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二九章 感謝之旅(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二九章 感謝之旅(九)

離開法國前,李斌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向國內抗戰捐款的法國華人華僑表示感謝;另一件是向法國下訂單。

前者早就做得駕輕就熟,因此只是花點時間和精力而已。後者就要費心費力了,好在隨行的人中有專業人士,李斌只要動動嘴就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隨後李斌代表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簽訂了大量的訂單協議,訂單協議的內容很簡單,總的來說是中國向法國購買大量的機器設備,包括工業機床、大型造船用起重機、大型水壓機等;工農業發展的原材料,包括成品鋼鐵、鋁錠、銅錠、棉花等。這些購買的東西法國將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全部交付完畢。中國方面將用外匯和農礦產品作為支付手段。

至於這些東西到底價值幾何,雙方都沒有透露,但外界猜測這些東西的價值至少值五千萬美元,差不多二十億法郎。

在這裡有必要介紹一下當前各主要國家貨幣的匯率到底是怎樣的。

以美元為標準。

一美元兌換零點二五英鎊(歷史上是零點二一)。

一美元兌換四十法郎(歷史上是三十七點七)。

一美元兌換兩德國馬克(歷史上是二點五)。

一美元兌換五點三蘇聯盧布。蘇聯的盧布是人為壓低的,實際的匯率為一美元等兌換十盧布。

一美元兌換三人民幣。同期一美元兌換三點五法幣。

這一時空由於德國並未戰敗,英法損失慘重,美國的戰爭財發得更大、更多。因此四國的匯率都要比後世同期改變不少。總的來說就是英鎊和法郎變得不值錢了,也就是通常說的貶值了;美元和德國馬克變得值錢了,也就是通常說的升值了。

蘇聯還是像後世的老樣子,因此盧布和美元的匯率沒有更改。

西聯自行發行的人民幣,在英美等國眼中,要比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堅挺些。因此在與美元的匯率上,一美元兌換到的人民幣要比一美元兌換到的法幣少一些。

中國方面突然拿出大量資金向法國採購裝置、物資的行動不禁將很多人嚇了一大跳。要知道在當時主流國家的眼中中國就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中國方面突然間拿出這麼一大筆錢出來,實在是讓人吃驚不已。這時候有個國家已經打算趁機敲詐一下了。

而在護航艦隊的遂人號航空母艦上,李斌正在向隨行的三軍精英詢問法國/軍隊的現狀。

“你們怎麼看法國海軍?”

“老實說,法國海軍正走在一條復興的道路上,但他們暫時沒機會了。”

“為什麼這麼說?”

“一戰結束後,法國元氣大傷。面對著德國雄心勃勃的新造艦計劃,法國雖然咬著牙也造了,但卻收效甚微。法國在‘海軍假日’期間建造的新主力艦都趕不上同期德國製造的主力艦。儘管法國宣稱他們新的黎塞留級戰列艦要強於德國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但真打起來還兩說。而且我們西聯,不,中國海軍已經證明了未來的海戰是航空母艦的天下,身為《八國海軍軍備條約》締約國之一的法國到現在居然都還沒有一艘航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當初看到法國要造敦一種名為刻爾克的戰列艦,李斌很是吃驚。因為根據艾琳的資料一戰結束後法國造的第一種主力艦應該是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而不是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但轉念一想李斌明白了,法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呀!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法國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

這一時空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實際上就是後世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在加強防御能力和縮短航速後的版本。在火力上,兩座四聯裝三百三十毫米、五十倍徑主炮位於艦首,三座四聯裝一百三十毫米、四十五倍徑高平兩用炮位於艦尾,兩座雙聯裝一百三十毫米、四十五倍徑高平兩用炮位於艦舯;四座雙聯裝三十七毫米高射炮,四座雙聯裝十三點二毫米高射機槍。艦載飛機:兩架。

法國人的四聯裝炮塔實際上就是將兩個雙聯裝炮塔進行再次組合而形成的一個新炮塔。如果在戰時被敵人的重型彈擊中,等待這炮塔的絕不是好事。十有八/九就這麼沒了。

“儘管如此,法國海軍在法國海軍司令弗朗索瓦·達爾朗的帶領下還是開始了復興之路,黎塞留級戰列艦就是這一復興之路的產物。如果法國海軍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法國海軍倒還有可能再次復興,但是……”

“但是德國的刀已經磨得十分鋒利了,隨時都有可能向法國砍下來,從而徹底打斷法國海軍的復興之路。”

“而且法國政府已經感覺到了德國的威脅,目前正在大力擴充陸軍,海軍的擴充放緩了。”

“法國人認為法國海軍只要看住義大利海軍就行了。至於與德國人進行艦隊決戰是英國人的事情。法國陸軍只要像一戰那樣好好守住法德邊境,不讓德國人攻過來就行了。”

“因此法國對陸軍的重視要比海軍強得多,法國海軍所能獲得的軍費自然就少了很多。”

“你們感覺法國海軍的戰鬥力又有多少?”

