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三章 勢如破竹的南下作戰(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五三章 勢如破竹的南下作戰(七)

早期飛機/性/能真的不是很好,動不動就趴窩,或是在天空中出現故障。後來各種技術進步了,飛機的各種/性/能也上升了不少。可無論怎麼說還是不能在大雨天、夜間等不利於飛機正常飛行的情況下執行任務。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執行任務也行,提前準備好遺書吧,因為沒準兒會連人帶機一起玩完。

因此,各種飛機一般來說都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執行任務。

可對中國海空軍目前最新式的fzd-12(十二)戰鬥機、fzd-13(十三)戰鬥機、fzd-14(十四)戰鬥機來說,在大雨天、夜間這類不適合活塞式飛機執行任務的天氣情況下執行任務,也不是什麼大難事。最多就是有些麻煩罷了。

對這時代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裝備的飛機來說,大雨天氣下的飛行的確是個大問題;夜間飛行雖說有雷達,但機載雷達發現目標的距離近,還是要靠地面雷達進行引導。

而fzd-12(十二)戰鬥機、fzd-13(十三)戰鬥機、fzd-14(十四)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可不是這時候夜間戰鬥機機載雷達所能相比的,用後世的話說,這時候的夜間戰鬥機機載雷達,在中國海空軍現役主力噴氣式戰鬥機的機載雷達面前完全就是渣渣。

而且其本身配備的武器也足以保證其安全,可能唯一的缺點就是航程了,沒辦法科技水平如此,將就用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二戰時期的活塞式戰鬥機,其航程也不是很高,艦載型和陸基型的航程大多在一千五百到兩千公裡(類似有日本零戰那三千公里變/態航程的戰鬥機除外)。

這都要歸因於飛機發動機/性/能、發動機數量、飛機大小、氣動外形等因素的影響。不提也罷。

冒著大雨起飛的中國空軍fhz—10(十)戰略轟炸機聯隊、一個艦載機聯隊下轄的fzd-13(十三)戰鬥機、十多架空中加油機、六架電子戰飛機,正在飛向他們的目的地——新加坡港。

日軍佔領東南亞後,開始對東南亞的物資大肆收刮,新加坡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港口,自然是大量商船的聚集地。日本從荷屬東印度、泰國、馬來亞、緬甸等地得到的物資,基本上都會在新加坡的港口進行中轉。

中國方面透過空中偵察發現,新加坡港停留了很多滿載的日本商船。中國方面認為這是受日本對支艦隊慘敗影響,不得不滯留於新加坡的日本商船。可能是害怕遭到中國海軍的攔截,這些船隻才在新加坡等待。

現在這些船隻還待在新加坡的港口一動不動,那不就是最好的靶子嗎?

這才有了中國飛機大舉空襲新加坡的舉動。

本來fhz—10(十)戰略轟炸機、fzd-13(十三)戰鬥機、空中加油機是不用參與此戰的,但蔡鍔考慮到這次執行任務是比較安全的,也能夠讓他們積累在東南亞地區作戰的經驗,這才讓他們參與了此戰。

有了大雨天的掩護,再加上電子戰飛機的幫助,中國機群有驚無險地到達了目的地上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起來,電子戰飛機功不可沒。

還在西聯時期,西聯就開始了電子戰飛機的研製,那時候的電子設備實在是沉重、巨大的代名詞,只能使用大型運輸機當做平臺。

最初的電子戰飛機也只是能夠收集一下無線電訊號、干擾雷達、干擾通訊。經過不斷發展改進,現在可以做到遮蔽局域無線電,全面干擾附近的敵方雷達、通訊……可以說基本上具備了後世電子幹擾機和電子偵察機的作戰能力。當然了這作戰能力是有了,但卻趕不上後世的產品,原因還是科技差距啊!

說實話,李斌心裡對現在裝備的電子戰飛機還是比較滿意的。

中國的電子戰飛機是用fys-7(七)為平臺改裝的。

本時空的fys-7(七)運輸機是後世的美國c-130(一三零)運輸機,該機的運載量還是有近二十噸,這樣的載重量是美國b-29(二九)轟炸機載重量的近兩倍,而且由於是運輸機,它的機艙內部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用來安裝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而且該機目前的產量也多,抽調幾架改裝成電子戰飛機也不是不可能。

為了表明這是一種新飛機,電子戰型的fys-7(七)運輸機有了新編號——fdz-5(五)電子戰飛機,其中f代表飛行器,dz為“電子戰”的漢語拼音縮寫。

隨行的fdz-5(五)電子戰飛機一路上那是功率全開,將飛行航線附近的日軍雷達和無線電給干擾透了,再加上大雨天氣的影響,日軍雷達操作員也沒發現什麼異常,還以為是這次大雨天氣的影響。

哎!也該日軍雷達兵倒黴。

日本生產的雷達,那質量真的是……比不起啊。

別看後世日本在雷達研究上很厲害,但在二戰期間,日本雷達在英美德三國的眼中比他們的第一代產品都還落後。這一時空的日本雷達和後世歷史同期相比,的確有了進步,但在中國方面看來還是很簡陋的,能夠輕鬆對付。

