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一八章 跟著倒黴的日本海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一八章 跟著倒黴的日本海軍

由於海軍的兩支紀念級航母戰鬥群將承擔起護航任務,因此這兩支兩支航母戰鬥群將會主動前出。

為了防備岸基飛機可能出現油料不足的問題,這兩艘紀念級航母沒有攜帶哪怕一架艦載直升機、騰出來的空間全都用來裝由fjy—1(一)艦載運輸機改裝而成的fjj-1(一)艦載加油機。

無論是活塞式飛機還是噴氣式飛機,由於其機內載油量有限,其航程也有限。哪怕是裝載副油箱,航程得到了提高,但有時候還是短了。特別是當要飛機遠距離奔襲的時候就更明顯了。

也就在這時,空中加油的想法應運而生。

現在中國海空軍使用的空中加油方式大部分使用軟管-浮錨式。

軟管式空中加油裝置亦稱為軟管-浮錨式(probe&drogue)加油系統,採用此種方式進行空中加油,受油機的裝置非常簡單,只要在機首或機翼前緣裝一根固定的或可伸縮的受油管即可。而加油機的加油裝置則由絞盤、一條二十二至三十米長的軟管和一個漏斗式浮錨所組成。浮錨呈漏鬥狀,且重量輕,上面裝有機械自鎖機構。當受油管伸進浮錨後,浮錨上的機構自動鎖緊受油管口使之與輸油軟管相銜接,軟管則由絞盤控制放出和回收。

實際的加油過程是:在空中加油時,加油機內的操作人員將軟管放出機外,軟管下的黃褐色信號燈閃亮。受油機的飛行員收到準備妥當的訊號後,便調整自己的航空器位置將受油管放入浮錨內,只要自鎖機構鎖緊完成銜接後,燃油便自動輸送至受油機。由於受油機與加油機的速度差及高度差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受油機飛行員的操縱動作必須十分穩定準確。若加油過程一切正常,黃褐色信號燈就會自動熄滅,若遇到緊急情形時紅色警告燈就會閃亮,告訴受油機的飛行員進行位置調整。加油作業結束後受油機將減速,當加油機與受油機的速度差達到一定數值時,在張力作用下,輸油軟管和受油管就會自動脫離,燃油輸送自動切斷,然後受油機和加油機的距離和高度差逐漸拉大,受油機到達安全距離後再向另一側滾轉自加油作業編隊脫離,而加油機就可繼續給下一架戰機加油或是回收加油軟管。

軟管-浮錨式加油系統經過逐步改進,運作效能不斷提高,其優點是一架大型加油機上可裝置數套加油裝置,可以同時給幾架戰機加油。由於加油機與受油機存在相對運動,採用具有柔性的軟管銜接安全性好。缺點是對大氣亂流相當敏感,銜接時比較困難,對飛行員的操作技術要求高;其次是輸油速度慢,約為每分鐘一千五百升左右,因此給大型軍機加油時需要較長的作業時間。

中國海空軍使用的另一種空中加油方式為飛桁式。

伸縮桁杆式空中加油裝置亦稱“飛桁(flyingboom)”式加油裝置,也稱為硬式加油裝置(與軟管-浮錨式加油相對應)。加油機的尾部結構裝有一具由兩截可伸縮的剛性伸縮管所組成的加油桁杆與操作人員控制艙,其結構與機尾結構合而為一,在控制艙的操作人員是在機上趴著操作的。加油桁杆平時為收起狀態,進行空中加油作業時將其伸出。在加油桁杆的中間裝有v形操作面,後緣間的夾角約一百三十度左右,v形操作面的作用類似於航空器的升降舵,操縱它可使加油桁杆在一定範圍內移動。。

採用飛桁式加油裝置,具有輸油速度快,可達到每分鐘六千升左右,因為是使用剛性杆,所以對空氣亂流不大敏感,並有銜接操縱方便等優點。其缺點是一次只能給一架戰機加油,通用性差,並且需要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加油操作員。

一般來說中國海空軍使用前者,只有在必要時才使用後者。

因此一部分fys-7(七)運輸機、fys-10(十)運輸機、fys-11(十一)運輸機,就被改造成了加油機。

這些飛機就有了新的編號fjy-7(七)加油機、fjy-10(十)加油機、fjy-11(十一)加油機。

其中f代表飛行器,jy代表加油,意即加油機。

fys-10(十)運輸機實際上就是後世前蘇聯的安-124(一二四)運輸機。

fys-11(十一)運輸機實際上就是後世前蘇聯的伊爾-76(七六)運輸機。

前者的首次作戰任務就是配合鬼影端掉了日本的七三一部隊,並將那些被日本人抓去進行活人試驗的中國人、朝鮮人、蘇聯人等個民族的人成功搶回來。

由於該機使用的是劃時代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才獲得了fys-10(十)運輸機的正式編號。

