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我在開封府坐牢最新章節列表 > 76、第 7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6、第 76 章

圍觀的眾人鬨然大笑, 還以為這男子滿頭濃密的頭髮,使了護髮露之後全禿了,結果就三根而已, 那還不是說掉就掉?這分明子在無理取鬧!

大家紛紛指責這男子。

“我怎麼無理取鬧了?我問你們, 這罐子東西叫什麼?護髮露, 連我三根頭髮都護不好, 還不如清水呢,好歹用清水的時候還沒掉, 這算什麼狗屁護髮露!正是因為少, 我才想仔細養護著。若不是護髮露有問題,那它們怎麼以前都在,偏就我用完之後掉了?不怪他們怪誰啊?”禿頭男子憤憤然反問眾人。

眾人這麼一聽,禿頭男子還真是有理有據地無理取鬧。紛紛住嘴,只是笑看熱鬧,不說了。這禿頭男子身材高大健壯, 兩個胳膊特結實, 瞧著就不好惹。只怕他們再說兩句,會被這禿頭男子暴打上兩拳。

王四娘氣憤地跟崔桃道:“你瞧瞧, 他就這樣, 蠻不講理,還罵我是醜娘子!要不是崔娘子說不管客人說多難聽的話,多能鬧事兒, 都不能動手,我真想抄我的大刀跟他比劃兩下!”

“他還說我說話難聽!我說話怎麼就難聽了?”萍兒也跟著委屈地抱怨, 眼眶更紅了。

“這位郎君剛才也說了,這是護髮露,主要效用是讓頭髮變得順滑黑亮的, 可不是防脫。郎君要留著那三根頭髮,每日用它洗一洗,也是有些黑亮效用的。”崔桃解釋道。

“護髮難道不應該保護它們別掉麼?不然怎麼叫護?”禿頭男子狡辯質問。

“護髮是保持頭髮原本的狀態,讓頭髮看起來漂亮。若頭髮本來就要掉了,可攔不住。若郎君想要它儘量不掉,該用防脫發的,不過防脫也阻止不了頭髮不掉。掉發生發,就跟四季更替一樣,是自然之律。郎君禿成這樣的主要問題是在於只掉不生,所以正確的對症方法是應當用促生髮的才行。”

崔桃聲音清澈,講道理的時候音調不急不緩,讓人聽著覺得特舒服,也特有道理。

大家紛紛稱讚還是掌櫃通透寬容,這要是換做一般人遇到這麼無理取鬧的客人,早就氣瘋了。

“那你們鋪子裡有麼?”禿頭男子彷彿聽不到眾人的議論,只關心生髮問題。

“沒有,但可以為郎君特製。”

禿頭男子馬上一臉喜色地問崔桃能否保證他一定長頭髮。

“保證不了,有病請大夫吃了藥,就一定能保證藥到病除麼?如你這般要求,這世上都不會有死人了。”

崔桃告訴禿頭男子,她可以保證讓禿頭男子至少長回三根或以上數量的頭髮。如果長出來了,禿頭男子便要為今天的行為道歉。

禿頭男子猶豫著。

“怎麼,挺大個男人有膽量鬧事,沒膽量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崔桃嗤笑反問。

“行!前提是你得我把我三根頭髮弄回來!”

崔桃輕笑,“這是自然。”

原本長期已經脫髮不長頭髮的毛囊狀態如何,崔桃不確定,但這剛脫落的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再貧瘠的土地,多施肥,令其長出三根草來肯定是沒問題。

崔桃讓禿頭男子進鋪子裡等候,隨即就抓藥做了藥膏,令男子每日傍晚來鋪子塗抹,還令他規律飲食,不準熬夜。

“住哪兒,叫什麼。”崔桃問。

“葫蘆巷,馮友山。”

“去吧。”崔桃道。

馮大友愣了愣,然後就走了,走之前嘴裡還唸叨著如果長不出來他就把這鋪子掀翻了。

“就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人。”萍兒氣道。

“就是,崔娘子就這麼放過他了?回頭要是頭髮長出來了,他卻耍賴不來道歉怎麼辦?”王四娘掐腰不滿道。

“會回來的,沒瞧他多渴望要頭髮?真能生髮出來,他怕是要跪地哭求了。”

