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五八章 不一樣的二戰開端(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五八章 不一樣的二戰開端(下)

看到英法敗得如此之快,美國大吃一驚。要知道美國可是打算等著英法和德國拼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兵,好摘桃子的。

可是現在呢?

法國向德國投降了;英國海陸空三軍遭受重創,短時間內根本恢復不了。

就在美國為歐洲局勢感到不安的時候,蘇聯主動佔了出來,站到了和德國對掐的前臺。這讓美國稍稍松了口氣,至少德國一時半會兒是顧及不上英國了。只要英國不敗,美國在歐洲就有了落腳地。

可誰曾想,德國居然選擇了兩線作戰,一方面派出海軍主力和部分陸空軍登陸英國本土,另一方面集中陸空軍主力和蘇聯對掐。

還別說,德國這樣做還真的有效果,英國在在短時間內最終丟了本土;蘇聯雖然還是保持著猛烈進攻的態勢,但是卻受到了遏制。

一時間雙方戰事呈現膠著狀態,誰也奈何不了誰。

儘管美國政府打算打著“維護世界和平、消滅邪惡勢力”的旗號,向德國及其盟國宣戰,但美國政府知道自己真要這麼做了,那麼自己準備被民眾推翻吧。

可德國知道美國的厲害之處在於其強大的工業實力和絕佳的地理位置。

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國土的東西兩面直面大西洋和太平洋,而且在美洲大陸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國只要擁有一支位居世界前列的海軍和相對周邊國家強大的陸軍就足以保證美國的安全。深知這點的美國也是這麼做的。在戰前的海軍排名中,美國海軍名列世界第三,僅次於英國和德國海軍。

美國在一八七零年的時候就成為了世界上工業總產值最高的國家,一戰結束後美國又成為了世界上工業實力最強的國家。也就是依靠著這份強大的工業實力,美國能夠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後世二戰期間,美國大規模向自己的盟友租借、出售各種產品就是明證。

對美國的這份工業實力德國是羨慕嫉妒恨。

驛站的經歷讓德國深深感受到了美國工業實力的可怕之處,因此德國早就決定在沒打敗英法蘇,稱霸歐洲前,絕不招惹美國。

事實上德國也是這樣做的。

哪怕美國明目張膽地用商船將軍/火運到英國本土,德國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美國政府現在是巴不得德國或者德國的盟友對美國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美國好藉機對德宣戰。

可沒想到,德國不給美國這個機會,日本卻給了。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夏威夷當地時間),日本成功襲擊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基地——珍珠港。

和後世的珍珠港事件相比,這一時空的日本做的實在是太漂亮了。

第一,後世日本在襲擊珍珠港前,日本對美宣戰的宣言實在襲擊發生後才交到美國政府手中的。這讓已宣而戰變成了不宣而戰。弄得後來美國上下群情激奮,同仇敵愾。

而這一時空日本提前半個小時將宣戰宣言交到了美國政府手中,日本襲擊珍珠港就變成了已宣而戰。與之相對的,美國上下不那麼同仇敵愾了。

第二,後世的偷襲珍珠港行動中,日本雖然成功重創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但卻讓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三艘航空母艦逃脫了。而就是這三艘航空母艦在未來吹響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反攻號角,最終導致日本一敗再敗,直至最後戰敗。

而這一時空日本成功不但成功重創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還將這三艘航空母艦永遠留在了珍珠港,讓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只剩下一艘大黃蜂號航空母艦撐門面。

第三,在後世日本沒有佔領夏威夷群島,更沒有佔領珍珠港。可這一時空,日本在成功襲擊珍珠港後,馬上讓隨行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登上了瓦胡島(珍珠港所在地),開始了島嶼攻堅戰。最終依靠日本海軍強大的實力,日本終於拿下了瓦胡島。身為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總司令的赫斯本德·金梅爾上將和美國太平洋陸軍司令沃爾特·肖特中將等高官最終乘坐潛艇灰溜溜地逃回了美國本土。

得到瓦胡島的日本海軍很快就拿下了整個夏威夷群島。

對美國來說,丟掉夏威夷群島意味著整個西海岸全部暴露在了日本的槍口下,日本可以隨時在美國的西海岸實施登陸作戰。

一旦日本真的這樣做了,那就意味著自第二次英美戰爭(一八一二至一八一五年)以來,已經一百多年沒有遭到外來侵略的美國本土再次遭到了侵略。美國民眾能不能承受這個事實,都難說。

一時間美國西海岸風聲鶴唳。

面對日本的襲擊,美國在第一時間對日宣戰。隨後開始將大批原定交給英國的物資運往西海岸,開始在西海岸修築防禦工事。同時大量的部隊被緊急調往西海岸,原定加強給大西洋艦隊的戰艦,也被緊急抽調給太平洋艦隊。

為了穩定太平洋艦隊的情緒,切斯特·威廉·尼米茲海軍中將被任命為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

尼米茲在上任後的首要任務是將太平洋艦隊的士氣給提升起來,同時也要做好防備日本海軍突然在美國西海岸登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尼米茲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根本不敢馬虎。他知道無論日本海軍是否在美國西海岸登陸,自己都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即使西海岸只是出現了一艘日本小舢板,西海岸的民眾也會感到十分恐慌。

事實上日本海軍在佔領瓦胡島後的確想過趁機在美國西海岸登陸,但對日本海軍來說,在美國的西海岸登陸意味著找死。美國和日本相隔實在太遠了,日本也並沒有做好在美國西海岸登陸的作戰準備。

登陸瓦胡島已經是目前日本海軍在中太平洋作戰的極限了。想要登陸美國,那還要讓東南亞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回日本本土,變成戰爭物資才行。

於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主力還是按照戰前計劃分兵了。一部分主力部隊留在瓦胡島,和當地的守備部隊一起防備美軍的進攻;一部分立刻南下,參與到東南亞、澳大利亞攻略戰中;剩下的一部分則回國接受補給、維修。

在南下的聯合艦隊主力的幫助下,日本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廣大的東南亞地區,兵鋒直指澳大利亞和印度。

身為美國陸軍上將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和海軍的金梅兒上將一樣灰溜溜地逃了。只不過道格拉斯是乘坐魚雷艇逃到了澳大利亞。

對日本將美國拖下水,德國那是一百二十個不高興,但木已成舟,德國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於是德國的盟友們也和德國一道對美宣戰。至此,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加入到這場要比後世同期慘烈無數倍的戰爭中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