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363 放火是場傳染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63 放火是場傳染病

按照正常航程,大川內傅七中將十八日出海,二十二日就能到達錫蘭。/www.tsxsw.com/但是,新官上任的大川內傅七中將這次航程卻是困難重重。

早在十一日,海抗軍的PJP號水上飛機母艦已經開始在蘇門答臘島以南海面開始了興高采烈的放火大業。

張乾文上校一直以來帶領PJP號,主要執行的任務都是支援和偵察任務。這一次雖然仍算不得戰鬥,但是卻是PJP號真正的擔綱主演。

蘇門答臘島南北寬度有五百多公里,已經超出了灰鳥水上飛機的作戰半徑。這就要求,張乾文要冒險接近蘇門答臘島的南部海岸線,要不然無法點燃沿著馬六甲海峽一方的熱帶叢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PJP號如同上班一般,每天凌晨接近蘇門答臘島,放飛戰機,反正放火又不需要找明確目標,蘇門答臘島上遍佈叢林,隨便一扔凝固汽油彈就能點起一片火頭。戰機在夜色中放火,黎明前就已經歸航,朝陽初生,PJP號就回收戰機,然後遠遁。

連續三天的放火,根本就沒有引起日軍的注意。放火不需要技術含量,只需要找到大致茂盛的叢林即可。所謂叢林茂盛之處,全是荒山野嶺,根本就不是什麼戰略和經濟的中心。在十一日到十三日的三天時間裡,日軍甚至都沒有接到海抗軍的放火報告。

到了十四日,小鬼子總算感覺不太對頭了。但是卻找不到,海抗軍放火的理由。這年頭也沒有什麼環保意識,深山老林著火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沒看印尼人沒事就點把火玩個什麼篝火晚會什麼的?

再說了,蘇門答臘島常年高溫多雨,放點火用不著人力撲滅,大自然下場雨就會撲滅。因此日本陸軍司令部輕描淡寫的就把下面的報告扔到了一邊。

放火是場傳染病。這是張乾文上校對此戰的總結。

要知道,印尼這裡除了城市居民還有一點點文明觀念。其他的地區土著和原始人差不多,看到火頭起,這些土著認為某些部落提前開始放火燒山,開荒種地了。要知道,印尼人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有這樣的習俗,經常弄的馬六甲海峽煙霧滾滾,影響航船。現在,張乾文的一干飛行員,不經意中點燃了印尼土著的放火熱情。

原始人也有競爭意識的。別人多種地,自己自然就會少種田了。這些猴子一般的土著們也不會算數,也不知道蘇門答臘島到底多大,人口有多少,土地夠不夠用。他們只知道,別人燒山,自己也開工吧。

很難得的,印尼土著們勤勞了一把,也開始紛紛放火。一時間,如同傳染病一般,整個蘇門答臘島都在放火,濃煙滾滾,比二十一世紀某天朝的霧霾還要壯觀。

世界上第一次人工氣象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四十多萬平方公裡的蘇門答臘島,和馬達加斯加大小差不多,本不是幾枚凝固汽油彈就能造出如此威勢的。

在海抗軍的計劃中,本來也只是期望森林大火能在馬六甲沿岸造成一些煙霧,阻攔一下日軍艦隊,也為全永海的潛艇部隊提供佈雷掩護。

沒有人,李廣也根本就想不到會引起傳染病一般的全民放火。

張乾文這個始作俑者者,也搞不清原委所在。計劃中,PJP號至少得連續放火一個月,差不多才能造成馬六甲海峽航路受影響。畢竟灰鳥水上偵察機僅僅能攜帶兩百五十公斤炸彈,十二架飛機,一次出擊也只能投放大約三噸的凝固汽油彈,根本就不足以影響整個蘇門答臘島。

但是,在張乾文放火七天之後,整個蘇門答臘已經是煙霧滾滾。以至於海抗軍的灰鳥偵察機也無法看清地面,反正放火也不需要什麼精度,於是乎就開始隨便投放燃燒彈。這樣一來效率大增,有時候一架飛機在一天中能夠連續出擊三次。

彷彿被土著放火的熱情點燃,傳染病又反作用了海抗軍,飛行員們也熱情高漲,每天都熱火朝天放火,興致勃勃的歸來。

某一日,一枚凝固汽油彈在一個日軍軍營爆炸,燒死燒傷數十人。小鬼子這才發現,就是想尋找放火元兇也無法做到了。日軍所有的戰機,只能是在煙霧中起飛,升空之後就是煙霧茫茫,根本無處尋找海抗軍的戰機。降落時,才發現,煙霧環繞下找不回機場,墜毀幾架,乾脆也就不再白費力氣了。

又某一日,一枚凝固汽油彈炸中了位於巨港的一個煉油廠,小鬼子辛辛苦苦半年,好容易把巨港煉油廠修復的差不多了,一把大火,所有辛苦歸零。

等到,張乾文把一百噸凝固汽油彈完全揮霍,蘇門答臘島已經成為了一座煙霧之島。

那麼日軍為什麼不出動艦隊追剿張乾文呢?第一,張乾文對日軍造成的直接傷亡的確不多。而且都是陸軍的傷亡。數十萬日軍根本也沒有想到放點火燒山能有如此威勢。

其次:日本海陸軍一向不和,為了追剿一個放火的小賊出動艦隊,大日本帝國海軍就那麼不值錢嗎?土包子的陸軍實在是指使不動那幫子海軍大爺。因此在近一個月的放火行動中,張乾文是毫髮無損。

