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八零章 直擊赤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八零章 直擊赤塔

首先衝上蘇軍陣地的是直升機部隊,隨後才是以高機動著稱的裝甲部隊。

沒辦法,天上飛的總比地上跑得快。

呃,這只是大體上來說。要是某人非要拿飛得最慢的可飛行動物和跑得最快的陸地動物來比較速度,那也沒辦法。

到達蘇軍陣地的直升機部隊一方面放下機中的步兵,另一方面保持警戒。畢竟誰也不想在這時候遇到來自蘇軍的突然打擊。

最先到達地面的步兵沒有急著佔領陣地,而是就地警戒。當步兵的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後,才佔領陣地,構築防線。

而解除安裝完步兵的直升機則立刻返回,在裝滿下一批步兵後,趕到戰場。

佔領蘇軍陣地的中國步兵們歐系吃不準老毛子到底在搞什麼明堂。怎麼這麼久了,一個毛子兵都沒見到呢?

事情的真相是,在炮擊和轟炸後,被圍蘇軍的損失高得嚇人。據戰後統計,死於炮擊和轟炸的蘇軍人數達到近十萬人,剩下的人也大多帶傷。能有如此大的戰果還要歸因於地毯式轟炸和精確轟炸,那強大的破壞力。

當搭載著中國步兵的直升機飛到蘇軍陣地上時,蘇軍官兵普遍認為中國人的轟炸又來了。因此他們待在掩體裡沒出來。

事實上,對於從未見過直升機的蘇軍士兵來說,他們的確很容易將活塞式發動機的聲音和渦輪軸發動機的聲音弄混淆。

這一混淆就導致他們的判斷出錯;判斷錯了,就會喪命。

等到他們聽到人走動的聲音,他們才發現事實與猜測是不一樣的。

失去了陣地意味著什麼,蘇軍官兵很清楚。於是蘇軍官兵開始了反撲,可是奈何對手實在是太強大,而且還能得到來自直升機的及時空中支援。蘇軍的反撲最終失敗。

“師長,張司令發來的最新命令。要我們在完成對蘇軍第十七集團軍的圍殲後,立刻撤出戰鬥,進行補充休整。”

“張司令有說為什麼嗎?”

“張司令說了,讓我們隨時做好直擊赤塔的準備。”

赤塔,是西伯利亞鐵路上一個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自從布柳赫爾將遠東地區的裝置、人員大遷徙後,赤塔就變成了遠東蘇軍最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和兵員基地。

一旦中國復興軍拿下赤塔,那就意味著在赤塔以東的遠東蘇軍失去了可靠的後勤補給,離敗亡是遲早的事情。

中國方面這次是不打算手下留情了,一定要將遠東的蘇軍以全部幹掉的方式殲滅,而不是像上次那樣留下很多的俘虜。

“命令部隊在作戰任務完成後將陣地移交給友軍,打掃戰場的任務也一併交給他們,我們後撤休整。”

“是,師長。”

很快教導師就讓其他中國復興軍部隊知道了什麼叫做效率。在他們的攻擊下蘇軍第十七集團軍殘部很快去見馬/克/思了。

完成自己的作戰任務後,教導師當即後撤休整,準備新的戰鬥。

教導師的休整只持續了不到三十小時。在這三十小時裡,教導師做的最多的事情是補給彈藥、油料、食品,檢修裝備。

畢竟誰也不希望打仗的時候缺少彈藥、油料、食品,裝備在使用中突發故障。

教導師的動作很快,三十個小時後就就開始了行動。

對於赤塔,中國復興軍是志在必得,哪怕是將赤塔炸成廢墟再得到也要得到。

和教導師一起行動的是近衛七團和空降部隊。

這也是目前東北戰區所擁有的機動力最強的部隊。讓這些部隊來執行這些任務那簡直是物盡其用。

布柳赫爾知道赤塔的重要/性,因此布柳赫爾在赤塔放了五萬人駐守赤塔。這五萬人幾乎涵蓋了陸空軍的所有兵種。陸軍有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騎兵,空軍戰鬥機飛行員、轟炸機飛行員、偵察機飛行員、運輸機飛行員。

