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七章 守住清川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七章 守住清川江

中村佑二在昭和十一年(西曆一九三六年)中日之戰爆發時,還是一個小隊長。那時候身為帝國軍人,中村佑二可是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一年下來就是中隊長了。

那時候中村佑二和絕大多數日軍官兵一樣,認為征服支那只是時間問題。

那時候,西聯軍殺了出來,讓帝國的美夢直接破滅。

那時候中村佑二可是恨得牙癢癢,發誓一定要讓西聯軍好看。可沒曾想他卻和自己的老上級,片山省太郎一起灰溜溜地回到了朝鮮。

中村佑二由於是中隊長,回到朝鮮後,還是當起了中隊長,後來表現越來越突出,逐漸當上了大隊長,乃至現在的聯隊長。

還別說,中村佑二練兵還是有一套的,其率領的聯隊是第一零三師團的頭號主力聯隊。

片山省太郎認為,要將第七十四集團軍的突擊部隊趕下河,一定要盡全力,除了炮火支援,短兵相接也必不可少。這不,片山省太郎將中村佑二的聯隊調來擔負反擊任務了。

中村佑二也信心滿滿地片山省太郎表示,等著看自己的表現吧。

也許是中村佑二今天出門前沒向天照大嬸祈求保佑,今天的中村佑二特別倒黴。

接到命令的中村佑二以最快的速度向第七十四集團軍突擊部隊所在地趕去,可還沒見到人影呢,就遭到了一頓火箭炮“洗禮”。好不容易看到人影了吧,又遭到了一頓炮彈“洗禮”。接連兩次“洗禮”讓中村佑二鬱悶得吐血,中村佑二知道一定要儘快和第七十四集團軍的部隊攪在一起,不然還接著準備挨炮彈吧。

於是中村佑二命令部隊丟掉重裝備,全速前進,爭取與第七十四集團軍的突擊部隊攪在一起,展開白刃戰。

中村佑二相信在近戰中,自己率領的部隊是不會吃虧的。

可現實再次打了中村佑二一巴掌,打得中村佑二一愣一愣地。

儘管遭到火箭彈和炮彈的雙重“洗禮”。中村佑二還是率領自己的部隊以較為完成的建制投入到了戰鬥中。

和小鬼子有著深仇大恨的第七十四集團軍官兵們面對從上來想要拼刺刀的中村聯隊,很是不客氣地使用彈雨來表達自己內心中的憤怒和報仇的快樂。

要說以前,小鬼子要上來拼刺刀,除了西聯軍士兵外,其他中國/軍隊都會樂意的。因為他們並非沒有西聯軍那樣強大的裝備,只能透過刺刀見紅來抵抗日軍進攻或者消滅日軍。

當然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夠活到最後,其他人都死於。

呃,對不起,忘了說一句——在雙方白刃戰能力和投入人數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人數少的一方肯定全軍覆沒,除非援軍來援及時;而人數多的一方,能夠活到最後的人數肯定很多。

現在第七十四集團軍普遍配備速射武器,其射速的彈匣中的帶彈量都要遠高於日軍手中的武器。在近距離設計上,日軍完全沒有優勢。

於是中村聯隊在衝向第七十四集團軍突擊部隊陣地的路途中,遭到了“熱烈的彈雨歡迎”。日軍士兵往往一連將槍中的十發子彈打完,以期瞎貓撞到死耗子。

偏偏在中村聯隊地面突擊的時候,中國空軍的飛機又飛到了,於是中村聯隊又被炸彈“洗禮”了一遍。

看到支那飛機到來,中村佑二知道自己是沒辦法將支那人趕下水了,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下令部隊立刻就地構築防線,等待師團的支援。事實上中村手中的兵力已經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二了,而且為了儘快到達目的地,中村佑二將聯隊所屬的重武器全都扔在了一邊,真的發起進攻,無疑會再次上演之前的一幕。中村也是沒法子才做的這個決定。

中村聯隊不動了,並不代表第七十四集團軍不動了。

王耀武在得知灘頭陣地得到鞏固後,立刻下令第二批部隊立刻過江,和第一批部隊一起構築更為堅固的防禦工事。

片山省太郎接到中村佑二的報告後大吃一驚,他沒想到自己手上最強的聯隊居然就這樣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士兵,要是再來幾回炮擊和轟炸,中村聯隊也就完了。

