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撿來的官人最新章節列表 > 小桃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小桃源

作者有話要說:

貼好了~謝謝支援~~活活

小景很堪憂……一個未平,一個又起……活活

大船沿河而下,天晴時康三元便站在船頭看風景,有雨時她便坐在船艙內看風景,碧水悠悠,兩岸的景色換了幾換之後,她的心情也輕鬆了許多,在一個小渡口登岸了。

問了船家知道此處叫錦夜城,離小桃源約有一日的車程。康三元見此處人煙富集,比渝州城另有一種繁華,物產也新奇,不同於她以前所見,便選擇在此處上岸,準備休息一宿,遊覽遊覽再僱車去小桃源。

錦夜城看來是絲綢的產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綢緞鋪子、繡工坊、裁縫店之類的,此處的綢緞綾羅不僅圖案華美豐富、質量也十分上乘,康三元因沒有了行囊,連件換洗的衣裳也沒有,遂揀著自己喜愛的樣式買了兩套成衣——出門在外不能露富,她揀的都是樸素的。

末了又挑了一家門面乾淨的飯館吃了晚飯,尋了個不大不小的客店住下了——舟車勞頓,她洗了個澡便沉沉的睡去了。

錦夜城的人說話,有些吳儂軟語了,康三元聽不很懂,第二天又買了些乾糧,打聽好了路,這才僱了車往小桃源走。

至此,她相信張齊兩人已經被她甩掉了,只是不知道兩人有沒有回家的路費,不過即使沒有,那將自己那些行李當了,應該也夠使的了。康三元想,如今也顧不得這些了,橫豎兩個人又不是小孩子——她總不能改掉這個操心的老毛病。

隨著離錦夜城越來越遠,人煙房舍也逐漸減少,道路漸寬,三家五戶的村落不時出現,有村落的地方一般有楊樹林或者竹林,綠蔭匝地,一些老者坐在大樹下或下棋或閒談,看起來十分悠閒。

又有形狀不一的半大水潭不時出現,盛夏時節,水潭內菡萏盛開,或紅或白,三五成簇,更有浮萍搖曳生姿,風驟起,滿池的碧波盪漾,甚是誘人。

車行緩緩,不時進入楊柳深處,俄而見牧童黃牛,俄而見負擔而歸的農人,不勝的鄉村景象,安靜如畫。

世人盛傳小桃源美,此處尚未到小桃源,已經古風濃郁,不知那小桃源是個什麼景象。康三元想起桃花源記那句:“黃垂髫並怡然自樂”。

在路上歇了一次,問一戶人家討了水喝了吃了些乾糧後繼續趕路,終於在日影西斜的時候,又望見了一處城郭——康三元一直以為小桃源就像陶淵明形容的那樣:“阡陌縱橫,雞犬相聞”,沒想到竟然是一處靠山臨水的城郭。

只是城牆有些殘破,想來是古城了,然則一進入城內,卻又不是一般城鎮的模樣——一派山明水秀。

原來這城的背後是插天的青山,這青山延伸了一脈直到城內,山陵起伏,房舍人家便藏在這些起伏的褶翦內,到處是蔥蘢的綠樹,叫不出名的繁花,更兼半山坡上有望不到邊的桃樹林,松樹林。此刻桃花是沒有了,遠望只有深淺濃淡的一片綠,夾雜著火紅粉白的山花,耀人眼目。

有人家的地方竹林隱隱,必有山澗,清流宛然,流水淙淙。因是黃昏了,到處可見振翅投林的歸鳥,各處竹林裡更是一片鳥兒唧唧啾啾的喧譁,石子壘砌的道上,不時有荷鋤挑擔而歸的村人,不徐不緩的歸家,男人挑著的籮筐裡,一頭是些農具瓜果,一頭一般會坐著一兩個半大的孩童,路過康三元的身邊時,男人目不斜視,婦人們多會樸實溫柔又略帶好奇的微笑著打量她一眼。

康三元打走了車伕,站在原地先看了看天上色彩斑斕的流雲,又望了望各處溝澗裡那嫋嫋的炊煙,覺得此地之美出於自己的望外。

黃公望晚年畫了一幅堪稱天作的《富春山居圖》,今日這小桃源,便甚有那畫上的富春山的調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此處似乎沒有客棧,今晚可住哪裡呢?