而且這赤塔的蘇軍部隊在裝備上都是遠東蘇軍中首屈一指的。可以說在遠東蘇軍裡,那是蠍子的尾巴——毒(獨)一份。

為了達成作戰的突然/性,教導師、近衛七團、空降部隊的所有直升機都被集中起來,統一使用。他們由教導師下屬的直升機指揮官衛明指揮。

在西聯時期,西聯研制成功了使用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的原始型號直升機。衛明就是參與原始型號直升機測試的教導師成員之一。

衛明認為現在的直升機還很原始,只具備攜帶少量人員和作戰物資的能力,而且維修困難。充其量只具備有限的作戰實力。

但是衛明也認為,當直升機用的發動機技術發展成熟後,直升機所攜帶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重,直升機的戰鬥力也會越來越大。最終成為海陸空三軍很重要的武器裝備。

抱著這樣的信念,衛明投入到了直升機的訓練當中。

時光荏苒,衛明成為了教導師下屬的直升機部隊指揮官。由於衛明在直升機駕駛、直升機戰法探索等方面的巨大貢獻,因此衛明也被稱為中國直升機部隊總教官。

事實上,今後中國所有直升機飛行員都是衛明的徒子徒孫。正是因為衛明等人冒著生命危險的探索,中國才能真正掌握直升機的駕駛技術,並形成適合直升機使用的戰法。

衛明帶領者三支不同隸屬的直升機部隊,在黑夜的掩護下向赤塔飛去。

衛明的任務很簡單,在最短時間內拿下赤塔比較重要的地方,如火車站、倉庫、炮兵陣地、機場、指揮中心之類的地方。

根據自己手上力量的多少和目標難度,衛明將重點放在了機場、炮兵陣地、指揮中心這三個地方。

具體的分配為教導師負責炮兵陣地,空降部隊負責機場,近衛七團負責指揮中心。

根據偵察赤塔的炮兵陣地不止一處,可以說在赤塔四周都有蘇軍的炮兵陣地。

參與此次乘坐直升機突擊赤塔任務的教導師、近衛七團、空降部隊中,教導師的人數是最多的,其次才是空降部隊,最後才是近衛七團。

讓教導師負責炮兵陣地,正是因為炮兵陣地數量多,會消耗很多直升機和人手。讓教導師去負責端掉蘇軍炮兵陣地是最適合的。

根據偵察赤塔只有一處比較重要的機場,剩下的幾個機場都是臨時機場,不足為慮。按照空降部隊的裝備和人員素質,拿下這一主要機場不成問題。而且拿下機場後,其他部隊也可以乘坐運輸機到達機場,為拿下赤塔增加砝碼。