片山省太郎這次初次深刻感受到按照原西聯軍標準武裝起來的支那軍隊,其戰鬥力到底達到了一種怎樣的程度。

直到接到中村佑二的電報前,片山省太郎都信心滿滿,認為自己一定能夠完成預定的堅守任務。

片山省太郎的信心在於之前成功堅守山西陽泉的經歷。

當時片山省太郎依靠並不充足的兵力,抵擋了數倍於己的八路軍、新四軍的進攻,最後在外來救援部隊的支援下成功逃出生天。這一仗奠定了片山省太郎防禦戰大師的稱號。

可是現在,片山省太郎感覺這稱號怎麼這麼苦澀。要是早知道有這麼一天,自己根本就不會要這稱號,更不會到新義州這個地方來當師團長。

片山省太郎很糾結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

想了許久片山省太郎還是決定將這裡的情況原原本本地告訴岡村寧次和東京大本營,同時告訴岡村寧次和東京大本營自己的作戰計劃。

片山省太郎的作戰計劃就四個字——烏龜戰術。

片山省太郎決定將外面的部隊都調到新義州城內,和第七十四集團軍打巷戰,儘可能延長新義州的守衛時間。

儘管新義州的防禦工事在中日之戰結束後的三年時間裡被日本不斷翻修,按照日本的說法,其防御能力不下於歐洲的鋼鐵防線。可是在鋼鐵防線都失敗的情況下,片山省太郎實在是沒底氣依靠新義州的防禦工事抵擋第七十四集團軍的進攻。

片山省太郎打算等條件適當的時候自己主動率部突圍。當然了,片山省太郎可沒打算將這個想法告訴東京大本營知道,不然一個臨陣脫逃的罪名就夠片山省太郎吃的了。

收到片山省太郎電文的東京大本營震驚不已。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想到,臥薪嚐膽三年的結果對上已經西聯軍化的支那軍隊還是這樣苦澀。

東京大本營的人還是有明白人的,他們知道即使一零三師團死守新義州,新義州的易手也只是時間問題。讓一零三師團這樣的精銳部隊死守新義州,那就是將一零三師團主動送給支那軍隊吃。現在的日本可沒有那麼多精銳部隊可以送給別人吃。再說了,又有哪個國家喜歡將自己的精銳部隊主動派去送死的?

“讓片山省太郎主動率部突圍,突圍的最終目的地是清川江。”

“石原君,你瘋了嗎?在支那人反攻的第一時間就讓片山君撤退,而且還一退就是一百公裡。”

“新義州無論如何都是守不住的,讓一零三師團堅守新義州的最終結果就是一零三師團全軍覆沒。與其如此,倒不如讓一零三師團趁早離開,到清川江建立防線。而且清川江是平壤北面最好的天然屏障。今天我們失去了新義州,可明天我們卻守住了平壤。你不要對我說你不知道平壤對那些朝鮮反日人士的意義。”石原莞爾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

先前說話的那人如何不知道平壤對那些朝鮮反日人士的意義。

日本雖然在一九零五年強迫朝鮮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了朝鮮。但朝鮮的反日人士可是一直念念不忘恢復朝鮮的獨/立。再加上中國實現大範圍統一後,西國黨還不時資助朝鮮反日人士到朝鮮半島上煽風點火,弄得整個朝鮮半島烽煙不斷。好在岡村寧次給力,採取鐵血手段讓那些反日人士損失慘重,朝鮮半島終於暫時安靜下來。

對於支那人的齷蹉行為,日本當然提出了抗議,可沒想到支那人居然拿當初中日秘密停戰協定中的第六條規定:“本著睦鄰友好原則,雙方將反對對方政/權的人,無條件交給對方處理。”來推脫。說那些人是反對西聯政/權的,現在被西聯趕了出來,至於他們怎麼去找日本的麻煩,西聯就不知道了。

見過無恥的,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對支那人的推脫,日本方面可是氣得吐血,但又沒證據來證明這是支那方面的陰謀,只好不了了之。

好了,還是言歸正傳吧。

現在支那人打來了,新義州肯定要丟的;一個弄不好,還真的連平壤都會丟掉。平壤要是丟了,那些朝鮮反日人士還不樂死,連帶著手下的朝鮮偽軍軍心也會動盪。

“石原君,你說的也有道理。可是貿然撤退,對軍心可是極大地打擊。”

“撤退是打擊,全軍覆沒的打擊就小了嗎?要知道大日本皇軍僅有的全軍覆沒都是支那人的傑作,難道三年後你還想品嚐這種滋味嗎?”

