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趙密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趙密謀

“娘,慢著點~”

太平宮外,朱秀攙扶吳友娣拄著柺杖緩慢行走。

今日風清氣朗,李太後命人傳話,召吳友娣宮裡相見。

正好朱秀要去工部辦事,便順道先送老孃入宮。

自從吳友娣進宮領受誥命,接受李太後親自冊封,成了五品令人後,她也就成了這太平宮裡的常客。

兩位年歲相彷的婦人,早年間也有相似經歷,又都篤信佛教,一見面就極為談得來。

李太後雖說早已皈依佛事,斷絕七情六慾,但時間久了,難免感受到孤獨。

張規倒是親近,但畢竟是奴僕身份。

吳友娣的到來讓李太後在這深宮裡感受到些許慰藉,二人以朋友身份相交,迅速由陌生變得熟悉,成了執手傾訴的老姐妹。

自從淮陽王府定親宴後,吳友娣的身子骨奇蹟般好轉許多,精神勁頭眼瞅著一日比一日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前些日馮青嬋主動上門探視,也對吳友娣的病情轉變感到驚訝。

思來想去,恐怕只能歸結於朱秀定親產生的沖喜效果。

不管朱秀信不信,自家老孃對此深信不疑。

“你的婚事定下,娘心裡的大石頭落了地,病也好了一大半。”

吳友娣笑吟吟的,拄著柺杖句僂腰身,像個慈眉善目的富家老太太。

朱秀笑道:“娘的身子還得再好些,往後兩年說不定得幫著兒子帶娃娃。”

吳友娣高興道:“娘這幾日在太平宮禮佛,求的就是這事兒。你大哥家的亮娃子和大丫長大了,活蹦亂跳,不愁吃喝,又有你照看著,娘一百個放心。

等你和環兒成婚有了娃娃,頭幾年那才叫折騰人,你大嫂有時毛手毛腳,交給她帶娘還真不放心。”

朱秀道:“可以僱請奶孃。”

吳友娣瞪了他一眼:“花錢請來的人,能有自家人放心?不管怎麼著,娘還得再熬上幾年,等你的娃娃長大再去見你爹。”

朱秀無奈道:“娘虔誠禮佛,能得菩薩保佑,長命百歲。”

吳友娣環顧四周殿宇宮舍,感慨道:“娘不過是個濠州定遠縣的普通農婦,熬過大半輩子苦日子,還能和失散十幾年的小兒子重逢,臨了一躍成了官宦人家,皇宮也來過,還跟太后娘娘面對面坐著說話,這輩子真是值了,沒啥好遺憾的....”

朱秀攙扶老孃走進太平宮門甬道,狹長的門洞裡光線昏暗,母子二人的身影拉斜,安靜的門洞裡迴盪著說話聲。

“娘千萬保重身子,咱老朱家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

不遠處,一隊內殿禁軍走過,為首都頭正是石守信。

“咦?那二人是誰?為何往太平宮而去?”石守信指著朱秀母子身影消失的方向問道。

有禁衛抱拳道:“是檢校工部侍郎、火器監監正、定遠縣開國侯朱秀奉太后懿旨入宮,身旁之人是朱秀之母吳氏,受封五品令人,得到太后召見,時常入宮來談論佛事。”

“又是此人....”石守信嫉妒地撇撇嘴,“還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連他老孃也得了五品誥命。”

有禁衛羨慕地道:“朱侯爺命好,得到官家和皇子榮看重,年紀輕輕坐享高位,又成了符氏女婿。俺下輩子投胎,也要做個像朱侯爺一樣的人物。”

“哈哈~”一眾禁衛鬨笑。

石守信揮揮手,笑罵道:“你小子還不如直接祈求菩薩保佑,下輩子投個世家高官的胎,一出生就做了衙內,一輩子享清福!走!~少他娘地在這聒噪!”

巡視一圈回到大慶門,石守信解下鐵盔佩刀扔給手下,推門而入進了值房,趙匡胤正伏桉書寫著什麼,手邊放了一冊書。

石守信湊過去,拿起書翻看了下:“《江南情報概覽》,什麼玩意兒?”

趙匡胤頭也不抬地笑道:“這是定遠侯朱秀從江寧回來,編撰的一份有關江南各界情況彙總,官家命翰林院組織人手招錄,派發天下各州府軍鎮,在京五品以上官員人手一份,學習江南治政得失。”

頓了頓,趙匡胤自嘲道:“原本我是沒有資格看的,不過家父看過後,直言此書價值連城,命我詳細閱讀,細細領會。”

石守信狐疑道:“果真有用?”

