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破繭成蝶(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破繭成蝶(一)

1936年3月3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居然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史稱三三事變,這便掀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

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後戰死。

3月4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官兵奮力反擊。排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最後戰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餘者全部壯烈犧牲。

3月5日、7日、9日,日本華北駐屯軍與冀察當局三次達成的協議,都被盧溝橋時斷時續的炮聲證明是一紙空文。“現地談判”使日軍贏得了增兵華北的時間,但它卻矇蔽了冀察當局的視線,遲緩了第29軍布兵應戰的準備,給平津抗戰帶來極大危害。真不知道當時的冀察當局為何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日本所謂的“和平建議”。難道長城抗戰的教訓還不夠嗎?

到3月21日,陸續集結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日本華北駐屯軍的作戰部署基本完成之後,又在3月21日、22日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

22日下午,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於24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否則將採取行動。被宋哲元拒絕,並於23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堅決守土抗戰。同日,日軍參謀部經天皇批准,命令日本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動攻擊,增調國內5個師約20萬人到中國,並向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下達正式作戰任務:“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血戰平津已再所難免。中國軍隊堅決抵抗。

3月22日上午,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當時香月清司指揮已雲集到北平周圍的朝鮮軍第20師團,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約1萬人,在100餘門大炮和裝甲車配合、數十架飛機掩護下,向駐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第29軍第132、37、38師發起全面攻擊。第29軍將士在各自駐地背水一戰。南苑是日軍攻擊的重點,第29軍駐南苑部隊約8000餘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訓的軍事訓練團學生1500餘人)掘壕進行阻擊,最後,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戰死,不少軍訓團的學生也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22日夜,宋哲元撤離北平,23日,北平淪陷。23日凌晨,冀東保安隊第1總隊隊長張慶餘和第2總隊隊長張硯田,在通縣發動起義,活捉殷汝耕(後逃跑)。

3月22日,第29軍第38師在副師長李文田的率領下,攻擊天津火車站、海光寺等處,遭日本軍機的猛烈轟炸,傷亡極大,遂奉命撤退。23日,天津失守。

三三事變後,中、日兩國政府對宣戰問題是十分重視的,各自都進行過充分的醞釀和討論,結果還是考慮到本國的利益而沒有正式宣戰,也沒有正式宣佈絕交,雙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駐對方大使召回。

1936年日本製造盧溝橋事變,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中國統帥部知道大戰不可避免,遵照國防計劃甲案,陸軍為確保首都安全,先準備集中兵力殲滅上海的三千日軍海軍陸戰隊,海軍準備堵塞江陰,全殲日軍長江艦隊,但機密洩露,日本長江艦隊倉皇逃出長江口。中國軍隊一不做,二不休,在華北已經開戰的情況下,決不能容忍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的存在。況且,戰爭既然開始,一二八事變(在本時空中發生在1930年12月8日)後規定的中國軍隊不能進駐上海市區的規定在中方看來自然作廢。4月9日,秘密進駐虹橋機場的中國軍隊打死前來偵察的日軍大山勇夫大尉,是為四九事變。

四九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南京國民政府地表《自衛抗戰聲明書》,同時上海及其附近的國民革命軍迅速向上海的日軍守軍發起了進攻。可是天不遂人願,有那麼一些漢奸居然將作戰情報洩露給了日本人。這讓日本在黃浦江的戰艦得以在中方用沉船堵塞航道前逃出黃浦江。

參與第一波次進攻的國民革命軍都是德械師,他們的裝備、訓練在當時的中國來說都是比較好的。可是他們仍然沒有在日軍援軍抵達前攻下日軍的最後總部——日本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在日軍援兵到達後參與進攻的部隊不得不撤退。