後來感覺該機的造價是在太高,就研製出了一種輕量版作為其經濟型號,也就是後來的fys-11(十一)運輸機。

由於該機誕生比較晚,自然只能獲得fys-11(十一)運輸機的正式編號。

其實李斌本人也很震驚。

按理說既然後世的美國c—130運輸機被弄出來了,那麼這運輸機這條線就該走美國的道路。李斌還以為自己能夠看到後世美國的c-141(一四一)運輸機、c-17(十七)運輸機、c-5(五)運輸機等等美軍裝備過的運輸機呢。

結果自己看到的居然是後世蘇聯的運輸機,這不能不讓李斌感到震驚。

後來李斌才知道飛機設計師們這樣做完全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在工業實力、科技水平沒達到的情況下,美系道路是走不了的,只能走其他系的道路。

絲毫不知道自己即將大難臨頭的日本聯合艦隊還在那裡繼續航行,而北海艦隊、海軍陸戰隊所組成的中國海軍特混艦隊則直接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前去攔截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指揮中國海軍特混艦隊的是中國海軍中將劉海。

劉海身為當時被李斌派出去操作艦船的首批人員中的一員,由於沒有受過正宗的海軍訓練,他的素質當然沒有張敬海等留德人員高,但他的努力換來了回報。

當張敬海率領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主力出擊的時候,劉海就成為了中國海軍太平洋留守艦隊的最高指揮官。

劉海原以為自己短時間內是沒有實戰機會了,結果哪兒想到日本人居然主動送上門來。

既然如此,肯定要“好好招待”,“盡地主之誼”,不能讓外人說咱中國人沒有禮數。

劉海率領兩支紀念級航母戰鬥群和隸屬於海軍陸戰隊的艦隊一起出大了。

按計劃,岸基航空兵將首先起飛,當靠近己方艦隊的時候,己方艦載戰鬥機將起飛護航。隸屬於海軍陸戰隊的艦載攻擊機將在己方岸基飛機與艦載機會合後起飛。

由於這次是遠端突襲,而且己方艦載戰鬥機將會承擔起溫全程護航,己方空中加油機也會進行空中加油。因此所有fgj-13(十三)攻擊機在其九個外掛架中的五個分別掛載了五枚反艦導彈,另外翼尖掛載了兩枚近程空空導彈用於自衛。出於減重目的,剩下的兩個掛架則什麼都沒掛載。

海軍陸戰隊的fgj-11(十一)攻擊機都部署在了征途級兩棲攻擊艦上,他們是補刀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這樣,中國機群按照計劃開始了這次海上盛宴。

