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灌籃之小田龍政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六六章 目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六六章 目標

兩場比賽,進三球、失零球,徽州磐石的表現讓人驚歎。獲得勝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連續的勝利讓球隊的磨合進度大大加快,球員之間已經產生化學反應。以羅馬里奧、貝貝託、裡瓦爾多、鄧加四名巴西球員為核心,徽州磐石內部形成良性發展。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連勝兩場,徽州磐石對美國隊形成巨大的心理優勢。在兩支隊伍的第三場友誼賽中,徽州磐石沒有給美國隊翻盤的機會,以1:0的比分再勝一場。

三戰三敗,徽州磐石讓美國隊的世界盃之旅蒙上一層陰影。

徽州磐石能夠三戰三捷,羅馬里奧、貝貝託、鄧加、裡瓦爾多四名巴西球員以及主教練巴西人卡洛斯·帕雷拉的作用有多大,眾人看得清清楚楚。

說徽州磐石是簡化版本的巴西隊,實至名歸。

剛剛才在簡化版本的巴西隊手下敗了三場,現在又要跟百分之百實力的巴西隊連賽三場,可以想象美國球員以及球迷的心理陰影面積是有多大。

"加強版磐石隊,美國隊開始顫抖!"

巴西各路主流媒體的報道雖然誇大,外界卻普遍持有這種觀點。

-----

回到康柏中心球館,火箭隊與開拓者的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火箭隊經歷過夢幻開場之後,便再也沒給開拓者隊追上比分的機會。

兩隊你來我往,比分交替上漲。

為了更好地備戰接下來的比賽,依託已經建立起來的比分優勢,這場比賽成了火箭隊的戰術演練賽。進攻端的快速跑轟以及防守端的全場緊逼,各種各樣的技戰術接踵而來,火箭隊的陣容磨合越發嫻熟。

從第三節開始,火箭隊開始大範圍輪換球員。斯科特·布魯克斯、厄爾·克雷頓、馬特·布拉德、克里斯·詹特、理查德·佩特魯斯卡、拉里·羅賓遜、埃裡克·萊利,火箭隊替補球員紛紛得到上場機會。

全場比賽結束,比分定格在了94:82,火箭隊以十二分的分差贏得第一場比賽的勝利。

相比獲得比賽勝利,最讓火箭隊欣喜的還是經過這場比賽,已經證實進攻端的快速跑轟以及防守端的全場緊逼在火箭隊是可行的,接下來大家要做的便是進一步磨合陣型,讓球員之間形成化學反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

比賽結束,龍政很快找到保羅·艾倫。對於新的投資領域,兩人都有新的想法,迫切需要相互印證。

以日本文部科學大臣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兩人為首的十人團隊來到美國已經十天了,該調查的已經調查過了,他們與龍政簡單溝通之後,雙方約定在四月三十日於休斯頓火箭俱樂部會議室裡正式會面。

因為行程很滿,所以龍政比賽結束之後雖然很累,但是還是硬撐著與保羅·艾倫見面。事情擺在眼前,解決一件便少一件不是嗎。

埃克森美孚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富國銀行、強生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雀巢公司、寶潔公司、沃爾瑪公司八家公司,兩人首先決定介入的目標便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當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現在正在接受美國的反壟斷拆分,收購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還是得依靠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的專業團隊。

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託拉斯法》拆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分拆出一個繼承母公司名稱的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以及七個負責本地電話業務的公司,俗稱貝爾七兄弟———貝爾太平洋公司、Ameritech公司、貝爾西南公司、貝爾西部美國公司、貝爾大西洋公司、貝爾南方公司和Nynex公司。

經過這次拆分美國電信業從此進入了競爭時代,但是最重要的裝置開發製造部門卻是留在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龍政明確告訴保羅·艾倫,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雖然被拆分為八個公司,但是繼承原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主體的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仍是美國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它的再次被拆分指日可待。處於風暴眼中的新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無疑不能介入,最起碼以兩人的能力想要介入很難。退而求其次,龍政將目標放在貝爾西南公司上面,準備全資收購貝爾西南公司。之後,貝爾西南公司依託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的雄厚資金併購其他電信公司,逐步擴充套件業務、提升市場份額。

因為龍政在貝爾西南公司上面壓的賭注太重、前景又不明朗,保羅·艾倫手中七十億美金的現金很難發揮大的作用,兩人商量之後,保羅·艾倫就不介入貝爾西南公司的收購。

貝爾西南公司之外,龍政的第二個目標便是美國富國銀行。

美國富國銀行1852年成立於美國紐約,是一家多元化金融集團,業務範圍包括社群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

龍政出資一百四十億美金、保羅·艾倫出資七十億美金,兩人共計出資二百一十億美金用於收購美國富國銀行股份。

龍政能夠說服保羅·艾倫投資美國富國銀行,便是因為美國富國銀行的"清苦"文化打動了保羅·艾倫。

美國富國銀行的"清苦"文化,與美國其它銀行的"經典傳統"文化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個十分鮮明的事例,1986年美國富國銀行收購了美國克羅克銀行,並打算縮減合併後的各項開支。

美國富國銀行一早就定下結論,克羅克銀行的原班人馬中的絕大部分都是不合適的人選。他們都是一些接受過最高等教育、拘泥於經典銀行經營模式的經理人。

銀行設有專門的主管飯廳,大理石的裝幀、富麗堂皇,還有專業水準的廚師和價值五十萬美元的餐具。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富國銀行的"清苦"文化,富國銀行管理者的就餐待遇與大學生食堂一般無二。而這次合併不是一個平等的合併,之後克羅克銀行的原班人馬便做了鳥獸散。

合併之後,在美國富國銀行的"清苦"文化影響下,銀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