趙匡胤眼裡劃過些佩服:“此書囊括江南政、軍、民、商、農各界情況,詳細闡述南唐治政得失,概述江南風俗民情,通讀此書,便能對當代江南有全面瞭解。

官家親口說,朝廷施政,當以此書為借鑑。”

“厲害!”石守信瞪大眼,“趙大哥看完,也借俺瞅瞅。”

趙匡胤笑著點頭,繼續伏桉疾書。

看過這本《江南各界情報概覽》,他腦中也萌生出許多新想法,關於如何治軍、用兵、治民。

朱秀的許多思路給了他啟迪,趙匡胤嘴上不說,心裡是極為佩服的。

“對了趙大哥,近來朱秀隔三差五送老母入宮覲見太后,此事你可聽說?”石守信往硬邦邦的木榻一躺,硌得後背疼。

“噢?”趙匡胤抬起頭,“近來我忙於操練外殿直新軍,宮裡情況倒是沒太關注。”

石守信半閉眼,懶洋洋道:“聽說李太後和朱秀老母談得來,時常派人請朱母入宮,兩位老婦人喝茶談論佛事,沒事就在宮苑裡走走逛逛,日子過得悠閒著呢~”

趙匡胤心裡一咯噔,不自覺地皺起眉頭。

朱秀突然和李太後走得近,讓他心裡生出些緊張。

兩年多前,官家入宮,交接皇帝受命寶時的場面歷歷在目。

那枚傳自石晉朝時的皇帝寶璽,代表的是皇權天授正統,乃是國家神器的象徵。

趙匡胤清晰記得,那枚柘黃寶璽入手時的冰涼厚重感,寶璽之上的盤龍鈕是如此精緻威嚴....

趙匡胤心裡勐地一緊,想起那日自己鬼迷心竅之下,竟然窺伺皇帝受命寶,還險些被人當場撞見。

一想到此事他就深感後怕,這是他迄今為止犯下的最嚴重錯誤。

趙匡胤知道,李太後和大太監張規肯定已經發覺此事,甚至能猜到覬覦皇帝寶璽之人就在當日值守的禁軍當中。

可他們卻沒有向官家稟報此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聲張,彷彿這件事不存在一樣。

二弟趙匡義分析說,這是李太後不願節外生枝,不想在政權交替之際再生變故。

兩年多來,太平宮裡一直沒有傳出相關訊息,趙匡胤漸漸放下心來。

可對於他而言,此事終究是個隱患。

如今李太後和朱秀之母走得近,萬一哪日說漏嘴,把此事說出被朱秀知道,他會不會請旨追查?

以朱秀的智慧,只怕會很快追查到自己身上。

窺伺皇權神器,無論是誰都是不可饒恕的重罪,一旦官家震怒,趙家覆滅只在眨眼之間。

現在已是廣順二年,大周根基穩固,人心安定,像趙家這些前朝留下的軍功貴族家族影響力有限。

官家如果真要砍頭殺人,不會再有太多顧忌。

畢竟趙家不是符氏、高氏那種獲封王爵的顯貴家族,在軍中沒有太大威望。

趙匡胤越想越感到坐立不安,收拾紙筆迅速起身走出值房,只扔下一句:“替我向張駙馬告假一日....”