受到美國海軍兩次大損失的教訓,山本五十六將搭載了雷達的戰艦派了出去,遠離艦隊一百公裡進行警戒。

山本五十六知道支那飛機的速度快,要是還將戰艦派出去五六十公里警戒,等發現支那飛機了,支那人都可以對艦隊進行打擊了。

要是外出警戒的軍艦遭到攻擊,那肯定證明支那人就在附近,這時候己方就該準備打硬仗、慘仗,甚至是做好全軍覆沒的準備。

也正是因為這樣,山本五十六下令飛行員哪怕是主動撞擊,也要將支那人的反艦導彈給撞下來,決不能讓其威脅到帝國戰艦的安全。

日本人的服從/性/是十分有名的,儘管山本五十六的命令是讓飛行員去送死,但這個命令還是被忠實的執行了。

日本聯合艦隊的所有人都知道,哪怕是艦隊所有的飛機與飛行員都沒了,只要聯合艦隊本身還在,日本就有重新崛起的希望,就有和支那繼續打下去的本錢。

中國的打擊機群還在往日本聯合艦隊飛去,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

由於中國有預警機,日軍佈置的警戒艦也被預警機探測到了。為了儘可能達到突襲的目的,中國打擊機群不惜對機群前進方向上的每艘日軍警戒艦發射了五枚反艦導彈。

由於反艦導彈的速度比打擊機群的速度快,等日軍警戒艦發現了中國的反艦導彈才如夢初醒般知道了一個事實——自己早就被支那人發現了,而自己還不知道。

應該說日本人的運氣比較好。其中一艘警戒艦遭到反艦導彈的打擊後,無線電發報裝置完好無損,在戰艦沉沒前發出了“我艦遭到支那反艦導彈襲擊”的電文。

這封電文當即讓日本聯合艦隊進入緊急戰備狀態,艦載機迅速起飛,高射炮口直指天空。

負責指揮的預警機探測到了日艦沉沒前發出的無線電波。儘管不知道這份電波傳遞的訊息,但卻並不妨礙中國預警機將這一情況告訴己方機群。

於是,日本聯合艦隊倒黴了。

為了在日本聯合艦隊做好戰鬥準備前就讓日本聯合艦隊遭到沉重打擊,中國打擊機群加快了速度,基本上是剛飛過日軍警戒艦沉沒地點就發射了大量反艦導彈。

當然了,也不是全機都發射,而是讓部分fgj-13(十三)攻擊機將其攜帶的反艦導彈全部發射完。之這些沒有反艦導彈的fgj-13(十三)攻擊機將立刻返航,準備重新裝彈後再次出擊。

至於引導任務則交給了隨行的艦載預警機和護航的fzd-13(十三)戰鬥機。

此時,緊急起飛的日軍戰鬥機朝著沉沒的警戒艦飛去。

在路上,一些眼睛尖的日軍飛行員看到了反艦導彈,當即通知後面的機群做好攔截準備。

日軍戰鬥機的攔截實際上就是開著飛機主動正面撞擊反艦導彈。

來自美國的訊息讓日軍知道想要讓戰鬥機追上反艦導彈是不可能的。畢竟反艦導彈的速度要比戰鬥機快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戰鬥機主動撞向反艦導彈。雖然此法會造成大量飛行員陣亡,但對日本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由於長期受到武士道精神的影響,日軍官兵普遍勇於戰死。他們認為這是可以受到國內民眾膜拜的行為,死後能夠進入神社,被很多人祭拜。要是當了逃兵,或者被俘,不但自己永遠都抬不起頭來,連家人也會跟著受到牽連。

