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零三章 新艦之真實級護衛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零三章 新艦之真實級護衛艦

儘管正名級驅逐艦的造價大幅降低了,但其造價還是讓海軍有些難以接受,想要大規模裝備是不可能的了。於是海軍希望獲得一種價格更低廉的水面戰艦。

海軍希望這種價格更低廉的水面戰艦能夠在反潛反艦防空三方面都均勻,但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三千噸,滿載排水量不得超過四千噸,而且還必須配備一架直升機。

可以說海軍完全是打算將其作為次等主力艦來使用了。

問題是,中國艦船研究人員能滿足海軍的要求嗎?

說實話,對海軍的要求,中國艦船研究人員是破口大罵——“你們海軍是不是瘋了?居然這種要求都提得出來?標準排水量不超過三千噸,滿載排水量不超過四千噸,必須配備一架直升機,還要求反潛反艦防空三方面都均勻。除非是神仙,否則誰都不可能做到。”

儘管破口大罵,但要求還是要做的。至於能不能做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國艦船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一下正名級驅逐艦的造價,他們發現正名級驅逐艦的造價最昂貴的地方就是旌旗—1(一)防空導彈和yj—3(三)反艦導彈。

為了能讓這兩款導彈順利上艦,正名級驅逐艦不得不擁有較長、較寬的艦體,這直接導致了其擁有巨大的排水量。同時旌旗—1(一)防空導彈和yj—3(三)反艦導彈的造價也十分昂貴,這也造成了正名級驅逐艦總造價的昂貴。

如果沒了這兩樣,那艦體的長度和寬度肯定會縮小不少,造價也肯定跟著降低。

有了這樣的想法,中國艦船研究人員的思維一下子開闊了不少。他們滿懷信心地投入到了新式水面戰艦的研製中了。

而他們努力的結果就是後來的真實級護衛艦。

等到李斌看到這款新式水面戰艦的時候,李斌也想罵娘——“你/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後世東洋鬼子的初雪級護衛艦也出現了。”

負責該級艦研究的科研人員沒有注意到李斌的臉色有不明顯的變化,還在那兒詳細解說著:“該級艦艦長一百三十米,艦寬十三點六米,吃水深度四點二米,型深八點五米,標準排水量三千噸,滿載排水量四千噸,最大航速三十節。武器裝備為一座七十六毫米高平兩用炮,兩座六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機炮,兩座四聯裝yj—4(四)反艦導彈,一座八聯裝pl(霹靂)—3(三)艦載型防空導彈,一座八聯裝反潛導彈,兩座三聯裝三百二十四毫米輕型魚雷發射器,搭載一架zfq—1(一)反潛直升機。這款戰艦應該足夠滿足你們海軍的要求了。”

“你們還真的是大打擦邊球呀!”鄭大海搖頭苦笑。

“誰/他/娘/的叫你們海軍提出那樣苛刻的條件。”負責解說的的科研人員頓時火了,指著鄭大海的鼻子破口大罵:“你知不知道要在滿載排水量不到四千噸的水面戰艦上裝上那麼多東西有多不容易?要是少裝了一樣,那絕對達不到你們海軍的要求,你們海軍要罵娘;裝上了,你們又說我們打擦邊球。你們海軍到底還有沒有良心?”

得,還是道歉吧。不道歉的麻煩很大呀?

於是鄭大海等海軍人員拉下臉面誠懇道歉,好話說了一大堆,好處許了一大堆,才讓艦船研究人員心滿意足。

李斌沒在意鄭大海等人的“鬧劇”,他正在透過在自己腦內的晶片和艾琳交流。

“艾琳,你說我怎麼這麼倒黴?”

“怎麼了?”

“我看到後世日本的初雪級護衛艦了。”

“這有什麼好倒黴的?”

“這一時空的中國海軍居然用上後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戰艦。要是讓後世的穿越者們知道,那還不笑掉他們的大牙?”

“笑什麼笑?他們又笑什麼?笑話的人才是傻b加腦/殘。要知道,後世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能力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海軍。後世的冷戰期間,前蘇聯擁有數量眾多的潛艇,為了壓制蘇聯潛艇,美國拼命發展反潛武器。日本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盟友,負責壓制前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任務。由於美國海軍擁有數量眾多的航空母艦,因此美國海軍對制空權、制海權的掌握程度要甩出其他國家一大截。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著重加強反潛能力也就不足為奇了。幾十年下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能力當然是世界第二了。你別忘了,蘇聯解體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作戰目標就變成pla海軍了。在你穿越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對pla海軍潛艇部隊的壓力那是十足的。”

“你這麼一說還真的是這樣。可我總感覺我看到的這款戰艦有些彆扭。”

“彆扭是理所當然的。這是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的縮水版。”

“縮水版?啥意思?”

“儘管你眼前的這款戰艦和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很像,但那是你的視覺錯誤。在部分電子設備上和後世的日本初雪級護衛艦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也就是徒有其形,是吧?”

“沒錯。”

“可是我記得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誕生的呀。現在就誕生,是不是太早了點?畢竟早了近四十年呀!”

“你也不想想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裝備的武器到底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這話讓李斌茅塞頓開。是呀,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裝備的武器就那麼幾樣,他們大多都是在一九七零年前誕生的,日本只是將其融合在自己的初雪級護衛艦裝備的武器上了。這一時空,西聯時期,西聯的科研人員就研發出了類似的武器裝備。這款戰艦的在這時候誕生,能不是水到渠成的嗎?