“誒誒~趙大哥有何要事?”石守信趕緊睜眼坐起身,趙匡胤卻不做理會,匆匆而去。

~~~

回到府中,老父趙弘殷還在龍捷軍中未歸,趙匡胤沒有到後宅拜見母親杜氏,直接回自己居住的跨院,找妻子賀貞問明趙匡義所在,往隔壁另一座獨院趕去。

推開房門,趙匡胤見到趙匡義正在對著銅鏡更衣,一旁的衣架子上,還掛著好幾套簇新錦袍。

“兄長今日下值倒是早得很!正好,我這裡有幾件新袍子,勞煩兄長參詳參詳,我穿哪件最好看。”趙匡義笑道。

閉攏房門,趙匡胤打量他一眼,環顧臥房,皺眉道:“你近來花費不少銀錢採買衣物,還跑去找回鶻商人購買香料,究竟怎麼回事?”

趙匡義撫弄剛戴好的硬翅幞頭,緊了緊腰帶,在屋中踱了兩步,昂首道:“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弟我正值青春年少,當然要做個風流倜儻的美郎君。”

趙匡胤伸手在鼻子前扇了扇風,笑罵道:“屋中盡是脂粉香味,若是被父親知道,定要好好打你一頓板子。”

趙匡義拋了個眼神:“你我可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總不至於背棄手足之情將我出賣。”

趙匡胤大翻白眼,忍不住想往這小子後腦勺招呼。

“你上一次如此賣弄風騷,還是去年遇見高懷德家裡那位年僅十二的小堂妹時。

說吧,這次又遇見哪家娘子,讓你念念不忘了。”

趙匡胤往躺椅一靠,調笑道。

趙匡義“唰”地展開摺扇,搖頭晃腦道:“正所謂‘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此女容貌勝高氏女十倍,若是兄長見了,只怕也挪不開眼。”

趙匡胤嘲笑道:“去年高氏女和慕容延釗侄兒定親時,你可是偷偷在房中痛哭流涕,當時你捶胸痛呼‘痛失珍寶,猶如斷臂’。怎麼才過了一年,高家娘子在你眼裡就如此不堪了?”

趙匡義神色自若,笑道:“人終究要往前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高氏女眼拙看不上我,那是她沒福分。

也幸虧高氏女沒看上我,如今我才能和周娘子相遇。”

趙匡義俊臉流露光彩,整個人意氣風發。

“究竟是哪家周娘子?”趙匡胤狐疑道。

趙匡義張嘴想說什麼,眼珠轉悠了下,搖晃摺扇嘿嘿道:“等事情有些眉目,再透露給兄長不遲。”

趙匡胤撇撇嘴,對這自家兄弟的風流韻事不感興趣。

“對了兄長,今日回來可是有事?”

趙匡義走到蘭錡旁,取下擺放著的寶刀,“嗆”地一聲拔出,刀刃光寒照射在眼,當真是把好刀。

趙匡胤正色道:“今日我聽石守信說,連日來朱秀送老母入宮見太后,朱秀之母和太后談得來,二人時常在太平宮裡談論佛事。”

“噢?”趙匡義回頭看他,英氣的劍眉微挑:“兄長是擔心朱秀和太平宮走得近,察覺到兩年前皇帝受命寶之事?”

“不錯!”趙匡胤懊悔苦笑,“此事怪我,那日不知怎地,竟然膽大包天,偷偷取出皇帝受命寶撫弄....唉~”

趙匡義回刀入鞘,拎著寶刀踱了幾步,說道:“兄長是擔心,李太後和張規會在不經意間把當年之事透露給朱秀?”

趙匡胤道:“此事已過兩年,太平宮裡一直沒有動靜。李太後和張規應該不想追究,可萬一讓朱秀知道,我擔心他會稟報官家,一旦下旨追查,我趙家危矣!”

趙匡義也皺起眉頭,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誰也不會懷疑朱秀的智慧和機敏,如果被他知道此事,他會怎麼做誰也不知道。

房間裡陷入安靜,兄弟二人皆是沉著臉思索。

趙匡義看看手中寶刀,眼眸一寒,喃喃道:“為今之計,只有在事發前,讓李太後和張規永遠閉嘴!”

趙匡胤悚然大驚:“你的意思....”

他喉嚨滑動了下,不敢說出口。

趙匡義冷冷道:“此事決不能拖延!趁著朱秀尚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想辦法製造意外,讓李太後和張規永遠無法把事情說出口!”

趙匡胤驚怔萬分,站起身道:“那可是一國太后....”

“前朝太后而已!”趙匡義不屑冷笑,“官家和她情分斷絕,就算出了什麼意外,官家也不會悲慟,更不會追究。我們手腳幹淨些,可保萬無一失。”

趙匡胤渾身發寒冒冷汗,喃喃道:“且容我想想....”

趙匡義慫恿道:“為了趙家周全,這個險必須冒!兄長在內殿直多年,在宮裡一定有相熟之人,你負責找人,我負責籌劃,定能做得天衣無縫!”

趙匡胤負手踱步,好一陣子,才下定決心咬牙道:“宮裡有幾個太監可用!但具體怎麼做,務必再三斟酌!”

趙匡義拍拍胸脯,笑道:“兄長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正說著,屋外響起韓令均的呼喚聲:“趙二!趙二!快跟我走!”

趙匡義眼一亮,拎著寶刀興沖沖出門。

“你去哪?”趙匡胤狐疑道。

趙匡義頭也不回:“辦件美事,兄長莫多問!”

“這小子....”趙匡胤搖搖頭。

和趙匡義商量一番,他心裡覺得踏實許多。

這個二弟年歲不大,卻跟朱秀一樣,是個多智近妖的奇異少年。

趙匡胤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都會找他商量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