為了保證攔截成功,往往是兩三架戰鬥機迎面撞擊一枚反艦導彈。

這不,日軍飛行員主動將飛機的高度降低,在由魚雷機改造而成的通訊機的指揮下去撞擊反艦導彈。

還別說,日本人的這種做法中國方面還真的沒想到,頓時就有十多枚反艦導彈被日機撞落。

得,既然日本人要這麼幹,那咱護航戰鬥機也不用客氣了。在空空導彈、反艦導彈、日本活塞式戰鬥機、日本軍艦,這四者之間。

預警機上的指揮官果斷選擇犧牲空空導彈,換取反艦導彈。

與其讓日本人的飛機撞毀反艦導彈,倒不如用空空導彈將他們全都打下來。

因為反艦導彈的造價要比空空導彈的造價高,要是讓日本人的廉價活塞式戰鬥機撞毀己方的反艦導彈,這筆買賣實在是太不核算了。

而且伴隨著反艦導彈的損失,日軍戰艦的損失肯定會降低不少,這又會導致己方不得不持續發射反艦導彈。

很快,部分護航的fzd-13(十三)戰鬥機發射了遠端空空導彈,並引導其攻擊日軍飛機。等距離更近些,又發射了中程空空導彈。然後就是衝進去進行混戰。

有的日軍戰鬥機飛行員還打算利用零戰的盤旋優勢玩玩盤旋,結果卻等來了近程空空導彈和機炮炮彈。

成功掃清了反艦導彈的通路,這些基本上將空空導彈消耗乾淨的fzd-13(十三)戰鬥機不得不老實了下來,規規矩矩地引導反艦導彈。

在此期間,已經有反艦導彈擊中了日軍戰艦。當然,部分反艦導彈也很倒黴地被日軍高射炮火命中,成為了一團昂貴的大火球。

只不過它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撕開日軍艦隊的防空火力網。

接下來是反艦導彈的盛宴時間。

一枚枚反艦導彈被發射出去,趁著日軍陣型殘缺的有效空隙,重重打在日軍戰艦上。

頓時將日軍陣型打得更加殘破。

這還不算完。

看到有便宜可佔,fgj-11(十一)攻擊機立馬撲了上去,對著那些受傷的日軍驅逐艦、輕巡洋就是一頓大口徑火箭彈補刀。

fgj-11(十一)攻擊機原來是為了支援地面部隊而開發的火力支援機,但當海軍陸戰隊擁有該機後,就不得不考慮來自敵方艦隊的威脅。

於是就有了對水面戰艦專用的大型火箭彈。

由於這種火箭彈實在是太大了,因此,每架fgj-11(十一)攻擊機只能攜帶兩枚(只在兩棲攻擊艦上或者短跑道起飛時),最多攜帶四枚(長跑道起飛時)。

此次出擊,fgj-11(十一)攻擊機只攜帶了兩枚這種大型對艦專用火箭彈。

之前的測試表明,這種大型對艦專用火箭彈對敵艦有很強的殺傷力,對兩千噸級的戰艦,那基本上是一發搞定;四千噸級的就要兩發了。總之是噸位越大、裝甲越厚,所需的火箭彈就更多。

儘管這種大型對艦專用火箭彈威力巨大,但有效射程並不遠,而且精度也成問題。這才沒有取代反艦導彈的地位,只好配屬給海軍陸戰隊的攻擊機使用。

在警戒艦沉沒的第一時間,山本五十六就知道自己的麻煩大了,一個弄不好就可能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後塵。

因此他在第一時間放飛了艦載機,也在第一時間轉向、全速行駛。

可結果還是被支那海軍給狠狠揍了一頓。

山本五十六也知道支那海軍不可能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他的神經一直都沒放鬆過。

之前在打擊日本海軍對支艦隊的時候,中國方面有意手下留情,沒將日本海軍對支艦隊全殲。這次是說什麼也不放過了。

當前來攔截的日軍戰鬥機被全部擊落的訊息傳來後,劉海下令兩艘紀念級航母上的fzd-13(十三)戰鬥機緊急換下原定的空空導彈,改裝反艦導彈,只不過只攜帶了兩枚反艦導彈而已。畢竟日本聯合艦隊的艦載機是真的沒有全軍覆沒啊,多帶點空空導彈也是有備無患。

他們將首先發射反艦導彈,正確儘可能擴大戰果、撕碎日軍陣型。隨後才轉入護航任務。

當第一/波/打擊機群回航時,他們留下的是逐漸沉沒的日軍戰艦,哀嚎的日軍水兵。

第二/波/打擊機群來到時,看到的是一艘艘日本救生船在救援落水的日軍水兵。

,而日本殘餘艦隊則早就離開了當前海域。要不是中國方面有預警機幫忙,還真的要花費些時間來尋找日本艦隊。

得知日本殘餘艦隊主動離開,劉海下令岸基航空兵停止出擊,中國海軍特混艦隊立刻加速,並組成突擊艦隊前出,用艦載反艦導彈打擊日軍殘餘艦隊。

別看劉海下令岸基航空兵停止出擊是沒有人情味的舉動,關鍵是為了能夠最大程度攜帶反艦導彈,所有岸基航空兵的飛機都是以最大掛載量在掛載反艦導彈,由此造成的油料不足只能靠加油機來彌補。但隨著日本艦隊的撤離,岸基航空兵索要飛行的距離更遠了,這無疑增加了加油機的負擔。

劉海只能無奈下達這個命令。

組成突擊艦隊則是為了測試艦載反艦導彈。

反艦導彈研制成功後的首個發射平臺是陸地,因為陸地比海面要平穩些,有利於反艦導彈的測試。後來才移動到了水面戰艦和飛機上。

儘管空射型的yj-4(四)反艦導彈已經多次證明了自己在實戰中的價值,但其艦載型卻壓根就沒有進行過哪怕一次實戰。

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實戰的機會,劉海自然也不想放棄這個好機會。

另外,yj-4(四)反艦導彈說到底還是一種亞音速的小型反艦導彈(按照後世的觀念來看)。而yj-3(三)反艦導彈卻是超音速的大型反艦導彈(按照後世的觀念來看),由於速度不一樣,在使用相同彈頭的情況下,對敵方戰艦的傷害也是不一樣的。至於這不一樣在哪裡,中國方面雖然做過實驗,但卻無法真正表明實戰上是怎麼回事。

現在有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這只“志願小白鼠”,不可能不利用一下。

很快,日本聯合艦隊又被中國飛機關照了一番。

山本五十六已經不想再看下去了,不得不下令整個艦隊分散突圍。

如果說分散突圍的命令已經夠讓日本聯合艦隊的官兵們吃驚的話,那麼山本五十六允許那些戰艦被擊沉的水兵向支那人投降則徹底讓所有的日本聯合艦隊水兵都昏呼呼的。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隊就從來都沒有主動投降過,那一次不是戰鬥到最後。現在居然有人下令允許投降,而且還是向一直被日本人看不起的支那人投降,這如何能讓日本聯合艦隊的水兵接受。