康三元依著石子路,沿著溪流往竹林深處走,一戶兩戶的房舍便赫然眼前了。

康三元這夜便借宿在了一戶人家裡。

這家人家的女主人倒很健談,康三元和她攀談才知道,原來自己現在看到的這部分,只是小桃源的一半,轉過那處較高的山後,便是小桃源的另一半,那一半靠近楽城,買賣商鋪應有盡有,是蠶絲集散之地。

康三元這才注意到這裡的人家院子裡都有幾棵到幾十棵不等的桑樹,便問這個阿九家裡有沒有養蠶,阿九指了指房後說:“我們這裡都指著養蠶為生呢,我們這裡的蠶絲不同於別處,蠶叫金蠶,吐出來的絲叫‘錦絲’,是專供御用的——”一邊說一邊從內室拿出一團絲給康三元看,康三元不懂這個,但她見這些絲又細又密泛著天然的金黃色,色澤飽滿,應該是很好的。

第二天康三元去看了山後那小半片小桃源之後,便決定先住在這裡了——小桃源裡的人叫山前這半小桃源為“桃源”,叫山後的這半小桃源為“後山”,以為區分。

後山確實很繁華,收賣蠶絲的、染坊、織布坊、繡工坊、客棧、酒樓、妓。館、賣農具的、賣家用的之類的,算是應有盡有。且也多南來北往的客商。

康三元覺得這後山雖然繁華,但是太吵,她很贊同小桃源裡的人的見解:要住還是住桃源,清淨。

但桃源內沒有什麼多餘的房舍可以出租,大家都是土生土長,房子都是代代相傳的。康三元借住在阿九幾天之後,她從後山僱了一班泥瓦匠石匠,在阿九家房子後面不遠處,較為平坦的一處竹林邊,造了小小的三間房舍。

這裡的人似乎沒有拉圍牆的習慣,大概是民風淳樸,覺得沒有必要?康三元入鄉隨俗,也只用竹子和木板之類的,圍著房子一圈插了一個籬笆牆。

這樣倒也不錯,看風景方便。

房子造好,已經過來了大半個月,這期間康三元閒來無事,大多時候住在後山的客棧裡,只有來看房子的進度時,會住在阿九家裡——阿九年紀和銀姐差不多大,體態略微豐滿,是個熱心腸,膝下已有了三個孩子,兩男一女。

康三元到了小桃源之後,由三元變成了阿元……

好在小桃源裡的人也不是十分封閉,因為要和收購蠶絲等的客商打交道,所以倒都聽得懂康三元的口音。只是康三元聽他們說話,常常要叫人家重複一遍才能聽得懂。

聽說懷孕早期多運動會流產,康三元壓根沒考慮這一層從渝州乘了車又換船的直到小桃源,折騰了這麼久,卻安然無恙,可見肚子裡這個娃是個強悍的……這點,若干年後康三元就深切的體會到了……

康三元現在想過幾天的清淨日子,也不想聽外面的什麼傳聞了,因此也不打算這樣快就開鋪子做生意——反正她手裡的錢還夠她花個幾年的,暫時也不用怕吃不上飯了……

於是她在小桃源內的日子便十分的清閒起來,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方才起床,起來不急不慢的燒些水,胡亂挽一挽頭便抱著茶碗坐在院子裡呆呆的看天,或者看螞蟻上樹……

餓的受不了了,這才去動手做飯,她因為無聊,做飯也開始講究過程,比如:炒菜時先要將菜料該切的切好,該配的配好,鍋該刷的刷好,盤子預備好,一切就緒,這才開始點火燒菜。

而不像以前,尤其是和宋崖住一起時,她通常是先點上火,這才火急火燎的去洗菜,鍋裡的水冒泡了,這才忙忙的刷乾淨,剛倒上油,又想起來這菜是要放肉的,肉還沒有切好,終於等著盛菜了,rshǚ.又現盤子還沒洗。總之,勞碌又混亂。

如今好了,如今她吃喝不愁,行動自由,又有大把的時間,因此,她常常拿著刀對著一隻土豆或者青椒認真斟酌:是切片呢還是切絲呢,該切多厚,多粗呢,要不要給它切一個造型呢?

