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收麥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收麥子

跟堂伯家商量了讓他們兩家暫時擠著住的事後,我就跟著浩清哥收拾出了下面房最邊上的一間屋,把兩張木架子床上換上了新做成的墊絮和新被子,讓溫林母子在堂伯他們旁邊的一間屋裡住了下來。

晚飯時,幫忙的大伯娘和我親親老孃都趕了回來。溫林見家裡是這麼一大家子人,雖然很是意外,但除了羨慕也沒什麼其實表現。直等堂伯他們和溫林母子睡下後,一家人才是在坎子上說起了白天永紅媳婦娘家人的事情來。

我的親親老孃和大伯娘開始一人一句講了起來。我見一家人都沉了臉,一副要審判她倆人的樣子,卻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打圓場,她們兩人已經紅著眼框,在爺爺等人一人兩句的提問中,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個遍。

原來兩人自從中午見奶奶丟下那些話就回來後,永紅媳婦孃家幾個女人還表現得很是委屈的鬼樣子,老孃和大伯娘兩人大概明白原因後,就當場跟她們理論起來。村長和幾個老人聽了幾句也大概知道了原因,勸說著兩方人給新人留些情面才是沒吵起來。老孃她們兩人算是熬到了下午擺席,為了全兩家的面子,忍著吃了幾口飯才是離席回來了。

聽著兩人把白天跟那幾個女人說笑的話說了一遍,我算是明白了。真相果然跟我和大哥兩人在作坊裡分析的沒什麼出入,當時兩人真都以為那家二姑是把叫小玉的女兒藉機讓她倆相看了,或許說,應該是那幾個女人誤導著讓她們那樣以為的。

事情說開,家裡的人也都再沒什麼怨怪的。原本白天很是生氣兩人的奶奶還細聲細語的安撫道:“行了,白天我也是太急,這事畢竟對咱們家不管是芽兒還是幾個小子都不好。以後你們經了這事,也留些心眼,別再跟人隨便說起孩子們的親事來。也倒不是咱們掙了錢就看不上誰,只是如今打著結親心思的怕是不少了。我和你們爹早兩年都商量過的,幾個孩子真結親,不說家境如何,但親家品性一定得好才行的。”說完就也不再多說,只是拉了兩個紅著眼的媳婦手,拍了拍算做安慰了。

兩人自是連連應著,老孃倒好些,抬頭還強笑了下。只是大伯娘也跟著抬頭笑時,被大伯給狠瞪了一眼,就又紅著眼低下了頭。

爺爺見這情況,斜眼瞪大伯一眼,才磕了磕抽滅了的菸斗道:“行了,敏誠敏義你們都別再牽連自家媳婦,她們這也是遇的人經的事少了,才上了那家子的當。”說完見兩個兒子點頭,才是又道:“你們如今也看清了那家是什麼樣的人了,以後該遠著的都遠著些。”見到大兒媳婦頭更低,忙補充道:“也不是讓你們就不跟普家來往了,那李紅英怎麼說也是老大媳婦家的堂姐,大家該怎麼處怎麼處,只是別跟永紅那新媳婦處近了,省得招口舌。”說完卻是不再說話了,只是又填上了一鍋煙大口抽上了。

見此時一家人都無話說的冷清場面,特別是大伯娘聽到爺爺的交待後,有些無奈卻堅定的表情,更是讓我多了幾分莫名的無奈和遺憾。我也只得在心中感嘆:這些年咱們兄妹幾人跟永紅的感情,怕是因他那媳婦多少都得有些隔膜了。

新的一天開始後,又是一陣的忙亂。

永紅媳婦也並沒有出現在大家面前,此事不但沒掀起什麼風波倒像沒發生過一樣。普永紅兄弟雖然並沒再時常往我們家來,但依然每天跟著在山上開荒,普永紅依然帶著工,唯一的不同只是大哥他們並沒像去年一家去幫他家建溫棚子。

而‘撿’回來的溫夫子——溫林,養了兩天病後,早知道學館還沒有建起的他,也不顧家裡人的反對,開始上山跟著開荒去了。而溫林瞎眼的老母,每天都習慣坐在她母子的房間門口,曬曬太陽跟著在家裡管理家務的奶奶拉拉家常,兩個老太太幾天就親密起來。

晃眼就到了二月初十,甘蔗共收到了70多萬斤後越來越少,已經停收了;河對門的荒雖然還得再開上一星期左右才開得完,但柿餅作坊兩天前就建成完工了。因為又遇上了收麥子的日子,柿餅作坊建成之日也沒像糖作坊建成時一樣慶賀什麼的,只是一早安完門時放了串鞭炮,就直接拉了建作坊0多人的隊伍開始收麥子了。

