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曼哈頓戀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最後的印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最後的印象

十月的初秋,回到上海這座離別了許久的城市,是因為江海母親病危。

在美國十年,江海和方雨涵經歷了所有留學生必走的歷程,唸書、找到工作上班、在美國郊區買一棟房子、生一個有美國國籍的孩子。故鄉終於變成了遙遠的不可觸摸的風景。

差不多有六年沒有回來探親了。人真是奇怪的動物,在心頭所謂魂縈夢牽的故鄉,居然做不到時常回來看看。說起來不是這個理由就是那個理由,其實不過就是幾千美元和幾個星期假期而已。在風平浪靜的日子,美元和假期卻彷彿始終可以用在更加有用的卻永遠說不清用途的某處。離開了那麼久,回來卻是為了至親的人即將離去如此無奈的理由,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飛機降落在浦東機場,江海說:“你先去等計程車,我去兌換些人民幣。”就那麼簡單的一句話,方雨涵就敏感地意識到有什麼不對。十四年的相識,八年的婚姻,已經足夠讓一個女人清楚知道她的男人什麼時候在說謊,而且通常在這個時候,百分之九十的女人還會不死心地去求證她的判斷是否正確,也許這真的是婚姻中最大的悲哀。當方雨涵扭轉頭抱著女兒再度衝進候機大廳的時候,江海果然不在中國銀行的外幣兌換視窗。她不死心地在候機大廳梭巡,如一隻她自己深惡痛絕的高度警惕的獵犬。角落裡,江海站在那裡打電話,臉上綻放著方雨涵久違的溫柔笑容。她瞬間明白,他在向大洋彼岸的誰報平安。他抬起頭,看到了方雨涵,隨即結束通話了電話,一如往常地輕描淡寫:“給爸爸打個電話,告訴他,我們到了。”方雨涵點點頭,依然是風平浪靜的模樣,儘管一顆心慢慢浸入冰冷的深海。這就是她和江海這一年多來的狀態。彼此心裡清清楚楚,表面卻捉著曖昧的迷藏,有時候真的不明白她和他為什麼會把婚姻經營到這種地步,還堅持著不分開。

走出機場,還來不及溫習這座城市久違的溫潤氣息,就抱著第一次坐飛機哭鬧了一路好不容易睡著的諾諾打車撲向醫院。一路上,方雨涵眼神空洞地望著車窗外,沿途閃過的一棟棟嶄新成長起來的高樓和層出不窮的廣告牌,絲毫無法引起她的興趣。江海坐在車後座的另一端,也望著窗外。他們中間隔著一個人的位置,放著女兒的手提搖籃,很近卻又很遠,他們之間似乎隔著一座重洋。一直以來,方雨涵以為,如果江海選擇不離開,那麼他們應該可以慢慢靠近,可是始終會在這裡或者那裡出現一些不協調的音符,讓她突然明白自己的一廂情願。方雨涵心裡反覆咀嚼著剛剛的那個拙劣謊言,如同嚼蠟。男人啊,你為什麼總是低估你身邊女人的智商,尤其是一個和你同樣受過高等教育、心思敏感的女人的智商?

到了醫院,看到了江海的母親。無法想象曾經精神矍鑠、滔滔不絕的她,如今變成一個渾身插滿管子無法動彈的晚期癌症病人。江母看到諾諾,綻開了巨大的笑容,她努力伸出手想抱抱孫女卻又力不從心。方雨涵彎下腰把諾諾的小手放進江母的手心,那是一雙曾經會編織各種毛衣,會製作各種糕點的溫暖的巧手,現在卻冰冷而無力,方雨涵感覺生命在江母指尖慢慢流逝。江母想說什麼,卻因為太過輕微而聽不清楚。於是,她堅持著要用紙筆寫,可見那是一件於她十分重要的事情。

“你們一定要好好過下去,為了諾諾不可以分開。”江海母親的字跡無力卻依然清秀。方雨涵的眼淚一下子決堤而出。那時候,方雨涵不敢看江海,因為她不敢確定他臉上的表情。自始至終,方雨涵都沒有勉強過他,而那一刻她也不願意在他臉上看到為難,儘管這是他母親最後的心願。

