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往哪兒去尋(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往哪兒去尋(第二更)

雖說從家裡過來的路上已經聽說,但從西院穿過與作坊圍牆上的拱門,進了糖作坊外院裡,往北邊的大院心看時,我還是被狠狠的嚇了一跳,原本以為都是把土豆一個個的排開晾曬在院中,但這產量卻是出乎了我的預料。

我自是知道土豆是個高產作物,在世界五大糧食裡排在了第三位,僅次於玉米和小麥而已。而且也知道,現代時土豆畝產最高得達萬斤,正常情況下因品種與產地,所以會有6千斤與千多斤之間。

對於家裡種下的這清朝老品種的土豆,我透過往年裡家種植過的經驗,也初初估計大概能在兩千斤左右,可是沒成想,眼前這7000平米左右的院心裡,竟然真是兩三個的重疊著堆了大半院近5000平米的土豆。

而且還有僱來的村民們,一籃籃不停的往院中背土豆回來。

照這堆法,一平米應該也是有0多斤的土豆,而5000來平米,就是15萬多斤的產量了。

如果真照燕兒所以,只挖了二三十畝,那畝產竟是達到了5千多斤。

我心中驚異起來。天呢,這可是都趕上現代的新品種了。一時,讓我呆愣在了大大的院邊青磚路上。

心中翻滾著究其原因。但想到自己在家裡時,就是時不時的往各山溏里加空間水,而張管事他們澆灌家裡農作物時,就剛好都是習慣性的從山溏裡挑水澆或是放水灌溉。

一時間,我心裡有了幾分明白過來,而且心中也生出幾許興奮。原來這空間水,還是可以高產的,以前卻是多沒去探究過呢。

心中定下後,我邊往前走,邊重新開始打量起了這條,已經鋪好了一條青磚路的糖作坊外院。

腳下這條從家裡能過來一直是米多寬的青磚路,能一直這麼直線的通到大伯家。

這個佔地長寬都是100米來米基本呈正方形的作坊外院,四米來寬的作坊大門正是建在靠路一面牆的正中,把那面牆分成了左右各40多米。

而在進大門的左邊,也就是西面0來米開外,已經是建起了一棟長達15米左右三間的廚房,而在廚房過去四五米外,就是背靠著糖作坊內院圍牆一棟5間兩層、座西向東的大倉庫房了。

這倉庫房的的北頭兩三米外,正好就是我所站的青磚路的更前方。在那裡,就是一個進糖作坊內院與路齊寬的圓形拱門,此時兩道大大的門都緊緊閉著。

在這條路的北邊兩三米外,就是另一棟兩層都五間的倉庫房了。

而在這同樣座西向東的倉庫房北頭,就是一排排的連通敞開式倉庫,直到靠山的北牆邊上後,北牆同樣的是敞開形狀的棚子,但靠西邊卻是建上了一段能關騾馬牲口的圍欄,然後才是同樣的空地,可以放貨物也可以停車輛。

北牆這有80來米長的棚子,一直連通到了東牆那一排有70來米長的棚子上,然後在我來時路邊的幾米遠停止;而路的南邊幾米遠處,又是一排十幾米長的棚子,連通著作坊大門東側幾米遠外那四十來米的棚子。

邊走邊打量著,也不知道用了多久,我硬是把這糖作坊外院沿著邊上逛了一圈,又回到搭在東牆這邊青磚路旁同樣米多寬的瓦棚子下。

正看著瓦簷下方那一尺多寬的水溝發呆時,我的衣袖被燕兒輕輕拉了一下。

我轉頭看她時,她笑道:“張管事來了。”說著指向作坊門邊。

我往左看過去,就見那張老實已經快步走了過來。

他到進前,看到我們三個女孩子“小姐”、“表小姐”、“燕兒小姐”的叫著一陣請安後,才是看著我恭敬道:“小姐,您看到這院中的,是今天挖回來的畝地左右的洋芋,小姐您看這樣堆晾合不合適?如果覺得不妥,老奴馬上就照您吩咐的重新讓大家再整。”說時,他滿是皺紋的臉上止不住的露著喜色。

聽他一說,我心中才道:喔,原來是畝,燕兒那急性的,竟然說是二十幾畝,不過這平均在4000多斤的產量,已經是非常的高了。

我想著時,側頭瞪了一眼正吐舌頭的燕兒,才回頭看著張老實道:“呵呵,張大爺這樣安排已經很好了,只要這一兩天不會下雨,那後天下午就可以把這些洋芋收進倉庫暫時放著就行。明天開挖我大伯家的洋芋吧,他家的堆在柿餅作坊那頭收他也方便。後天再挖我們這邊的,這樣場地剛才也能錯開了。”

我安排完,見他連聲應下了,才是又笑道:“這洋芋比起旁人的,也算是高產了一倍有餘,有僱來幫忙的村民們的功勞,也是張大爺你盡心管理田地有方,真是辛苦你了。”

他聽了這話連道不敢,臉上又是恭敬的道:“老奴也是照著小姐吩咐去做的,平時老奴也只是盡著自己的本分而已,小姐莫要再這樣說了,老奴真是受不起的。”

與這最愛自稱老奴的張老實說話,是最累人的。但我還是道:“呵呵,那多的我也不說了,今天來幫忙挖洋芋的,應該也多是平時僱來田地裡幫忙的人,傍晚發工錢時,你記得給大家每人多發上10文,讓大家也跟著歡喜一下。後邊幾天挖洋芋的工錢,也照這個數給就是。”

