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扶順滅清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章 太原決議(五)【3K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章 太原決議(五)【3K章】

經過田見秀,袁宗第,劉芳亮這些地方“哭窮討薪大員”的出言襄助,李來亨大抵上完成了自己計劃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發行國債券“和“政統解釋權”。

一個是為了日後的產業**,另外一個是為了日後的思想**,可謂是李來亨下的最重要的兩步棋。

如今,軍需錢糧,發行國債券的問題算是得出了一個大概的結果;關於政統的問題,李來亨也提供了一個契合李自成想法的啟發。

當然,只是結果和啟發罷了,事情並不會立即就能得到解決,時間,還得繼續等待時間。

之後,會議還就“科舉該考什麼”的問題,“地方官員的考核”問題,”土地租稅的徵收”問題,以及是否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驛站系統等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討論,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軍事問題。只有保持軍事優勢,其他的一切才能正常進行。

就像國債券,如果打贏了,不止北方的商人搶著買,南方的商人鄉紳自然也會搶著買,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就算他們不買,大軍一到,往下一攤派,刀一架到脖子上,最終的結果還是一樣的。

現如今大順的注意力都在南邊,只要糧食和軍械一到,便可立即開拔南下,一舉攻破南京,滅亡南明政權。

只是,關於南邊各省的具體處理方案和對策,眾人還是經過了好一番討論才最終決定了下來。

最基本的原則自然是要快。現如今糧價雖有回落,但一個精銳士兵要保持戰鬥力,一個月包括軍餉和各類軍需在內的損耗在五兩銀子以上,二十餘萬大軍,一個月就是上百萬兩銀子,要是打個半年,國債券就白髮了!

而且,北方的局勢也不能鬆懈,滿清還有六七萬大軍,還是得儘快騰出手來解決的。所以南方各省,不必打的地方自然不打,該打的人還是要堅決打的!

其實這個時候南明政權明面上的主力軍就只剩下兩支了。

一支是白旺,袁宗第和劉希堯三大營九萬大軍應對的左良玉部,部署在湖廣,江西一帶,號稱二十萬大軍,算得上是當前南明政權中實力最強的野戰部隊了。

但是,在李來亨的記憶中,這支號稱二十萬大軍的部隊,其實真正的能戰之兵不足五萬,野戰能力面對大順軍更是和紙糊的一樣。

別說是白旺,袁宗第和劉希堯率領的士氣正盛,銳不可當的三營九萬兵馬,在原來的歷史上,就是李自成從西安潰敗之後,所剩的兩三萬敗兵,左良玉都不敢打,燒了武昌城就順江而下,去江南“清君側“了

所以,這三營九萬大軍也不是為了對付左良玉的,集結那麼多兵馬是為了控制西南各省的。

白旺在三人中算是治理能力最強的,李自成自然安排他率軍直下兩廣,一方面是解決兩廣中最有可能抵抗的廣西軍隊,雖然數目不多,但是戰鬥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加上廣西土司眾多,沒有幾萬大軍恐怕難以威懾。

當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控制廣東,廣東雖然沒有什麼有效的抵抗力量,但是外貿發達,若是繼續維持和葡萄牙人的貿易關係,不只是可以解決相當一部分財稅問題,還能繼續請葡萄牙人幫忙鑄炮造槍。

袁宗第的軍事才華出眾,又善於安撫人心,三萬人馬奪取湖廣南部之後,按計劃是要全軍西進貴州的,貴州只有一些小軍閥,倒是不足為懼,主要是威懾張獻忠,與李來亨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而劉希堯則是要在左良玉順江而下,和江北四鎮中的黃得功部拼命的時候進佔江西,接替湖南防務的同時威懾福建,而福建正是鄭芝龍家族的地盤。

雖然鄭家作為當前東亞地區最大的海盜集團,水師力量不容小覷,但是水師的陸戰能力則一言難盡,而且能戰之兵不過數萬。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李來亨還需要鄭家的錢,鄭家的生意,鄭家的艦隊,論起當海盜,做外貿,鄭家可謂是翹楚。

而且,以鄭芝龍的骨氣,壓根不用打,直接收下當狗即可!

而南明政權的另外一支明面上的主力軍則是“大名鼎鼎“的江北四鎮,當然,之所以大名鼎鼎,不是因為善戰,而是……一言難盡啊!

之前白邦政和董學禮兩支部隊僅僅數千人沿著大運河南下的時候,明軍就唯恐大運河成為順軍進兵南直隸的通道,於是到處扒開水閘,堵塞航道,企圖以此阻滯順軍南下的步伐。

雖然說這回大明的軍隊終於辦了一回順應民心的事情,使得大運河兩岸的地主、農民得以把珍惜的灌溉水引到自家地頭,但是這一舉動也使得原本就因為嚴重的旱災而多處枯涸的大運河徹底沒了用處,大順軍沿著運河南下的事情自然也行不通了。

可是,儘管大運河沿線曾經兩次遭到入關清軍的殺掠,過去這些年又爆發過多次民變,運河漕工的人數已經大大減少,但是大運河作為明帝國的經濟命脈,仍舊是無數人謀生的依託。

此次明軍大肆破壞大運河,還是導致了數以萬計的漕工失業,既然沒有失業了,沒有飯吃,那不可避免地就得造反了。

江北四鎮的明軍雖然和順軍,清軍交戰,不,看到順軍,清軍的時候都望風而逃,但是殺老百姓的本領還是有的,於是為了避免漕工動亂,居然直接屠殺了徐州以南的大部分運河漕工。

而且,當時他們甚至還天真地以為,順軍正忙於在長城沿線和清軍對抗,壓根無暇南顧,徐州以北的運河漕工**會讓順朝的地方官吏焦頭爛額,使得其更加不得南下。

只是,他們沒想到的是,李過截獲了數十萬兩白銀軍餉,手裡還有三萬弱兵,雖然是挑剩下的,可好歹是邊軍,打不過清軍,打不過順軍老本兵,難道打不過山東,直隸的鄉勇?而且順軍兩年前還是“流寇”呢,難道還怕百姓造反?

