣我沒吃,芙蓉蘑菇。小人一吃蘑菇便容易渾身起疹子,所以那菜便是再香,小人都不敢吃。”邱大郎解釋道。

“三十桌,每桌都有芙蓉蘑菇。我早上也嘗過這道菜,所用的為雞腿菇,只用了蘑菇腿兒的部分,係為白色。你瞧你們桌上的那盤蘑菇顏色可有異常?”崔桃追問邱大郎道。

邱大郎馬上道:“不止是白色,因我吃不得那道菜,又有幾分羨慕,所以就多看了兩眼,記得特別清楚。那盤芙蓉蘑菇裡面,還有棕褐色的菇。”

“毒菇可致幻,引發多臟器衰竭而亡,具體致死原因,那就需要剖——”

“不用不用,這就夠了!”崔茂馬上道,說完之後,他還小心地看崔桃一眼,把聲音降低,再溫和一些,“足夠了,真的夠了。”

“哦。”崔桃沒活力地應承一聲。

崔桃建議崔茂,令衙役先查封福田院所有地方,將所有人員都回房待傳喚,暫且不準外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崔茂應承,一面按照崔桃的提議吩咐下去,一面令衙役收斂屍體,細緻記錄案發時所有目擊者的證供。

崔桃則和韓琦直接去了芙蓉閣調查,既然這案子跟她扯了關聯,既然兇手敢在以她名義贈菜的飯菜中下毒,那就必須得做好被她抓的準備。

崔桃等先盤問了芙蓉閣的掌櫃以及廝波,白衣少年莫追雨作案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了。

據掌櫃描述,莫追雨在早上跟崔桃聊兩句之後,就折返回天字一號房,跟他大哥一起用了早飯。離開的時候,他定下了福田院的三十桌菜,錢也付清了。

之後便是他們芙蓉閣做飯弄菜了,三十桌可不是小數目,芙蓉閣原本準備今天的菜量就不夠了,又去外頭採買了許多,然後從備菜到做完,忙活了近兩個時辰才做完。之後就是打發店內的廝波送飯去福田院,因為數量多,有一半食盒都是從隔壁幾家酒樓借來的,共僱了三輛車運送,有六位廝波一起護送。

六名廝波到了地方之後,正趕上午飯的時候,福田院很多人都在。他們講明意圖後,當即就受到福田院眾人的熱烈響應,大家紛紛一起搬桌子,幫忙擺飯菜,場面有些亂。

“正好三個食盒為一桌,我們六人,每兩人負責一車,同一車上食盒裡都是同樣的菜。所以分派菜的時候,都是負責自己的那部分即可。但擺菜什麼的都是他們自己來的,我們最後只負責收了空食盒,清點數目沒錯後就離開了。”

“那你們當時可注意到姚仵作那一桌的芙蓉蘑菇異常?”崔桃問。

六名廝波皆搖頭,表示沒注意。當時真得太熱鬧了,他們只顧著瞧這些人樂得高興有好菜的樣子,對於他們如何擺菜張羅倒沒注意。

再問芙蓉閣的廚子,三十盤芙蓉蘑菇,都是一起切一起炒的。廚房的人都可以作證,那麼多菜他們不可能單獨拿出一盤來做,都是儘量一鍋出在弄出來後分盤。

“也就是說,蘑菇在出芙蓉閣之前沒問題,問題可能出在運菜的路上,以及擺菜的時候。六名廝波分別為倆倆一起,除非是倆人剛好同謀作案,不然的話,廝波這邊也可以排除嫌疑。”

“毒菇已提前做好,才能混入芙蓉蘑菇這道菜中。你遇莫二郎,送菜給福田院,全系偶然。廝波的情況也正如你推敲的那般,故而芙蓉閣這邊作案的可能性較小。更像是福田院中有人預謀用毒菇殺人,因剛巧碰到贈菜,見場面混亂,便趁機行事了。”