到了日軍在金山衛登陸前南京國民政府已經先後投入78個師、7個獨立旅、3個暫編旅、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炮兵7團、財政部稅警總團、憲兵1個團、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省保安團4個團,3隊海軍艦隊,兵力總數在75萬人以上。只不過這一時空因為西聯在三三事變發身後就發表通電表示願意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旗幟下抗日。在四九事變後更是向南京的國民革命軍運去了大批的武器彈藥,其中又以反坦克武器,大口徑火炮最多。這讓日軍在後來的戰鬥中損失不小。日軍投入5個師團1個旅團達20萬人,鏖戰兩個月後,日軍的依靠強大的火力突破中國軍隊防線,但此時中國雖敗而不亂。11月5日軍第10軍10萬人在金山衛登陸,姜分因幻想九國公約籤字國的干涉,拖延了撤退時機。幾天後姜分不得不下令部隊撤退至吳福國防線。可是說起來容易,最起來難呀。為了不被日軍合圍,大量的國民革命軍不待長官命令拔腿就跑。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仍有一支部隊主動擔負起了斷後的任務。他們是西聯派出的二線衛戍部隊——衛戍九團和部分炮兵聯合組成的,總計三千人的部隊。

在三三事變爆發後,西聯當即發表聲明稱:中國西部聯合自治政府及中國西國黨將暫時放棄與中國南京國民政府及中國東國黨的一切成見,共同攜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可能看到這裡有些讀者大大就要問了:什麼是中國西國黨?什麼是中國東國黨?

這都要從蓀文打算將中華革命黨在上海法租界改組為中國國家黨講起。

在孫文正式在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家黨前,蓀文曾向當時的中國西南聯合政府發來了要求曾參加了由宋教仁創辦的中國國家黨的人必須參加由他自己創辦的中國國家黨的電文。

可是當時的中國西南聯合政府當即拒絕了蓀文的要求,表示將依照宋教仁先生的遺願,在中國西南聯合政府轄區內進行中國的民主道路探索。而且懷疑一個政黨的宣誓詞像黑幫的加入詞,這是否是真正的政黨?中國西南聯合政府還表示他們將在成都單獨成立中國國家黨。接到西南電文的蓀文當即被氣得不輕,表示以後要讓西南好看。未免夜長夢多蓀文更改了由他自己創立的中國國家黨的成立日期,由1919年10月10日提前到1919年10月1日。可是他卻不知道西南卻將由他們自己創辦的中國國家黨的成立日期設在1919年9月30日。以至於當蓀文在慶賀時,卻收到了西南自己創辦的中國國家黨已經成立一天的訊息。蓀文當時的表情青了又紅,紅了又白,白了又黑,很是好看。

在人們知道有兩個中國國家擔當的訊息後,為了以示區分,人們就把蓀文在上海成立的中國國家黨稱為中國東國黨,將西南在成都成立的中國國家黨稱為中國西國黨。

如果僅是國家黨的創立時間問題,那還好說。可是在1927年北伐失敗後,當時的西聯卻趁機奪取了廣東,並且任命陳炯明為廣東省主席。後來南京方面想要回廣東,可是西聯嚴詞拒絕了。理由就是當年蓀文在廣東時將廣東搞*得民不聊生,西聯不能眼看著曾經美麗富饒的廣東就此沉淪下去,而且西聯很懷疑廣東落入東國黨手中會像比以前蓀文在廣東時更糟。看到西聯不想交出廣東的控制權,姜分雖然很想發兵攻打西聯,可是想想自己的地位還未鞏固,無奈之下只好放棄了這個念頭。南京方面在1932年想攜中原大戰獲勝的餘威來找找西聯的麻煩也不足為奇了。

可是1932年的慘敗讓姜分明白了整個中國最大最強的武裝勢力,不是北洋軍閥,不是嚴錫山、馬玉祥,而是那個叫李斌的人。真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麼算盤,有如此強的實力居然不出兵一統全國?況且西聯發表的宣告只是表明願意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旗幟下抗日,其中並沒有關於西聯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意思,而且西聯一出兵就是二十萬人。為此姜分不得不留一個心眼,要是西聯抗日是假,搶地盤是真,那他該怎麼辦?於是姜分下令西聯軍不得走出西聯控制區一步,否則以叛軍論。

得。看到姜分的命令李斌也只好按兵不動。在這抗日的的背景下,被稱為叛軍可不是好事。

姜分的命令可把西聯軍從上到下氣得不輕,他們紛紛叫囂殺到南京找姜分算賬。大有抓住姜分後,撕了姜分的意思。在李斌的溫言相勸下,西聯軍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