李過當初進入山東之後,還會合了先期進入山東的白邦政、董學禮、郭升、趙應元四支部隊,再加上膠東一些投降的明朝雜牌軍,總兵力到了四萬多人。

然後,面對徐州以北運河兩岸數以萬計的失業漕工,手裡有錢的李過開始招攬這些優質兵員入伍,順便還裹挾著山東地區的地主家丁和鄉勇,把山西帶來的一些弱兵分離出隊伍,組成了兩萬餘地方衛戍部隊,迅速接管了南直隸和山東的廣大地區。

所以,當李過大軍抵達徐州佈防的時候,他在分出一萬大軍北上佈防之後,手裡足足還有兩萬大軍,完完全全威懾住了徐州以南的許定國和江北四鎮的高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李過手裡的三萬大軍已經足夠對付江北四鎮了。

因為黃淮地區因為海水倒灌,土地鹽鹼化,漕運與農田爭水等問題,原本就是前明最窮困的地方之一。

這些年來更是水旱連年,官僚貪腐,鄉紳剝削,伴隨著之前的運河漕工起義,各地民變此起彼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所謂的江北四鎮。

而江北四鎮其實也根本不用擔心,劉良佐的部隊,連老百姓都打不過,可別說阻擋李過精挑細選,軍餉足額的三萬大軍和李自成的兩萬御林軍了。

劉澤清也是不堪一擊,就算他們不投降,他們那些臨時拼湊出來的部下也一定會投降的,江北四鎮還有一點抵抗能力的,恐怕就只有高傑和黃得功了。

而其中最能戰的,應當是高傑。

高傑是李自成的同鄉,當年還是一起起事的,原本就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將,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

只是當初在和李自成的妾邢氏私通之後,怕被發現,就去投奔了明軍,期間多次與李自成為敵,孫傳庭戰敗之後,他就帶著殘兵逃到了南直隸。

而且,高傑這個人殘忍好殺,所率部隊也軍紀敗壞,所到之處往往無所顧忌地殺戮百姓,引得百姓怨聲載道,不可能給予支援。

最關鍵的是,高傑給李自成戴了綠帽子,算得上是不共戴天了,所以絕對不敢投降,而李自成也必然是要殺他的。

但是他的部下,李成棟這些人,是絕不可能願意陪他送死的,所以順軍只要南下,高傑臨時拼湊起來的,所謂的四鎮最強兵,不是紛紛臨陣脫逃,肯定就是直接投降了,所以這支軍隊其實也不足為慮。

而揚州的史可法更是除了一身忠肝義膽之外,其實就是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順軍南下進攻揚州,只要宣稱廢奴,揚州城裡的奴僕必然**了,然後開啟城門,迎接順軍入城,所以揚州城也必然不攻自破。

這個南明的督師,史可法史大人或許會再次被俘,只是這次應該不會被殺了,他手下的那些人,大機率不是棄官逃亡,就是直接投降吧!

畢竟,南明小朝廷,就是這個德行了。

而此時江北四鎮的最後一鎮,黃得功的部隊應該正在蕪湖附近抵擋反叛的左良玉部,根本無法抽身回擊李過。

這個時間左良玉應該只是病重,還沒死,所以這兩支對外不堪一擊的部隊,內鬥的時候,還是可以打一陣子的。

而按照商議好的計劃,李自成這時候只要帶著崇禎的兒子,宋王朱慈烺來勸降,所謂的南明朝廷內部必然也是紛紛舉旗投降了。做了幾個月皇帝的朱由崧就算敢抵抗,他手下也沒有兵啊。

而且,他手下的那些大臣,投降清朝都做得出來,更何況是投降這個有著大明最後正統血脈的宋王呢?當然是投降宋王,要是說自己投降李自成,豈不是丟了風骨!

當黃得功得知弘光帝投降的訊息之後,按著原本歷史上的表現,要不是自殺,要不就是棄軍而逃了,而他手下的八萬人馬,除了投降等待安置之外,似乎也別無選擇了。

而本來就病重的左良玉,在知道李自成攻破南京之後,按著原來歷史上的表現,應該是立即嚇得一命嗚呼了,而他的兒子左夢庚也會帶著麾下兵馬投降。只不過,這一次投降的是大順。

就這次會議眾將領的分析來看,南明的弘光朝廷幾乎會按著歷史上的情況重演一番罷了,並沒有什麼好顧慮的,之所以需要李過三萬大軍,李自成還帶著兩萬御林軍,並且御駕親征,其實是因為北京已經徹底毀了,而南京幾乎成了大順定都的唯一選擇。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鹿七辰”的打賞。

PS:今天不是休息日,又有點卡文,所以24:00前只要兩章3K章了,但是答應大家的會做到的,剩下的一章一會洗完澡補,2:00前發,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