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六)

華北大地上,華北日軍、中/央軍、八路軍打成一片,三方都有自己的目的,都在和自己的對手死磕。其中最輕鬆的是八路軍和新四軍,最倒黴的是華北日軍,最鬱悶的是中/央軍。

八路軍和新四軍主要採取伏擊作戰的方式與日軍作戰,除非必要是不會攻擊日軍重兵駐守地域的。在伏擊作戰中,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器起優勢兵力、兵器在日軍撤退的必經之路上進行伏擊。一般來說伏擊作戰要求地形條件必須對伏擊方有利,八路軍、新四軍也深諳此道。但這次主動伏擊日軍撤退部隊本來就是朱得宗等人在極短的時間內決定下來的,不可能給部隊很多的時間來選擇對己方有力的伏擊戰場。於是八路軍、新四軍有時候不得不將伏擊作戰的地方選擇在對己方相對不利的地方。這種伏擊作戰雖然也殲滅了不少日軍,但也對八路軍和新四軍造成了較大的傷亡。讓朱得宗等人沒想到的是這種打法反而加大了對日軍的刺激,讓日軍撤得更快了。在遇到伏擊的時候,他們會拼死作戰。在遇到阻擊的時候反而沒有遇到伏擊時那種拼死作戰的勇氣。

據戰後被俘的日軍說,在撤退開始前,他們只是害怕八路軍、新四軍在適合伏擊的地點對他們發動攻擊。可他們沒想到在適合伏擊的地點沒有遇到預料中的伏擊,反而在不適合伏擊的地點遇到伏擊了。而且一旦遇到伏擊,八路軍和新四軍好像一夜間突然變得很富有了,以往遭遇伏擊時絕對不會出現的山野炮炮彈像不要錢一樣砸下來,很多戰友都還沒明白就去見天照大神了。炮擊結束後八路軍、新四軍馬上端著上了刺刀的槍衝下來和我們攪在一起,展開白刃戰。有與八路軍、新四軍有數量上的優勢,我們最終被擊敗了。

可以說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伏擊作戰方式在即消滅日軍的同時,又儲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更獲得了各種物資。戰後打掃戰場的時候八路軍、新四軍戰士的臉上始終掛滿笑容。撤退的時候更是發揚了八路軍、新四軍的“光榮傳統”——將能夠使用的東西全部帶走。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死去的日軍幾乎都是只穿著內/褲被埋下去的。八路軍、新四軍的這個“光榮傳統”是被/逼/出來的。工農黨本身就不富裕,當年還在江南的就窮得叮噹響,到了陝西了還是窮。本身就窮的工農黨當然沒有很多資金用來武裝自己的部隊了。於是工農黨的部隊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從敵人手中搶。以前是從國/軍手中搶,現在則改成了日軍和偽軍。國/軍、偽軍都是中國人,死了好好埋了就是了。日軍可是一群野獸,死了也就死了。再說了死了的野獸還是有二兩肉的。這不一向是窮人的八路軍、新四軍將這些死了的野獸來了個剝皮抽筋,是打定主意要從他們身上榨點油出來了。於是這些野獸的皮毛(衣褲、鞋子)被剝了下來,稍微拾掇拾掇還能用(用來偽裝成日軍或者重新染色後發給士兵穿)。

此時此刻華北的日軍成了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八路軍、新四軍在日軍後方大鬧天宮,讓日軍後方的交通運輸陷入全面癱瘓。好在前線日軍還有些底子,不然後方的華北日軍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在短時間內打通交通運輸線。中條山的華北日軍則有些惱怒,自己剛將防線收縮,還沒來得及將部隊調換一下,中/央軍就壓了上來。你說你壓上來就壓上來吧,可你也不是這麼壓上來的吧,先是動用重炮轟了半個小時,然後用了七十五毫米口徑的山野炮轟了一個小時,最後才讓步兵衝鋒。看著以前一直被壓著打的中/央軍居然這麼“猖狂”中條山的日軍忍不住了,決定好好教訓一下這些“鄉巴佬”。於是日軍動用了自己重炮與中/央軍的炮兵展開對轟。中/央軍的炮兵無論是在總體數量上還是在總體質量上都要遠遜於日軍炮兵,於是中/央軍炮兵很快就當起了啞巴,無論日軍炮兵怎麼發言,他們都不吭聲。看著中/央軍炮兵不說話了,日軍炮兵心裡那個高興呀。可還沒等他們高興多久,天空中傳來了讓日軍士兵感到心寒的聲音。抬頭一看來的居然是中/央軍的飛機。