崔桃應承,“其實用毒菇殺人比用其它毒物更簡便,只要懂山上的蘑菇哪些有毒,上山隨手採來即可。不過,卻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得毒菇,這住過鄉下的,混跡過荒野的,嫌疑更大。”

必須排查當時同桌用餐的六人的人員關係,找到有殺人動機的嫌犯。

福田院所有在住人員都有登記,案發的中午,福田院並無外人出入。這裡的人因為住的比較密集,平常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互相都比較熟識。若來了生面孔,大家肯定都會注意到。

崔桃和韓琦折返回福田院的時候,衙役正好把今天晌午的所有人員證供整理完畢了。韓琦便接手證供和記錄,一篇篇翻來看。

崔桃想到芙蓉閣送菜既系為偶然,那今天晌午,福田院的廚房應該有準備飯。

廚房主要負責做飯的有三人,孔氏、尤氏和沈氏,三人都已成婚。孔氏年紀最長,三十五歲,她在福田院廚房做廚娘已經有八年了,是福田院留住最久的老住戶了。尤氏三十一,在福田院留了三年。沈氏二十三,則才來福田院半年。

三人都是做活兒麻利的人,身體好,力氣大,即便給福田院中那麼多人做飯也能忙活得過來。當然,福田院的飯菜也不精緻,一些米糠下鍋之後再添點菜熬一熬,再弄些燒餅饅頭之類也就混過去一頓飯了。

卻巧了,廚房裡的孔氏為死者之一的丁大郎之妻,尤氏為死者之一的曲二郎之妻,沈氏則也為死者之一的姚仵作之妻。

廚房另還有幫忙挑水、燒火的三名年輕女孩。一位叫丁翠翠,十四歲,為孔氏和丁大郎的小女兒。另一位叫王湘雲,是個孤兒,十三歲,自八歲起就在福田院住了,由孔氏照料。最後一位叫劉小月,十五歲,是尤氏跟亡夫所生之女,後帶著她嫁給了曲二郎。

崔桃:“既是一家子,用飯的時候,你們怎麼都沒跟他們一起?”

六個大男人吃那麼一桌子好菜好飯,都沒想過女人和孩子?

“他們男人吃得開心,我們就不好上桌了,再說廚房這邊還有做好的飯沒人吃呢。”沈氏解釋道。

崔桃又細問了下三家的具體情況,孔氏和丁大郎還有兩個兒子,倆孩子都正在學做木匠活兒,所以晌午並沒有歸家。

尤氏和曲二郎是在福田院相識,才成婚不足兩月,故倆人尚且還沒有子嗣。

沈氏和姚仵作本有兩個兒子,但一年前倆孩子因在河邊戲水,皆失足溺水身亡了。

“我聽說姚仵作原本是大夫,後來日子不大好了,才來安平尋活計,你們原本住在哪兒?”崔桃問。

“原是束鹿人,日子暫且過得去。他便想做點倒賣糧食的營生,多賺點錢可以供倆孩子讀書,結果正逢雨天,糧都發黴了,不僅沒賺,家也賠進去了。倆兒子接著又出了意外。有個算命的說束鹿那地方的風水跟我們夫妻八字相沖,呆不得了,我們就來了安平,求平平安安。”沈氏解釋道。

崔桃又問沈氏和姚仵作是束鹿城內人,還是在城外村子裡住。

“城內的,祖輩也是如此。他做大夫的,自然是要留在縣城才有營生。不過從他倆兒子出了意外之後,人家都嫌他晦氣,不找他看病了。來了安平後,他瞧病的能耐沒人清楚,便也沒人請他。他就跟老仵作拜師,學了驗屍的手藝後,就在安平縣衙做事了。”沈氏解釋道。

“怎生這麼巧,你們幾人都在廚房幫忙,夫君們都剛好都坐在一桌?”崔桃再問。

“我們本就是聊得來,才湊在一起。”孔氏跟崔桃解釋,尤氏以及沈氏和姚仵作夫妻,來福田院的時候,都是她熱心幫忙張羅安排。府衙缺仵作的事兒,也是她得了訊息,給姚仵作夫妻出的主意。

