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63章 靈米供不應求和震撼人心的“空中之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63章 靈米供不應求和震撼人心的“空中之城”

2004年過得屬實比較平澹,唯一能夠成為亮點的事情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麒麟農業發展集團在5月份開始銷售靈米。

只是產能並不大,畢竟從葉子書給他們技術到銷售也只有四個多月的時間,目前銷售的靈米,都是之前他們建設的城市種植基地種植的。

所以一開始價格非常昂貴,像之前葉子書覺得30元出廠價的羊脂米,市場價格買到了60多元,直接翻了一倍。

而能量更加豐富的琥珀米,也從葉子書預設的100元每斤,直接漲到了230元每斤,因為這種米的產量更低。

在靈米銷售上面,麒麟農業發展集團沒有大張旗鼓,原因就是產量不足,宣傳的意義不大,直接就擺在他們的銷售渠道裡面銷售。

大部分人都是被這些米的高昂價格吸引的,畢竟能夠將米賣這麼貴,肯定有貴的道理,起碼大眾對他旗下產業提供的商品是這樣認為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比靈米價格更高的大米,麒麟糧油工業集團旗下也有很多高價值糧食,例如前面說的七彩虹大米,就屬於價格比較昂貴的類別。

所以吸引民眾購買的原因,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還有就是名字,靈米不是隨便就能叫的,而且國內民眾一聽就覺得不簡單。

當得知靈米內部隱含特殊的生命能量,有利於人體吸收,對人體擁有不可思議的效果,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力量會比之前大。

既然說得這麼玄乎,自然不介意買一點回去吃,雖然對普通人來說,長期吃高價格的靈米負擔很重,但是偶爾吃還是沒有壓力。

購買回去吃了之後,自然一發不可收,能增加力量不好說,畢竟食用時間尚短,只是口感確實無與倫比,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頂級享受。

就算吃到肚子裡面,依然能夠感受到來自身體的那種愉悅感,這就是人體在緩慢吸收生命能量帶來的效果,讓人有種欲罷不能。

結果可想而知,原本35元每斤的羊脂米,價格瞬間飆升到了70元,直接翻了一倍,原本120元的琥珀米,終端銷售價格直接上漲到了260元每斤。

而且還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琥珀米卻是有點貴,但是羊脂米就算是零售價格上漲到70元,很多家庭咬咬牙,也不是吃不起。

畢竟現在就算是領取社保金,每個月的收入也有4萬元,平均每天有上千元的收入,吃還不到一百元的羊脂米,也不算很難。

只是對家裡孩子比較多的兩口之家來說,可能感覺肉疼,對單身漢來說,消費羊脂米基本上沒有壓力。

短短兩週的時間,市場上的所有靈米都銷售一空,買不到的人,只能去麒麟農業發展集團預定,預定數額非常火爆,哪怕排隊也願意等。

全國預定總量竟然高達2億噸,就食用大米而言,這麼多的預訂量,平均每人年消費307斤,已經非常恐怖了。

只是產量很難及時跟得上,目前麒麟農業發展集團正在聯合麒麟木材工業集團加快城市農業種植基地建設速度。

除了他們兩家之外,另一家改變計劃的企業就是麒麟能源工業集團,種植靈米耗能非常恐怖,原本可控核聚變建設計劃跟不上變化。

像普通的羊脂靈米,沒生產1斤耗能是45度電,如果按照這樣的預訂量,總共耗能高達18萬億度電。

之前我國已經出現了常規電力缺口,他們準備建設5萬億度年發電量的可控核聚變設施,彌補國內用電缺口。

只是沒想到,僅僅一項靈米,年耗電量就高達18萬億度,遠遠超過了他們正在建設的可控核聚變的發電量。

沒有辦法,他們一方面調整可控核聚變建設規劃,直接將可控核聚變的年發電量增加到40萬億度,加上之前年發電量23萬億度的太陽能。

還有國家電力部門投資的水力發電,我國年總發電量可能會達到65萬億度,而全球其他國家的發電總量也才十幾萬億度,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差距。

之所以如此超前建設,就是怕葉子書後面突然有弄一個高耗能的業務出來,到時候無法滿足電力供應就麻煩了。

可控核聚變設施建設周期長達3年左右,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3年足夠發生太多事情了,與其如此被動,還不如多建設發電設施。

不過葉子書看了他們的新增發電規劃之後,認為他們需要做好準備,將可控核聚變的年發電量增加到100萬億度。

靈米不過是開始而已,他提供給麒麟農業發展集團的技術,不只是靈米那麼簡單,而是一整套技術體系。

他們可以根據這些技術資料,自信研發其他蘊含生命能量的農作物,甚至是肉類產品,而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是相當耗能的產品。

