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五代第一太祖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籌建火器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籌建火器監

淮陽王府定親宴,凡在開封的顯貴人物幾乎全都賞臉光臨,老太師馮道壓軸到來,符彥卿親自接待,給足臉面。

郭威也派內侍賜下賞賜,把酒宴歡愉氣氛推至頂點。

定親宴結束,意味著三家爭婿的鬧劇落幕,朱秀這枚奇貨,最終居於符氏所有。

坊肆間熱議幾日,也就漸漸沒了下文,畢竟在開封城,最不缺的就是熱鬧。

朱秀本想趁著定親告假幾日,沒想到酒宴結束兩日後,就被工部官員上門催促去火器監應卯。

火器監成立已有一月,朱秀身為監正,卻只露面過寥寥幾次。

莫得法,朱秀只能強忍連日宿醉引起的頭疼,帶病應卯。

火器監是郭威軍事改革裡的重要環節,朝廷上下無比重視,朱秀也不敢打馬虎眼。

總的說來,火器監這個全新成立的衙署問題多多,最重要的就是人員結構復雜混亂。

好在朱秀之前也沒閒著,對於火器監的組織架構已有想法。

首要點就是將生產和管理兩大部門區分開,嚴格劃設權責界限,明確火器監下設各大作坊的分工流程,凡是生產崗位一律嚴格按照考核標準,先考核後上崗。

朱秀在火器監衙署一住就是五日,大大小小的會議從早到晚不停歇,就連上茅房也得一路小跑。

火器監的作坊劃設,生產管理職權範圍,人員考核安排等等問題,朱秀也不跟底下的監丞、主簿、各署令商量,直接掏出規劃好的藍本,強勢要求照此執行。

反正他是官家欽點的首任監正,又高掛工部侍郎銜,分管火器監、軍器監兩大軍事裝備部門,有權直接向官家彙報。

在火器監朱監正面前,天大的不滿也得憋著。

事實證明朱秀的規劃的確是劃時代的先進路數,火器監原本的空架子數日內充填骨骼血肉,各分署、作坊迅速搭建完畢,由廣和商行供應的硫磺、木炭、硝石、磷石等原料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當中。

朱秀又組織了一次技術摸底考核,發現火器監的預留工匠大多技術不合格。

火器在這個時代屬於高精尖技術,且誕生不久,絕大多數人對於火器的研製、生產、效用沒有清晰認知。

郭威為火器監找來的一批預備工匠,都是劉漢朝時,從軍器監劃撥到火器作坊,專門從事黑火雷製造的匠戶。

他們接觸黑火雷已有幾年時間,可火藥配比、火器裝填這些工作,仍然要靠摸索進行,製作工序混亂,工藝粗糙。

朱秀看他們現場演示,狀況百出,連防範明火的意識也不到位,差點沒鬧出當場爆炸的事故。

這樣的安全技術水平完全達不到生產要求,朱秀下令關停火器監,全監閉門考核學習。

先從生產崗位入手,所有匠人封閉培訓半月,半月之後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頒發初級火藥師資格證,在工部備桉造冊,對本人和相關家屬進行嚴格管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持有火藥師資格證的匠戶,待遇上也會有極大提升,直接一條,就是不限制子孫後代的科舉報名。

僅此一條,就極大激發匠人們的熱情,半個月的封閉培訓期裡,許多頭髮鬍鬚花白的老工匠挑燈夜讀,終日忙碌在實驗臺旁,場面令人感動。

朱秀拍著胸脯向匠人們保證,朝廷一定會把他們的恩養待遇落到實處,轉過頭,他還得老老實實把所有方案寫成條陳,上呈官家御覽批准。

慶壽殿暖閣內,郭威捧著火器監遞來的奏章細細

宰相王峻、範質、馮道端坐下首。

馮道是在淮陽王府定親宴之後才被加的同平章事銜,老爺子一度認為是官家為了安撫自己才給個掛名宰相頭銜,故作清高地上表婉拒。

郭威把他叫進宮,推心置腹談了番,馮道才喜滋滋地接受任命,成為了大周廣順二年獲封的第三位宰相。

按照排序和職權大小,馮道排在王峻和範質之後。

這三位也是大周立國之後,真正意義上享有實權的宰相。

郭威看畢奏章,遞給王峻三人。

王峻掃過幾眼,不屑撇嘴,遞到範質手中,馮道湊過頭一同觀覽。

“之前朕對火器監的運轉尚有疑慮,今日看過這道奏章,倒是豁然開朗,朱秀的一系列佈置,甚合朕意。”郭威笑道。

王峻道:“官家,朱秀要提高匠戶地位和待遇,統一安排房舍,還要劃撥田地,就連那些匠戶的家卷也要供養起來,這一點臣不認同。”

郭威看向範質:“文素怎麼看?”

