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兄弟姐妹齊種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來了四個貨商(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來了四個貨商(第一更)

六月二十一,一家人在正房的飯廳中還沒吃完酸辣粉,張老實就已經急慌慌的趕了過來。

他請了安,才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恭敬道:“是我太冒失了,主子們先吃,我在旁邊等等。”說著就往大拱門去客廳。

看他剛才一臉的急色,我放了還剩下小半碗的酸辣粉,吸了一口氣對也停了碗的爺爺他們道:“你們吃著,我去看看。”又是忍不住的吸了口氣,嘴上的麻辣感才是好了一些。

我走到客廳,邊示意站著的張老實坐下,邊倒了一杯一早煮好的菊花花,喝了一口解了些辣,才是看著他問道:“張大爺你說吧,這一早是有什麼變故?”如果不是計劃有變,他應也不會如此焦急的趕過來,這老爺子向來把我們吃飯的時間掐算得很準。

“小姐放心,沒什麼變故。”張老實連忙站起身,又尷尬的一瞬才道:“其實就是這一早又來了四個商販,天才亮就找到了我們作坊外院那邊來,是實在想買上些葡萄。我本是早前就回過不賣的,這次他們來聽我回了同樣的話,可還是再三懇求,又都是早前賣早玉米的老熟客,我這不是沒辦法,答應下再幫他們回稟主子們一次。”說到這時,恭立在衣襬兩旁的手可能是緊張的往腿上貼了貼。

看他這樣緊張我有些好笑,這一沒什麼大事不是,就輕笑道:“嗯,你這樣是對的,畢竟平時你與他們打交道得多些,既然又是他們求了過來,怎麼也不能不管。”我一思量,就問道:“他們有沒有說想買多少,又能出什麼價格?”

張老實抬頭忍著驚喜看我一眼,又恭敬道:“這四人都是往來於各大府城間的,多少倒是沒說,他們也只是求能賣上些就行,價錢說了,竟說能出40文一斤。”

40文?都快能買兩斤肉了,這也誇張了些吧。賣早玉米時,不撕皮帶著毛個賣,也才是6文一斤,這都趕上快7斤玉米的價格。

但隨後想到這是在古代,吃這葡萄的也都是達官貴人和那些土司之類的,這葡萄原產地是這個價,到了府城裡,賣出去可就是上百文的價格了。心裡也倒淡定了下來。

“他們要是出到這個價,那咱們也就賣上他們一些。”我看著聽了這話也激動起來的張老實,笑道:“走吧,我這就跟你過去看上一看,順便問問他們能要多少。”說完時,順便的跟旁邊端了碗圍過來的幾個大人說了一聲,就往外走。

幾個大人又招呼我吃完飯時,張老實也道:“小姐,不急,你先吃完了早飯再去就行,他們如今都在外院坐著呢,那邊家裡也有人的。”

不急?我可是很急呢,這價格雖不能像貨商們賣出的天價一樣高,但對於種葡萄的農戶我來說,已經是夠讓我激動的,哪裡有心情吃飯。

“我都吃飽了。”我回身一句話回了大家,招呼上有些猶豫的張老實,快步就往糖作坊外院走去。

一進到院裡,為道的四人就迎了過來,其中有兩個是早年前的老主顧客了,我還是認識的。

“劉小姐,呵呵,怎麼竟麻煩你跑了一趟。”熟悉的汪姓貨商先開了口。

這可不是什麼早前我以為的小商販了。

“竟然是汪大伯,剛才我家管事也沒細說,你這是從北邊回來了?”我先跟他寒暄了兩句。

同樣熟悉的一個姓莫的老年貨商這時也笑道:“一兩年不見,芽兒又長高了不少,不知你爺爺他們可安好,我是好長時間沒在鋪子上看到過他們了。”

自從張曉晨守了鋪子,家裡倒真是只送貨才去了。

我衝他一笑道:“莫爺爺好,家裡人都很好,只是最近又是修房子,又是種地的,所以鋪子上去的少了。”

此時,另外兩個我陌生的貨商,雖初時有些意外的看了我兩眼,但現在也都是跟著自我介紹般的跟我說起話來,而且都依著姓汪的貨商稱我劉小姐。

聽他兩人自報了姓名,我也依著他們的年紀叫了一聲方叔、李叔後,才是問起了他們想買多少葡萄的事。

四人一聽這話,年紀最長的莫老爺子先道:“這價格也是我們四個依各府城的情況商討出來的,這第一次嘛,我這邊是不敢要得太多,能有個兩三百斤也就行了,如果賣的好,不知道芽兒你家這邊還能不能再賣些貨。”