三三事變後,29軍和日本人的戰鬥讓姜分知道日本人的坦克不好對付,為了以防萬一,他向德國訂購了許多的反坦克武器,其中又以pak16式三十七毫米戰防炮最多。可是一時半會兒反坦克武器運不來。恰到此時西聯表示願意無償捐獻一批pak16式三十七毫米戰防炮給南京國民政府,用於抗戰。雖然姜分很疑惑,可是一想到日本人的坦克姜分還是接受了西聯的好意。於是西聯就派遣出了一隻三千人的部隊來押送這批貨物。當西聯的押送部隊到達南京時,淞滬對戰正打得激烈。雖然西聯的押送部隊也就是衛戍九團多次請纓南京國民政府上陣殺敵。可是南京方面就一直沒回覆。在南京方面看來一隻三千人的部隊一上去要不了多久就完了,還不如不上去。再說了人家千里迢迢把運來,你卻讓人家去送死。這樣做會讓人心寒。於是衛戍九團下轄的五千人就一直在南京附近觀風景。直到日軍在金山衛登陸,淞滬地區的國民革命軍大潰退,衛戍九團才首次上了戰場。一上來衛戍九團就給了追擊的日軍來了個當頭一棒喝。

追擊的日軍實在太膽大妄為了,他們認為守衛在淞滬地區的國民革命軍已經被擊敗,即使他們大搖大擺的追擊也不會遇到困難。即使偶有抵抗自己也能解決。於是追擊的日軍部隊大多以大隊為核心開始追擊。

獲知日軍追擊情報的衛戍九團大喜過望,當即就決定對追擊的日軍來一次乾淨徹底的殲滅戰。

於是追擊的一個大隊日軍倒黴了。雖然他們在地雷爆炸後馬上採取了措施,可是衛戍九團顯然不給他們機會。地雷一爆炸,配合衛戍九團行動的炮兵馬上就用60迫擊炮和82迫擊炮對日軍招呼,炮擊剛結束,日軍就發現一支穿著與自己曾經交手的國民革命軍不同的部隊就在自己眼前了。沒辦法,準備白刃戰吧。可是日軍剛把彈膛裡的子彈退出來,對面敵軍的槍聲就響起了,一時間中彈的日軍紛紛倒地身亡。此次戰鬥衛戍九團利用日軍的輕敵大意,完美的殲滅了日軍一個大隊的兵力,而自己只傷亡了不到二十人,這都還要把腳崴了的倒黴蛋算在裡面。當這個訊息上傳到南京最高統帥部時,所有人都不相信。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南京方面更加吃驚。

獲知一個大隊的兵力被全殲的訊息,日本華中方面軍高層首先是不信。在他們看來一支大日本帝國的皇軍大隊是不可能被現階段毫無戰鬥意志的國民革命軍部隊全殲的。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情報表明,的確有一支皇軍大隊被全殲。這才讓日本華中方面軍高層相信了這個讓人難以相信的事實。於是日本華中方面軍的馬上命令部隊一定要全殲那只使得一個大隊的皇軍全體玉碎(陣亡的意思)的支那部隊。於是衛戍九團的麻煩開始了,日軍像不要命一樣發起對衛戍九團的進攻。飛機、大炮、步兵叢集衝鋒那是輪番來。在抵擋了三天後,衛戍九團主動放棄了陣地,轉向南京,一個月後回到了西聯控制下的廣東。衛戍九團經此一役算是徹底打殘,出發時的三千人最終只有不到五百人回到了西聯。可是他們卻打死打傷了至少五千日軍。衛戍九團的犧牲為南京保衛戰贏得了時間。雖然南京最終陷落,可是還是有至少二十萬人在南京淪陷前離開了南京。南京大屠殺雖然沒有被避免,可是冤魂的數字由三十萬降到了二十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衛戍九團回來後,李斌一紙令下衛戍九團被授予西聯人民軍陸軍衛戍第四團的番號。得到這一番號的衛戍九團上下參與人員那是高興得跳起來。要知道在西聯的軍隊編號中,陸軍團及團以上編制中是沒有第一至第四和第十三這五個番號的。第一至第三這三個番號只會被授予在對外戰爭中戰績最輝煌的三支部隊。第四只會授予在敵我兵力懸殊時打硬仗,硬生生地抵擋敵人進攻的部隊。第十三只會授予最能讓外國人恐懼的部隊。而且獲得這五個番號的部隊都可以被看做是一線野戰主力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