‘預言’沒過多久,王四娘和萍兒就見識到了曾經身軀龐大、叫囂著要掀鋪子的馮大友,如今哭哭啼啼像是個失去母親的柔弱嬰孩,懇請王四娘和萍兒把那生髮藥膏在他腦袋上都塗一塗,可別只塗腦袋中間那點地方。

王四娘和萍兒都湊過來瞧馮大友那原本很禿的頭頂,如今剛好就在她們每日點塗的腦殼中央,長出一撮青青的頭髮茬。

王四娘:“喲,這顆不止三根了,感覺能有七八十根了。”

“正正經經的一撮。”萍兒附和道。

“我有頭髮了。”馮大友淚眼婆娑,激動道。

此後半個月,就見崔七娘的鋪子前,每天都站著一位禿頭男子,賣力地喊著護髮露好用。有人見他頭禿,笑話護髮露由他來吆喝不合適。馮大友便趕緊低頭秀腦殼兒,給眾人瞧他頭頂日漸增長的一撮黑髮。

護髮露鄰鋪的掌櫃和夥計們,天天都能看見馮大友吆喝,是眼見著他腦頂上那撮頭髮一點點長長了。奈何只有這麼一撮,不過卻是黑漆漆得鋥亮,還別說,跟他腦殼其它禿掉的地方交相輝映,都亮了!

為期半月的道歉結束了,馮大友還是賴在鋪子裡不走,求生發膏。

“這我們可不負責,我們娘子說了,只管給你長回來三根以上,可沒說要管你滿頭。再說藥膏都用完了,就那麼點,我們也不會配。”王四娘攤手道。

萍兒善解人意地微笑:“你可以去找崔娘子求求看。”

“好啊,那崔娘子人在哪兒,這都半個月了,我都再沒瞧見她。”馮大友好奇求問。

“人好找,去開封府問一嘴就是了。”萍兒依舊微笑。

馮大友愣了愣,確認再問一遍,得知真的是開封府,後怕地滿腦門子冒冷汗。原來這位崔娘子竟是官府的人,他記得之前汴京城內盛傳過開封府裡有一位厲害的崔娘子,莫非這個崔娘子就是那個崔娘子?

“對呀,去吧。”萍兒笑著鼓勵,眼中滿滿地期待。

馮大友慌忙告辭,萬萬沒想到自己惹到了開封府的人!

但到了下午,馮大友又不甘心地跑了來,小心地跟王四娘和萍兒打聽崔桃脾氣好不好,他如果真去找她會不會被抓之類云云。

“抓是不可能抓你,咱可都是按規矩辦事的衙差。但不理會你是極有可能的,崔娘子正忙活乾屍案呢,沒頭緒。”

馮大友再細打聽乾屍案的情況,訕訕地去了。

乾屍案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無法確定死因,沒有死因就沒有辦法估計作案手段,進而無法推敲作案的途徑、地點和環境。

正當崔桃以為這樁案子可能要變成懸案的時候,馮大友突然找上她了。

“我聽說崔娘子在查乾屍案,沒頭緒,還聽說屍體在青窯發現的?”馮大友問。

崔桃瞧他似乎知道點什麼,讓他有話就說。

“崔娘子的生髮膏可真好用啊,小人這裡的頭髮都長出來了,這要是長滿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過,保證不了。”

“不需要保證,崔娘子只要再多給小人一些生髮膏就行,求求你了!”馮大友見崔桃不為所動,忙告訴她乾屍案的事兒他查出點訊息。

“說說看,真要是訊息有用了,便送你一大罐。”

馮大友馬上告訴崔桃,他其實在街道司做事,是個屯長。

這汴京城內的街市熱鬧,攤販多,自然就會生出很多問題。比如侵佔街道,違法搭建,穿鑿垣牆,丟穢汙之物,這些都需要有人專門的進行管理。道路司就是專門負責管治這方面問題的部門,除以上所說的內容之外,還管道路的維修、積水、交通等等。

可以說道路司就是汴京城內的城管外加交通警察,他們是由五百名士兵組成,統一著青衫。

街巷裡的商戶、攤販們有不少都是愛佔便宜耍流氓的,甚至會有暴力抗法,所以道路司的人基本上個個都練就了大嗓門,樣子也看著比較蠻橫。馮大友是個屯長,下面掌管五十個兵,這本事自然也更厲害些,嗓門也比一般人大。

“難怪你去我的鋪子,那麼兇橫、理直氣壯、胡攪蠻纏,原來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撒野呢?”

