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八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八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八)

由於得到眾多人員,武器裝備支援,蔡鍔、蔣方震二人的膽子也不由得肥起來了。他們更改了部分作戰計劃。新的作戰計劃更加突出了對日軍華北方面軍有生力量的打擊/性。好在修改的地方不多,不然作戰參謀和下面的部隊就都要忙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海軍的航母編隊到哪兒了?”

“已經到了連雲港了外了。”

“通知航母編隊不要進連雲港了,直接向青島駛去。配合其他部隊儘快拿下青島。拿下青島後在黃海海域開展戰鬥巡航,一定要盯緊了日本的海上行動。”

“是。”

“教導師、第七軍的那個師呢?”

“隨時都可以出動。”

“那我們做吧!百里,你願意和我一道署名嗎?”

“樂意之至!”

就這樣西聯軍光復華北全境的命令被簽署了。這場大規模戰役所產生的影響在不久的將來會展現出來的。

西聯軍第五軍軍部.

“相關的作戰計劃你們已經看過了,多餘的話我也不多說了,我只想告訴你們這次進攻的精髓就一個字——快。一定要在日軍反應過來前打到滄州,將關東軍在關內的那二十萬大軍全都給包圓了,絕不能讓他們還有主動出擊的機會。至於滄州至徐州一線的日軍部隊則交給其他部隊。記住,一旦與日軍交火,絕不戀戰,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撤出。”這時候陳武有些惱怒空軍怎麼在滄州就將關東軍的二十萬援軍就炸了呢?怎麼不等他們到了德州甚至是濟南再炸呢?這樣一來自己花費的時間就更少了。

“軍長,我們能夠得到多少航空力量的支援?”

“在到達滄州前不會有任何空中力量的支援。但一到達滄州嗎?嘿嘿,至少有一個聯隊的空中支援。”

至少有一個聯隊的空中支援就代表著至少有一百零八架飛機回時刻飛翔在自己的頭頂上,幫忙清除鬼子的威脅。想到這裡剛才問話的人臉上紅光一片。縱觀幾次戰役的勝利,空中力量功不可沒。每次戰役前或戰役進行中,西聯都會想法設法取得絕對制空權,然後讓地面部隊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發動大規模進攻。這樣一來日軍的損失會直線上升許多(特指白天,因為空中支援經常是白天才有),戰鬥程序也加快不少。

“軍長,你就放心吧。我們絕對會幫你露臉的。”

“醜話我可說在前頭,這次誰他/娘/的要是給第五軍丟臉了就被怪我翻臉不認人。”陳武可不是在無的放矢,之前的連連勝利已經讓部分指揮人員產生了輕敵情緒,陳武必須進行敲打,不然出什麼事兒就不好了。“好了,你們都下去好好準備吧,時間一到我們就該出發了。”

西聯軍第五軍在那裡磨刀霍霍,其他的西聯軍也沒閒著,正等待著攻擊發起的命令。

“軍長,華北前線最高指揮部發來命令,‘東風’。”第五軍軍部,某個通訊參謀正在向陳武彙報。

“東風嗎?”陳武喃喃自語,說實話陳武真的很想打那個想出行動代號是“東風”的人一頓。難道他不知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話會讓日本人的警惕/性/加深很多嗎?但事實上,日本人的警惕/性/還是老樣子,沒有絲毫增加。原因在於他們還沒成功破譯西聯軍的密電。

“既然命令下來了,那麼我們也動吧。蔡司令和姜參謀長可是邀請我們吃一場大餐的,我們可不能去晚了失了禮數。”

“是。”

六月二十七日準備已久的西聯軍動了。本來西聯軍的動手時間初步確定在六月二十五日的,但李斌將大量武器裝備、人員北調,以及蔡鍔和蔣方震兩人更改了作戰計劃,造成了動手時間不得不推遲。但話又說回來了,要是部隊沒進入指定位置,又無意外發生,攻擊時間是不會改變的。

這次西聯軍沒有像往常一樣,先是大炮轟再是飛機炸,或者先是飛機炸再是大炮轟而是學日軍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經過多次戰鬥日軍早就知道西聯軍攻擊開始前必定會進行長時間的火力準備,在這個節骨眼上,傻子都明白西聯軍動手是遲早的事,自然是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等著了。可是左等右等,西聯軍就是沒動靜,這不是折騰人嗎!