當年美國人研製出了麻雀制導空空導彈,後來美國人將其改造成了艦載型的防空導彈,命名為“海麻雀”。

這一時空山寨版的麻雀空空導彈——pl(霹靂)—3(三)空空導彈已經有了,那麼其艦載型的出現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這就是旌旗—3(三)艦載防空導彈。

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裝備的反潛導彈是從美國引進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其最初使用mk44(四四)魚雷,後來使用mk46(四六)魚雷,兩者都是三百二十四毫米口徑的魚雷,能夠使用相同的發射器。

後世日本初雪級護衛艦裝備的魚雷是日本從美國引進仿製的mk46(四六)魚雷,日本稱為六八式魚雷。

這一時空,為中國海軍艦載直升機研製的專用輕型反潛魚雷幾乎與艦載直升機同時研制成功。很湊巧的是,研製出來的輕型反潛魚雷酷似後世美國的mk46(四六)魚雷,實際作戰效能也差不多。弄得李斌對此哭笑不得。

這樣一來,這一時空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和mk46(四六)魚雷也提前誕生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七十六毫米高平兩用炮是七十五毫米高平兩用炮的改進型號。口徑增大一毫米主要是為了適合無線電近炸引信。

西聯海軍很早就意識到防空的重要/性。

在當時,地面和海面防空的主力是各種口徑的高射炮。高射炮想要擊中在空中飛行的飛機,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為了擊落目標,高射炮往往在同一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標發射大量炮彈。說白了就是企圖形成一張彈網,只要目標撞到這張彈網上,那就是九死一生。

可在實戰中這樣的做法無異於守株待兔,究竟有多少飛機會撞上這張彈網,那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而且這樣的作戰方法對於那些高速俯衝而下的飛機來說實在是不靠譜呀。

因為高速俯衝而下的飛機,其速度要比以往更快,往往高射炮發射的炮彈會在飛機機尾與飛機擦身而過。因此這提前量的掌握只能依靠大量的實彈訓練。而實彈訓練那是要耗錢的,有多少國家能夠做到依靠大量實彈消耗的代價來培訓高射炮手。西聯自問在一九三一年前是做不到的。再說了,在和平時期進行耗費金錢的實彈訓練也是對軍費的一種浪費,誰會閒著沒事兒做這種事情啊?

因此如何能夠提高高射炮的射擊準確率就是一道難題了。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西聯的科研人員開始了不斷的攻關。

無線電近炸引信就是攻關的結果之一。說起無線電近炸引信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要說到vt引信,可能很多人就明白了吧。

西聯的無線電引信最初也是只適合一百二十五毫米高射炮使用的。因為最初的無線電近炸引信加工難度大,一百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彈能夠裝上無線電近炸引信已經是極限了。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七十五毫米高射炮彈也能裝上無線電近炸引信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照顧級護衛艦的艦首主炮口徑才是七十五毫米。

而在實際使用中裝有無線電近炸引信的七十五毫米高射炮彈有其不可避免的問題——殺傷力弱小。

原本七十五毫米高射炮彈的殺傷力還是有的,但在加裝了無線電近炸引信後,為了給無線電近炸引信騰出空間,七十五毫米高射炮彈的裝藥量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其威力自然而然也降低了。威力降低的後果就是炮彈爆炸後的殺傷力降低了。弄得海軍官兵對其埋怨不已。

於是海軍官兵強烈要求西聯火炮研究人員研製一種新式的中口徑高射炮。

對海軍的要求,西聯火炮研究人員也只好咬著牙認了,但心裡肯定不舒服。

經過不斷努力和嘗試,他們的最終結果就是七十六毫米高平兩用炮。

該炮的誕生最終還是因為無線電近炸引信的小型化取得了進展,但其小型化也是目前西聯科技人員能做到的極限了。而且七十六毫米高平兩用炮炮彈也能容納更多的裝藥。兩面都兼顧的事情,誰又會反對呢?

當然了海軍也不會忘記為其裝備彈藥自動裝填裝置,防空用的火炮最好還是裝備彈藥自動裝填裝置,這對防空作戰有極大的好處。

兩座四聯裝yj—4(四)反艦導彈是真實級護衛艦的反艦武器。

前面已經說過了,西聯反艦導彈的研究人員在研製第三代反艦導彈的時候有分歧,一方主張研製一種遠射程、超音速的反艦導彈;另一方主張研製一種重量輕、射程在一百公裡左右的反艦導彈。

前者的產品就是yj—3(三)反艦導彈,後者的產品則是yj—4(四)反艦導彈。

當李斌看到yj—4(四)反艦導彈的真身時,李斌總感覺很熟悉,讓艾琳幫忙一查,李斌頓時有種吐血的感覺。因為李斌看到的是後世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

和後世的美國魚叉反艦導彈相比,李斌看到的要比後世的大上一些,直徑達到了零點三六米(後世的所有型號直徑都為零點三四三米),彈頭重量為一百八十公斤(後世的所有型號彈頭重量都為二百二十一公斤),總重五百六十公斤(後世的a/b型為五百四十公斤)。這樣的改變使其最大射程達到了一百公裡(此處僅指艦載型,後世的魚叉導彈所有型號因發射平臺的不同和誕生時間的不同導致射程不一),最大速度降低到零點八馬赫(後世為零點八五馬赫)。

就當下中國的科技實力來說,這已經相當不錯了。

其搭載的直升機還是一架zfq—1(一)反潛直升機。

總的來說該級艦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也能為海軍所接受。因此該級艦獲得透過後立刻就被海軍下了大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