於是,她盤子內的土豆片蘿卜花常常今日是月牙形的,明日是梅花形的……

長日漫漫啊……

太清閒了!康三元經常出去遛彎跟著阿九看她養蠶以打時光,阿九見她這樣清閒,便問她想不想養,她可以教她,康三元本來對這類蠕動的爬蟲有著心理上根深蒂固的厭惡的,但耐不住寂寞,跟著阿九看的多了,也就慢慢習慣了,除了還是下不了手捏它們之外,看著是沒問題了,反正也百無聊賴,於是她一日便從阿九家端了十幾條金蠶回去。

小桃源裡的人民風不僅淳樸,而且很有種天然的修養,也不像一般街頭巷尾的人,喜歡打聽人的是非,這點讓康三元肅然起敬,又自慚形穢——人家這才是修養啊,古風啊。

阿九和她熟,也只閒談間約略的問過她的身世,康三元介於自己的肚子很快就會大起來,因此只好編謊說:“因為北邊戰亂,公婆丈夫等都死在了裡頭,只有我逃了出來,恰好經過這裡,再也逃不動了,肚子裡又有了孩子,所以想先住下來——”

阿九聽了面帶憐憫,康三元內心很愧疚……

康三元覺得自己整日無所事事,坐在院子裡看天太招搖了,大家早晚會把自己當個異類的,因此也謀劃著在自己屋後種幾棵桑樹,養蠶也要養的像模像樣一點。

她把這個打算告訴阿九之後,第二天阿九的官人阿便趁上山打獵的空,替康三元挖了十幾棵桑樹苗回來,康三元本來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人家就這樣順手認真的幫了自己,她摸摸頭感激的道謝,晚上忙忙的做了桌拿手的菜餚,請阿九全家來吃,以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阿九倒也不推辭,抱著孩子拎著剛悶好的兔肉——山上打的。來的,還拎了自家做的的陳釀桂花酒,說說笑笑的便來了。

康三元自來小桃源,第一次吃飯熱鬧了一回,心情很好。

晚上阿又幫著她將小樹苗植在了房後,剛下過雨,土很鬆軟,倒省了澆水。康三元看著半人高的樹苗子,心想等這些長起來至少要個一年半載吧,那時候這十幾只金蠶不知道還在不在了……

這錦絲是小桃源的獨一份,之所以這裡的蠶會吐這樣天然的黃袍御用絲,是因為這裡的桑葉不同於別處,粗看看不出什麼,細看這裡的桑葉筋脈更細,並且葉片在陽光下是一種金綠色,十分罕見。

晚上阿九一家在康三元的房子裡聊了一會兒天便告辭要回去了,到了院子裡,阿九忽然望著右側的竹林後道:“咦?阿離回來了?屋裡亮著燈吶——”

康三元循著她的視線望過去,果見一直黑燈瞎火竹林內的那幢青瓦舍中,露出了一點燭光。康三元早已聽阿九說過,這戶人家住的是個讀書人,前些日子去參加鄉試了——今年的皇上不知道怎麼了,本來三月初是會試的日子,所有的過了鄉試的秀才——也就是舉人,都要進京參加會試,這本是正常的。

但皇上同時又下了一道聖旨,命今年五月份各州再舉行一次鄉試,作為例外的恩科,凡有志的學子,在頭一年冬天落榜的,今年五月份這次鄉試還可以展志,只是,介於兩次鄉試之間相差的時間短暫,所以,五月份的這次鄉試各州只取頭五名,取中者可直接由皇上欽點承辦差事——當然一開始不是什麼大差事。

但這對於學子來說,已經絕對是千古未有的榮耀和機會了。而五月份,戰事剛開始。

阿離叫韓離,因為母親病重,去年冬天的鄉試沒有參加,今年皇上頒了這道旨意之後,阿離戴孝去逍遙州城參加鄉試了——小桃源屬於錦夜城的一個小縣,錦夜城隸屬於逍遙州。

看來是今日才回來。

阿九便抱著小女兒要過去探望韓離,約康三元一起來,康三元想了想,左右是鄰居,以後要常見的,便將柴門帶上,與阿九一起過去。

韓離家這個院落看起來雖然有些年頭了,但是十分整潔,更兼修竹細細,花木扶疏,因此比別人家的看著都齊整,一行人到了柴門前的時候,院子裡正有一個修長的男子的身影在花棚下理著什麼。

聽到阿九的招呼,那男子轉過身來,月色下,是一張眉清目秀的臉龐,書生氣十足。

康三元覺得他模樣上十分像小山,只是多了些書卷氣,便沒來由的生出了一分稔熟感,且覺得思念他們了……

這裡韓離開了柴門,訝異的一笑問道:“九姐,這位姑娘我好像沒見過?”人是問阿九的,目光也只看著阿九,和這裡的男人一樣,見了陌生的女子,有禮貌的目不斜視,康三元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