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章 粉條之後釀美酒(第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章 粉條之後釀美酒(第三更)

眼前的事情忙亂,也沒有時間讓我多去想些什麼,再痛思了一下午後,我自是已經看淡,覺得應該來的都會出現,雖然那出現的方式有些讓人覺得怪異,但我卻是真的淡定了。

五月最後一天的這個晚上,已經知道我讓漲了工錢的大人們沒什麼意見,爺爺還讓奶奶拿出了兩匹青布、一匹藍布,一家人晚飯後去了作坊那頭,給了張、範兩家作為獎賞。

六月初一天剛亮,外公一人就趕了來,跟著我大哥劉浩軒一起,把我那三個表兄弟道到了鎮上唸書。

而土豆田地裡,因為多來了0個村民,村民們頭天得了每天多十分的賞錢,那幹活叫一個起勁。所以用了這一天時間,不光把大伯家的49畝土豆挖了回去,就連我家餘下的0來畝土豆都挖了回來。

因為地方不夠晾曬,最後還是把第一天的土豆都收攏了些,後邊0畝的9萬多斤土豆才是晾進了院裡。

看著這來出力的村民,我當然也倒沒虧了他們,當天傍晚直接每人發了0文的獎金。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初二了,張老實又是安排好了兩批人手,開始加緊的整起了水田和種起了地來。

而我跟著家裡人,也開始著手做起了加工土豆粉條前的準備。

這一忙活,轉眼就到了六月初六。

張老實晚飯後來回報,說秧子都插進了整出的水田裡時,而地裡的花生、玉米卻還要點上兩天才行。

而這時,糖作坊內院裡,外公初一時,在靠近北牆一邊又砌上了兩口獨立的大灶。

西牆靠著北牆那頭的轉角處,已經按好了兩架能用牲口拉的大石磨,大伯他們還做出來了很多木架子、砍回了長竹杆。而且,爺爺還在當天下午給買回了四頭讓我暈菜的毛驢。

我本以為要用牛拉呢,結果爺爺卻說牛拉磨速度慢,而且牛拉了兩三個月的磨,又在農忙時幹活犁地,得休養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這個,我是不清楚的,不管是因為爺爺心疼牲口,還是真的毛驢拉磨比牛好使,反正只要能有牲口拉磨,我也沒好奇心去探尋,只忙活著安排制粉條的人手。

一家人跟著張老實一起過了糖作坊外院裡後,爺爺就看著我大哥劉浩軒吩咐道:“浩軒去柿餅作坊那頭,叫了你鄒大爺他們大人過來,你妹妹這也好分派人手。”

聽了爺爺這話,我愣了一下。說實在的,我目前一直沒計劃外祖先他們一家人,只想等著以後讓他們直接管著製鹽菌那事就行,可現在聽爺爺提起,我不得不正視上我與自己外祖先們相處的問題了。

“浩軒,你發什麼愣呢?”爺爺的聲音再次響起,我往大哥看了過去,發現他也正看著我。

額?這是....難道大哥也發現了我對那家人的不同?

我正有些緊張時,奶奶卻道:“浩軒去叫來吧,那鄒家的媳婦和老婆子這幾天都來問我,有什麼事情要交待他們去辦。我們這是好心,想讓那受了大苦的一家子好些歇歇,可是他們這樣卻是不安心啊。”

我聽到奶奶說完後還嘆了一口氣,見她看著大哥的表情沒什麼異常,但卻覺得她的話像是對我說的一般。

略一愣後,我自己輕笑一聲,看著大哥笑道:“看來鄒家大叔的病是好了,大哥就去看看吧,如果合適,就讓他們都過來,跟大家見見面,往後能有多些人一起走動,應該也是不錯的。”說完時,心裡更是輕鬆了很多。

大哥撒腿跑去叫人後,我們一大家子跟院中的三家人說起話來。

看著不遠處穿著短褂,很是親熱的跟範洪、張老實兒子張大聊天的溫林,我才恍然想起家裡還住著個夫子呢。

暗算著時日,才知他來家裡竟已經是近半年,我最近幾月卻是常忘了他的存在,心裡啞然失笑後,看著旁邊的爺爺笑道:“爺爺,咱們今年雨水收後蓋個學館吧,就是那些大村裡那種村學。”說完時,又掃了一眼那在不遠處形像完全變成了個村夫的溫林。

爺爺隨著我的眼光看了過去,隨即點頭輕笑道:“嘿嘿,芽兒你說了算吧,反正早前你就計劃著要蓋的。這溫林我看著是不錯的,雖然我不知道他學識如何,但他人品格方面是絕對沒問題。這樣能屈當個莊稼人又能當挑夫的人,我就是佩服。”說完就接著抽起了煙來。

