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九九章 看不懂啊看不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九九章 看不懂啊看不懂!

伴隨著布柳赫爾的死,布柳赫爾生前率領的遠東蘇軍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堅決按照布柳赫爾生前的安排繼續突圍,另一部分則主張原地固守待援。

前者是布柳赫爾的老部下,後者則是從蘇聯歐中部分調過來的部隊。

對遠東蘇軍下一階段作戰方案的爭奪,說白了就是蘇聯紅軍遠東本土派和歐洲派在爭奪指揮權。

遠東蘇軍爭奪指揮權的最終結果就是他們浪費了最為寶貴的突圍時間。

教導師、近衛七團到達赤塔的當天晚上,他們原以為還有一場惡戰,可誰知道等了半天,蘇軍居然沒來。

儘管不知道蘇軍沒來的具體原因,但霍青知道蘇軍肯定是遇到麻煩了,不然不會放棄最好的進攻時機。因此霍青下令全員戒備,等待蘇軍白天的進攻。

可誰曾想,一整個白天蘇軍都沒進攻,這讓霍青糊塗了——蘇軍究竟是在演哪出戏呀?

好在中國的密電破譯部門透過攔截、破譯蘇軍密電知道了布柳赫爾身死的訊息,這讓張孝準、霍青等指揮人員松了口氣。

既然蘇軍不進攻,那麼中國守軍也樂得清閒。

第二天晚上,全軍以最快速度行進的中國復興軍第五十一集團軍等部隊終於到達赤塔。

這下子,遠東蘇軍主力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休整了一個晚上後,教導師、近衛七團、第五十一集團軍等在赤塔周邊的中國/軍隊向遠東蘇軍發起了反攻。

遠東蘇軍知道中國人會打過來,但沒想到會這麼快打過來,他們原以為中國援軍會休息一整天呢。

佔了先手的中國/.軍隊直接將遠東蘇軍主力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沒多久就損失慘重。

如果說布柳赫爾的死導致了遠東蘇軍主力失去了“大腦”,那麼教導師等部隊的攻擊就是讓遠東蘇軍主力失去了最大的一隻手臂,而且還是最習慣使用的右手手臂。

因為教導師等部隊的反擊物件是遠東蘇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他們是遠東蘇軍陸軍真正的精華所在。要是不打掉這些部隊,日後的麻煩肯定很大。

嚴格的說,與教導師等部隊打擊的遠東蘇軍部隊作為遠東蘇軍陸軍最為精銳的存在,其戰鬥力還是有的,但在教導師面前那還不夠看。

為了能夠堅決消滅面前的對手,教導師、近衛七團所屬的官兵都下發到了其他部隊裡當指揮員。

對於教導師、近衛團,其他部隊的官兵可是眼熱得緊。巴不得成為其中一員,或者得到其指點。

成為其中一員的難度很大,但得到其指點還是有可能的,現在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反正和教導師、近衛七團一起行動的部隊是打定主意在打仗的時候多學學,仗打完了再拉拉家常,再進一步學習。至於能夠學到多少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有了教導師、近衛七團官兵的臨時指揮,其他部隊的戰鬥力瞬間增強了不止一倍。戰鬥力增強的結果就是遠東蘇軍再次被打得哭爹喊娘。

經過不斷地打擊,先期到達赤塔附近的遠東蘇軍被合圍了,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他們心知肚明。

可是中國方面並沒有就此罷休。在留下少量部隊圍殲這些為數不多的遠東蘇軍後,赤塔地區的中國/.軍隊主力權利向東,朝著遠東蘇軍而去。

這些遠東蘇軍雖然沒有赤塔地區的蘇軍精銳,但還是有戰鬥力的,而且人數多,火炮多。真打起來還是要小心一點呀。

在教導師等部隊向東行進的同時,在東北境內的部分中國/軍隊也北上了。他們的目標很簡單——配合教導師等部隊,完成對遠東蘇軍主力的合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合圍進行的比較順利,因為遠東蘇軍主力已經失去了能夠幫助其加速逃離的各種車輛,鐵路也被中國空軍多次炸燬,想逃都逃不了。

等到合圍成功了,剩下的就是圍殲了。

也許是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突圍的希望,被圍的蘇軍還是展現了一番蘇軍風骨,往往死戰不退,就算是重傷員也寧願爆炸炸藥包、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彈與中國/軍人同歸於盡。久久不露面的蘇軍炮兵、裝甲部隊也頻頻露面,支援己方步兵。

為此少不了中蘇炮兵、裝甲兵的對戰。

儘管這些蘇軍最終被全殲,但其造成的中方傷亡卻比歷次中蘇交戰的傷亡都要大。

連張孝準都不得不承認這些蘇軍是好樣的。

發生在一九四一年年末至一九四二年年初的戰事,讓世界各地的觀察家、評論員直呼:“看不懂啊看不懂!”

