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灌籃之小田龍政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六八章 談判準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六八章 談判準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道日本政府有求自己,龍政一家無疑有了討價還價的餘地。

出版業、電影和錄音業、廣播電視和通訊行業、資訊服務和數據處理服務行業,在日本的發展和前景各有不同。擁有先知先覺,龍政對此擁有精準的判斷。

出版業自來便是日本的優勢產業,日本現在擁有出版社4183家,其中資本5000萬至1億日元的88家,1億日元以上的103家。年度出書100種以上的出版社61家,年度出書50~100種的有78家,其餘近4000家年度出書不足50種。80%的出版社集中在東京,10%在大阪和京都,10%分佈在各地。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講談社、巖波書店、小學館、平凡社、集英社、學習研究社、三省堂、丸善等;主要的政府********是:大藏省印刷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已經擁有集英社的前提下,龍政一家無意繼續增加在日本出版業的投資。

電影和錄音產業在日本早已有了夕陽產業的稱號,而日本電影和錄音產業直到龍政穿越前的二零一六年,仍舊處於低迷狀態。對於日本電影和錄音產業,龍政畏如蛇蠍,根本不會涉足。

日本的廣播電視產業,一直以來都是處於世界前列,但是日本大的廣播、電視全部歸屬日本廣播協會,由日本政府直接控制。龍政能夠收購的只能是私營的地方廣播電視臺。

既然日本政府願意給與支援,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龍政決定收購神奈川廣播電視臺。至於在日本建立私營廣播電視巨頭,龍政就不願意了。畢竟廣播電視行業向來不是暴利行業,龍政可不想將有限的資金放到廣播電視行業這個籃子裡。

至於日本的通訊行業、資訊服務和數據處理服務行業,不僅小田初範、百惠子兩人一無所知,就連擁有先知先覺的龍政也不瞭解。在龍政一家對其毫無瞭解的前提下,只能以先行調研為由暫時拒絕進入。

幾個小時的會談之後,經濟產業大臣等人的臉色無比凝重,因為直到現在,龍政一家也只願意收購神奈川廣播電視臺。

一筆千萬美元的收購能夠起到什麼作用,答案是沒有任何作用。

如果帶著這樣的成果過去,經濟產業大臣等人想象得到自己會受到內閣怎樣的責難。

面對想盡辦法推諉、糊弄的龍政一家,經濟產業大臣等人沒有任何辦法。

來到美國之前,內閣給了這個十人團隊一個硬性指標,說服龍政一家在一九九四年結束之前投資兩百億美金到日本本土,如果完不成,經濟產業大臣作為第一責任人,自動引咎辭職。

巨大的任務壓力面前,經濟產業大臣稍一權衡,就將備用方案拋了出來。

日本政府為龍政一家牽橋搭線,讓其獲得日本汽車工業的"准入證"。

作為日本的第二支柱產業,汽車工業雖然因為日本經濟整體的低迷陷入發展危機之中,但是不可否認,日本汽車工業仍是排名世界前三的頂級存在。更不用說,日本政府答應給與龍政一家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援。

-----

龍政、小田初範、百惠子三人對視一眼,似乎早有準備。

拿出一份合同模樣的檔案,龍政雙手遞給經濟產業大臣。"這是我們與保時捷公司、德國政府簽訂的三方合同,你們先看一看。"

"保時捷公司收購合同。"拿到檔案,經濟產業大臣看到封面,不由驚呼說道。

"不錯,芝加哥磐石管理公司已經全資收購保時捷公司,這樁收購已經透過德國政府的稽核,不日就要見報。"看著臉色凝重翻看收購合同的經濟產業大臣,龍政淡然說道。

看完收購合同,經濟產業大臣臉色沉重。

"設計、研發環節必須放在德國,生產、銷售環節可以搬到德國之外。"將收購合同遞給文部科學大臣,經濟產業大臣輕吐一口悶氣。

"德國政府竟然會答應這樣的條件?"經濟產業大臣仍然很難相信,"這不是搬空德國製造嗎?"

"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看著經濟產業大臣,龍政淡然說道:"保時捷公司面臨經營困境現在能被我們收購,產品太過高階、市場狹小是一方面,製造成本高昂以及進出口高額的關稅才是主要原因。"

"豐田汽車公司不也因為日美汽車貿易爭端面臨鉅額關稅,不得不在北美投資建廠嗎。"龍政侃侃而談:"在我看來,發達國家的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勢在必行。發達國家不但不能阻止反而應該鼓勵,因為只有這樣,發達國家才能騰出空間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以及方興未艾的信息產業。"

"說是這麼說,"經濟產業大臣不得不為德國政府的舉動所震驚:"真沒想到,德國政府竟然願意讓保時捷的高階汽車製造廠搬離德國境內。"

"我能問問,你們打算將保時捷製造廠放在哪裡?"文部科學大臣插口問道。

"是徽州廬州嗎?"與文部科學大臣對視一眼,經濟產業大臣試探著問道:"聽說你們在廬州買了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用於新建磐石產業園區。"

"不是。"因為這些訊息很快就要公諸報端,龍政也不隱瞞坦然說道:"是在徽州江城,位於長江中下游,便於海路運輸。"

"那麼,收購日本車企之後,也是將生產基地移到國外嗎?"經濟產業大臣凝聲問道。

"原有的生產基地不會變動,但是新建的生產基地不可能放在日本。"龍政侃侃而談:"日本的汽車消費市場已經飽和而且競爭激烈,日本車企想要發展只能繼續擴充套件海外市場。將設計、研發環節放在日本,生產、消費環節轉移到國外,是日本汽車企業不可更改的發展趨勢。以豐田、日產、本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不是已經這般做了嗎。面對這樣的產業轉移趨勢,日本政府只能因勢利導,而不是限制各大車企,為它們設定條條框框。"

龍政說完,現場陷入一片寂靜之中。對比這份保時捷收購合同,兩方人員都在權衡思考,為接下來的進一步談判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