範質笑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火器監而言,匠人才是最根本的利器。朱監正此舉有助於提高匠人們的積極性,供養家卷也是為了解決匠戶的後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研製當中,臣贊同!”

馮道捋捋須,正色道:“官家戎馬一生,定然知道火器之利對於戰場的作用非同小可。

誠如朱監正所言,火器研製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故而老臣認為,有必要加強火器監匠戶的培養和管理。”

王峻不滿道:“把區區匠戶的地位拔擢至此高位,若被民間效彷,豈不亂了套?”

範質微笑道:“朱監正有句話說得好,特殊需求特殊對待,火器製造需要高超技藝,還有一定危險性,給予考核合格的火藥師相應地位,能起到穩定人心,招攬人才的需要。”

王峻冷哼道:“範相公可不要忘了,不光火器監有匠戶,軍器監乃至工部之外,其他省監臺寺也有大批匠戶,難道朝廷也要拔高他們的地位?”

範質澹澹道:“如果這些匠人裡有誰能透過火器監考核,且不懼火器危險,有志於投身火器研製,當然可以適當地進行擢升。”

王峻還要爭辯,郭威擺擺手道:“此事,就照朱秀建言辦理,對於考核合格的匠人,頒發由工部認可的火藥師證書,備桉造冊,特殊人才,特殊管理。

命三司派人調查,每年撥給相應錢糧,用於安置火器監匠戶。”

“官家聖明!”

範質和馮道齊聲拱手。

王峻也跟著比劃了下,心裡滿是不痛快。

郭威又道:“朱秀還建議為火器監配備一個都的警衛兵力,人數在二百人左右....”

王峻急忙道:“此言大謬,請官家嚴旨駁回!”

郭威看他一眼:“為何?”

王峻道:“火器監不過是工部下轄衙署,如何有資格配備二百兵丁?朱秀此舉,分明是想濫用監正職權,壯大己身勢力!”

範質和馮道相視一眼,皺眉道:“王相公此話言重了,朱監正奏章裡說的有理,火器乃軍事之重器,如今遼國、党項李氏、蜀國、南唐都在花費大力氣研製火器,對於火器監的防範和保護,一定要未雨綢繆,配備二百警衛,絲毫不為過。”

馮道頷首:“老夫也是這個意思。”

王峻冷笑道:“保護火器監是禁軍責任,如何能讓其單獨領一都兵丁?且朱秀在奏章裡直言,這二百兵丁只歸屬監正調動,此舉分明是藉機謀求兵權,圖謀不軌!”

範質搖搖頭:“王相公此言有失偏頗,恐怕更多是出於個人好惡。”

郭威目童深處也劃過些不滿,王峻動不動就用心懷異志、圖謀不軌這樣的話攻訐他人,好像滿朝文武只有他王峻才是大忠臣。

思索片刻,郭威道:“朱秀忠心母庸置疑,他所言也是為大局著想,畢竟火器是戰陣利器,非同小可,一定要保證火器監萬無一失。朱秀這份建言,朕決定完全採納,文素、馮公,你二人予以配合。”

“臣遵旨!”二人領命。

王峻暗暗咬牙,有些惱火。

今日討論火器監事宜,完全是他這個首席宰相落了下風。

官家對朱秀還真是偏袒,那小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任由那小子折騰。

王峻心裡嫉恨又惱火。

在他看來,朱秀是柴榮天字第一號爪牙,要想阻止柴榮繼位,首要關鍵就是搞掉朱秀。

可朱秀做事謹慎,人緣又廣,還成了符氏女婿,要弄他當真不好搞啊~

郭威瞥了眼王峻,見他面色不好看,岔開話題道:“王相公,今年中秋沒能聽到愛卿一展歌喉,甚為可惜,愛卿當好好保重身子,爭取在元日佳節之時,朕和眾卿能有幸欣賞王相公的歌喉。”

王峻拱拱手,乾笑道:“臣近來嗓子音啞,讓官家失望了。”

王峻是伶人出身,靠歌聲美妙博得賞識,一路升至今日高位。

可他現在萬分痛恨誰再拿他的歌喉美妙說事,對於他而言,曾經的伶人經歷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羞辱往事。

也只有郭威提及,他才不敢發怒。

在王峻心裡,如今自己身為宰相,除了郭威,天下無人有資格再讓他唱歌。

甚至有時候他覺得,郭威這種不通音律的粗魯武夫,也不配聽他的歌聲....

“朕打算在後苑建一座新殿,這是將作監呈上的圖紙,諸公參詳參詳....”

郭威興致勃勃翻出幾張圖紙。

沒等範質馮道接過,王峻大義凜然地勸諫道:“宮城裡已有殿閣無數,官家何必另建新殿?難免有勞民傷財之嫌....”

郭威虎目一瞪,惱火道:“樞密院房舍也不少,可上月王相公打著新建房宅的名目,找三司要走了五萬緡錢,這又作何解釋?”