崔桃點點頭,有些明白了。因她們比較相熟,所以他們的男人們便也都比較熟,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坐在在一起。

崔桃再分別單獨問了孔氏、尤氏、沈氏三人,近來幾名死者可有什麼異常之處,或跟什麼人有過什麼矛盾。她們都一致表示沒有。

崔桃又問了丁翠翠、王湘雲和劉小月,三孩子情緒狀態低落,都很怕生,在接受她問話的時候,眼睛都不敢抬。她們的答案也跟孔氏三人一樣,都表示沒有。

崔桃觀察到這三孩子的手都比較粗糙,可見是從小就幹粗活的。劉小月的手腕上有淤青,看起來應該曾被人狠狠拉拽過手腕。

崔桃還發現劉小月的脖頸上有紅痕,雖然大部分被壓在了衣領下面,崔桃還是眼尖地看見了。

崔桃再度打量一番劉小月,年十五歲,長得比同齡人稍瘦小一些,但身材玲瓏,也頗有幾分姿色。尤氏帶著她再嫁給曲二郎,這種再婚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關系,在分寸把握上可很重要。

劉小月身上的傷痕,讓崔桃不得不多想。

崔桃選了一間空房房間,她將劉小月單獨喚進屋裡來。

崔桃輕聲問劉小月她是否可以檢視一下她的脖頸。

劉小月晃了晃頭,她當即就用手揪住自己的衣領,抗拒崔桃的檢查。

“雖然我不想這麼說,但你這樣做的確會增加你和母親的嫌疑。若我現在不能檢視你的情況,回頭便會換府衙那些人來了。”崔桃聲音很溫柔,跟劉小月打商量。

劉小月這才松了手,允許崔桃檢查她。崔桃在劉小月身上找到了很多淤青和吻痕,細問之下,劉小月哭著承認確係為繼父曲二郎所為。

“何時開始的?”崔桃問。

“前天。”

劉小月告訴崔桃,前天安平城內有大戶人家擺宴,尤氏、孔氏和沈氏三人一起去那戶人家幫忙幹活,賺鞋零散錢花。當晚曲二郎回來之後,便對她做了畜生之事,還威脅她不許告訴尤氏。

“你便真沒告訴?”崔桃問。

劉小月點了點頭。

“那你母親這兩日可察覺到你的異常?”崔桃再問。

劉小月怔了下,慌張地連連搖頭表示沒有。

崔桃自然是看出劉小月在撒謊,她欲再找尤氏問話。

劉小月忙道:“人是我殺的,毒菇是我下的!”

崔桃打量劉小月,問她下的是何種毒菇,什麼顏色,整個作案過程如何。

“就在路邊採的,好多都有毒,我聽人講過,就顏色灰灰的那種蘑菇就是了。我炒了炒,趁著他們吃飯的之前,就給混了進去。”

“既然是在路邊採的,想來路邊還會再有,你帶我去採些回來?他們吃飯狼吞虎嚥,剖腹除開檢視胃容物,應該能找到整塊的毒蘑,甄別出差別。”崔桃對劉小月道。

灰色跟棕褐色還是有差別的,但也難保就是灰色的蘑菇在烹飪之後變成了棕褐色。所以,出於嚴謹求證的態度,剖屍很有必要。

劉小月被崔桃那番剖屍的話嚇得說不出話來,支支吾吾,顯然她真的在撒謊,無法說清楚具體情況。

“你是如何知道他們死於毒菇的?”崔桃做出這樣判定的時候,只對崔茂等衙役透露過。

“邱大郎告訴我的。”劉小月老實道。

崔桃想起來,他是盤問過邱大郎桌上的芙蓉蘑菇顏色如何,然後告訴崔茂死者大機率死於毒菇,邱大郎肯定是在旁邊聽見了。

崔桃拉著劉小月坐下,跟她簡單講了自己的遭遇,自己入獄的故事,“你可知道當初差點死在鍘刀下的我,為何現在還能光鮮地坐在這裡,像個正常人一樣和你聊天?”