這張老實連聲的又幫著村民們道謝,而背洋芋回來的村民也有聽到了,也是一臉喜色的過來道謝,並說以後來幹活時會更加盡心。

其實我讓多加10文工錢,也就是想村民們覺得莊稼好了,就能多得些工錢,以後能更盡心。如今聽了這幾個村民的話,我自是也高興的,開始高興的跟村民們說了幾句家常,問候了一下他們家裡的情況。

直到把村民們送走,我才是看著要往地裡去的張老實道:“張大爺,我剛才看了一下這作坊院子,確實太空了些,雖說晾曬東西是空闊的好,但還是栽上些樹吧。不光這青磚路的兩邊,就是這些瓦棚子前的水溝邊上、大門青磚路兩邊、和那廚房跟倉庫周圍的大空地上都可以栽上的。只要留出大院中這晾曬東西就夠了,以後太陽大的時候,也不顯得那麼曬,看著也舒心一些。”

張老實聽我說時,眼睛也是隨著我說的地方四下打量,聽我說完後,忙是連聲應了。

見他並沒多問,我笑道:“不光是這糖作坊的外院子,其它的三道作坊院子你也照這章程計劃著栽上就是。”

“小姐,那。”他猶豫一下,見我詢問的眼神,才是直道:“小姐,這可得不少果樹苗子呢,可老奴不知道能不能去買得到啊。”說完一臉的為難。

嘿嘿,原來自己竟忘記說樹苗的事了,忙是道:“這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自會打聽著買上些的,到時你就照著這章程找人栽上就是。”

說完,他又彙報了一下地裡的其它瑣事,才是急急的趕往地裡而去。

見張老實走了,我才是看著燕兒嘻嘻笑道:“奶奶讓我們來抓雞,結果咱們在這耽擱了這麼久,今天晚上看來只有吃乾鍋雞,你跟梨花快去抓了,我再到作坊其它地方看看,有什麼我不知道的變化。”

見梨花一臉的不情願,我笑道:“表姐也快跟著去吧,我又不會跑了,你聽話,晚上我就教你畫畫。”幾句話哄好了梨花,我才是看著燕兒交代道:“抓雞時,多抓上四隻給作坊這邊,讓他們別省著就晚上加菜,記得讓翠花給柿餅作坊那頭的鄒家5口和我大伯家送兩隻過去。”

“知道了小姐。”燕兒臉閃著欣喜,脆應一聲領著梨花就往作坊後門跑了去。

看著兩人飛速離開,我搖頭輕笑,心中邊暗嘆女大不中留,邊向著緊閉著門的糖作坊內院去。

這糖作坊內院,除了早前三面牆邊都建著100來米長三米多寬敞開的棚子,和北牆一排100來米長、五米多寬的棚子下製糖的大鍋、大灶、和石榨子外,就只這條新鋪的石路是我沒見過的了,也倒沒什麼好看的,轉而直接順著路往那通向柿餅作坊內院的拱門走去。

進了柿餅作坊內院,一路隨意的的看了看拱門北邊,那靠近東牆而建還沒用過的大烤房,又遠遠看了看其它靠著牆邊而搭建同樣的瓦棚子,就順著路往前而去。

走出了十幾米,我去是停了下來,心中像是有些膽怯一般,只遠遠看著靠近外院的南牆、北牆邊的兩棟五層的大倉庫、和同樣三間的廚房,開始愣起神來。

那靠著左邊,也就是北邊的一棟裡,可是住著我的外祖先一家呢。這一過去,要是他們像給家裡人一樣,行上大禮,自己這心裡真是不好受。

也不知道我那年輕的外祖先鄒大成病好沒有,而大成外祖先那比我還小上兩歲的女兒,也不知道如今是個什麼樣。

“小姐,你是要去看鄒大爺一家嗎?”翠花了聲音從我身後響起。

我心裡笑罵,自己竟然能愣神到聽不到腳步聲後,才是轉頭有些吃驚的問道:“是燕兒讓你送過來的,她沒自己來?”問完又覺不妥,改而道:“呵呵,你快送過去吧,不然我堂伯和鄒,鄒家就得吃宵夜了。”

說話,見她輕笑著應了就要告退離開,我猶豫一下,喊住她問道:“翠花,那鄒家裡生病的鄒大叔和那小姑娘小蓮怎麼樣了?他們還在吃藥嗎?”

我有些緊張的看著她回了頭,俯了一俯道:“早上時老太太讓我去看了,鄒大叔已經好多了,那小蓮也好了些,只是依然還沒開口說話而已。”

聽到這訊息,我心裡就是一鬆,只要我那年輕的外祖先沒事,還年輕的他將來一定會給他們鄒家留下根苗的,我現代的媽媽應該也能順利出生了。

打聽到了鄒家的訊息,我心中倒也不再發慌。

雖然我現在都還不明白,為什麼我會遇到他們,而把他們帶到這個清朝時期我外祖先他們必然會來到的故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時在武定時,如果沒有意見我,以他們當時的情況,我還沒給鄒家留下根苗的年輕外祖先必然會病死或是被那幾個地皮打死,而還小又病重的小姑娘小蓮,也必是活不成的。

但卻是被我遇到了,而且在不知道他們的姓氏時,就決定為他們還掉5兩的債後帶他們回家。

當時,我看清他們的容貌,又聽那鄒老太爺報了他家人的姓名、字輩後,我真是不可思議到了極點。

而據爺爺和外公都講過,他們的祖先都是前後來到這地方的。那麼我的祖先呢?難道也是要我去把他們帶回來?但我又該往哪裡去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