先是德國和英法在歐洲打了起來。

對於德國和英法的戰爭,所有人都一致認為這是遲早的事情,沒什麼可好奇的。只不過德國也實在是太強了點吧,只花了一週時間就擊敗英法聯軍主力,隨後更是在短時間內消滅了被圍困在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主力。

之後德國完成了擊敗法國的目標,準備登陸英國本土。可誰曾想到這時候蘇聯突然對的宣戰,從東面向德國發起了猛烈進攻。德國頓時陷入了兩難境地。

此時的德國要麼選擇將軍隊主力調回抵擋蘇軍進攻,要麼選擇優先打敗英國。

前者可以讓德國保證本土的安全,後者則可以讓德國避免兩線作戰。

當時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德國會選擇前者,畢竟失去了本土就意味著這場戰爭中德國已經失敗。

可是德國再次讓很多人跌碎了眼鏡——德國居然在抵擋了蘇軍進攻的同時還完成了對英倫三島的征服。

也就是說德國在保證本土安全的情況下,還避免了兩線作戰。

世界再次被德國所表現出來的實力所震驚。

還沒等世界從德國造成的震驚中清醒過來,亞洲、太平洋地區卻是烽火瀰漫。

日本在對美宣戰後的第一時間成功發動了對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主要基地——珍珠港的襲擊,甚至佔領了珍珠港。

世界主要媒體將其稱之為“日本已經將自己手中的日本刀刀尖抵到了美國的鼻子上。”

成功襲擊了珍珠港的日本頓時獲得了整個西太平洋的制海權。於是日本陸軍和海軍高歌猛進在短時間內拿下了東南亞的廣大地區。

那時候英美等國可是熱鍋上的螞蟻,希望找到有效的辦法扭轉局勢。

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法國早已戰敗投降,以戴高樂為首的不甘心失敗的法國/軍人雖舉起了自/由法國的大旗,但手下卻沒什麼力量。

丟掉了本土的英國是元氣大傷,現在還在加拿大舔傷口呢。

要英國去支援東南亞?

算了吧,還是想想怎麼保證德國不會突然派兵打到大西洋西部來。

對英國來說東南亞地區是可以放棄的,只要印度平安無事就行。

因此,英國緊急在印度擴充了十個英印師,這些由印度人和英國人組成的部隊全部被調到了印緬邊境佈防,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抵擋日軍的進攻。

珍珠港的丟失讓美國不得不直接面臨日本入侵本土的危險,因此美國現階段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衛本土。於是美國在西海岸地區大興土木,那防禦工事、機場、倉庫、兵營什麼的,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同時美國也在西海岸的重要地區部署重兵,防備日軍有可能的進攻。

唯一有可能對東南亞日軍造成巨大威脅的澳大利亞軍隊也實在是爛的可以。海軍只待在澳大利亞海岸線附近巡邏;陸軍則學習美國加強本土防禦;空軍也只是起飛偵察機,偵查附近日軍動向。

其實澳大利亞軍隊的戰鬥力本就不強,而且一直都是作為英國/.軍隊的附屬出現在戰場上的,幹的就是後勤的活計。要這些兵上戰場和日本人展開生死廝殺,那倒不如讓他們自殺來得爽快、輕鬆些。

“怎麼辦?”這句話成為了讓英美頭疼的存在。

後來收了姜分等人錢財的美國議員提出了讓中國加入到英美陣營,對德日陣營宣戰的提議。

還別說,這提議還真的讓不少人動心了。

儘管英美一直不將中國放在眼裡,但眼下的西太平洋地區就真的只有中國沒有捲入戰火了。如果中國主動對日宣戰,並對日出擊,那麼不但己方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壓力可以得到緩解,還能稍稍喘一口氣。

再加上戰爭結束前後還可以/逼/迫中國人退出當下日本佔領的地區,這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英美駐華公使(此時英美駐華的最高外交官還是公使,而不是最高級別的大使。)聯袂來到了李斌的辦公室,要求中國對德日宣戰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李斌對此表示中日之間已經好不容易實現了和平,中國不會無理由挑起戰端。

雙方第一次的見面只能用不歡而散來形容。

後來英美駐華公使又多次來找李斌商討中國對德日宣戰的事情。李斌每次都以同樣的理由推脫。弄得英美駐華公使的火氣越來越大,到後來甚至是威脅李斌,如果中國不對德日宣戰,中國將遭到英美的嚴重處罰,比如說禁運、凍結中國在英美的資產什麼的。