修行除了修心之外,就是修煉能量,就像現代化工業一樣,一切都離不開能量供給,所以將來對能量的需求,只會更多,絕對不會少。

對麒麟農業發展集團來說,他們從中看到了農業升級的方向,以前他們為了提升農業產值,主要專注於新品研發上面。

現在不一樣了,任何含有生命能量的食物都可以賣出高價格,而且消費者也願意買單,高價格不是炒出來的,而是真的物有所值。

所以未來麒麟農業發展集團,除了繼續研發新品種之外,還要讓他們旗下的所有農產品都蘊含生命能量。

葉子書提議將可控核聚變的發電量增加到100萬億度,實際上可能還比較保守,如果過呢所有民眾的食物都隱含生命能量,需要的能量絕對比這個高得多。

而且隨著練武的效果越來越明顯,練武之人的飯量也會越來越高,全社會消費的農產品數量只會越來越多。

除非突破煉體期,進入練氣期,就能達到傳說中的辟穀效果,可以不依賴於普通的食物生存,但是同樣需要高生命能量的食品支援,雖然量少了,但是能耗只會更高。

別覺得這樣能量就很多,其實等修行體系真的起來後,人均能耗會非常恐怖,葉子書都無法保證,僅僅依靠核聚變功能,能量還夠不夠用。

不過這是他應該操心的事情,想要達到這種程度,那人類的修煉體系真的達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那時候整個文明程度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

不說其他更高階的能量,如果真達到了這種程度,宇宙中那麼多的恆星,足夠人類使用了,到時候直接開發恆星能源就行。

就像葉子書派遣麒麟神獸去太陽吸能一樣,也許到時候人類修行,直接就可以坐在太陽邊上吸能量。

就算不這麼做,也許將來也有科技的手段來開發恆星的能量,總之文明到達一定程度,總有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也許卻是覺得今年沒有什麼轟動的事情,顯得有點平澹,於是在8月份,寰宇集團正式對外公佈了他們新的航空器製造計劃。

雖然葉子書去年就給他們提供了這方面的新設計,但是他們一直都沒有完全研究明白,直到今年7月份,才完全研究明白。

這不能怪寰宇集團的科研人員愚笨,而是他提供的新航空器的設計非常復雜,導致很多東西理解起來非常難。

前面也說過,新的工業製造方法會大幅降低複雜工業產品的製造難度,這並不表示新的工業製造整體上就非常簡單。

如果真的簡單的話,那就賣不出太高的價格了,產業附加值就不會很高,因為難點大部分集中在設計階段。

傳統工業產品的設計主要是集中在三維結構設計上,就算是在複雜的工業品,也不過是簡單工業品的堆積,拆解開來也不算特別難。

而利用新的製造技術,設計部分就不再是簡單的三維結構設計了,而是涉及類似生命的構建,既要想象設計之後的三維結構,還要考慮很多非結構性設計問題。

所以新的製造技術,設計需要的能力和知識廣度,要遠高於傳統的工業製造,當然這樣製造出來的東西,也不是傳統製造業能夠比擬的。

更何況他旗下的科研人員,拿到他提供的新製造技術體系資料,也才兩年多的時間,還沒有完全理解透徹整個技術體系。

所以看他提供的航空器設計,就沒有那麼順暢,需要一遍檢視他的設計,一遍檢視他之前提供的技術資料,需要相互印證才能理解。

目前還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不依賴於他之前提供的技術資料,就能將他提供的產品設計做到瞭然一新,因為這不是個人能夠做到的。

畢竟新的製造技術,實際上是模擬生命結構,涉及生命的創造,複雜性非常之高,絕對不是傳統宏觀製造業能夠比擬的。

這中間還有他提供的相關設計系統支撐,如果脫離他提供的設計系統,看他的設計就猶如天書一樣,根本毫無頭緒。

在寰宇集團公佈的最新消息裡面,將會對旗下現有的航空器進行更新換代,包括旗下的民航飛機、民用直升機和個人航空器。

民航飛機不必多說,目前幾乎壟斷了國內的民航市場,這絕對不是來自行政力量形成的壟斷,而是實打實的實力造成的。

升級後的民航飛機,將完全採用電力驅動,外形也有很大的改變,具有明顯的飛行生物特徵,能耗也要比現在低得多。

他們原來的能耗就比其他兩大航空巨頭的客機要低20%到40%,新的民航客機能耗將會在降低50%以上,也就是以往民航客機能耗的30%以下。

由於是超音速民航,如果正常情況下的能耗不能降低,在超音速巡航的狀態下,能耗將會更高,這些成本都要客戶買單。

現在按照新的設計,就算是處於超音速巡航狀態下,他們的民航客機的能耗也不會比現在的民航客機高。

這就意味著花費同樣的錢,客戶能夠享受到更高的運輸速度,大幅節約了客戶的時間,也將民航的價值凸顯出來。

現在國內的民航有點尷尬,他們的優勢逐漸被超級磁懸浮交通所取代,很多人在兩者之間,會優先選擇超級磁懸浮,只有買不到合適的票,才會搭乘民航客機。

好在國內的人口足夠多,就算民航客機處於競爭劣勢,還不至於讓他們經營不下去,總有一些人由於各種原因,需要搭乘民航客機。

不過這種尷尬的局面依然存在,如果有了新的民航客機,兩者之間的競爭差異化就徹底拉開了,民航也就不那麼尷尬了。

如果說民航客機雖然比較尷尬,還不至於賣不出去,他們的個人航空器銷售情況,就更加不樂觀了,完全沒有達到葉子書之前的預期。

雖然這裡面也和價格較為昂貴有關,動不動需要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普通家庭還沒有奢侈到這個程度。