“不敢不敢,小人這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不過小人是真在乎那三根頭髮的,就剩三根了,沒了就意味著小人真沒頭髮了。”馮大友可憐巴巴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腦袋這麼多地方都是光著的,啥時候都跟頭頂那樣長上頭髮,唉。

馮大友隨即跟崔桃講他打聽到來的訊息,青窯那邊有以陳三郎為首的一幫十幾歲少年,得閒就去街上耍流氓,還會扮劫匪去路上嚇唬人。孩子們小打小鬧的,東一頭西一下,經常都是一時興起悄悄地幹。知情的人不對,都是跟他們要好的一些人,會偶爾聽到他們吹噓兩句。

馮大友憨笑著告訴崔桃,他如今管街管得也算是半個流氓了。不過倒是跟一些攤販不打不相識成了好友,還能在那些小流氓跟前立了些威風。所以他憑這緣故,去好一頓求人和費力打聽,才打聽到這些。

“看來這關公的大刀也有不好用的時候,得用你們的打狗棒才行。”

崔桃感慨馮大友所言是個線索,她會命人暗中查實。

“這些人自成一小幫派,秘密捂得緊呢,怕是不好查。”

馮大友還告訴崔桃,他們那些人中誰要是做出賣訊息背叛的事兒,那必然會遭其他人圍攻。即便是沒參與陳三郎的事兒,只要是事不關己的兒,他們絕對不會多言。要是正經官府的人去問他們,那更是不可能有人會說,站出來作證了。

“不知道時,可能是查不到。但這知道了,就自有辦法了。”崔桃讓馮大友傍晚的時候即可去鋪子裡取生髮膏。

馮大友千恩萬謝,給崔桃再三行禮才告辭。

王釗來找崔桃,瞧見一禿頭壯實的男子再三給崔桃道謝,好奇地問:“崔娘子這是又降服了哪一路妖怪?”

“道路司的。”崔桃隨即將陳三郎等人情況講給王釗。

“陳三郎?便是羅大郎特意挖出乾屍,要在人家生辰宴的時候,拿乾屍嚇唬的那個陳三郎?”王釗不禁唏噓,“原還以為他是個無辜的,想不到竟可能跟他有干係?”

崔桃點點頭,請王釗務必細緻勘察,“屍體在青窯發現,必該是可能瞭解內部情況的人所為,只是官窯內僱工人數過百,又是一年以前的事了,加之他們自己還抱團自成一小幫派,就更難查了。瞧他們怎麼排斥羅大郎在外,便可知一二了。”

王釗請崔桃放心,他會親自督促,派人暗中小心注意陳三郎等人的動向,並徹查他們之前的行動軌跡,看看是否能找到案子相關的證據。

“那金步搖的圖,我已經按照方廚娘的描述還原,畫了出來。”崔桃取來給王釗。

時隔這麼久,金步搖可能早已經被拿到陌生的首飾鋪等地方售賣,可能是找熟人賣了,也可能還被兇手留著並沒有拿出來。憑此來追查線索,如大海撈針,可能性不大,但有總好過沒有。

王釗見這圖畫得精細,不禁感慨崔桃對這案子格外上心,這段日子因沒有線索,瞧她吃飯都沒有以前興致高了。莫不是因為這案子跟韓推官有牽涉的緣故?不過說起來,崔娘子和韓推官不論在外貌上還是在聰明腦袋上,都十分相配。

不過崔娘子的好,也非人人都認同,世俗眼光避不了,仵作是下賤活計,女子拋頭露臉在府衙做事,誰知韓推官家裡頭會不會計較?多半會計較吧,他可是出身世宦之家,文官們骨子裡都清高,注重門第匹配……

“想什麼呢,走神了?”崔桃問。

想我們崔娘子這般厲害,絕不該被任何人嫌棄!