對英美的處罰,李斌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此時的中國已經開發出了國內很多長期以來一直沒有開發利用的資源,並且正在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工業產品。同時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是世界最強了,不再需要從國外購買技術。各類工業裝置也早已自給自足,還去買外國的,那純粹是做給外國人看的。

中國在英美的資產造景已經變成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或者各類資源回到了中國國內。

英美想要對中國進行處罰,那純粹是沒找準目標。

正在英美糾結之際,英美終於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日本主動對中國在東北的部隊發動了進攻,中國終於正式對日宣戰了。

這下子英美駐華公使樂呵呵地跑到了李斌的辦公室,舊事重提。英美駐華公使認為這次李斌一定會答應的,畢竟中國已經正式對日宣戰了嘛。

可是李斌卻明確表示中國不會明確加入英美陣營,因為中國也對英美陣營裡的蘇聯正式宣戰了。

英美蘇三國都對德國正式宣戰過,因此三國和一些國家集合在一起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一文,明確表示將聯合起來打擊邪惡勢力,還世界一個和平。

可是中國不但對日宣戰,還對蘇宣戰。這讓讓英美很惱火——蘇聯你/他/娘/的不知道日本矬子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肆意妄為啊?你知不知道那可是我們的殖民地,是我們財政、資源來源的主要地區之一?

蘇聯當然知道此事,但對蘇聯來說,蘇聯的尊嚴是不可侵犯的,蘇聯一定要讓中國猴子知道惹怒蘇聯的後果。至於日本矬子的事情,那是你們英美的事情,與我無關。

好吧,既然你中國不加入我們的陣營,那我們也不勉強,但你也應該出兵東南亞呀。

可是李斌再次讓英美駐華公使聽到了“no”這個詞。李斌明確表示中國陸空軍主力都在東北抵禦日蘇的進攻,南面實在是沒多少兵力啊。

一直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的英美駐華公使相信了李斌的話,但你中國陸空軍主力在東北,可你的海軍主力還沒動呀?你的海軍主力總可以出來吧?

可李斌還是讓他們失望了,李斌表示中國海軍還很弱小,主力艦只就那麼幾艘,都是用了二十多年的老貨,目前正在船臺上維修。而且日本海軍在西太平洋還留下了一直十分強大的機動艦隊用於監視中國海軍的一舉一動,中國海軍不是其對手。

對日本海軍的這支機動艦隊,英美駐華公使是知道的。

這支艦隊目前有兩艘雲龍級航空母艦,兩艘大鷹級航空母艦,兩艘長門級戰列艦,兩艘金剛級高速戰列艦(金剛號和榛名號),六艘重型巡洋艦,十六艘驅逐艦。可以說這是日本海軍最大的一支常設艦隊。

這些戰艦中除了兩艘長門級戰列艦,兩艘金剛級高速戰列艦外其餘的都是最近幾年才建造的新艦。

榛名號高速戰列艦是日本海軍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三號艦,日本對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進行過改造,改造後改稱其為高速戰列艦。後來榛名號在那霸港被中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擊沉,可是日本人的調查發現榛名號修好了還能用,於是金剛級高速戰列艦僅有的兩名倖存者——金剛號和榛名號被修復後就成為了航空母艦的專用護航艦只。

當然了,日本人也沒忘記將新研發出來的防空炮裝在兩艦上。

可以說,這支艦隊就是日本海軍保衛本土,維繫日本本土和東南亞被佔領區連線的保障,同時這支艦隊還可以隨時東進支援在夏威夷的日軍。

有這麼一支艦隊在旁邊待著,也難怪李斌小心了。

英美駐華公使,這次是無可奈何地走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消滅了深入中國領土的遠東蘇軍,再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拿下了赤塔,更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消滅了遠東蘇軍主力。

人們突然之間發現,中蘇在遠東地區的戰略態勢安生了驚天大逆轉,蘇聯變成了守勢一方,中國變成了攻勢一方。

可不知道怎麼的,中國方面在佔領赤塔後選擇了停止向西進攻,部隊開始休整起來。

中國官方的回答是中國/軍隊經過長期高強度的作戰,已經很疲勞了,部隊不得不休整一下。同時部隊的傷亡很大,雖然中國/軍隊殲滅了遠東蘇軍主力,但自身也付出了超過三十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這次圍殲遠東蘇軍主力的戰鬥,中國方面的實際傷亡人數也才三萬人左右,這麼誇大是為了掩人耳目的。

遠東蘇軍當然也不知道中國/軍隊的具體人數,但本著小心無大錯的原則,他們對莫斯科上報的數字是,中國/軍隊傷亡的人數不少於五十萬。

朱加什維利當然知道下面軍官謊報敵軍傷亡數字的伎倆,因此朱加什維利認為中國/軍隊傷亡的人數不少於二十萬。中國人說三十萬是故意的,是要讓自己降低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