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八八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八八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

“參謀長,都準備好了嗎?”

“旅長,你就放心吧。好不容易參加次實戰,咱絕不丟咱第二炮兵的臉。”

“記得再仔細檢查檢查,我可不想到時候掉鏈子。”

“嗯,這事兒我親自監督。”

“交給你我就放心了。”

此時,在伊爾庫茨克第三道防線外,中國第二炮兵第七旅正在做著最後的站前準備,只等上級的一聲令下,就開始發出屬於自己的怒吼聲。

“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打上那麼一炮?”士兵甲抱怨道。

“別擔心,沒看我們已經在前線構築陣地了嗎?我估計要不了多久上級的命令就下來了。”士兵乙安慰道。

“可我實在是忍不住了。”

“我說,這麼多年我們都忍過去了,難道還受不了這短短的幾分鐘嗎?”

“可我實在是受不了了,真不知道我們這次上戰場後,還有沒有機會再次上戰場。”

“安了。你別忘了西伯利亞鐵路沿線還有很多的大城市嗎?我們會沒機會嗎?”

“可……”

“楊旅長命令,雷霆行動,開始。”

“你終於可以不用忍了。”士兵乙調侃道。

“終於等到這一刻了。”士兵甲有說不出的興奮。

對整個中國第二炮兵所有部隊來說,這是第二炮兵第七旅的首次實戰任務,容不得半點錯誤。既然是首次實戰任務,那麼自然要有一個響亮的代號,於是“雷霆行動”這個代號就有了,而實際的戰況也對得起這個代號。

絲毫不知道對面即將有三百三十毫米口徑炮彈打過來的蘇軍還在那裡聊天,希望以此來緩解連日來的壓力。

說實話,遠東蘇軍最近幾年的日子的確不好過。

先是因為朱加什維利的一意孤行,結果被中國復興軍胖揍了一頓,折損了二十多萬精銳部隊;緊接著有何中國在遠東地區大打出手,又損失了二三十萬部隊;好不容易從白俄身上找回了勝利的滋味,結果又被中國抓住機會胖揍了一頓,又損失了二三十萬部隊;以致於有了現在中國/軍隊兵臨伊爾庫茨克城下的局面。

要不是布柳赫爾生前打下了足夠厚實的底子,累計損失至少六十萬由老兵組成的部隊的遠東蘇軍早就撐不下去了。

也正是因為損失了太多的老兵,遠東蘇軍的整體素質不可避免地下降了。

鐵木辛哥根本就沒指望讓這些幾乎全是由新兵組成的部隊就能守住外面的幾道防線,而是希望其能夠儘可能地消耗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拖延儘可能長的時間。

鐵木辛哥讓新兵守外圍的防線,還有一個目的——儘可能練兵。

由於富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大量損失,遠東蘇軍已經沒有多少富有實戰經驗的老兵了。這次將這些新兵放在最前線,雖然會讓新兵的損失大幅上升,是一種十分殘忍的做法,但卻是目前最好的練兵方法,只要這些新兵能活下來,那絕對能在接下來更殘酷的戰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遠東蘇軍實在是太需要經歷過實戰的老兵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老兵才是決定戰鬥程序的關鍵。

在後世的二戰中的日本海軍就是個典型代表。

在後世,日本海軍艦載機部隊因為中途島慘敗,損失了絕大多數經過多年培訓的艦載機飛行員,再加上後來緊接其後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又使日本僅存的老牌艦載機飛行員消耗殆盡,導致日後日本海軍艦載機部隊遭到了來自美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大屠殺。最終使得美國在太平洋上一路勝利狂進,直至日本戰敗投降。

究其原因,還在於日本不注重後備飛行員的培養。

日本本身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就算透過侵略中國、朝鮮獲得了資源,但這些資源對於日本的需求和野心來說實在是太少了,因此日本不得不選擇精英培養模式。

也就是從很多報名者中選擇出那些優秀的報名者,然後加以細心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飛行員那自然是精英。而且在中國戰場的實際歷練,那實戰水平肯定強很多。再加上那時候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性/能要比美國艦載機的/性/能強出不少,美國艦載機飛行員們雖說不是只有招架之功,但也說稍有還手之力。

而美國海軍則十分注重艦載機部隊後備飛行員的培養,以致於到了戰爭後期,美軍艦載機飛行員素質高出日本艦載機飛行員一大截。再加上美國那比日本高出了不知多少的科技和工業實力,美國艦載機的/性/能、數量比日本不知道高出了多少。

結果日本艦載機部隊自然會被暴打了。連帶著失去制空權的日本海軍也跟著完蛋,最終導致了日本戰敗投降。

鐵木辛哥也知道缺少老兵對即將到來的戰鬥來說意味著什麼。也不得不下狠心讓新兵透過這種慘烈的陣地防禦戰進行實戰訓練,最終成為新的老兵。

鐵木辛哥知道這次伊爾庫茨克保衛戰的關鍵在於伊爾庫茨克城的得失,而不是外圍那些防線的得失。

如果那些外圍防線能夠起到自己想要的作用的話,那些外圍防線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此外,鐵木辛哥也希望中國/軍隊攻打伊爾庫茨克城的時間儘可能被延後,最好是延後到十二月。等到了十二月,西伯利亞的寒冷會降低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那時候就是反擊的時機。雖然不敢保證能將中國/軍隊一擊即潰,但至少也能給其造成麻煩,為接下來的戰鬥提供儘可能好的作戰條件。

“咻……”

“快進防炮洞……”有經驗的老兵聽到這種熟悉的致命聲,馬上大聲喊起來,說完馬上拉起身邊的一個新兵跑了起來。

只不過這位老兵心裡也有些疑惑——怎麼這炮彈聲與以往的聲音不一樣呢?

“轟……”

“轟……”

“轟……”

“轟……”

四發三百三十毫米口徑的榴彈接連爆炸。

“報告旅長,四門列車炮的射擊都有誤差,最近的一發距離目標有五百米的距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事兒。這是我們第一次上戰場,有五百米的最近誤差也算是一個好兆頭。告訴下面的四個營長,讓他們好好打,爭取第二輪射擊就能命中。”

“是。”

按照計劃,第二炮兵第七旅的四門列車炮分開佈置,但在最初一段時間的射擊中,必須實施齊射,這樣做是為了日後的作戰考慮,畢竟伊爾庫茨克是一座堅城,難不保有要塞群之類的東西;之後則隨意發揮,這樣做是為當下情況考慮,畢竟蘇軍防線也的確是沒有什麼需要動用對要塞用炮彈的工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