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七六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七六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和遠東蘇軍打了兩年多的仗,中國/軍隊當然知道遠東蘇軍戰鬥力的強弱。總的來說就是夏季弱,冬春強。

在西伯利亞的夏季,氣溫升高,對長期生活在溫暖地區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十分合適的季節,他們往往能夠發揮實力;再加上裝備上的優勢,那更是如虎添翼。

而在西伯利亞的冬季,氣溫實在是太低了,不利於他們發揮實力。單單是一個保溫問題就夠人頭疼的了。

相反,早已適應了西伯利亞寒冷天氣的蘇軍官兵會充分利用這一個嚴寒天氣發動反擊。

拿破崙攻打俄國卻在冬季遭到俄軍伏擊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未免夜長夢多,張孝準下定決心,一定要早日拿下伊爾庫茨克,決不能讓部隊在大雪堆裡過年。

這才有了中國遠東戰區的部隊在稍事休整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新一輪攻堅作戰。

為了保險起見,張孝準還特意要求氣象部門提供儘可能詳細的天氣預報。

張孝準可不希望萬一哪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低溫天氣弄得部隊突然間出現凍死凍傷的情況發生,進而讓遠東蘇軍抓住機會給自己來場聲勢浩大的反擊。

這次作戰,已經恢復了不少元氣的白俄軍隊也將參加。

之前,白俄軍隊因為輕敵,結果吃了大虧,讓中國方面不得不和蘇聯硬抗。

吃了大虧的白俄軍隊一邊在舔舐傷口,一邊也在反思。

一年時間下來,傷口也好得差不多了,反思也比較深刻,再加上兵員的補充和訓練,兵員與裝備的整合也已經完成,現在終於上戰場了。

西伯利亞的寒冬到底有多冷,白俄是除蘇俄外最清楚不過的了。

當年前往中國西北的白俄流亡者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那年西伯利亞寒風的凜冽。

現在他們要在凜冽的寒風中對蘇俄發起進攻,那怎麼想都不是一件好事情,但他們也不得不這樣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是在這個冬天不發動進攻,第二年開春後的戰鬥更難打,遠東蘇軍完全可以趁此機會大量練兵、修築工事、囤積彈藥。

對於西伯利亞,中國方面的瞭解源於史書、空中偵察、情報人員潛入。

可史書講述的東西有些語意不詳,甚至乾脆就是春秋筆法,讓人摸不著腦袋;空中偵察也是有誤差和遺漏的;情報人員潛入又有很大的危險/性。

這時候,白俄這些地頭蛇就派上用場了。

論起對西伯利亞的瞭解,蘇俄排第一,白俄自然就是第二了。就算是二十年都沒回去過,但對西伯利亞的瞭解也不是中國方面所能比擬的。

這次讓白俄參戰,一方面是讓白俄的士氣恢復過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白俄噹噹嚮導,特別是城市攻堅戰的嚮導。

一場大戰下來,庫爾圖克早已沒了以前的樣子,成了一片廢墟,根本就找不到一棟完好的建築物。

要像庫爾圖克那樣繼續打西伯利亞鐵路沿線城市,沒準兒中國遠東戰區的部隊真的會死被凍死在大雪天裡。

要是發生這種事情,那還不被某些國家、勢力笑死。

於是乎,少量的白俄官兵跟著中國/軍隊前出,一方面觀察敵情,另一方面也在當嚮導。

“嘿,這位大叔,這大冷天的,來口酒,暖和暖和。”一名中國士兵對著身邊的白俄少校說道。

“謝了。”說完,白俄少校飲了一口酒,“啊,你們中國的酒不錯,很有味道,舒服。”

對生活在寒冷地區的俄羅斯人來說烈酒是冬季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大冬天裡喝口烈酒不但能幫助體溫升高抵禦禦寒,還能調節一下生活的樂趣,要是再來點肉食,那就更完美了。

於是乎俄國人,無論男女普遍愛飲烈酒,而對這些白俄來說,中國的烈酒也是他們說喜愛的,特別是越烈的酒,他們越喜歡。

這次為了讓白俄好好幹活,中國方面特意運來了一批比伏特加還要烈的烈酒,頓時讓白俄像打了雞血一樣。

用他們的話說:“那酒簡直就是烈酒中的極品,比最好的俄國酒還要好喝,還要烈。”

現在這位白俄少校喝的就是這種酒。

由於這種酒的數量也少,因此只是交給那些衝鋒在最前面的白俄官兵喝。

畢竟他們的生命處於高威脅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酒就是提前給他們的壯行酒。

有些白俄官兵在前往伊爾庫茨克的路上遇到蘇軍游擊隊的伏擊,那些傷重不治的白俄官兵生前的最後一個要求大多數都是希望來一口這種烈酒。由此可見這種酒的對白俄的吸引力。

“轟……”

“敵襲。”

突如其來的炮擊,打斷了暫時的平靜,一時間先遣部隊周邊槍炮聲大作。

“敵人炮兵在一點鐘方向,距離兩千米,高爆榴彈準備。”富有經驗的中國官兵很快從炮聲中分辨出了蘇軍炮兵的方位和距離,馬上開始了反擊。

“是。”四一式步兵戰車的裝彈手很快將高爆榴彈裝入炮膛。

而炮長則馬上將炮口對準一點鐘方向,並調好角度。

也許是心有靈犀,擔任前出偵查任務的四輛四一式步兵戰車幾乎同時開火,將高爆榴彈都打到了一點鐘方向。

說起蘇軍的游擊隊,無論是中國方面還是白俄方面都是感到無比的頭疼。

這些蘇軍游擊隊熟悉當地地形,每次都是打了就跑,絕不死拼。

之前蘇軍游擊隊在西伯利亞鐵路周邊大量埋設地雷。只要有中國/軍隊或者白俄軍隊的坦克、裝甲車、步兵戰車給炸斷履帶並且還派人下車維修,那一頓**絕對會馬上打過來。弄得維修的官兵當即非死即傷。

後來中國和白俄都學聰明了,只要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做的不是馬上派人維修,而是派人在周邊十公里範圍內查探,只要發現疑似目標,那就馬上用彈雨招待。

這樣做雖說有些浪費時間和彈藥,但卻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己方人員的安全,也迫使蘇軍游擊隊暫停了這種做法。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看到這樣做想過不是很好,蘇軍游擊隊乾脆直接帶著迫擊炮這類輕便且射程遠的武器上陣,每次都是遠遠地打兩發,然後馬上逃之夭夭。中國和白俄的地面追擊部隊往往會被這些蘇軍游擊隊弄得暈頭轉向,反倒給了蘇軍游擊隊可乘之機。

中國方面不是沒想過用直升機來圍/剿蘇軍游擊隊,但一來直升機的數量還不是特別多,二來動用直升機的花銷實在是多了點。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