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海上長城最新章節列表 > 394 女兵上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94 女兵上艦

時值十月,海抗軍的第二艘航母,或者說第一艘正規航母終於完成了舾裝。/www.tsxsw.com/於此同時,艦員和飛行員的訓練也基本完成。印度洋號航母編隊開始從石像島啟程奔赴馬達加斯加。

本來李廣有意讓原來的自由龍號艦長黃中華擔任該艦的艦長。

但是由於美國方面對海抗軍的諸多限制,兩國關係從中途島戰役之後,好像就不那麼和諧。別看中途島海戰前,美國人答應給海抗軍一艘輕型航母,但是美國人會不會玩花招,無法預料。

後來李廣追問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得到了肯定的答覆。美國人就這點不錯,明確的合同肯定要執行,這是一個大國的信譽和風範。對於美國來說,明賴賬這種低層次的玩意已經基本不玩了。美國要玩的更加高階,賴了你的帳,還讓你說不出個不來。這裡吐槽一句:當下,兔子大量的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明顯的是不賴帳而賴賬,手段高明,令兔子有苦難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之所以提前奔赴美國,除了海抗軍需要儘快熟悉掌握這艘航母,還有非常具體的改造任務。由於海抗軍的軍事思維和美軍有相當多細節的不同,故此也有某些結構需要改變,或者新增某些裝置。

因此擅長交往的黃中華帶隊奔赴美國接收航母,算是最佳人選。而且,黃中華對自由龍號航母念念不忘,美國提供的這艘輕型航母早早的就被海抗軍再次賦予了“自由龍”的艦名,這也是黃中華自告奮勇帶隊奔赴美國的原因所在。

黃中華此次帶隊,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黃中華帶領的人員不多,並不是全部的艦員。只有五百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輪機管損骨幹。其中最耀眼的卻是近百女兵。

這是海抗軍海軍中的第一批女兵,女兵上艦在二戰期間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事件,海抗軍首開先河。

海抗軍人員缺乏,空軍海軍尤其缺乏。幾乎是各個技術兵種都嚴重缺人。但是,有一個兵種並不缺--電信兵。

海抗軍招收的女兵不少,大多都從事護士和電信兩個專業。數年下來,電信女兵足足五六百人。但是,大多數女電信兵都是在陸地上工作,海軍內部清一色的男電信兵。以至於竟然出現了海抗軍極為少有的怪現象,技術兵種中女電信兵供大於求。

航母在二戰之前的人員配置相當簡單,但是到了這個時期,人員配置就複雜起來。雖然不如後世的航母分工那麼複雜,但是也至少有二十多個兵種。船體本身的硬體升級比較慢,但是電子通訊的升級換代卻是突飛猛進,對於電信兵的需求量大增。

不過,即便是美國也還沒有升級到每一架戰機都有電信引導員的地步。而日軍乾脆仍然是機群指揮,根本就沒有什麼細化分工。

數次海戰,身為一個生活在現代電子社會的穿越人,很容易的就發現了戰機通訊的嚴重不足。在公共頻道中指揮幾十架上百架戰機作戰,有著嚴重不足。極不利於戰鬥中的兵力靈活調整,更加不利於一旦戰機失事對飛行員的救援。

這個年代,戰機的空戰全靠飛行員的視覺,廣闊無垠的天空中長機和僚機飛散分家一點不稀奇,而一隊戰機之間的配合支援就更加無法實現。往往是空戰結束,已經沒有了編組,飛行員們只好各回各家,極不安全,也容易在大海上迷失方向。菜鳥一點的飛行員,到了海上就是一片茫然,因此失事的事件層出不窮。

這裡有個例子,說的是四九年以後的中國空軍。在長達二三十年的時間裡,一直遵循著:集結,出擊,戰鬥,集結,退出。這五道程式。

稍微瞭解空軍的人都明白,最後兩步應當是反過來,先退出戰場再集結才合理。但是沒有人是笨蛋,之所以如此編制戰鬥程式,原因很簡單,如果不在戰鬥空域集結,由於飛行員訓練嚴重不足,返航損失極大。

再比如日軍陸軍航空兵,幾乎是固執的拒絕轟炸海上目標。雖然與他們沒有訓練過轟炸海上移動目標有關,但是更大的原因在於,他們一貫是依靠地形導航的,到了沒有標誌的海上根本摸不清方向,以至於白白送命。

日本陸軍航空兵有一個極為悲催的資料,從本土跳島飛行到新幾內亞,戰機的損失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而經過訓練的海軍航空兵戰機損失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當然,鬼子根本不計算飛行員,只計算戰機的損失。卻不知道,精銳的飛行員比起戰機來說要寶貴的多。

這樣一來,就顯出了大量配置電信兵的優勢所在。除了能減少飛行員的意外損失,作戰中還有更大的用途。有了雷達,有了電信引導員,戰機方位就容易確定,空戰指揮將會更加靈活。

空戰中,經常出現,有的戰機無所事事,連敵人都找不到。但是有的戰機卻陷入重圍,獨立無援。如果能把所有戰機有效利用,就能極大的避免這種現象發生,對於戰鬥力的提升幾乎是一種質的飛躍。

經過海抗軍的演習驗證,即便是在沒有雷達情況下,單機配置電信兵也對戰鬥力有著極大的提升。

因此,在李廣提出這種思維之後,雖然許多艦長還都對女兵上艦有著心理上的抗拒。以前任何船隻(包括軍艦和民用船舶),都是禁止女人上船的(指艦員)。尤其是遠洋船只,根本沒有女船員。原因嘛,遠洋船只離開陸地,一般都要幾個月以上才能靠岸。在航行期間,看不到陸地和船員以外的人的。如果船員中有女人,那麼在男性船員中,會因為某種原因引發鬥毆、爭風吃醋之類的醜聞,影響航行安全。所以,人類自開始征服海洋以來,遠洋船員都是清一色男性(包括海軍戰鬥艦艇)。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認為軍隊是至陽至剛的,女人出現在軍營中不吉利,在軍艦上當然就更不吉利。

不過根據海抗軍陸軍的經驗,在戰場上,女兵能激發戰士保護女性的天性,激發頑強的戰鬥意志,還能起到安撫情緒的作用。在緬甸的戰鬥中,海抗軍曾經出現過幾個女護士被日軍包圍的狀況,一個排的戰士死戰不退,最終全員陣亡,但是女護士們卻得以脫離重圍。

電信兵的作用在數次演習中的作用已經被證明。男電信兵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電信女兵成為了大熱門,各個空軍部隊開始爭搶。海軍戰艦一貫的拒絕女兵上艦,現在也不得不破例。男通信兵嚴重不足,印度洋號航母和未來的自由龍號航母也不得不加入了爭搶電信女兵的行列。後來,為了便於管理,乾脆所有的戰機電信引導員全部採用女兵。

有了女兵上艦這個先例,很快的艦上的醫療護士也有女兵擔任。

本來航母上的廚師也可以由女兵擔任,但是戰時廚師都是高炮手,女兵的體力尚不足以支援這樣的戰鬥,另外女兵也沒有訓練過高炮操作,故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一時間,本來充裕的電信女兵被一掃而空。某種程度上,海抗軍女兵上艦倒不是什麼有意首開先河,而是兵力匱乏不得不為之。為了避免某些不正常事件發生,海抗軍參謀部開始專門為女兵上艦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李廣可不想搞出某支軍隊中的文藝兵那樣的角色。

海抗軍只要是軍人,那就是堂堂正正上陣廝殺的勇士,不分男女。

(流水最近兩天碼字可是夠勤奮了,求月票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