劉小月搖頭。

“相信只要堅持活下去,總會有希望。世人皆苦,唯有自渡。”崔桃問劉小月可明白這句話的道理。

“勸慰自己放下,別計較,忍過去,熬過去?”劉小月略茫然地望向崔桃,解釋道。

崔桃拿出三張交子在劉小月跟前,問她若得了這錢,打算怎麼花。

“帶著我母親離開福田院,買一處宅子安置下來,好好度日。”劉小月道。

“錢總有花完的時候,靠什麼度日?”崔桃再問。

劉小月思來想去,“再買些田來種?”

“那僅憑你和你母親倆女子能有多少力氣,種多少田?”

“那就需要男人幫忙了,只能嫁人了。”劉小月聲音越來越小,顯然提到男人她有些害怕,畢竟之前的遭遇給她極大的傷害。這才不過兩日,她難走出來。

“靠著男人,若不小心倒黴了,碰到了就如你母親遇到曲二郎那般品性不好的,到時候你又該怎麼辦?一直忍到死麼?”

劉小月怔住。

“便是嫁人,也當攢足了嫁妝,底氣十足,便是離開了男人也能活得很好,便是遇到品行不好的,和離了也不怕。”

崔桃告訴劉小月,“這就是最簡單的自渡,你強,別人就弱了。”

“若種田不行,就想別的能賺錢的法子。若身上沒有能賺錢的能耐,便學一個。不管是織布繡花,還是種花柳編,醃菜醬菜,總之別安於現狀,坐吃山空,或僅想著靠男人。”

劉小月本以為崔桃只是會說些不痛不癢地安慰同情她的話罷了,卻沒想到她直接給她指明了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繼父對她的侵犯,讓她受到極大的傷害,劉小月真覺得自己以後的日子沒盼頭了,怕將來家人也會被夫家嫌棄,但她又怕自己這樣死了,讓母親無依無靠難過。

在聽了崔桃的話之後,她終於明白自己怕這怕那,是因為底氣不夠。所謂的自渡,卻並非是自我安慰,而是要踏踏實實地自己走一條讓自己挺直腰板的路。

崔桃其實沒指望這孩子能都明白她的話,但當她看到劉小月的目光逐漸堅定清明的時候,她頗感欣慰。

“好孩子,至少你比很多同齡人聰明,有著玲瓏心。可不是誰聽了這番話,都能有所悟的。”崔桃讓劉小月把錢收好。

“這不能要,我怎麼能——”

“借你的,等你將來有能耐再還。”崔桃道。

劉小月忙哭著跪地,跟崔桃謝恩。

“但你要答應我,這案子若真查出跟你母親有關,你也要答應我,會好生活下去,不辜負你母親對你的期望。”

劉小月一聽這話痛哭起來,最終點了點頭。

崔桃接著按照問話的規矩,審問尤氏。

尤氏大哭,“我說她這兩日怎麼不對,我問她,她也不說!那畜生,我弄死他!”

尤氏喊完之後,才意識到曲二郎如今已經死了,她便恨恨地咒罵他下十八層地獄。

崔桃再命人盤問一遍福田院其他的人,目前而言,沒有人目擊尤氏曾在午飯的時候離開廚房,跑去給姚仵作那桌菜添毒菇。

崔桃又得知尤氏這人,平常在廚房連雞都殺不得。若因憎恨殺曲二郎一人還有可能,連帶著其他四條人命都給弄死了,未免有些太瘋狂,這點上也說不太通。另外崔桃也沒有在廚房發現毒菇的蹤跡,當然也不排除被‘毀屍滅跡’了,尤氏和廚房這邊的嫌疑仍然存在。