“大老闆,你要我們說實話?”

“當然是實話實說。”

“法國海軍的戰鬥力還是有的,但問題是法國海軍的裝備實在是太陳舊了點。適合現代化作戰的戰列艦也才六艘,其中還有三艘未完工。剩下的戰列艦都是一戰時期的老貨了。其餘的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壓根不是同級別德國同行的對手。好在他們的義大利同行和他們是半斤對八兩,法國人打贏意大利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法國海軍還算是爭氣的了,法國陸軍根本就一直在吃老本。”

“法國陸軍到現在還在大量使用一戰期間的老武器。新武器雖然也有,但數量少,而且還被分開來使用。在未來的法德之戰中,我已經不看好法國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法國陸軍的戰術思想還是那麼老套,和二十年前相比沒有絲毫改變。”

“看來你們是把法國的海陸兩軍看透了。那麼空軍呢?”

“法國空軍目前正在換裝新式戰鬥機、轟炸機。根據情報,這些新戰鬥機的戰鬥力可以和德國的bf—109(一零九)戰鬥機相媲美,但在德國空軍那龐大的數量和強大的質量面前,法國的新飛機還真不夠看的。”

“看來,你們已經將法國看成死人了。”

“實際上一法國早在一戰結束時就死了。大老闆,我不明白為什麼你還要向法國下大訂單?”

“你們都很疑惑吧?”

“是的。”

“老實說,我也不想。但形勢比人強呀!法國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我們打得日本不得不退出中國領土,但在西方強國眼中,我們還是很弱小的。既然他們視我們為弱小的一方,那我們裝裝孫子也沒什麼。等到我們的實力足夠了,我們就不必在裝孫子了,我們要當大爺。我先宣告,別裝孫子裝上了癮,最後巴不得成為孫子。”

“大老闆的意思我明白了。大老闆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應該繼續埋頭苦幹、韜光養晦的政策,等時機到了我們就該爆發了。”

“沒錯。”

“大老闆,那時機什麼時候到呢?”

“短則三年,長則五年。到時候你們只管往前打,後面的物資會源源不斷地送來。”

“大老闆,你說的是真的?”

“不是蒸的還是煮的。”

“那可太好了。”

在這次對日作戰中,參戰的原西聯海陸空三軍官兵們都感覺到一種後方支援不到位的感覺。儘管這種感覺很淡,但他們還是感覺到了。他們也沒去問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答案。實際情況和預定情況有出入,這種出入造成了這種感覺。相信等過個三五年,這種情況就結束了。那時候就不必擔心自己手中的物資是否充足了。打起仗來不會害怕物資不足。

船隊在航行途中到達了自己的目的地,英國皇家海軍的重要軍港——朴茨茅斯軍港。

朴茨茅斯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重要基地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如果不是德國海軍的強勢崛起,朴茨茅斯還將作為英國皇家海軍主基地而存在。現在英國皇家海軍名義上的主基地雖然還是朴茨茅斯,但誰都明白事實上的主基地是斯卡帕灣。而且一旦戰爭再次爆發,那麼斯卡帕灣將再次成為英國皇家海軍名義上和事實上的主基地。

到達朴茨茅斯後,李斌乘專機飛抵英國首都倫敦。

在英國首都倫敦,李斌沒有受到了想象中的迎接,來迎接李斌的只有英國外相羅伯特·安東尼·艾登及其隨從。

對於英國的做法,李斌儘管心中很生氣,但還是笑呵呵地和艾登打招呼,聲稱自己很高興來到英國,自己願意為加深兩國友誼作出貢獻。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相互套交情,下訂單了。

套交情上無外乎就是說兩國關係多麼多麼久遠、悠長,順便還舉出幾個關鍵人物。比如說,中國方面的李/鴻/章,英國方面的琅威理。

李/鴻/章就不多說了,說說琅威理。

琅威理在一八四三年一月十九日出生於英國,一八五七年就讀於皇家海軍學校,一八五九年三月畢業後進入大英帝國海軍實習。如果沒有李/鴻/章的話琅威理也不會到中國來,更不會和中國接下不解之緣。琅威理也許會像其他的英國海軍軍官那樣一直在海軍服役,隨後慢慢熬資歷,到最後黯然退役。

一八六二年,時任清朝政府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李泰國受恭親王奕?委託,前往英國購買軍艦。一八六三年,阿思本率領艦隊到達中國,年僅二十歲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艦隊的一員。但由於阿思本拒絕接受中方官員的命令,而清政府不承認阿思本的特權,阿思本宣佈辭職,帶領艦隊返回英國。回到英國後,琅威理繼續留在海軍服役。