“石原君說的沒錯,就按石原君說的辦。”

“陛下。”

“陛下。”

“陛下。”

“……”

不知道什麼時候,裕仁天皇來了,眾人趕忙行禮。

“帝國在三年前與支那的戰事中遭到了慘敗,這是無可迴避的事實。也正是因為我們正視了這一失敗,才有了帝國現在的輝煌。就算現在我們丟了新義州,但只要我們守住了清川江一線,我們就留下了打回去的希望。要是我們丟掉了平壤,我們就丟掉了半個朝鮮。要是再過些日子,我們就會丟掉整個朝鮮。朕可不想看到支那人的飛機在帝國本土上扔炸彈。這樣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得住嗎?”

“天皇陛下,我們可以守住新義州。”某人小心翼翼地提出意見。

“可以守住新義州?你真當我是先皇嗎?守住新義州的代價有多大,你想過嗎?要是守不住咋辦,你又想過嗎?”

“陛下,謝謝陛下的支援。”石原莞爾是熱淚盈眶呀。石原莞爾本來還打算費些口舌來說服其他人,沒想到裕仁天皇來了幫助他解決了這最大的麻煩。

有了裕仁天皇的當堂表示,東京大本營很快做出了在清川江一線建立最後防線,抵擋支那軍隊進攻的決定。

按照這一決定朝鮮方面軍將會將主力部隊集結在清川江一線,等待支那軍隊的進攻。在清川江以西的部隊立刻撤退,如果撤退不了,就就地死戰,為後面的部隊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二六八章我薛嶽回來了

“什麼?日本人主動撤退了?”

“是的。”

“這不是日本人的作風呀?怎麼突然間就撤退了呢?”王耀武有些摸不著頭腦。王耀武知道日本人是屬於吃到嘴裡就絕不會願意主動吐出來的那種型別。要想讓日本人主動吐出來,只能擁有比日本人更強的實力。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的三國干涉還遼事件就是明證。可現在王耀武自認第七十四集團軍的實力還是比不上日本朝鮮方面軍的,就算參與到這次作戰中的部隊也夠嗆。除非整個東北的部隊全部加起來還差不多。可真要把整個東北的部隊全都弄到對付日本人身上,老毛子就該做夢都笑醒了。

“不管了。命令部隊加速前進,追擊日軍。但在追擊的時候也要小心日本人的埋伏。”

“軍長,你是懷疑日本在給我們下套子?”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嗎?日本人的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有好處的事情,跑的比誰都快;沒好處的事情,半天不動一步。我們打過來了,這對日本人來說肯定是壞事。可他們卻跑了,裡面怎麼會沒有一種陰謀在裡面。”

如果日本人知道王耀武是這樣評價他們的,日本人還不得氣死。

對於將中朝邊境的部隊主動後撤至清川江一線,朝鮮日軍是打心眼裡不願意。

身為朝鮮方面軍最高指揮官的岡村寧次也不想剛開打就撤退。可這是來自大本營的命令,岡村寧次不得不從。

呃,對不起,忘了說說這日軍朝鮮方面軍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有鑑於朝鮮對日本的巨大意義,日本在中日之戰結束後設立了朝鮮駐屯軍,並規定一旦未來和中國再次開戰,朝鮮駐屯軍立刻升格為朝鮮方面軍,全權負責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滿洲的戰事。

現在中日再度開戰,朝鮮駐屯軍立刻搖身一變,成了朝鮮方面軍。其實除了名稱變了外,其他的都沒變。

“張司令,這是我們剛破譯的日軍密電。”

“看來日本人也有能人呀。居然和我們不謀而合。”看完日軍密電的張孝準笑了笑。

在這次對日反擊前,李斌就知道現在的中國,支撐不起在東北和日蘇同時大打出手,只能選擇一個為主要對手。考慮再三後,李斌選擇了將蘇聯作為主要對手。

蘇聯的整體實力要比日本高很多,而且蘇聯完全可以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陸地和空中。日本則不得不兼顧海陸空三方面。明眼人都知道,是照顧兩方面簡單些,還是三方面簡單些。