王釗心裡這麼回答,嘴上笑著敷衍,“唉,肯定是我今兒跑太多,累了。”

王釗訕笑罷了,跟崔桃告辭。

崔桃便過來找韓琦。

韓琦本是正專注在一本冊子上書寫什麼,見崔桃來了,淡然將冊子合上,壓在手下,然後淡笑著問候崔桃是否累了,讓她先喝口茶。

崔桃聽話地喝了一口後,就跟韓琦回稟了陳三郎的情況。

韓琦應承一聲,接著告訴崔桃:“也就這幾日,仲文會來開封府上任。”

仲文是韓綜的字。

雖然早知道韓綜會來開封府做推官,但這會兒聽到訊息,還是覺得有些驚訝。

傍晚,崔桃在慈明殿見過劉太后,給劉太后講了近來的案子,劉太后聽得好奇不已。她饒有興致地再問崔桃這乾屍案接下來如何,卻被告知還在待查中。

“你這丫頭,好生能吊我胃口。”劉太后笑了笑,本想催促崔桃快先把案子破了,好讓他知道結果,但轉念想這話卻不能說。回頭把這丫頭催緊了,她便不願主動來宮裡跟她講這些有趣兒的案子和故事,豈不是無聊。

“還有一趣事。”崔桃又跟劉太后講了馮大友為三根頭髮鬧鋪子的事兒。她當然不會真的跟劉太后提起馮大友的名字,只是用某百姓代替。

劉太后被逗得捂肚子直笑,連端莊儀態都快顧不上了。

趙宗清就在這時被羅崇勳引至殿內。

崔桃見趙宗清一身富貴打扮,給劉太后行禮時稱其為叔祖母,方知道了趙宗清的身份。原來雙福道長是已故魏王趙元佐的嫡孫,延安郡公趙允升的幼子。崔桃對於趙宗清倒知之甚少,不過趙允升的次子趙宗旦,她倒是聽說過一些,年七歲時便被稱讚聰明如成人,因此被選中成為了趙禎的伴讀。

“你這皮猴子來了宮裡便不消停。”劉太后見到趙宗清,臉上的笑意更為燦爛,忙喚他道跟前來,抓著趙宗清的手臂上下好一頓打量他,隨即就掐了他一把。

趙宗清笑著叫疼,直喊叔祖母欺負人。

“當吃一記打,你祖父病重,你竟還能在外頭逍遙呢?”

“床前孝敬的孫子卻不差我一個,可在道觀裡為祖父祈福的孫子卻只有我一個。”趙宗清答道。

劉太后無奈地搖搖頭,對崔桃道:“他便是這般,無理辯三分。”

趙宗清這時才看向崔桃,溫和地對她一笑,“想不到能在這再見面。”

崔桃微微頷首。

劉太后聽說倆人見過,問了緣故後,又罵趙宗清不好生愛惜身體。

趙宗清掃過一眼崔桃,在劉太后身邊坐下來道:“她在這倒是乖巧,同行的時候,她才是個正經的皮猴子後,我與之比起,萬萬比不過。”

“是麼。”劉太后笑了笑,感慨她就是喜歡活潑些的孩子,這宮裡頭最不缺的就是死氣沉沉,最缺的便是像他們這般愛蹦跳的年輕人。

崔桃隨後從劉太后這裡告辭,走了沒多久,就聽到身後有追來的腳步聲。

齊殿頭奉羅都都知之命來護送崔桃出宮,一見這光景,忙識趣地放慢腳步,拉遠點距離。

崔桃立刻駐足讓路,請趙宗清先行。

趙宗清笑了下,“謝你上次一顆富貴神仙餅之恩,回頭送你本書。”

她本欲表示不必如此回禮,但趙宗清堅持,她便只能行禮謝過了。

趙宗清便對崔桃擺了擺手,率先去了。

等崔桃回到開封府沒多久,便有郡公府送來的書遞給了崔桃。一瞧這書是孤本,名為《殺鬼咒》,崔桃翻了幾頁之後,便找到了趙宗清之前跟她說的化鬼符。此符若貼在剛死之人的眉心之上,便可殺鬼,令其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看來她的失憶倒未必跟這種符咒有關係,若真有關,她應該連鬼都做不成,直接灰飛煙滅了。或許她當初就是湊巧倒黴?

崔桃撓了撓頭,倒覺得自己其實也沒必要太過糾結這件事。失憶不見得不好,過於糾結沉溺於過去,並不會給自己帶來快樂,還是快樂地活在當下最好。誰沒點過去呢,只不過她比一般人更黴點罷了,也不見得有多稀罕。世人皆苦,只有讓自己活得精彩快樂,才是真稀罕。

韓琦來找崔桃,得知趙宗清的身份後,又瞧了一眼崔桃手裡的書。

“怎突然好奇起這個?”