這場大火整整持續了半年多時間,造成的破壞無法統計。史稱蘇門答臘大火。

本來張乾文上校能一個月時間能完成任務就很算得上成功了。但是現在成功的太早。因此,全永海的潛艇佈雷任務就顯得有些困難。

全永海帶領的四艘潛艇和一艘小型補給船,是十一號才到達馬六甲海峽的入口的。按照計劃,補給船找個荒無人煙的島礁,蓋上些偽裝,潛艇就直奔新加坡。

馬六甲海峽的長度有上千公裡,潛艇航行足足需要三四天時間。起初的航行倒還安全,也算順利。四艘潛艇除了遇上幾艘漁船,幾艘商船,並沒有受到什麼威脅。

但是,航行了兩天多之後,全永海的行程就受到了阻礙。

阻礙不是來自日軍,而是張乾文的氣象武器--煙霧。

潛艇在煙霧中航行,一點也不容易,海抗軍的潛艇部隊都訓練過盲航技術,但是僅僅憑藉聲吶,航行個三五十裡還能辦到,數百公裡就沒招了。在煙霧中長時間航行,能不迷路就算高手,根本不可能準確定位。

佈雷可是一個技術活,不是隨便找個地方就扔的。第一,水雷要佈置在合適的航道上。第二,全永海帶的全是錨雷,需要測量水深的。第三,需要知道準確的方位,在海圖上標誌。要不然忘記了位置,下一次佈雷,自己的潛艇就會撞上,那可就鬧大發了。

全永海一看,乾脆就不潛水了,煙霧繚繞馬六甲海峽,三五百米外什麼都看不到,既不擔心日軍軍艦也不擔心空中的飛機。雖然潛艇一直在水面上航行,速度實際上仍然提不起來。

沒有人能想到,張乾文放把火竟然有如此威力。全永海已經嘟囔半日,但是他的想象力仍然不足。他不知道,這才是開始,幾個月之後,當放火進入**,那景象才叫壯觀。

十八日,全永海總算看到了天空。一陣大風刮過,豔陽高照。航海長趕緊用六分儀測定了潛艇位置。全永海這才驚奇的發現,潛艇已經距離新加坡很近了。

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的太平洋出口。這裡島嶼眾多,在新加坡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形成數個水道。但是實際上,能夠通航大型船隻的就只有新加坡和布魯島之間的三十多公裡寬的水道。也稱為新加坡海峽。

在此處佈雷,輕鬆就能封死新加坡日軍的西進航線。

當煙霧再次遮蔽了海面,大白天,全永海也不躲避,就開始了工作。剛剛把潛艇上攜帶的水雷布好。就聽到了艦船的轟鳴聲音。

這正是日軍大川內傅七中將帶領的艦隊。這幾日,大川中將只顧得忙活熟悉手下了。等艦隊浩浩蕩蕩的駛出新加坡,這才發現,有古怪。

馬六甲海峽竟然被煙霧籠罩,能見度極低。艦隊別說十節的速度了,連五節速度也不敢跑啊。生怕一個不小心觸礁,亦或是兩船相撞。

大川中將倒是沒有想到有潛艇埋伏,更沒有想到有水雷在前。日軍對這一段的航線非常熟悉,半年來無論是海抗軍的潛艇還是美軍的潛艇都不會輕易到此處襲擊。海峽對於潛艇來說,幾乎是一種死地,對於潛艇作戰,這樣的環境是最不合適的。

全永海此時只能是悄悄的靠近岸邊,潛伏起來。對於全永海帶領的潛艇來說,危險是不言而喻的。海峽,尤其是馬六甲這樣的海峽,實在不是潛艇樂園。

此處海峽不寬,能夠通行大船的區間更窄。但是再窄也有個幾公裡,不是區區十二枚水雷所能封鎖的。在計劃中,全永海準備把四艘潛艇上攜帶的四十八枚魚雷全部布在此處,形成一道封鎖線。

然後再開始從容佈置第二道,第三道,以至於無數道封鎖線。

這才剛剛佈下十二枚水雷,小鬼子就出動軍艦。這地方,可是鬼子的巢穴所在,一旦被鬼子真的發現,幾艘船兩頭一堵,潛艇就將無處可逃。全永海只能選擇冒險靠邊坐沉在海底。

突然,水下傳來一陣顫動。聲吶兵回報:“後方有爆炸聲。”

話音剛落,再次傳來更加強大的震動。

全永海的興奮簡直難以抑制,中大獎了。這簡直就是唱戲的遇上碰頭彩,十二枚水雷剛剛佈下,竟然命中兩枚。

雖不知道炸中的是什麼船隻,憑經驗判斷,收穫不會小。尤其是第二次爆炸,絕對不是一枚水雷所能發揮的威力,說不定是被艦船上的炸彈被引爆了。

就這樣,日軍增援艦隊剛剛出門,就損失一艘巡邏艇,一艘巡洋艦。大川內傅七中將不得不回航。

他回航,全永海可是還有任務的,當夜佈下水雷,撤離馬六甲海峽,準備再次搬運水雷。

十九日,西村琢磨中將已經是在哭喊著援兵了。等不及清理海峽內的水雷,大川內傅七中將只好帶了艦隊,繞遠路,從巽他海峽兵發印度洋。

有些事,說的簡單,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大川內傅七中將,這一繞路就是兩千多公里,而且本來大部分航程都在日軍戰機的輻射範圍中,但是現在大部分的航程都在日軍的戰機作戰半徑之外,會對以後的戰局引起什麼影響,就不好說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