德國和西國黨早就暗地裡商量好了要先打垮蘇聯,兩國都認為只有先打垮了蘇聯,兩國才不會受到陸地上的威脅,才能在戰爭的最後階段集中全力和受到兩大洋保護的美國一較高下。

對日本來說朝鮮半島是個寶,但對中國來說就是負擔。李斌可沒忘記在後世朝鮮半島上的棒子們得知日本宣佈戰敗投降的訊息後那痛哭流涕的事情。而且李斌也不知道半島上的棒子們對中國的態度,還是小心點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李斌的計劃中朝鮮半島並不重要,中國沒必要和日本人在朝鮮半島上死磕。李斌還希望日本人從朝鮮半島上徵召更多的棒子當炮灰,投入到太平洋地區和英美作戰。因此李斌明確對東北的部隊下令嚴密監視朝鮮日軍動向,除非朝鮮日軍先動手,否則不要主動生事。

在東北的中國復興軍嚴格遵守了這道命令,沒有主動生事。可現在日本人首先主動生事了,那就怪不得中國復興軍找日本人麻煩了。

在日軍於東北首先挑起戰端後,負責警戒朝鮮日軍的中國復興軍部隊立刻進入了戰備狀態。等到真正反擊了,參與入朝作戰的中國復興軍部隊甚至喊出了將日本人趕出朝鮮半島的口號。

等到他們知道自己最多只能打到清川江,他們紛紛表示不解,在他們看來至少應該打到平壤才對。

剛才就說了,在李斌的計劃中朝鮮半島並不重要。既然不重要,那為什麼還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去奪取呢?

李斌下令入朝作戰的中國復興軍部隊最多打到清川江是有考慮的。

清川江是一條全長約兩百公裡,呈南北走向的河流,這條河流可以作為天然屏障防備日軍的進攻。

清川江距離中朝邊境也就一百公裡的樣子,在江邊的部隊可以隨時得到來自己方的空中支援,即使守不住了,也可以快速撤退。

清川江以西有一個叫做龜城的地方,這地方產鈾。後世朝鮮核計劃中的部分鈾礦就是從這裡得到的。

中國本身雖然產鈾,但鈾礦中的含鈾量並不高。中國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從當下的產鈾國那裡進口鈾礦,那不是在明著告訴人家中國正在進行核計劃嗎?這樣一來中國就必須從周邊地區想辦法。

好在有後世的資料,李斌知道在中國附近且容易到手的鈾礦主要在朝鮮半島,中亞地區,蘇聯遠東地區。

其中到手程度最大的就是位於朝鮮龜城的鈾礦。龜城距離中朝邊境實在太近了,只有不到一百公裡的樣子。要不是日本和西聯簽署停戰密約的時候,西聯軍沒有成功進入朝鮮半島,否則一定會將龜城拿到手。即使沒拿到,也要從日本口中摳出來。哪還像現在這樣要費時費力去得到。

中亞地區的鈾礦主要集中在哈薩克境內,目前蘇聯還未顯露疲像,這時候主動進攻哈薩克,是不明智的決定。

蘇聯遠東地區的鈾礦雖好得到,但開採起來問題頗大,西伯利亞的寒冷足以凍死人呀。而且白俄中也有人知道鈾礦意味著什麼,白俄也就由此推知中國正在進行核計劃。雖說現在白俄和中國是盟友,但保不準雙方什麼時候就翻臉了。白俄肯定會在雙方翻臉後將中國正在進行核計劃的事情告訴中國的敵人。中國的敵人完全可以依據白俄提供的資訊推斷出中國核計劃的程序。儘管其推測並不完全準確,但中國也不能不防。

一九四二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日蘇同時和中國復興軍交手的第四天,中國復興軍的反攻首先在中朝邊境打響。

這次反擊不同以往,由於日軍的主動後撤,中國復興軍如入無人之境般,直接朝著清川江殺去。日軍雖然也留下了小股部隊斷後,但這些小部隊都在炮彈、炸彈的打擊下灰飛煙滅,連根毛都沒剩下。部分未及撤走的日軍,居然學起了八路軍、新四軍,打起了游擊戰。對於這部分日軍,自有人會收拾他們。