想到他是往來於昆明府的,車隊尋常的速度,九百多裡的路程,單邊跑一趟也是三四天時間,我道:“十天內應是沒問題,如果莫爺爺能在這時間內來買,我自然得給你留上一些。”說完見他面露喜色,好意補充道:“只是這葡萄不易放置太長時間,莫爺爺你昆明那邊達官貴人可是不少,你不如用快馬運送,這樣到了那邊也才一天左右的時間,價格上你提高一些也就是了。”

莫老爺子直接笑了,道:“呵呵,你這小丫頭,難怪你爺爺他們如此器重你,小小年紀就讓你管著家裡不少的事,看來我以前都小看了你,這生意裡的門道,你可是門清。”說完與旁邊的汪姓貨商對看一眼後,都哈哈笑了起來。

敢情我是白替他們擔心了。想到他們都是跑商多年的老江湖,我為自己這班門弄斧的好心提議,有些汗顏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說到這時,爺爺帶著老爹、大伯和兩個哥哥趕快了過來。

兩個原本就相熟的老爺子,自是親熱的說起了話。

而大家說了一陣話後,我才知道幾人都已經是計劃周全了的,而且這第一次為何買的少,雖然他們沒再多說,但多半是他們這些古人掌握的一種靠經驗積累的炒作經驗了。

四人都是帶著商隊裡的幫工或是家僕來的,爺爺又安排了張老實叫上了範、鄒兩家的老爺子,一群人一起就往我家那葡萄地裡而去。

我與爺爺跟著莫老爺子走在了後邊,聽著莫老爺子對爺爺悄聲問起了我們家裡是不是又在做什麼好貨,爺爺沒答前,卻是先看了我一眼。

我裝做嘴快的笑著接了話,道:“呵呵,我家正在做粉條呢,只是還沒開始賣而已。”

這早前家裡就商議著,要等粉條量足了,才是開始賣,也難怪爺爺會有些為難。但如今,十幾天下來,粉條已經是有了七八千斤,這莫老爺子跟爺爺交情好不說,光是莫老爺子這樣,光跑大府城的貨商,那賣些過去,可也是算打了好效果的廣告了。

“喔!那是個什麼樣的東西。”莫老爺子一臉驚奇。

現在市面上我已經能確定,是還沒有什麼粉絲粉條之類的,就連那目前被雲南這邊叫做米粉的,也是米線的前身,因為根本沒辦法做長,都是幾釐米幾釐米的小斷節。

所以他這老商人,聽到這名字都面露驚奇,也就不奇怪了。

我這心思也只是轉瞬之間的事,見他來回打量我與爺爺,我直接笑道:“就是一根根長長的像米粉或不是米粉的東西,都是用糧食做的。”

這也是早就商量好的了,雖然一些有心打聽的,多半會猜到這粉條是土豆做出的,也不管別人能不能尋摸出做這粉條的方法來,但目前我們自己是不打算直接公佈的,所以統一只說是糧食做的。

對於加工製作東西或是學什麼手藝,在這年代可算都是一種各家的機密,就算是拜了師當學徒,也不見得能學到師父十成的手藝。莫老爺子自是更懂得這些的人,也不多問是何種糧食做的,只是問著吃法和價格。

吃法和價格,爺爺倒已經是門清。無外乎就是像米線一樣煮了吃,像米線麵條一樣的,直接煮成幾種吃法,或是像炒米粉炒麵一樣炒了吃,再多一吃法,就是純湯煮湯一類的當菜吃了。

這些我們家裡這十幾天內,可是都試過了。

而價格,也是以土豆市場價文、人工每天固定6個、四頭毛驢拉磨等的成本,加上目前糧食的行情,和這是新品的因素,定成了乾貨0文的價格。

0文雖有些貴了,但這粉條可是能當正經糧食吃的。而且一斤乾貨可以發出斤多的溼粉條。而一個成年人,吃上二兩、三兩的,也足足飽了。

再說,這目前,能吃得起這粉條的,可都是有些家底的人家了。

當我們在後邊並沒有放低聲音的說這些時,另外三人也憑藉的商人的敏銳直覺,開始放慢了腳步聽了起來,見我們並無避人之意,自也是熱情的圍著打聽了起來。

到葡萄地邊,也只是幾百米遠的距離,當我指揮著家裡的人剪摘起葡萄時,爺爺跟著四個貨商都還在田埂上方的路邊說笑著這粉條的事情。

我摘下一顆紫黑的葡萄放進嘴裡,甜甜的味道混著濃濃的玫瑰香。再看著老爹他們已經小心的使著剪子,夾下了一串串的葡萄後,又小心翼翼的放進墊了葉子的竹筐中,我忍不住咧起了嘴角。

看著一塊塊梯田裡,那一串串大多都已經紫黑的葡萄,我心裡說不出的滿足。

可能也是因為空間河水的關係,這些葡萄雖然第一年掛果,但是這產量可是不少。

唯一遺憾的是,種的都是一種有著玫瑰芳香,合適釀酒的小葡萄。但好在,雖然顆粒不大,但是甜味是實足的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