在上海的日子,方雨涵把小女兒留在自己父母家,白天和江海輪流陪伴在江母身邊,晚上等護理工來了再各自回家。母親問方雨涵怎麼回國期間兩個人一直分開住在各自父母家裡,她只是撒嬌地說想多陪陪他們。出國前,方雨涵對於江海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並不怎麼瞭解,畢竟沒有在一起生活過。以前回國探親也是整天在外面呼朋喚友,在家裡的時間反而不那麼多。這次回國,方雨涵才發現江海父母感情並不合。在江母住院期間,江父很少來,來了也莫名惹江母生氣。江海和父親關係更是緊張,有一次甚至在病房門外起了激烈的爭執。方雨涵幾次想問,每一次江海都黑著臉沉默不語。在當下自己婚姻也支離破碎的情況下,方雨涵也就三緘其口。

十月初秋的下午,這座城市浮動著一種躁熱。病房裡面的空調又壞掉了,隔壁床的病人早就忍不住跑到外面乘涼去了。方雨涵坐在江海母親的病床前,剛剛幫她擦完身,順便幫她翻動一下身子。她從來沒有如此認真仔細地幫另外一個女人擦過身,看過另外一個女人的身體。剛過六十的她,皮膚仍然光滑而有彈性,曾經孕育過孩子的胸膛還依然美好,只是插入身體的管子提醒她生命無情的流逝。方雨涵想,矜持如江母,一定是不願意別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看她的身體,只是她現在只能接受這種無可奈何。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人的尊嚴變得如此渺小而難以維持。

方雨涵獨自站在江海母親的床尾,順便幫她按摩著她有點僵硬的雙腳。她閉著眼睛,彷彿睡著了。江海出去辦事了,家裡有病危的親人,醫院裡面難免有些關係要打理,只是打了無數遍電話,總是在通話之中,也不知道在和誰通話。方雨涵一廂情願地覺得他一定在和她輕言細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方雨涵養成了一種令她自己都討厭的習慣。江海轉身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她就會找個理由,看似漫不經心地打他電話,可是每一次他總是不令她失望地讓她聽到忙音。於是,她堅持不懈地打,而他也是堅持不懈地不掛電話,直到她累了放棄。在美國如此,現在回到上海,她以為會有不同,可是一切看起來並沒有絲毫改變。

方雨涵終於累了,坐在江海母親身邊,握著她的手,淚水無聲無息地淌在江母的手心。方雨涵呢喃著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媽,我也很想答應你,會像你一樣好好照顧他。可是,如果他不想讓我照顧,我也沒有辦法。到那個時候,請你不要怪我,好嗎?”江母的手指動了一下,方雨涵看到她在點頭,用幾乎不能察覺的姿勢。方雨涵俯下身去,聽她耳語:“我都明白,不會怪你的。”

這是方雨涵聽到江海母親說的最後一句話,在之後的一個多星期,江母的病情每一天都在惡化。她不能說話了,不能進食了,不能寫字了,她失去了意識,直到那一天凌晨,她走了。天色微亮,方雨涵在上海最西邊的父母家門口叫了一輛計程車,拼了命地駛向位於最東面的醫院,感覺這座被穿越的城市,整個都沉淪在無法自拔的悲傷裡面。

方雨涵第一次見到江母是在大學商學院的開學典禮上。江母以國際金融系主任的身份歡迎各位新同學入學掀開人生新篇章。當時,方雨涵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選了自己代表國際金融系的新生發言。那時候,方雨涵有些近視卻不願意戴眼鏡,上臺的時候總算是近距離地看清楚了這位以治學嚴謹聞名的系主任楊教授。她白衫藍裙,清秀睿智,笑容妥帖,完全符合方雨涵想象中大學老師的模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是和江海交往之後,方雨涵都沒有把江海和系主任聯絡在一起,因為江海長得神似他的父親,和母親反而沒有那麼相像。即使有幾次方雨涵偶然看到江海和楊教授談笑風生看起來很熟的樣子,方雨涵也沒有任何疑惑,本來像江海這種成績優秀且完全不偏科的學生,沒有老師不喜歡吧!