指揮中心作為軍隊大腦一般地存在,是軍隊防禦的重中之重。在教導師去對付蘇軍炮兵陣地的情況下,近衛七團是唯一的選擇。

為了掩護此次行動,中國空軍再次出動數量龐大的機群對赤塔進行大規模轟炸。

隨同轟炸機、攻擊機一起行動的戰鬥機不但將擔負起全程護航任務,還將在轟炸機、攻擊機機群返航後繼續巡邏,為即將到來的直升機群護航。

這次對赤塔的轟炸,中國方面沒有打算像上次以前那樣偷偷摸摸地進行。實際上想偷偷摸摸都不行。因為赤塔有雷達。

蘇聯的雷達是德國貨的仿製品。

二戰爆發前,德國將自己生產的一部分雷達賣給了自己在東歐的盟友。德國的本意是希望這些雷達能在盟友手中發揮起早期對空預警作用。

可沒曾想,德國的東歐盟友們將這些雷達當祖宗一樣供著,輕易不使用。可偏偏卻將其佈置在自己與蘇聯交界處不遠的地方。

蘇軍打過來的時候,這些雷達還沒開機呢。等到蘇軍打過來了,想開機都不行。就這樣蘇軍繳獲了這些雷達。

當時蘇聯已經在研製雷達了,已經小有成就,但據實用還有一段路要走。這從天而降的德國雷達瞬間開闊了蘇聯雷達研究人員的思路。

朱加什維利在得知此事後,當即要求對德國雷達進行仿製。仿製成功的產品部署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後世的聖彼得堡)等要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蘇聯雷達研究人員一方面對德國雷達進行仿製,另一方面研究製造蘇聯自己的雷達。

深受中國空軍之苦的布柳赫爾在得知有雷達,這種能夠遠距離發現飛機的東西後,向朱加什維利打報告,希望獲得幾臺雷達,用於空中警戒。

朱加什維利想了想還是給了布柳赫爾兩部雷達。

雖說數量有些少,但總比沒有強。

布柳赫爾將一部放在了赤塔,另一部放在了貝加爾湖旁邊的伊爾庫茨克。

龐大的中國空軍機群,在雷達上面顯示出了鮮明的反射波,頓時引得蘇聯的雷達兵們緊張無比。

向上級報告的報告,給機場打電話的打電話,繼續監視的繼續監視……

總之,蘇軍雷達兵是慌而不亂。

在赤塔機場待命的所有蘇軍戰鬥機都接到了緊急起飛的命令。

此時的蘇聯空軍可沒有裝備專用的夜間戰鬥機。蘇聯戰鬥機飛行員想要在夜間找到目標,需要地面雷達的引導和運氣。

因此能夠在夜間升空作戰的蘇軍飛行員確實不多。

要不是這次來的中國飛機太多,赤塔方面也不會讓所有戰鬥機飛行員駕機起飛迎戰。

夜間起飛容易,降落可是一個難題呀!再加上還要尋找目標,難度就更大了。無奈之下,赤塔方面只好下令讓那些能夠在夜間飛行的戰鬥機飛行員擔負起臨時隊長的職責,負責指揮那些不能在夜間飛行的戰鬥機飛行員。

能夠在夜間飛行的戰鬥機飛行員數量還是少了點,不得已之下,赤塔方面只好趕鴨子上架,讓那些能夠在夜間飛行的轟炸機飛行員駕駛戰鬥機升空。

這些能夠在夜間飛行的轟炸機飛行員駕駛戰鬥機升空不是為了和中國人的飛機交火的,而是起指揮作用,指揮那些沒有在夜間飛行過的戰鬥機飛行員攔截中國人的飛機。

指望這些夜間戰菜鳥上去,倒不如指望他們在老鳥指揮下上去。儘管這老鳥也不怎麼靠譜。

“衝上去,狠狠教訓中國猴子。”夜空下,一位蘇軍戰鬥機指揮官正在對身後的飛行員打氣。

“烏拉。”

“我說,老毛子怎麼一到關鍵時刻就喊‘烏拉’呀?難道他們就沒閒喊累、喊煩?”

“我看他們是越喊越起勁,絕不會出現喊累、喊煩的情況。他們喊這口號,已經喊了數百年了。要他們不喊,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在專用電子訊號收集處理機上,兩名專業人士正在對蘇軍士兵喊“烏拉”表示自己的看法。

中國空軍的專用電子訊號收集處理機隸屬於空軍下屬的情報部門,是由fys—7(七)運輸機改裝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敵軍的電子訊號並加以分析。

為了能夠讓該機收集到更多的地方電子訊號,該機裝備了大量的監聽裝置,可以對兩百公裡範圍內的電子訊號進行監聽。

當然了,這只是相對來說,實際上還做不到將兩百公裡範圍內的電子訊號全部監聽。畢竟電波在傳遞途中會逐漸減弱,弱到一定程度,接收器是接不到訊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