四月十六日凌晨,反攻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了清川江西岸。透過偵查,先頭部隊肯定日軍已經在清川江建立起了堅固防線。至於這條防線的堅固程度到底有多大?防線又有多長?薄弱點又在哪裡?他們就不知道了。這些要靠大部隊來證明。

四月十七日,大部隊陸續到達清川江一線。

經過先頭部隊的偵查,入朝參戰的中國復興軍終於動手了,指揮入朝部隊的是東國黨黨員——薛嶽。

薛嶽,又名仰嶽,字伯陵。綽號“老虎仔”,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九峰鎮小坪石村人,漢族客家人。

在後世,薛嶽出名是因為剿赤和抗戰。

剿赤就是消滅工農黨,弄得工農黨在長征途中損失慘重。抗戰是因為他參與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大戰役。其中武漢會戰的時候差點全殲了日軍第一零六師團。這一零六師團可是犯下了南京大/屠/殺的第六師團在鄉退役軍人所組成的,在圍殲第一零六師團的戰鬥中各參戰部隊無不奮勇向前,可因為這樣那樣的因素,第一零六師團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還是成功逃出生天了。

隨後薛嶽主政湖南,將湖南變成了十分堅實的抗戰大後方。在抗戰期間,薛嶽還成功組織起了三次長沙防禦戰,弄得華中日軍三次都撒羽而歸。

這樣一個人讓他到辦公室喝茶度日子完全是浪費。

這次薛嶽出人入朝部隊總指揮官是李斌親自點名的結果。

對於自己出任入朝部隊總指揮官,薛嶽自己也吃驚不已。

薛嶽是中央軍中少數能打的將領,而且還是姜分較為信任的那種。也正是因為這樣,在西國黨對全國軍隊整編之際,薛嶽被調離了部隊,到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位置上喝茶了。

薛嶽原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指揮部隊了,可誰曾想這機會居然就這麼來了。

得知是李斌親自點名,薛嶽忍不住向李斌問,為什麼?

對此李斌反問薛嶽,自己想不想找回在中華大地上失去的場子?

李斌話裡的潛在意思,薛嶽聽明白了。

在民國二十五年(西曆一九三六年)開始的中日戰爭中,薛嶽率領的部隊還真的沒打過一場較大的勝仗。薛嶽自己也感覺窩火。現在李斌問自己想不想找回在中華大地上失去的場子,實際上就是問自己是否有向日本人復仇的決心;如果有,那就去;如果沒有,那就一直喝茶喝到死,連死都要帶著遺憾去死。

薛嶽還是有傲氣的。聽明白李斌話的薛嶽當即表示自己願意去朝鮮找回這場子。於是薛嶽乘坐專機來到了東北,向張孝準報道後,來到了前線。

“小鬼子,我薛嶽回來了。”站在清川江西岸一處隱蔽的觀察哨內,薛嶽忍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大聲喊道。

第二六九章鬧事兒的學生

清川江東岸的日軍是聽不到薛嶽吼聲的,要是聽到了,絕對炮彈招呼,這沒帶絲毫商量的。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戰場上幹掉對方的高階軍官意味著什麼。

“薛司令,你這樣喊不好吧?”

“怕啥?難道你真以為日本人的耳朵有這麼靈?隔著這麼遠都能聽到我們的談話?”

“司令,小心無大錯呀。”

“好了,好了,回去了。我怕我再不回去,你們會把我強制送回去。”

“司令說笑了,說笑了。”

“好了,言歸正傳,這次我是打定主意要教訓小鬼子一頓,你們可別到時候拉稀。”

“司令,你就放心吧。”

“你們都看到了,這次入朝參戰的部隊以前都隸屬於中/央軍,可以說這是我們中/央軍洗雪恥辱的最好機會。希望你們沒有忘記以前小鬼子是怎麼憑藉自己手中的武器裝備欺負我們的。想想當初小鬼子憑藉著遠超我們的重武器欺負我們,我心裡就窩火。現在我們自己手上也有了,我們一定要讓小鬼子知道什麼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好了,我就說到這兒了,你們都去準備吧。”

中國復興軍在清川江西岸大規模集結的訊息,當然瞞不過日本人的眼睛。清川江東岸的日本人也在做著戰前準備。

對日本人來說清川江就是自己守衛朝鮮半島的最終防線。為此從前線撤下來的部隊要麼被打亂建制充實到其他部隊中,要麼全建制直接投入戰場。

在中國復興軍發動進攻前夕,兩位日軍士兵正在相互交流。

“高樹君,現在安全了,你能告訴我了吧?”