華北日軍倒黴是正常的,誰叫工農黨和東國黨都在找他麻煩呢?到是中/央軍十分鬱悶。

中條山前線的中/央軍將領深知想要突破中條山防線就必須打掉日軍的火炮,特別是重炮,不然一些都是水中月、鏡中花。於是他們決定透過犧牲一部分火炮來消滅日軍的火炮。考慮到己方重炮數量的稀少,這一任務被交給了空軍。中/央軍將領的打算是讓己方的炮兵對日軍陣地進行大規模炮擊,將日軍炮兵給引誘出來。在日軍炮兵與己方炮兵對轟的時候空軍飛機攜帶著炸彈對日軍炮兵陣地進行空襲,相信這樣一來日軍炮兵肯定能消滅掉一部分。事實也和他們想的沒什麼兩樣,日軍的火炮的確被打掉了很多,這讓日軍不得不減少火炮的使用率。滿心認為只要打掉了日軍的火炮,只要恨恨地衝一下,日軍的防線就會被攻破的中/央軍將領怎麼也想不到,沒了火炮支援的日軍居然更難打了。再加上日軍最近突擊修築的防禦工事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這下子中條山一帶的中/央軍和日軍算是徹底打成了一鍋粥,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

八路軍、新四軍雖說憑藉著伏擊作戰取得了巨大的戰果,但隨著撤退日軍陸續到達自己的預定位置與友軍會合,八路軍、新四軍也就沒了繼續伏擊下去的機會。要是八路軍、新四軍還想取得重大戰果也不是不行,但問題是敢不敢這樣做。做好了倒還好說,做不好就準備承受巨大損失吧。

中條山一帶,中/央軍和日軍打成了僵持;華北日軍的大後方被八路軍、新四軍聯手“放了一把火”,短時間內是華北日軍的後勤運輸是不會恢復過來的。同時八路軍、新四軍也因為短時間內進行了多次戰鬥,不得不休整一下;日軍也需要花費時間調整戰略部署。一時間華北大地上出奇的寧靜,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但明眼人心裡都清楚,這只是表象而已。再次爆發戰事的華北大地是不動則已,一動驚天。

華北某地的指揮所裡兩人正一問一答。

“部隊進入到指定位置了嗎?”

“部隊已經全部進入指定位置了。”

“部隊所需的補給物資都拿到手了嗎?”

“都拿到手了。”

“要是真的打起來,部隊所需的物資能及時得到補充嗎?”

“根據參謀們的計算,一但真的打起來,前線部隊所能得到補給物資是計劃中的七成。剩下的三成是在途中消耗掉的,其中主要是油料。”

“七成嗎?”

就一場大規模戰役來說,物資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前線部隊所需物資的數量極其龐大,在獲得物資的時候,物資也不一定總會滿足前線指揮官的需要。縱觀後世整個二戰只有美軍從始至終都保持了對部隊所需物資的足量供應。有個例子就能很好的反映這一點。二戰進入到尾聲了,德軍在一次反擊中開啟了一個箱子,在裡面發現了一個生日蛋糕。這個蛋糕是美軍從後方運來給前線某位士兵慶祝生日的。要知道當時德軍的油料補給極為缺乏,一滴油都恨不得當兩滴用。而且為了收集油料,德軍士兵普遍攜帶著一根用來吸油的軟管。在德軍為了油料苦苦尋找的時候,美軍居然還能悠閒地用油料給前線士兵送生日蛋糕。讓人不得不感嘆當時的美軍後勤補給能力實在是強呀!

“大老闆怎麼看我們的作戰計劃?”

“大老闆說這次作戰關鍵就是後勤,後勤補給運不上去,一切就都白費了。”

想必這時候有人已經明白了說話的人是蔡鍔、蔣方震。他們口中的大老闆肯定就是李斌了。

“難道真要用飛機空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難道你認為日軍會乖乖地放我們的運輸車隊過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是那樣倒還好了!哪怕要我叫日本天皇爹都可以!”

“哼哼。”蔣方震只是笑了笑。他知道蔡鍔只是在開玩笑。如果日軍真的這樣做了,那絕對比太陽打西邊出來還罕見。

“看來我們應該改變一下安排了。”

“你想怎麼改?”蔣方震順勢問了一句,但馬上他就明白了,沉聲道:“難道你真的打算動用那支部隊?”

“沒錯。”

“嘶。”蔣方震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松坡,你可要想清楚?那可是西聯真正的超一等精銳——教導師,不是什麼一線野戰部隊,更不是二線衛戍部隊。”

“我當然知道那是教導師。要不是教導師我才不會這麼做呢?再說了目前只有教導師能夠承擔起這個重任,其他的部隊根本就辦不到。百里,我就不相信你沒動過這個念頭?”

“呃。”蔣方震被噎了一下。說實話蔣方震是真的動過使用教導師的念頭的。想調動教導師只有拿到李斌的直接手令;或者在李斌無法行使權利的時候,由蔡鍔、自己、張孝準聯合簽署手令,不然根本調動不了教導師。

ps:最後再上一張中犯了一個錯誤。響堂鋪伏擊戰的發生時間實在三月三十日不是在三月三十一日,最後再此表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