蘇玉婉和崔十娘身亡時曾被人焚燒符紙的情況,一般人見了,比如他,也只覺得這大概是兇手的習慣,說明兇手信‘道’。崔桃對此的反應不止這些,她似乎還想要深入探究別的情況,而這情況似乎跟她自己有關。

韓琦總覺得這裡面有一些他不瞭解的情況。其實照理說,嬌姑對崔桃的教誨,確有各方面的涉獵,崔桃也確實聰明,可是短短三年時間,她能把這寫東西都學會了,真正做到熟練地加以運用麼?比如驗屍,嬌姑肯定沒教過他,不過韓綜說過崔桃看過很多書。

韓琦記得崔桃第一次驗屍的情形,非常理智、淡定和有條理。假設她真研究驗屍的書籍,並且研究透了,但沒有相關的實勘經驗,僅憑領悟高夠聰明,真能做到這種地步麼?

有些事情,在別人那裡算是有理由可糊弄過去了,但韓琦太瞭解整個案子的經過,以他深知情況不對,卻沒有深究。怕深究了,問多了,把人嚇跑了。

當下就很好,這樣的崔桃就很好,他不管這其中有什麼‘道學’在裡頭,他知道眼前的崔桃就是他認定的女子。

“那天去道觀祈福,隨口一問,誰曾想碰得這麼準,遇見了雙福道長。如今他把書送來,我自然要看一看。”崔桃解釋罷了,仰頭笑問韓琦,可知道她那天去祈福什麼了。

韓琦聞言笑了,身子靠在桌案邊,微微傾身凝視她:“聽你此言,倒讓我覺得像是與我有關?”

“嗯啊。”崔桃應承,勾住韓琦的手指,“希望我們能有以後。”

韓琦應承,表示肯定有。

“但我覺得六郎的家人未必會立刻同意,或許需要些時間遊說。”

韓琦伸手輕輕捏了一下崔桃的臉蛋:“不必擔心。”

……

隔日,王釗的調查有了進展。

陳三郎這夥兒人確實愛玩兒,半帶著耍流氓,喜歡扮劫匪嚇唬路人。他們嚇唬幾次之後,真有一次偶然成事了,得了幾袋黍米的便宜,那之後又幹過兩次,好像都是來真的了。

因為訊息打探來源於跟他們這群人關係較近的鄰里,平常只聽些隻言片語而有所猜測,至於他們是否真做了劫路匪,在哪兒搶劫,搶誰的東西都不得而知,所以還不能完全確定就是事實。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一年前,他們突然就不幹嚇唬路人這種事了。如今他們最多是搭幫結夥地去別人家蹭喜宴吃,或是半威脅地要錢,若不給就鬧事。

這辦喜事的人家,誰不想和和氣氣、順順利利地把喜事兒辦好?就算是他們佔理,這些人耍流氓違法,可鬧得非要報官抓人,他們會覺得晦氣惹人笑話。再說把這些小流氓關進去幾天後,再放出來報復他們,也是徒增煩惱。所以倒不如捨出四五十文錢,買個太平,幹吃這個啞巴虧。

“竟還有這種人,太氣人了!”萍兒憤憤不平道,義憤地恨不得現在就把那幫噁心人的傢伙都剷除了。

王四娘撓了撓頭,其實這情況她倒是常見,以前在山寨裡的時候,比這更流氓的事兒她都見識過。

“現在就差找到三名被害人與陳三郎等人相關聯的證據。”

崔桃還疑惑一件事情,當初跟著胡連枝的兩名婆子那裡去了,為何是兩名男子跟她同葬?崔桃覺得,這很可能是破案的關鍵點。

如今胡連枝身上的衣物為何樸素,倒是可以解釋了,守喪之人常穿半舊的素衣,粗麻布衣裳也有可能,畢竟在寺廟清修。

寺廟的人已經不記得當年胡連枝離開時在具體哪一天,只大約記得是在去年五月下旬的時候。不過倒是可以根據胡連枝穿著雨天才需要穿的鞋子,再根據大佛寺當地的縣誌檢視天氣記錄,五月下旬剛好只有一天有雨,便是在五月二十八日。