“野田君,你認為現在真的安全了嗎?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支那人正在做攻擊前的最後準備。我們能從新義州逃出生天,完全是我們跑得快的緣故。這次我們可能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高樹君,你到底說不說?”

“好吧,我說。我在前來第一零三師團前是參謀本部的一名作戰參謀。你也知道帝國最近在太平洋上是節節勝利,因此帝國陸軍中的人就認為是時候從支那身上洗雪恥辱了。對此,我十分反對的,我認為在打敗米國前和支那再次開戰是十分不明智的,帝國甚至會遭到支那和米國的聯合夾擊。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帝國會岌岌可危,甚至最終戰敗的。可是我的想法被認為是懦夫的表現,是帝國/軍人的恥辱。可是我還是固執己見,你也看到了我固執己見的結果就是被發配到了與支那人最有可能第一時間交火的地方來了。”

“高樹君,這不可能吧。”

“野田君,我實話告訴你,帝國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你別看帝國現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帝國並沒有獲得預期的大量資源。現在帝國之所以能夠如此強勢,靠的還是帝國以前的積累。一旦這點積累沒了,帝國也就垮了。被帝國佔領的太平洋、東南亞地區雖然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但這些資源帝國還沒有將其運回本土轉化成戰爭物資。現在帝國和支那之間再次開戰,那讓帝國商船和護航船隊無比頭疼的支那潛艇一定會再次對商船隊展開攻擊的。沒準兒他們現在正在大肆屠殺帝國商船呢?”

高樹沒有說錯,現在的確有一支日本商船隊正在遭到中國潛艇部隊的屠殺。

時隔三年,中日再次開戰後,中國海軍總部就對潛艇部隊緊急下達了全面攻擊日本商船隊的命令。

由於中國海軍總部下達命令的時間實在是太突然了,潛艇部隊根本連準備的時間都沒有。

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潛艇只有不到二十艘,而這二十艘中也只有六艘在日本商船回國的畢竟線路附近。好在這六艘潛艇都是排水量四千噸的水下怪物,不然還真的吃不下大規模的日本商船隊。

全面攻擊日本商船隊的命令下達的最初幾天,外面的潛艇只有那麼小貓兩三只的戰果,最大的戰果是一艘單獨航行的三千噸級日本老式運煤船。

就在今天——四月十七日,一支由十七艘商船,五艘驅逐艦,兩艘輕巡洋艦組成的龐大商船隊在菲律賓以西海岸遭到了四艘qcg陸型潛艇的圍殲。

當時一艘qcg陸型潛艇發現了這支日本商船隊,於是這艘潛艇一邊向海軍潛艇司令部報告;另一邊向周邊潛艇通報,希望他們一起參與這次盛宴。最後只有三艘潛艇能夠趕到。

正午十二點整,最先發現該船隊的qcg陸型潛艇發動了攻擊,隨後剩下三艘潛艇也跟著發動了攻擊。

由於四艘潛艇最初發射的十六枚魚雷都是老式的直航式魚雷,因此有一些魚雷沒有命中目標。但即使這樣仍然有八艘商船被擊中,其中四艘當即遭受重創,眼看是活不成了;剩下的四艘也受傷頗重,需要補雷才能真正沉沒。

遭到突襲後,日本商船隊的護航戰艦很快反應過來,向著中國潛艇可能的位置駛去。

當初西聯軍的潛艇讓日本海軍的反潛戰艦丟足了面子。日本海軍在三年的蟄伏期裡也沒忘記加強反潛方面的投入。

日本反潛方面的最新成果為可調節射程和角度的深水炸彈發射器。

這種深水炸彈發射器實際上就是仿製原西聯海軍護衛艦上的反潛武器。

西聯早就研製出了後世英國發明的代號為“刺蝟炮”的反潛武器,並將其裝在護衛艦、驅逐艦上。

按理說日本是不可能得到這一武器的資料的,但對日友好的中國人可真不是一般地多。

這一時空,日本透過那些對日友好的中國人成功得到了這一武器的資料,日本於一九三九年將其仿製成功,隨後將其命名為九九式深彈投擲器。日本將其裝在了輕巡洋艦及其以下級別的水面戰艦上。