……

韓琦等著崔桃調查完之後,跟她一起回府。

“這案子有很多‘巧’的地方,剛好三家人湊一起,女人們在廚房,男人們在吃飯。並且男人們都無一例外地沒人心疼女人孩子,都只顧著自己吃好菜。

尤氏的殺人動機就不必說了。沈氏也有動機,姚仵作做生意失敗,倆孩子接著雙雙溺水而亡,生活痛苦而顛簸,他們夫妻甚至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了安平。這日子太難,便容易積怨深,會逼瘋一個人。”

韓琦點點頭應和。

“孔氏其實也有動機,他們一家在福田院時間最久,八年了,很可能因為她家男人沒能耐,才會這麼久了都沒能成功搬離福田院。男人若不知道疼人,好吃好喝都不知道惦念著自己妻女一口。”

崔桃覺得,這孔氏的丈夫丁大郎說不定有不良嗜好。她正打算打發人去查,就聽韓琦回答了。

“好酒,貪賭。”

崔桃審問尤氏等人的時候,韓琦一一翻看過目擊者的證供。有的證詞裡側面透露了些情況,比如‘昨兒還和丁大郎喝酒’、‘真想不到就這麼死了,他前日賭錢還輸給我十文錢沒還呢’……

“咦?六郎厲害!”崔桃禁不住誇道。

“在你面前,我無大用。”

韓琦言外之意,一切都是崔桃在出力,他沒幫什麼忙。

“話可不能這麼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當初若是換一位昏聵的推官來審我這案子,我說不定早就化成一具白骨了。若換做別的沒有慧眼的推官,瞧不上我一個坐牢的女囚能幹事兒,不給我查案的機會,那我也沒機會立功,走出開封府大牢,更加沒機會查清楚三年前的真相,一解這些年我所蒙受的冤屈。”

崔桃說完這些,特意踮腳湊到韓琦耳邊糾正道:“六郎可有用啦!最厲害!”

韓琦嘴角笑意,便久久都止不住了。

他之幸,遇了珍寶。

隨後,韓琦收到張昌送來的汴京那邊送來的加急信,便先行回崔府去回信處置公務。

崔桃則一個人回了衙門。

著一襲白衣的莫追雨早已等候多時,他見崔桃回來了,不禁冷笑道:“白白花了三十桌錢,還進了衙門,今兒是我倒黴了。”

“是你倒黴,這件事教育你,出門在外莫多言,更不要亂招惹陌生人,否則很容易惹得一身騷。”崔桃告訴莫追雨可以回去了,他的嫌疑排除了。

“喲,你當我什麼人了,隨你‘呼之則來,揮之則去’?”莫追雨一臉不爽,大有要算賬不離開的意思。

“當你是案件相關的證人啊,不然呢,你以為我以為你是什麼?狗麼?”崔桃驚訝地眨一眨眼,氣死人不償命地問。

崔桃發現這個叫莫追雨的少年,還真是除了一身的乾淨,別無長處。

“你——”

“莫不是你真在自己心裡想自己是狗?所謂被我拆穿了,才會急了急了急了………”崔桃嘴快地反問。

莫追雨氣得瞪了崔桃兩眼,轉身拂袖而去。

崔桃撇了撇嘴,忍不住笑了兩聲。還是太年輕了,裝逼裝得不夠老練,一擊即破。

莫追雨回家就衝進莫追風的房間,渾身戾氣地跟莫追風叫囂:“大哥,我要殺了崔七娘!”

“不行。”莫追風斯文地回答道,眼睛都沒轉動一下,依舊專注欣賞桌上的字畫。

“那我割了她的舌頭,留她的命,卻叫她幹活著卻說不出話來。”莫追雨想想便覺得爽,嘴角盪漾氣笑容來。

“本來可行,但現在不行了。”

“為何?”莫追雨臉色立刻垮下來,不解地問。

“少主剛誇過她聲音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