西聯軍知道自己原有戰術已經被日軍爛熟於心了,當然不會犯進行火力準備的錯誤。進行火力準備不是在告訴對面防守的日軍——喂,對面的小鬼子,你西聯軍的大爺來了,乖乖地將脖子洗乾淨,等著被宰吧。西聯軍還沒傻到這種程度。

既然要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自然火力準備就免了。在沒有火力準備的情況下,要想攻下對面的日軍陣地,只能採取奇襲的方式。於是參戰的西聯軍各部隊都從自己的部隊中抽掉了很多有經驗的老兵,準備靠近日軍陣地後發動突襲。

對面防線上的日軍則一直處於一種惶惶不安的狀態中。之前西聯軍打到隴海線後就不怎麼動了,只是以小股部隊對己方佔領下的地區進行蠶食。你蠶食就蠶食吧,可你不能不停呀。看著西聯軍不斷蠶食己方的地盤,日軍動了,出動了一個聯隊的部隊對西聯軍某支執行蠶食任務的營級部隊發動了圍殲戰。在這些沒見識過西聯軍戰鬥力的日軍想來,一個聯隊打一個營,那絕對是三個指頭撿田螺——十拿九穩的事情。要是這都還打不贏,全都可以去剖腹謝罪了。

日軍的想法的確很好,但就是太天真了一點。這個聯隊居然選擇了一個一線野戰部隊的營去打,這不是自討苦吃嗎?

西聯軍一線野戰部隊普遍裝備的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的攜彈量遠超過日軍普遍裝備的歪把子輕機槍和九六式輕機槍。戰鬥中日軍機槍手往往只打出了一個短點射,就收到了西聯軍數十發子彈的“回禮”。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經常被西聯軍的二十五毫米反器材狙擊步槍連人帶槍打成段狀。被日軍給予厚望的擲彈筒也被西聯軍的榴彈發射器壓制了。至於打一發上一發子彈的三八式步槍根本就沒有表現的機會,往往一個西聯軍士兵在使用自動步槍或半自動步槍能夠壓制三到五個日軍士兵。看到己方的部隊被西聯軍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日軍大隊長決定動用聯隊配屬的九二式步兵炮進行火力壓制。在日軍聯隊長看來,你西聯軍的步槍再好,射程也到達不了九二式步兵炮的位置吧。以前在和支那其他軍隊作戰的時候,自己就經常這麼做,結果對面的支那軍隊只能苦苦支撐。

要就一般的中國軍隊來說,的確是這樣。但問題是他遇到的是西聯軍,而且還是西聯軍的一線野戰部隊。比起日軍師團一級才配備有七十五毫米口徑的火炮,西聯軍在團級部隊就配屬了,師一級普遍配備一百零五毫米或者一百二十五毫米口徑的火炮(有衛戍師和一線野戰師之分),軍一級配備一百五十五毫米的火炮(衛戍部隊最大的作戰單位為師),至於更大口徑的火炮則是軍區(或戰區),甚至是西聯最高指揮部直屬了。考慮到己方的營級部隊在戰鬥中可能會與敵方的營級甚至以上級別的部隊遭遇,而七十五毫米口徑的山野炮又攜帶不便。西聯軍營級部隊普遍配備了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迫擊炮。一般來說每個營有四門,偶爾會達到六門,甚至八門。

西聯的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詳細資料如下:

口徑:一百二十毫米

行軍狀態長:兩千三百六十毫米

行軍狀態寬:一千五百六十毫米

行軍狀態高:一千零八十毫米

戰鬥狀態全炮重:二百零六千克

行軍狀態全炮重:二百九十一千克

炮身重:八十八千克

炮架重:二十七千克

座鈑重:九十一千克

炮身長:一千五百四十毫米

榴彈全彈重:十三點八千克

初速:三百四十一米/秒

射速:二十發/分

最大射程:七千米

最小射程:四百米

高低射界:四十五度至八十度

方向射界:左右各四度

看到這些資料有些人可能又要說話了——這不就是後世中國國產的w八六式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嗎?只不過射程短了點而已。原版最大射程是七千七百米,你這山寨版的才七千米。