此時,大伯也接了話道:“嗯,溫林這讀書人是不錯的,雖然沒功名,但我覺得他是有些學識的。而且如今這世道,考不考得起功名,可不光是看學識就行的。唉,說偏了,就說爹說的這人品,我也是認同的。如今他白天幹活不要工錢不說,晚上得空的時間,還很是熱心的教著這張大家的小子和範洪家小子識字,而且聽說還很是嚴厲呢,但那兩小子可是對他恭敬有加。”

大伯說的我自然也知道一些,這都是好幾個月前就開始的了,但後邊聽著他們又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起那溫林如何好,如何孝順等,我算是對溫林有了更好的印象。

大家正各自打堆說著話時,大哥卻是把我外祖先一家都帶了過來,而且連我一直沒聽說過話的小蓮也來了。

這五歲多的小姑娘,我真不知道應該叫她什麼,畢竟她將來肯定是要嫁人的,而三百多年後,我跟她的後代已經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了,所以對著她,我就算叫著她小名也是沒有壓力的。

唉,也不知道別人是什麼感覺,但我就剛好是如此,這種感覺是不是有些奇怪,我自己是不得而知了。

“芽兒,怎麼好好又發愣了?”奶奶在旁邊拉了拉我,她的聲音也緊接著在旁邊響了起來。

盯著別人小姑娘發神,讓我有些不好意思,忙是清了清喉嚨道:“沒事,就是想事情想愣神了。”

我這說完了話,爺爺就看著大家道:“呵呵,今天過來呢,就是大家一起安排一下後邊要做那洋芋粉條的事,大家都坐吧,這長桌長凳的可都擺好了。”說完後,他又把人都叫坐上了,才是坐到正北方主位上開始按照大家在家裡大概商量的,給三家人說了起來。

此時,院裡擺上了五張給僱工們吃飯的長條桌,除了離開的溫林和他沒下樓的娘,張、範、鄒三家15口,加上我們這邊11口,坐在這桌子兩旁也是鬆鬆的,而且很有些在會議室開會的感覺。

三家15人,除了張老實要管田地、和才5歲多的小蓮外外,張、範兩家的三個孩子,和三家的老人都被安排留在作坊裡照顧牲口、煮飯、種菜園等等瑣事。

而三家的6個年輕人,卻是都被安排學習做粉條了。

聽著爺爺的安排,三家自是不敢有意見,我們自家人也是沒意見的,而且我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當。

我本以為今天是要我來安排的,但聽爺爺搶了我的話,又安排成現在這樣,我也倒是樂得清閒,只靠在奶奶的懷裡,邊聽大人們聊閒話,邊坐在長凳上細細打量著正坐在我對面那叫蓮兒的小姑娘。

早前忙著趕路,又忙著去關照我的外祖先們,都沒細看過她,現在越打量,越是覺得有意思。 因為這小姑娘長得很像我現代時要好的,小名也叫小蓮的表妹。不光是那高眉峰、深眼框、高挺鼻樑、大鳳眼、油黑的皮膚,就連我表妹那很有個性的稜形嘴唇都是一樣一樣的。

聽著爺爺說讓大家各自去休息的話,我看了眼對面那初時慌張、隨後驚疑,時而深思皺眉、時而咧嘴偷笑,現在又盯著桌面發呆的小蓮,才是跟著爺爺他們離開。

而在我離開的一路上,對那小姑娘依然非常好奇的同時,也在心裡有了些打算。

但這出只是一種打算而已,因為在做粉條開始的日子裡,不光是我這大師傅忙,連全家都很忙。爺爺要時不時往鎮上一次送很多貨、大伯依然得帶著堂哥幾個趕做傢俱、老爹要在大量的雨水下來時,把我的小樓整歸整了。

小姑娘梨花的任務是習字,燕兒每天得帶著僱來的三個孩子喂上半天的魚,結果,就餘下我們兄妹三個和奶奶她們三個女人了。

有了石磨,又有了三家人幫忙,我們一起從早到晚的忙活了起來。

土豆磨前只用洗乾淨不用去皮,所以每天能磨掉000多斤土豆,製出1500斤新鮮溼粉條,曬成500來斤幹粉條。

我們每天一早吃過早飯8點左右開始進內院,中午1點左右就在外院跟四家人一起吃飯,而下午6點左右時,才是能回自己家裡吃晚飯,晚飯後,還又得進作坊忙活上兩三個小時,直到10點左右才休息。

等終於大家都能慢慢上手,做出的粉條也越來越均勻、筋道後,我終於松了一口氣時,卻已經是到了六月二十。

但這時,葡萄卻是又能摘了。而釀美味的葡萄酒,也得馬上開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