被fdz-5(五)電子戰飛機一干擾,日本雷達就徹底抓瞎了,想發現都難。

有了fdz-5(五)電子戰飛機的伴行,中國機群如入無人之境般飛到了新加坡港。

到達新加坡的中國機群突然將高度降低到積雨雲之下,隨後馬上確認己方位置和目標位置。一旦位置得到確認,馬上開始轟炸。

fhz—10(十)戰略轟炸機聯隊的轟炸目標是那些倉庫,特別是早先判明的用於儲藏燃油、糧食的倉庫。沒了這兩樣東西,日本軍隊的戰艦、坦克就動不了;沒有糧食,日本軍隊和日本老百姓就要捱餓。

fzd-13(十三)戰鬥機的轟炸目標是那些日本商船。為了擊沉這些日本商船,有四分之一的fzd-13(十三)戰鬥機攜帶了二百五十公斤級的穿甲彈(每機兩枚)。

轟炸一開始,fhz—10(十)戰略轟炸機就表現出了什麼叫做地毯式轟炸的霸氣,將那些倉庫給炸了個底朝天。

fzd-13(十三)戰鬥機雖說是以制空制海為主要任務的戰鬥機,但在俯衝投彈方面也很不錯的。

畢竟反艦導彈的造價相對於航空穿甲彈的造價來說,實在是太高了。

讓fzd-13(十三)戰鬥機用反艦導彈打商船,那不是浪費是什麼。而且一旦這樣做了,沒準兒日本還能從中國反艦導彈的殘骸中得到啟發,進而使類似於後世櫻花自殺式飛機的武器提前出現,甚至在某些/性/能上比後世原型更好。

真要出現這種情況,中國該找誰哭去?

日軍佈置在新加坡港的高射炮直到中國飛機投彈完比,才慌慌張張開了兩炮,以此顯示自己的存在。

聞之新加坡受襲的訊息,寺內壽一知道派出去的飛機是有去無回了,否則支那人的飛機怎麼可能明目張膽地襲擊日本在東南亞十分重要的港口——新加坡港。

同時寺內壽一對支那飛機居然在下雨天都能大舉出動感到震驚。要知道,日本的飛機只能在雨量不大的雨天出擊,大了就不行了。而支那人的飛機卻能做到,寺內壽一心裡明白,支那的航空技術要比日本高多了。

想到這裡寺內壽一又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

一種是和支那搞好關系,哪怕是暫時當孫子都行;另一種是直接殺上門去,將日本想要的東西全都搶過來。

寺內壽一一有了這個瘋狂的想法,當時就在那裡盤算到底選擇哪種比較好。

對於前者的難度,寺內壽一知道,雙方之前還打得死去活來,巴不得將對方滅掉。這突然間要日本向以前看不起的支那低頭,甚至是磕頭認錯,日本上下恐怕都接受不了,一個弄不好自己還是被暗殺的物件。

後者的難度甚至比前者還大,因為現在的日本的確不是支那的對手。先是對支艦隊損失慘重;緊接著支那出兵東南亞,打得皇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沒準兒朝鮮半島上的支那軍隊還會和岡村寧次玩玩,岡村寧次手上的本錢有多少自己還算比較瞭解,但岡村寧次能夠玩多久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寺內壽一心裡沒底。

一旦日本丟掉了東南亞地區和朝鮮半島,日本就失去了最大的原料產地的人力資源產地。日本離敗亡也不遠了。

東南亞就不說了,日本到現在還沒有顯現敗勢,日本從東南亞掠奪的資源功不可沒。

朝鮮半島的朝鮮人經過近五十年的/奴/化教育,早已將自己視為了日本人,對大日本帝國那是忠心耿耿。帝國在朝鮮半島上徵召的士兵,只要經過嚴格訓練,那就是僅次於帝國本土的兵員。

寺內壽一在那裡獨自冥想,一動也不動。頓時將日本南方軍司令部的人給嚇了個夠嗆,他們還以為寺內壽一接受不了這個打擊。

可寺內壽一很快回過神來,看到眾人那擔心的目光,寺內壽一知道自己出神的表現惹禍了。

“咳咳……沒事兒,我只是想到一些事情了。”

“司令官閣下……”

“說實話,對支那人不按常理出牌我感到十分的震驚和憤怒,但現在我們應該想想我們今後的作戰應該怎麼做。”

是啊,接下來怎麼做才是最重要的。

原以為利用大雨天進行偷襲會取得成功,沒想到派出去的飛機一去不復返,更沒想到的是新加坡港居然被偷襲了。

怎麼想都有一種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感覺。

被寄予厚望的機群全軍覆沒了,地面的部隊肯定也不敢輕舉妄動。動的結果是什麼,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

為了日後的作戰著想,日本南方軍必須拿出一個良好的方案來,否則……光是想想都足以讓人不寒而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