而山本五十六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大日本帝國可以損失戰艦,畢竟戰艦可以花費兩三年的時間就造好,但有經驗的海軍水兵的損失卻是花費兩三年的時間都彌補不了的。為了大日本帝國的未來,期望諸君保留有用之身。

山本五十六也知道就這樣是不能打消水兵的疑慮的,因此也向東京發去了一封電文,詳細交代了眼下的情況和自己這樣做的理由。

山本五十六原打算在自己的居室裡剖腹謝罪,可卻被副官直接敲暈,被送上了一艘重巡洋艦上,與山本五十六同行的還有重光葵等高官,他們成功逃脫了中國海軍突擊艦隊的追擊。

中國海軍突擊艦隊可不知道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支以北海艦隊為主體的中國海軍突擊艦隊正以三十節的高航速向日本聯合艦隊殺去。。

當大推力的渦輪風扇式發動機研制成功後,西聯的科技人員就利用其技術,研發船用的燃氣輪機。經歷重重失敗,最終成功研製出了現在中國海軍水面戰艦所用的船用燃氣輪機。

相比現在世界其他國家海軍使用的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有自己的優勢。

燃氣輪機第一個優勢是功率密度極大。一般情況下,同等功率的燃機體積是柴油機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蒸汽輪機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左右。這是由於燃氣輪機本身精巧的連續轉動熱力學迴圈結構造成的,體積小、功率大,非常適合軍艦分艙小、航速要求高的特點。

燃氣輪機的第二個優勢是啟動速度快。雖然燃機的轉速是三種動力系統中最高的,但是由於整個轉子十分輕巧,在啟動機幫助下在1-2分鐘就可以達到最高轉速。而柴油機由於轉子運動源於活塞的往復,加速較慢,蒸汽輪機更是“反應遲鈍”,整個系統達到最高功率輸出可能需要長達一小時的時間。而啟動速度,對於軍艦的戰時出動和反潛作戰時加減速效能有著直接的影響。

燃氣輪機第三個優勢是噪聲低頻分量很低。由於燃氣輪機本身處於高速穩定轉動當中,產生的噪聲更多是高頻嘯聲。而柴油機的活塞往復產生了大量低頻機械振動噪聲,恰好迎合了海洋容易傳播低頻噪聲的特點,導致軍艦容易被敵方聲納探測。所以柴油機動力尤為不適合給反潛軍艦作動力系統。

其劣勢在於,由於燃氣輪機工作時需要吸入大量的新鮮空氣,同時排放出大量的廢氣,因此燃氣輪機在軍事艦艇中的使用會帶來排煙系統佔據大量艦艇空間,簡單來說就是需要較蒸汽輪機更大的煙囪,從而導致其餘裝置在空間和結構上的局限性。

但對未來註定要征戰廣闊海域的中國海軍來說,優勢比劣勢更重要。

為了實戰檢驗一下yj-3(三)反艦導彈的威力,守護級重型導彈巡洋艦參與了此次追擊。

由於其遠比yj-4(四)反艦導彈多得多的射程,其艦載直升機剛勁一艘日本聯合艦隊的戰列艦納入有效探測範圍,四枚yj-3(三)反艦導彈就飛了出去。

為了防止在預警機不在場的情況下,中國海軍水面戰艦不能有效進行反艦打擊,突擊艦隊特意派出了艦載直升機對艦載反艦導彈進行中繼引導。而己方的預警機則進行關注,而不進行引導。

這艘倒黴的日軍戰列艦最終被四枚yj-3(三)反艦導彈命中後沉沒,好在當時有一架fgj-11(十一)攻擊機在附近徘徊,這架攻擊機將這艘日軍戰列艦被從被命中到沉沒的影像全都錄了下來,成為了重要參考。

相比於大塊頭的yj-3(三)反艦導彈,苗條了許多的yj-4(四)反艦導彈選擇了那些體型相對較小的日軍驅逐艦、輕巡洋艦,以及那些沒什麼防護力的商船。

經過中國海軍突擊艦隊的追殺,除了提前跑路且速度比較快的日軍戰艦逃出生天外,其他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戰艦全都成為了中國海軍的戰績。

哦,對了,還有些日軍水兵也成為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