好在作坊都建好,兩個作坊裡都留著大大的院子,正好我家和大伯家一家佔了個作坊院子,曬上了麥子。

一早我就帶了柯楠地裡作坊兩頭跑。

先是檢視了後園溫棚地裡先後育上快能栽的玉米苗、辣椒苗,和菜園地裡育上的兩種石榴苗。二月開氣已經加暖,連早上都不用再穿那加了棉花的棉衣了,玉米、辣椒苗一天一個樣長著,石榴苗也開始發起了紅紅的嫩芽。

又檢視了山樑上的樹苗和甘蔗苗等情況。在這陣子裡,我又抽空先後‘買’回來了三次共6000棵的桂圓、芒果、荔枝、杏子、李子幾種果樹苗。原本落光了葉的杏樹、李子樹和梨樹等也發出了新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順路還去檢視了新種下的開始發出新芽來的葡萄苗。這也是我三次中新‘買’回來的,光我家就是000棵,大伯家000棵。大人都太忙,只知道我種這麼多運不遠的葡萄是有大用的,倒也沒多管,就讓我安排著人給種上了。

看完了山地,領了柯楠走在去作坊路上時,我忍不住例起了嘴。上萬棵的果樹,到了兩三年後,可是能掙上一大筆錢呢。越想越是激動,嘴角也越咧越大,彎腰揉了下如今比成年土狗還高壯的柯楠時,我已經露出了一排雪白的小米牙。

“小姐,等等我。”燕兒帶著一群十幾個抓回魚苗的孩子從後方追來。她見我回頭就笑道:“小姐要跟我們去放魚苗嗎?浩清少爺說我不能偏心,讓我今天起收的魚苗得放他家山溏裡去了,一早還給送來了一筐錢。”說到最後,有些不服氣的嘟起了粉紅的小嘴。

看著這從小有些護食的燕兒,我不禁笑了起來:“呵呵,你可真小心眼。咱們家路下方的六口山溏都放夠魚苗了,難道你想放到後山樑的山溏去不成?後山溏挖得淺,到時我另有安排的。”說著推了推已經走到進前的燕兒,打趣道:“快去放魚去,等下你不是還要幫我浩強哥他們開荒的人送水嗎?”

這招果然靈驗,燕兒耳朵一紅,慌著就招呼起了幾個孩子,一溜煙跑了個沒影,哪裡還想著要抱怨和黏著我去放魚。

這還是我在快放棄時,偶然間發現的秘密。燕兒這小姑娘,還真是喜歡上了我本以為不可能的劉浩強堂哥,而且兩人好像是相互看對眼那種。對此,我倒是沒意見的,雖然兩人年紀差了五六歲,但對於曾為現代人的我來說,這根本不算事。

心裡想著兩人的將來暗笑時,已經來到了糖作坊的門口。

周嬸男人黃建立跟幾個村民正用彎架背了連桿帶穗的一捆捆金黃麥把從路下方上來,見我就笑著打起了招呼:“芽兒又來了啊,放心吧,今天你家麥子就能收完了,你家那作坊裡壩子大,曬得鬆散,過上兩三天就能打麥子了,不用像往年一樣翻曬幾次了。”

沒想到往年我擔心地方小曬不好麥子,就自己去翻曬的事都被人知道了。心裡暗自感嘆著村中雞毛小事流傳的驚人速度,邊跟著幾人走邊不好意思的笑道:“嗯,我就是隨便來看看。”見王建立一副瞭然的樣子,只得紅了臉插開話題道:“明天是給我大伯家打場了麼?”

“嗯。”把一背沉甸甸的麥把往外院中心一放,黃建立笑道:“你爹剛才在地裡時,就跟我們商量好了。明天讓幫你大伯家打場脫粒,後天開始就要修你們家兩個作坊的外圍牆了。”

旁邊一人村裡姓楊的年輕後生也來了興趣,摳頭看著我笑問道:“說是要先建兩個作坊的灶房呢,然後還要在作坊後邊建個小灶房和牲口圈、茅房什麼的。芽兒你家是要搬到作坊來住。”說著時一臉的羨慕。

見大家都很好奇,我“嘿嘿。”輕笑一聲才道:“不是的,我堂伯他們房子不是還沒建起來嗎,先讓他們住進來,灶房主要也是為了方便以後給幫忙的叔嬸們做中午飯用的。”

大概的解答了下大家的好奇,在黃建立帶著幾人又往地裡去時,我隨意的看了看快曬滿外院心的麥把後,也往糖作坊內院走了進去。

大伯正熬著今天的第二鍋糖,而大哥和曉晨哥一個趕著兩頭牛榨汁,一個砍著甘蔗截,連老孃和大伯娘兩人也是又是燒火、又是翻渣子、擺碗打雜的,快得手眼不得閒。見我進來,幾人都只得空隨意的問上兩句,又專心埋頭忙上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