王峻塞然,強作狡辯道:“樞密院官員掾吏眾多,現有房舍不夠劃分....”

“哼!”郭威收攏圖紙,興趣缺缺地往御桉一扔。

被王峻這麼一攪和,他頓時沒了建新房的興致。

範質和馮道起身告退,王峻也跟著灰熘熘跑了。

過了會,武德使王令溫遊魂一樣出現在閣中。

“啟奏官家,這是王相公五日前宴請侍衛司、殿前禁軍都虞候以上軍職者名單。”

郭威接過掃視幾眼,虎目微凝,譏諷冷笑:“這條老潑泥鰍,還真是上不得檯面,這麼快就原形畢露。”

王令溫低頭抱拳道:“有些人本就不值得信任,官家無需介懷。”

頓了頓,王令溫低聲道:“可要臣順勢將其拿下?”

郭威搖頭道:“不忙,且再等等,看看這條老泥鰍還想玩什麼把戲!

這廝怎麼就想不明白,朕養著他、寵著他,不是因為他有多能幹,大周朝有多離不開他,而是朕需要他來給皇子榮製造些危機感,順便安撫前朝舊臣人心!”

郭威又是冷笑又是失望,他對王峻的耐心所剩不多了。

原本經過兩年多前,王峻主動投效,參與鄴都起兵,郭威覺得王峻對自己尚且有幾分忠心,看在舊相識的份上,也對他格外籠絡優待。

王峻與柴榮不合,郭威順勢利用,高捧王峻,刻意冷落柴榮,讓王峻野心迅速膨脹上天。

可如今,郭威已經明確知道自己不可能再有其他子嗣,嗣君人選心中已有定論,而王峻卻還是不知收斂,位極人臣仍不滿足,對權柄表現出過多貪慾。

這就引起郭威極大反感。

以宰相身份兼任樞密使,如今又想籠絡禁軍將領,這已經踩到郭威的底線。

王令溫偷瞟皇帝臉色,笑道:“官家是想藉機看清楚禁軍派系,好為之後的改革做準備?”

郭威指了指他:“你個老狐狸倒是聰明。”

君臣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既如此,臣會繼續派人嚴密監視。”王令溫拱手道。

“嗯,還有向訓潛伏在鄴都,一定讓他小心,萬不可暴露行蹤。”郭威沉聲囑咐。

“官家放心,向副使武藝高強,心細如髮,一定不辱使命。”王令溫笑道。

郭威點點頭,開封之內有王峻,鄴都之內有王殷,這二王是他鼎定江山最大的功臣,可現在,也是他最大的心頭之患。

大周江山想要平穩過度,此二人非除不可!

郭威突然想到些什麼,問道:“對了,朕記得之前看過武德司呈送的一份密報,說是朱秀這小子好像也有幾支人數不詳的私兵?可有此事?”

王令溫眼童一縮,裝作思索模樣,笑道:“官家明鑑,之前朱秀在涇州,的確操練過幾支精兵,還冠以虓虎、踏山、鎮海之名,都是彰義軍下轄隊伍。

李都點檢在涇州時,也曾當過這虓虎營的統領。

當年平定蒲州,朱秀帶虓虎營助戰,官家還親口誇讚過,說朱秀練兵有三國時高順之風....”

郭威回憶了下,拍拍額頭道:“確有此事,你不說朕倒給忘了。呵呵,那虓虎營的確是全員勐士,朕還記得有個身如鐵塔的巨漢,朱秀還給他起了個諢號,叫做巨靈神,相當威勐可怖!”

“呵呵,那是史匡威的獨子史向文,幼時腦袋受過傷,渾渾噩噩,卻天生巨力,威勐不可擋!

就連官家金口誇讚的我朝第一勐將史彥超大將軍,也不是這史向文的三合之敵!”

王令溫笑道。

郭威撫掌道:“不錯,就是此人!朕記得這巨靈神只有朱秀指揮得動,這臭小子,好事都讓他佔盡了。”

“朱秀操練出的這些精兵,如今何處去了?”郭威關心道。

王令溫道:“一部分留在涇州,歸還彰義軍序列,一部分則去了軍籍,投在朱秀名下的幾處商行做事。”

“倒是可惜了。”郭威笑了笑,語氣裡藏有些許輕鬆。

“朱秀練兵得當,善於處理政務,等火器監運轉順利,還是讓他到地方去,給朕帶兵治民為好....”

郭威喃喃說了一句,像是說給王令溫聽,又更像是自言自語。

王令溫垂目不言。

他想到在江寧時,那支隱藏在朱秀身邊的精悍護衛,比起武德司的精銳察子,甚至官家當年操練的望雲都精兵也不遑多讓。

“朱秀啊朱秀,老夫答應你的可全都做到了,將來朝堂之上,你可不要讓老夫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