李遠蒐集了東京地界包括汴京和周圍幾個縣的失蹤上報記錄,根據五月二十八日,進一步縮小報失蹤人員的範圍,最後確定了兩名失蹤男子的上報記錄最有可能,在五月三十日陳留縣張家村有倆村民失蹤了。

倆村民那日相約一起上山打柴,但之後就不見回家了。起初家屬還以為這倆人藉機偷懶,跑什麼朋友家玩兒去了,但等了兩天四處找都不見人,才意識到情況不對,便趕忙上報縣衙。整個村子也都出了人,在倆人打柴的地方尋找,卻只在林子裡看到了有樹枝被砍過的痕跡,卻不見人,也不見被砍下的柴火以及柴刀。

從倆村民砍柴的地方到回村子的路,並不路過青窯,但那裡距離青窯卻不遠,走另一個岔路口,再行千米就是了。

案情越來越清晰了。

崔桃最計較的還是跟著胡連枝的那兩名婆子。

假設胡連枝在回家途中,偶遇陳三郎等劫匪,然後遇害,那兩名隨行婆子哪裡去了?李家那邊並沒有倆婆子的訊息。而倆婆子若也同胡連枝遇害的話,為何沒有跟胡連枝埋在一起?從兇徒隨意處置三名死者屍體的手法來看,他們並不像是會勤快地另挖坑,將另外兩具屍身去另做處理。而且另做處理的意義是什麼?兩名婆子的身份也沒有多特殊。

“你懷疑這兩名婆子還活著?”韓琦問出了崔桃的心中所想。

崔桃點點頭,“若還活著,為何這麼久不敢回李家?是怕陳三郎那些人?還是他們的同夥?”

韓琦聽到崔桃最後一句疑問,冷冷地眯起眼睛,“倆婆子都有夫君孩子,倒可以去他們家瞧一瞧。”

崔桃馬上贊同韓琦的提議,隨後就帶著李遠和萍兒去了周婆子和孫婆子家。倆家男人都是種地的,周婆子有三個兒子,都還沒娶親,孫婆子有倆女一子。

倆家靠一年種地的收入,養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生活只能算清貧。

崔桃以徹查乾屍案瞭解情況為由,在這兩家四處看了看,周婆子家廚房還有剩下的半碗豬肉沒吃完。孫婆子家女兒待嫁,嫁妝裡還有緞面的被子,瞧其大女兒頭上帶著銀首飾,也是要幾個錢的了。

李遠跟兩家男人閒聊,瞭解了倆男人近一年來的營生,沒什麼變化,還是種地,甚至都沒幹什麼多餘的閒活兒。

萍兒溫柔,倒是能跟孫婆子的大女兒聊得來。孫婆子的大女兒透露,她的嫁妝都是她娘在失蹤前給她辛苦攢下來的。

“你娘至今失蹤沒訊息,你如今籌備著出嫁可還行?我可沒有指責你的意思,是擔心鄰里那些人笑話你,咱們可得好生跟人解釋才行。”萍兒輕聲道。

孫婆子大女兒道:“我本也是這樣想的,但我爹說我娘要是一直不回來,我還能一直等下去不成?再說我夫家那邊媽媽身子不好,也盼著我早嫁過去,等不起了。便說拿喜事衝一衝兩家,這邊出嫁,那便娶,兩廂都算衝了,說不定就有好事兒發生。我想想也是這個理兒,就應了。”

萍兒點點頭,應和這話確實有道理。

崔桃在萍兒和李遠跟各家人聊天的時候,又瞧見周婆子大兒子衣服上的補丁針腳粗糙,歪七扭八,顯然像是他自己動的手。而小兒子身上的衣裳有破損之處,都被針腳細密地縫補上了,手法很細緻。這一家子除了周婆子的丈夫,上還有一位老父親,下面便是三個兒子,都是男人,縫補衣服的針腳能這麼細膩,倒是有點稀奇。

崔桃便把周婆子的七歲的小兒子喚來,問他這衣服上的破損處是誰縫的。

小兒子低頭看向崔桃所指,搖了搖頭,表示他不知道。

“原來是破了,但等我穿的時候已經補好了,爹爹不讓我多問。”小兒子乖乖道。

崔桃笑著拿出一包點心給他,誇他乖巧。

隨即,她便帶著李遠和萍兒告辭。

萍兒跟崔桃急道:“我看這家人有問題,怎麼不抓?”