西國黨也不想自己打自己的臉,只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在測試中,九九式深彈投擲器表現十分優異,日本自己的潛艇被其炸得“粉身碎骨”,日本也由此認為包括中國潛艇在內的其他各國潛艇在九九式深彈投擲器的打擊下也難逃被擊沉的厄運。

這不,四艘驅逐艦氣勢洶洶地殺來了。

“哈哈,小鬼子是趕著投胎呀。沒說的,送他們一程。”一位艇長笑道,“線導魚雷準備。我要這枚魚雷直接打沉這艘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日本驅逐艦。”

“艇長,你就放心吧。”

咚的一聲,線導魚雷發射出去了。

此時日軍驅逐艦上是換亂一片。日本水兵都知道中國潛艇上裝備有一種可謂指哪兒打哪兒的魚雷,這種魚雷在攻擊己方反潛戰艦時經常使用。

起初日本並不知道這種魚雷到底是怎樣的。可是日本卻從西聯出口給德國的魚雷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訊息。

日本不是沒想過向德國討要幾枚魚雷,自己進行仿製。可德國很是堅決拒絕了日本的要求,弄的日本手上根本沒有樣本。

好在日本人透過地下渠道知道了將原理,不然日本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對付。

知道原理的日本人打算製造出與之相似的魚雷,可成品的機率實在讓人髮指。破不得已之下,日本放棄了繼續製造的打算,轉而研究起了反制措施。

日本人的反制措施就是給艦船消磁,或者乾脆在艦船旁邊放上超大規模的磁鐵。這樣一來中國潛艇發射的魚雷,其命中率會大大降低。

再次聽到魚雷發射的聲音,日軍驅逐艦上的官兵們要不慌亂都沒辦法。可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他們還是被擊中了,這讓日軍官兵很迷糊——難道研究成果都是假的?是高層為了安慰自己編造出來的謊言?

看來西聯當初沒將線導魚雷出口給德國是十分正確的,不然日本人還真的找到了真正的解決方法。要知道,西聯潛艇部隊除了最開始使用的是磁/性/制導魚雷外,其他時間使用的都是線導魚雷。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敵人找到剋制方法。

四艘驅逐艦被擊沉,讓看到這一幕的日本船員們很是吃驚。要知道,他們可是一炮未放就沉了呀。難道說三年後,帝國海軍還是沒找到反制支那潛艇的方法嗎?

事實與猜測相差無幾。

當大量武器裝備列裝了西聯軍後,李斌曾讓艾琳幫忙對這些武器大規模裝備後的影響作出評估。

艾琳的評估結果讓李斌知道,單就科研來說西聯已經走到世界領先位置,足以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二十年。總體相當於後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科技水平。

七艘護航的戰艦一下子沉了四艘,剩下的三艘也很快被擊沉。

沒有了護航戰艦,剩下的商船那還不是菜板上的肉,想怎麼切,就怎麼切。

沒有任何意外,剩下的商船全被送到海底和魚兒作伴了。

這個商船隊在被攻擊的第一時間就將情況上報了。日本方面也很重視,當即派出了反潛戰艦前去支援,可等到了,才發現自己來晚了。所有商船和護航戰艦全都沉沒了。至於襲擊者早就不知所蹤了。

得知訊息的日本方面一方面是震怒,另一方面是驚恐。

儘管三年前的中日之戰中,日本商船隊也遭到過西聯潛艇的襲擊,但卻沒有哪一支被全部擊沉。現在這一支商船隊可真的是“拔得頭籌”了。

只不過,沒有人想要獲得這種頭籌吧?

一支商船隊全滅的訊息,日本政/府當然暫時將其作為絕密資訊進行儲存。在稍後一段時間裡,日本政/府會逐步放出訊息,說這些船是在不同的時間沉默的。這也是各國政/府在戰爭期間的一貫做法。

當前線的中國復興軍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以北平大學大學生為首的北平學生們,正在鬧事兒。而他們鬧事兒的理由居然是,抗議政/府和白俄同流合汙,一起對蘇聯進行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