直到大學畢業在即,算是被邀請半正式去見父母的時候,方雨涵才發現拜見父母居然演變成了拜見系主任。楊教授穿著居家的米色毛衣和深咖啡色裙子,繫著抽象格子布的圍裙在廚房裡面忙碌,渾身上下一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神韻。她對方雨涵很是隨和,完全沒有寢室裡曹羚描述的第一次見嶽曉城父母被事無巨細盤問的情景。但是,方雨涵還是拘謹到不行。她心下暗暗想,江海的父母的確是不需要盤問什麼了,她簡單清白的上半生還有十八代祖宗的信息估計都在學籍檔案裡面一目瞭然。她惱恨地瞪了江海一眼,只看到他惡作劇的一抹笑容。江海的父母貌似對方雨涵極為滿意,頻頻給她夾菜,還邀請她以後多來家裡玩。楊教授對方雨涵在開學典禮上代表新生的發言印象深刻,表揚她的演講有理有據不失幽默。

“當然,雨涵是我們國際金融的才女,尤其是文採斐然。”江海說著朝方雨涵眨眨眼。方雨涵一下子明白了他話中有話。這傢伙,原來還記仇假情書的事呢。她在桌子底下狠狠踩了他一腳。江海吃痛,在父母面前卻只能正襟危坐。不明就裡的江母點頭贊同:“的確,方雨涵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之一,我們家大海算是棋逢對手啊。”

江父笑著隨口道:“總算找了一個會唸書的,不像以前那個蘇荔。”

飯桌上氣氛一下子有點尷尬,江海和江母同時用眼光制止江父,他只能尷尬地“呵呵”了兩聲,欲蓋彌彰地說:“吃菜吃菜,江海媽媽做的冬瓜盅是一絕啊。”

方雨涵其實已經聽到了那個陌生的名字,她望向江海,江海卻只是氣定神閒地剝了一堆的油爆蝦,然後當著父母的面全部放進了方雨涵的碗裡道:“快吃,你喜歡的。”

離開江家之後,方雨涵沒有追問江海那個蘇荔是誰,畢竟每個人都有不願意再提的過往。才二十出頭的她,一帆風順,心高氣傲,覺得對於感情之事很是灑脫。而江海也沒有主動提及。

或許是江海母親系主任的身份多少影響了彼此之間的親暱感,亦或許是看多了婆媳之間硝煙彌漫的戰爭,方雨涵在結婚的第一天就決定和楊教授保持適當的距離。她寧願變成相敬如賓的陌路,也不要變成針鋒相對的仇敵。反正,校園的戀情到了畢業之後已經趨於穩定。江海和方雨涵都整天忙碌,忙工作,忙留學,兩個人同在一個城市,平時卻也是聚少離多。到了留學的事情塵埃落定,他們才在出國前匆忙領了一張結婚證作為對於彼此感情的承諾,沒有鑽戒,沒有婚禮,沒有婚房,甚至沒有婚紗照片。兩個人就這麼灑脫地一起登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一個去了曼哈頓的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一個去了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一對璧人雙雙出國,又都是頂尖的商學院,當年不知道羨煞多少人。儘管方家父母期盼了好久的隆重把女兒嫁出去的願望落空,但是這個女兒從來獨立有主見,失望歸失望,他們也只能隨她去了。出國留學之後,他們更是遊離在外的分子,可以不按照傳統世俗執行。每一次,都是方雨涵給她父母打電話,江海給自己父母打電話,反正大家相安無事。

而一通出乎意料的電話,卻讓江海母親成了方雨涵那段懷孕獨居最黑暗日子裡唯一的朋友。

那是一個冰冷的冬夜,方雨涵在家裡接到江海母親的電話。方雨涵有些奇怪,江母很少主動打家裡電話,如果有事一般也是直接打江海的手機。

江母問:“大海呢?”

“出差了,要幾個星期。”方雨涵平靜地說。自從江海告訴他另有所愛之後,他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差。

“大海很久沒有給家裡打電話。”江母又說。

“可能是工作太忙了吧。”方雨涵不知道為什麼要幫江海圓謊。也許潛意識中,她還希望著粉飾太平,只要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就好像還給他留了一條回家的路。

“你最近怎麼樣?身體還好?”江母語調中有著關切,而方雨涵只以為是例行的問候。

“還好,沒有孕期反應了。還有兩個月要生了,是個女孩。”方雨涵隨口無心地回答。

電話那頭短暫地沉默。“那你自己要當心身體。”江母關照著,掛了電話。

過了不久,江海的電話打過來。方雨涵看看手機上的鍾,十點多。

“有事嗎?你不知道孕婦要早睡覺的?”方雨涵的口氣冷淡,如同打電話來的是一個莽撞的陌生人,而不是她的丈夫。

“你告訴媽媽你懷孕了?”江海的聲音有一絲慌亂和懊惱。

“難道你沒有嗎?”方雨涵突然有一種要放聲大笑的衝動,“你以為你可以把這個要出生的孩子藏起來?你以為藏起來,她就不存在了?我已經懷孕八個月了,同學!”方雨涵居然稱呼她肚中未出生孩子的父親為“同學”,那對白真是滑稽到了極點,儘管她和他的確曾經是同學,大學班級裡面令人羨慕的走到婚姻裡面的一對。