李遠點頭附和,也很不解。

“暗抓。”崔桃道,“別打草驚蛇,我看孩子們未必知情,只抓大的。”

這之後,李遠就找了村裡的德高之人,令其告知倆家男人有錢多活兒少的事兒給他們做,但要離開家三天。倆男人當即就答應了,收拾了東西出來,轉頭就李遠帶人控制住了。稍作恫嚇審訊,倆男人就招供出了孫婆子和周婆子的所在。

倆婆子如今就住在距離陳留縣不遠的梅花觀內,扮成了女冠在觀內灑掃,幫忙做菜。等見了開封府的人來,倆人都嚇傻眼了。當被質問指責她們殺了胡連枝,倆婆子嚇得立刻跪地哭著喊冤,表示她們真沒殺人。

“是陳三郎他們幹的!”

一聽這話,開封府眾人都松了口氣,如今總算眉目清楚了,就差順藤摸瓜,敲定相關證據,拿住陳三郎等人。

王釗厲聲呵斥二人痛快招供,否則大刑伺候。

周婆子和孫婆子都嚇得哆哆嗦嗦,倆人邊哭著邊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便你一言我一句地交代經過。

“那日娘子要回家,我們本就是趕著驢車去的,便趕著路驢車回去。誰知要到陳留了,突然有十幾個人半路劫車,搶了我手裡的鞭子,把車劫去了青窯那裡,那天窯裡沒人,便只有陳三郎他們那些人。”

“陳三郎他們嘻嘻哈哈,要搶了娘子所有值錢的東西。娘子別的都捨得,唯獨那金步搖她不願給,死攥著抱在懷裡不撒手。”

倆婆子說到這都哭起來,開始語無倫次。最後花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大家終於捋清楚整個經過。

陳三郎他們見胡連枝反抗,便更起了玩心,就戲耍起胡連枝來。當時窯廠內正好有一水池,不算深,只到人膝蓋那麼深,是用來做磚和陶器的用水。

陳三郎等人就將她按進水池裡,嗆得娘子掙扎直咳嗽。這時,牆後頭忽然有動靜,陳三郎他們發現有倆男人躲在後頭,倆人意識到被發現後立刻就要跑。十幾名少年,其中不乏腳力好速度快的,很快就把那倆人抓了起來。

質問之下,便得知倆人是附近的村民,因打柴回來的路上,瞧見陳三郎等人的作為,就跟了過來想幫忙。他們喊著陳三郎犯法,他們要去報官。

陳三郎一聽這話便生氣,把那倆男人也按進池子裡,要給他們長教訓。十幾個人圍著看胡連枝和倆村民在水池子裡掙扎,大笑不止,還時不時踩著他們三人的背,不讓他們露頭出來。結果沒多久,胡連枝和那兩名村民便不動了。

陳三郎等人這才意識到出事兒了,把人撈上來後,發現人不動了,先是嚇傻眼了。隨後就讓周婆子和孫婆子在一磚窯旁挖坑埋屍。周婆子和孫婆子就選了好挖的沙土,挖完了之後,就把三具屍體搬了進去,埋上了。

“我們當時不這麼幹不行,他們要我們也摻和一腳,就算我們也有份兒殺人了。他們說這樣我們才信我們不會報官,若敢報,他們會眾口一致說他們跟我們是同夥,是我們指使他們殺人的。”

“我們真怕死,只能按照他們的吩咐處置屍體,事後一聲不敢吭,只能躲起來……

真是作孽啊!我們對不起娘子!”

周婆子和孫婆子後悔不已,痛哭流涕磕頭認罪。

由此,便緝拿了陳三郎等人。情況竟真如周婆子和孫婆子所言那般,陳三郎等人眾口一致表示,是周婆子和孫婆子使錢收買他們,讓他們殺了胡連枝。

“混賬!你們再扯謊,便吃板子,大刑伺候!”王釗抄起木杖踱步到陳三郎等人跟前,萬般嫌惡地叱罵道。

“若他們所言屬實呢?”一直坐在上首之位沉默的韓琦,突然冷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