一八七八年,清政府又在英國訂購了四艘炮艇。金登幹再次請琅威理擔任管帶。次年十一月,琅威理率領四艘炮艇到天津,經李鴻章等驗收,分別命名為“鎮北”、“鎮南”、“鎮東”和“鎮西”。完成任務的琅威理再度返回英國,但這次中國之行卻讓他在李鴻章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之前李鴻章曾委託駐英公使曾紀澤為正在編組的北洋海軍尋找合適的外籍顧問,琅威理得到海關總稅務司赫德、金登幹和英國海軍上將古德的強烈推薦。琅威理在華期間,李鴻章幾次調閱操演,見琅威理勤幹明練,遂商請他回國以後向英帝國海軍部告假,來中國工作。

經過三年的交涉,一八八二年秋,琅威理來到中國,擔任副提督銜北洋海軍總查,職責是管理北洋海軍的組織操練、演習和教育,月薪六百兩白銀。由於陸軍出身的提督丁汝昌不懂海戰,實際上琅威理肩負起北洋海軍日常訓練的全部事宜。他治軍嚴明,辦事勤勉,在艦隊官兵中灌輸英國海軍的條令,風紀嚴肅。琅威理對北洋海軍的操練傾注了大量心血,表現出很強的職業操守和責任感。而丁汝昌本人也認為:“洋員之在水師最得實益者,琅總查為第一”。

可以說當時的北洋水師在琅威理的訓練下已經有了強軍的基礎,只要再給琅威理一段時間北洋水師就真的成為強軍了,也不會在甲午一役中被打得那麼慘了。

一八/九零年初,北洋艦隊停泊香港過冬,二月二十四日,提督丁汝昌率領部分海軍出巡海南。三月六日,旗艦“定遠”突然降下提督旗,升起總兵旗。按照《北洋海軍章程》,艦隊只設一個提督,兩個總兵。提督之下,右翼總兵官銜最高。身為右翼總兵的“定遠”管帶劉步蟾下令升總兵旗,宣示代行指揮艦隊。但琅威理認為雖然丁提督離職,但身為副提督的他在艦隊中,理應繼續升提督旗。劉步蟾不讓步,於是琅威理電李鴻章請示。李鴻章暗示北洋艦隊只有一個提督,沒有所謂的“副職”。六月二十五日,北洋艦隊抵達天津後,丁汝昌和琅威理面見李鴻章,談及撤旗事件時,李鴻章支援劉步蟾的行動。琅威理對此非常憤慨,當場提出辭職。李鴻章接受了他的辭呈。琅威理返回英國後,宣傳他在華受辱的經歷,引起軒然大波。英國外交部甚至為此曾考慮撤回在華的所有英籍顧問。十一月四日,英國政府拒絕李鴻章另聘英國人擔任海軍順問的請求並撤回部分在華僱員,同時宣佈不再接納中國海軍學生。

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地琅威理撤旗事件,此後北洋水師的訓練一日不如一日,在操演的時候還專打早就已經測好距離的固定靶。最終為甲午一役的失敗埋下了禍根。

一九零四年二月,琅威理獲皇家海軍授予海軍中將軍階;一九零六年十二月十五日,琅威理在英國逝世。

對這樣一個,對中國海軍近代化有卓越貢獻的人,中國方面當然要表示表示了。到達英國的當天,透過多方打聽,中國方面終於知道了琅威理的埋葬地,及其後代的居住地。第二天,早已準備好的中國海軍官兵乘專車前往琅威理的埋葬地進行遲了三十三年的弔唁。

參與這次弔唁的中國海軍官兵很多都是當年北洋水師的後代。這也算是對祖先當年的失誤進行道歉了吧。儘管這道歉遲到了三十三年。

這次在英國下的訂單和在法國下的訂單相比,除了總額、交付時間、支付手段一樣外,其他的都不一樣。說得具體點就是採購的內容不一樣,在法國下的訂單機器設備和原材料是四六分,而英國則是三七分。這是因為英國擁有世界上最廣泛的原材料產地,從英國手中買原材料實在是能夠省下一大筆錢,而且英國的整體科技水平在這二十年中下降得厲害。當然了,更重要的是李斌對迎接自己的只有一個外相心有不滿。

當然了,英國對此也心有不滿,認為中國方面也應該加大機器設備的採購數量、降低原材料的採購數量。畢竟大機器設要比原材料值錢得多。

但是被中國方面婉拒了,中國方面明確表態這次出來訪問四國總共只帶了兩億美元,平攤到四國頭上剛好五千萬美元一國。就這兩億美元還是多方籌措才弄到的,多了一分錢沒有。

也不知道是否有不給英國面子的緣故,原定的兩國海軍相互交流、登艦參觀、聯合演習的活動被英國方面單方面終止了。而理由還是爛的不行的——皇家海軍的戰艦正在維修期。

既然英國人沒有興趣了,咱中國人也不會死乞白賴地要和你增加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