電話那頭江海已經恢復了平靜:“我只是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告訴媽媽。不過這樣也好,我會自己跟她說清楚。”

美國華人的圈子很小,驕傲清高的方雨涵拒絕給眾人提供茶餘飯後的談資,不願意和任何人傾訴。甚至她連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告訴,她怕他們在千里之外為她擔心。驕傲的代價就是,之後的幾個月,江海越來越頻繁地出差,她一個人獨自在三千平方英尺的大房子裡面度過漫漫的長夜。那麼多的房間,那麼多的壁櫃,孤獨是躲在黑暗裡的怪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踱步出來一口一口吞噬她。一次半夜起來喝水,從二樓的臥室走到樓下的廚房,一腳踩空,跌坐在樓梯上,看窗外清冷的月光灑在她精心佈置的客廳裡面,牆上的照片中,曾經的兩個人在海邊相擁著傻傻甜甜地笑。方雨涵木然地掙扎起身,走到廚房,端起水杯一口一口地喝完整杯涼水,捧著碩大的肚子上樓繼續睡覺,沒有掉一滴眼淚。她知道,哭了也沒有人安慰,於是現實得決定不浪費眼淚。一個像她這樣的女人,在懷孕三個月的時候丈夫告訴她他愛上了別人,她必然要冷靜到冷酷,淡然到漠然,才能得以生存。她幾乎已經練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而江母的溫情,徹底瓦解了她的武裝。在那通電話之後,江母開始經常上網,看方雨涵的部落格,並且整夜在MSN裡面陪她聊天。江母找來各種孕期的營養食譜,一個字一個字地打進電腦裡面用電子郵件發給她。她用母親的柔和聲線告訴方雨涵想哭就哭,不要忍著。於是,終於在決堤的淚水中,方雨涵覺得自己還活著,還知道什麼是痛。

另一方面,江海卻對母親的施壓感到心煩意亂。江母不停地給他打電話,勸說他看在即將出生的孩子分兒上“浪子回頭”。那段日子,他正為了一個大專案經常出差,在忙得不眠不休焦頭爛額的時候,卻還要接受母親沒完沒了的盤問。因為母親老是懷疑他不過是用加班做藉口,用出差做掩護,實際上他都是和林菁菁在一起。其實林菁菁入職輪崗培訓結束,早就不在他部門了。職場那麼多年,他當然知道如果和下屬戀愛是自毀前途的大忌,他怎麼可能把林菁菁安排在自己部門,甚至在一個項目組呢?到後來,江母憤怒地宣稱,如果江海離開方雨涵,她就沒有兒子,只有女兒。江海覺得,母親所做的這一切都是被方雨涵慫恿的,因為她知道母親是他的軟肋。無論多驕傲清高的女子,到頭來居然還是要用孩子來維繫婚姻,居然還是要動用父母來干涉,真是無聊透頂。江海極為厭煩方雨涵的“伎倆”,叛逆之心上來,乾脆更加頻繁地出差,某些不需要投資總監到場處理的事情,他也親自前往。其結果倒是讓江海在事業上做得更加風生水起,被內定為投融資戰略總部老大的接班候選人之一。

方雨涵並不知道,江母為她所做的一切在江海的眼裡已經成為他愛情道路上的絆腳石。她只是單純地感動著江母在她最無助的時候給予的陪伴。當江母說,她從看到方雨涵第一眼起就喜歡她,而得知江海交往的女友是她,就欣喜地認定了她就是她的兒媳的時候,方雨涵開始為當年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深深後悔。她動情地告訴江母,不管她和江海的結局如何,她永遠都是她的母親。方雨涵也下定了決心要好好孝敬她,而一年之後,她居然沒有了這樣的機會。