李斌對此也很鬧心。怎麼自己這邊盡出山寨版,而且山寨版比原版在某些/性/能上要差一些,甚至差很多。難道後世的山寨之風也被自己帶過來了?但己方的工業實力就擺在那裡(未算飛船的情況下),李斌也徒喚奈何!

好吧,還是回到正題上吧,不然板磚兇狠。

還想,像以前一樣複製戰果的日軍聯隊長這次倒黴了。九二式步兵炮的最大射程為兩千七百八十八米,在實戰中射程肯定要降低些。於是九二式步兵炮就被日軍主動送到了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的射程範圍內。但換句話又說回來九二式步兵炮好像一直處於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的射程範圍內,只不過西聯軍的炮手們沒發現而已,不然早就將其還原成零件狀了。正因為沒被發現,於是九二式步兵炮首先發言了。早就對日軍聯隊級別的部隊有哪些裝備心知肚明的西聯軍怎麼會不知道是九二式步兵炮在那兒發言。沒說的,挨了莫名其妙一炮打擊的西聯軍炮手很快憑藉著自己的知識鎖定了九二式步兵炮的位置,一頓炮彈下去九二式步兵炮連同他們的炮手們全都去問天照大嬸為什麼了。

看到被給予厚望的九二式步兵炮就這樣完了,日軍聯隊長傻眼了,下面的日軍也傻眼了。不帶這樣玩兒的呀,以前己方經常使用九二式步兵炮壓制對面的支那軍隊火力,怎麼著時候不行了。還沒等日軍聯隊長想明白,一陣陣馬達聲傳來。心知事情不妙的日軍聯隊長第一時間下達了撤退命令。

在之前的多次戰鬥中日軍已經知道自己手中的三十七毫米戰防炮根本打不穿西聯坦克的裝甲,要是留下來,那就是真要為天皇陛下盡忠了。所以說與其等著西聯裝甲部隊到來,倒不如趁著還能跑的時候跑得遠遠的。

你想逃也得西聯軍答應才行呀。這不,西聯軍的援軍就狠狠告訴了日軍一把什麼叫做:來而不往非/禮也。

之前被攻擊的那個營除了在最初突遭打擊的時候傷亡了一些官兵外,剩下的官兵都還好好的。他們心中都憋了一口氣,一定要把場子找回來。於是援軍和先前遭到攻擊那個營一起向撤退的日軍發起了追擊。

華北的日軍不是沒有車輛,而是這些車輛大多都歸屬後勤運輸部門和精銳部隊。其他的部隊根本就沒多少車輛。這個正被追擊的日軍聯隊就是屬於那種沒多少車輛的部隊。看著追擊的西聯軍越來越近,這個聯隊的聯隊長知道必須有人留下來阻擊,不然剩下的人也必死無疑。知道這次出擊沒有取得戰果,自己是必死無疑的日軍聯隊長主動留了下來,和那些志願留下來的部隊打起了阻擊。不得不說正是由於他們的拼死阻擊,那些日軍終於逃出昇天了。雖然這次戰鬥西聯軍和日軍的戰損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但也給西聯軍敲響了警鐘——別看日軍最近被我們欺負的慘,但還是有能力反咬我們一口的。於是蠶食暫時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近距離抵近偵察。抵近偵察的好處就是日軍在防守西聯軍的防線上只能說是處處漏風。

華北日軍的兵力本身就不是十分豐厚,即使是從日本本土調來了大量援軍也一樣,而且這些援軍目前幾乎全都被以圍剿八路軍的名義派到了八路軍的對面(實際上是為了讓新兵見見血)。在西聯軍的正面根本就沒有多少日軍。要防守如此長的正面,日軍的兵力顯然不足。

ps:今天國慶節,提前上傳,祝大家國慶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