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九五章 這次完了(十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九五章 這次完了(十五)

由於蘇軍快速部隊進攻的時間是在夜間,而夜間能見度肯定不是很高。為此蘇軍不得不時不時發射一些照明彈來增加能見度。

蘇軍指揮官認為照明彈能夠增加能見度,加快己方的進攻速度。可是照明彈對暴露在外的蘇軍士兵來說,那就是催命符一般的存在。

夜間的能見度本來就不高,照明彈雖能增加己方的能見度,但也能讓對方的能見度增加。更何況,敵在暗我在明。己方發射的照明彈完全就是在暴露己方的位置呀。

因此蘇軍倒黴了,被普遍裝備有光學瞄準鏡的教導師官兵一一狙殺。

這樣的結果當然是蘇軍不得不停止使用照明彈。

蘇軍也想不明白,中國守軍到底是怎樣做到在照明彈的照明下,狙殺己方士兵的。

教導師士兵裝備的步槍基本上是全自動步槍,其全自動步槍普遍配備了光學瞄準鏡,這讓教導師士兵在白天作戰的時候相當於擁有了一支準狙擊步槍;晚上作戰的時候,也能依靠那些微弱的光線發現目標,並對目標射擊。

而且教導師的官兵全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本身的實力就不錯,再加上更加先進的訓練方法和武器裝備,那戰鬥力更是蹭蹭蹭地往上冒。

如果教導師再配備上直屬的空軍單位(包括戰鬥機、偵察機、預警機等空軍裝備),教導師的戰鬥力無疑會更加強大。

至於現在還是算了吧。

不得不在能見度不好的條件下繼續作戰的蘇軍士兵這次麻煩大了。

由於能見度的問題,蘇軍士兵看不清百米外的目標,而中國守軍依靠其裝備的光學瞄準鏡能對百米外的蘇軍士兵進行精確狙殺。

就算是蘇軍士兵與中國守軍在近距離交戰,中國守軍也能依靠手中大量裝備的高射速步槍,讓蘇軍知道什麼叫做近距離彈雨。

蘇軍手中也有高射速、大彈容量的自動武器——pps41(四一)衝鋒槍。

受到中蘇遠東衝突的刺激,蘇軍也迫切需要一種大彈容量的自動武器。本應該在一九四一年才出現的pps41(四一)衝鋒槍,提前在一九四零年出現。由於該槍是在一九四一年才正式裝備部隊的,因此該槍被正式命名為pps41(四一)衝鋒槍。而士兵們根據其俄語縮寫將其稱為波/波/莎衝鋒槍。

由於該槍的大彈容量(七十五發彈鼓)和高精度(在兩百米的有效射程以內,“波/波/莎”的連發精度很高。三到五發的短點射常常全部命中目標。因此,“波/波/莎”特別適用於近距離突擊,概略瞄準,倉促射擊,連續消滅多個目標的緊迫戰鬥環境中。)

中國方面對這種衝鋒槍也是頭疼不已,認為其是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好的衝鋒槍。

該槍彈容量大,精度高就不說了,最重要的是其還能大規模量產、易於上手。

“波/波/莎”的整個機匣、槍管護筒以及絕大部分部件都是用鋼板衝壓製成,裝配時大量採用鉚焊工藝,生產加工極為簡單,經濟性很好。這一點,對於一支裝備數量多(可能配備到每一個士兵)、作戰損耗量大的衝鋒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支最基本的單兵武器,生產複雜,成本昂貴,那麼對於支援戰爭是難以想象的。

“波/波/莎”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全槍僅九十二個零件。簡單的結構帶來的直接軍事效益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便於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其二是具有較高的戰鬥使用可靠性。前者,便於戰士很快地掌握它、熟悉它。武器實際戰鬥使用的規律揭示:結構越簡單,越容易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就越具有戰鬥勤務使用的可靠性,也越有利於發揮戰鬥效益。不使用任何工具,就能很快地分解“波/波/莎”,全槍在不完全分解狀態下僅“四大件”。全槍沒有“死角”,便於很快地擦拭和結合。可以說,“波/波/莎”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衝鋒槍之一,真正能使一個初握者一看就會,一摸就熟。

在這何種情況下,只要蘇聯士兵稍微有點頭腦,就能很快掌握其使用方法。在那些老兵手中,波/波/莎衝鋒槍能夠完全發揮百分百的實力。

中國/軍隊面對持有波/波/莎衝鋒槍的蘇軍士兵總是喜歡在遠距離就擊斃對手,根本不敢將波/波/莎衝鋒槍放近到距離己方兩百米的範圍內。在波/波/莎衝鋒槍的有效射擊範圍內,那些老兵能讓波/波/莎衝鋒槍指哪兒打哪兒。

就算是教導師的官兵都不敢硬接呀!

戰場上一個不小心,等待著自己的就是受傷甚至是死亡呀!

在戰場上,誰會拿自己的小命兒開玩笑?

看到遲遲不能取得進展,蘇軍快速部隊指揮官也火了。往往打火了的蘇軍是很恐怖的。

於是接下來,蘇軍坦克和自行火炮開始了“拆/遷”。

蘇軍的“拆/遷”充滿了暴/力,簡直就是直接毀壞。

蘇軍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往往面對駐守有中國守軍的建築物,直接就是一炮。

對建築物,榴彈通常有更好的效果。被流彈打到的建築物,即使沒有完全毀掉但也好不到哪兒去,總有部分受損。

中國守軍普遍攜帶的新型四零火雖然有四百米的最大有效射程,但誰也不敢保證準確擊中四百米外的目標。

一百二十五毫米火箭彈的射程到是夠了,但配屬數量不多。

因此,面對總在五六百米開外開火的蘇軍坦克、自行火炮往往沒有有效的反制手段。

這時候,教導師的官兵們可是無比懷念八五無後坐力炮。

要是八五無後坐力炮還在的話,他們可就沒有這麼苦惱了。

本來,八十五毫米無後坐力炮就是解決四零火有效射程短而研發的。可是士兵們感覺,這八十五毫米無後坐力炮實在是有些雞肋的感覺。

首先其重量輕,能夠隨著步兵前進。

其次,威力也不錯,能夠正面擊穿一百毫米厚的均質裝甲(在不同的距離擊穿的程度不同)。

再次,射程也遠,能夠在遠距離攻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其只要一個士兵就能單獨使用。

論論重量、論威力、射程、論操作都有長處,但卻與己方的某些裝備有衝突,因此八五無後坐力炮只是少量裝備了部隊。

現在教導師才發現無後坐力炮的好處。

其射程、威力、重量實在是巷戰中的反裝甲利器。

現在只好依靠三六式步兵戰車了,三六式步兵戰車裝備的一百零五毫米主炮雖然是滑膛炮,倍徑也沒三二式坦克上的那麼大,但其裝備的穿甲彈絕對能夠在近距離內擊穿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坦克的正面裝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讓三六式步兵戰車上戰場。”

“可是三六式步兵戰車的防護力……”

“沒時間了。為了守住赤塔,付出再大的代價都是值得的。”

“是。”

有時候戰場上就是這麼無情,有情太多最終會害死自己和自己的戰友們。

三六式步兵戰車的防護力的確不怎麼樣,被蘇軍坦克、自行火炮打到絕對是有死無生。因此駕駛著三六式步兵戰車的中國官兵們選擇的是游擊戰,打一炮換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