心痛如潮。人生的戲碼總是讓芸芸眾生無法預測。

江海母親靜靜地躺在那裡,已經被先一步到來的親戚們穿上了模樣古怪的壽衣,想到十四年前第一次在商學院的講臺見到她,白衫藍裙,笑容溫暖,恍若隔世。

江海母親走後,方雨涵和江海手忙腳亂地準備追悼會和購置墓地,兩個人每天衝進衝出的,奔波於西寶興路的殯儀館和位於上海市郊的墓園,經常大汗淋漓的,連水都顧不上喝。這所有的一切,方雨涵做得比江海還要盡心盡力,因為唯有如此,她似乎才能對江海母親盡一點她來不及盡的孝心,報答江母在她最黑暗的日子裡給了她一點光亮。而江父,卻如一個旁觀者一樣,事不關己。從江海和他父親爭執的隻言片語裡面,方雨涵有點瞭解,江海父母因為早年工作的關係長期兩地分居,感情早就出現裂痕,不過是為了江海一直勉強地維持著。這一切在江海留學美國之後全面爆發,兩人即便在同一屋簷下,也是形同陌路,即使在江母最後的日子裡,江父也並未表現出更多的溫情和體貼。江海和母親的感情極深,自然對於父親生出諸多不滿。方雨涵似乎也明白了某一次爭執的時候,江海為什麼會如此堅決地說他不會僅僅為了孩子而留住沒有感情的婚姻。

江海母親追悼會那天來了很多她當年的學生,還有江海他們同一屆的同學,當年的班長嶽曉城和曹羚也來了。中國式的追悼會上,先是學校領導俗套的發言,肯定江母為教育事業的貢獻。然後親戚發言,照著稿子念,誇獎她如何勤儉持家、照顧弟妹、友愛鄰里。嶽曉城代表楊教授的學生發言,當年的班長畢業後選擇走仕途,現在儼然已經是嶄露頭角的年輕領導骨幹。江父始終沉默不語,不願意發言,也沒有掉一滴眼淚,感覺多年失敗的婚姻以及緊張的父子關系已經耗盡了他的精力。江父是精密儀器領域的專家,他這一生都覺得人的感情比儀器要複雜得多。江海上臺代表家屬致辭,寥寥數語,母子感情之深卻讓人動容。這幾日的忙碌奔波讓他失去了往日的神采飛揚,那幾分滄桑,看起來竟然和江父驚人地相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追悼會結束,嶽曉城和曹羚過來打招呼。多年以後,大學同學再聚,竟然是這樣的場合,真是無比唏噓。嶽曉城建議:“老同學多年不見,難得回國一次,過幾天不如我們夫婦做東,一起吃個便飯吧。”方雨涵猶豫地望向江海,只見江海默默點頭,“也好,下一次回國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這次回國,江海和方雨涵請了所有剩下的年假,前後加起來不過三個星期左右。從江母病危到離世到他們處理完所有葬禮事宜,也差不多到了他們該回美國的日子。回國之前,他們依約和嶽曉城夫婦小聚。嶽曉城畢業之後考了公務員,目前在國內金融行業的某監管機構工作,算是一半在官場一半在金融業。席間,他說了幾件所謂的官場趣聞,在國外生活多年的江海和方雨涵卻完全沒理解,只能敷衍地微笑。倒是嶽曉城對於江海所說的美國金融行業態勢興趣濃厚,不停提問。男人高談闊論,一邊的方雨涵則和曹羚聊聊孩子的養育。曹羚誇張地吐槽老人帶孩子的各種奇葩事情,方雨涵笑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本事來美國嚐嚐自己一個人帶孩子的滋味。雖然大家分開很久,又各有自己的生活軌跡,同學見面依然能夠熱絡起來。方雨涵看著江海和嶽曉城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彷彿回到當年的大學校園,他站在自修教室前面,侃侃而談給她講解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而昏昏欲睡的她什麼都沒聽進去,只覺得他怎麼能用那麼帥的姿勢講解那麼悶的理論。可是,如今的一年多來,他們之間只剩下寥寥數語的禮貌寒暄。

喝了幾杯酒,嶽曉城開始話多起來。他突然問:“你們還記得大學三年級在野外露營的那個晚上嗎?你們知道嗎?現在每次大學同學聚會,大家都要津津樂道地說一說。我們國際金融系最後成的兩對都是在那天晚上看對眼的,絕對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夜啊。不過到現在,我們都沒搞明白,你們那天晚上到底跑哪裡去了。”江海和方雨涵不由自主地對望一眼,他們怎麼可能忘記,那一夜還有那些往事。只不過曾經的歡喜冤家嶽曉城和曹羚已為人父為人母,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江海和方雨涵,卻面臨著一場婚姻的試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