但是銷售規模較小是不爭的事實,不能因為覺得價格不是普通民眾能承受,就不做任何措施,任由市場自然發展。

這次使用新的製造技術生產的個人航空器,製造成本要比之前低很多,至於銷售價格,就完全看寰宇集團的意思了。

因為最重要的設計部分,才是最值錢的,如果按照知識價值來算,整體售價應該比之前還要高,因為設計階段花費的人力物力非常大。

不過葉子書設計個人航空器的時候,並沒有花費太多的功夫,忽略掉設計部分創造的價值,只是以製造環節的價值計算,就非常便宜了。

特別是隨著國內民眾收入逐漸提升,未來普通家庭購買個人航空器也不是不可能,畢竟一兩百萬元,對普通家庭來說積攢幾年也夠了。

新的個人航空器,舒適性更高、安全性更好,沒有那麼高的噪音,甚至都可以停在自家的車庫裡面,佔地面積比較小。

不過這種想法,葉子書認為不太可能實現,如果真的到了家家戶戶都有航空器的時候,意味著我國航空器管理將會面臨巨大的難題。

而且大部分情況下,個人航空器的利用率並不高,民航管理也不會徹底放鬆,對大部分來說購買容易使用麻煩,有點得不償失。

未來的個人航空器,還是會租賃的方式發展,這樣航空器的利用率就高得多,且家庭承擔的成本也要低得多,顯然更加划算。

這些航空器的訊息,倒是沒有造成很大的轟動,畢竟真東西沒有出來前,也沒有相關效果圖,普通人腦海中還是原來的樣子。

真正引起轟動的訊息,還是寰宇集團公佈空中之城的建造計劃,按照寰宇集團的做法,空中之城將會對標豪華郵輪。

這就意味著空中之城不是單純的交通工具,裡面還要配備吃喝玩樂的設施,那需要多大的空間,叫做空中之城名副其實。

接下來就有問題了,能夠承載如此多人吃喝玩樂的空中之城,是如何飛行的,至少目前的技術無法讓如此龐大的航空器飛起來。

有人自然想到了星艦的動力系統,星艦比寰宇集團的空中之城更加龐大,都能飛起來,而且還能飛到太空,肯定有更先進的動力系統。

如果使用星艦的動力系統,那麼空中之城飛起來就不算是事,至少很多人會將兩者聯絡起來,畢竟寰宇集團也是星艦製造商之一。

其實到現在還有人討論星艦的動力系統是怎樣的,因為太過於龐大,很多人做了很多設想,都感覺難以將55公里長的星艦送上太空。

所以寰宇集團的空中之城,吸引了很多目光的關注,不僅是民間的,還來自很多國家的官方人員,他們都想要透過空中之城瞭解星艦的動力系統。

倒不是說他們覺得能夠偷學到什麼,而是一旦確定星艦的動力系統是什麼,他們就有明確的研究方向,比自己瞎摸索要強得多。

走別人的路往往更加輕鬆,摸石頭的想法不只是我沒有,只要是智慧生物,都有這個自覺,走別人踩過的路才會進步更快。

按照寰宇集團的規劃,普通航空器將會在一年後陸續和大家見面,而空中之城建造需要花費兩年時間,建造時間明顯更長。

可能是配合宣傳,寰宇集團公佈新的航空製造計劃,萬城基業立馬跟上,不僅承諾將會採購新的航空器,包括民航客機,還有直升機和個人航天器,用於租賃業務。

除此之外,萬城基業下了5架空中之城訂單,每架空中之城的訂單金額為5000億元,一共花費了2.5萬億元。

這還不算,萬城基業承諾如果經營非常不錯的話,未來還將購買45架空中之城,將數量增加到50架,總耗資高達25萬億元。

別說是50架了,就是5架,都震驚了很多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其他企業敢如此豪賭,因為風險太高了。

如此高昂的價格,就算按照葉子書想的那樣,每人次最低收費5萬元,不計算中間消耗,而且還要長期滿員,也需要10年收回成本。

實際上如此龐大的航空器,能耗肯定不會很低,而且如此高的價格,也不能保證長期滿員,實際收回成本的週期更長,也許20年也是有可能的。

而一架空中之城,最長使用年限也就50年,盈利週期說不上很長,如果運營稍微出現問題,很有可能就是虧損的局面。

更何況初期投資規模太大了,一般企業根本就沒有這個實力,而且空中之城目前只對內地企業銷售,進一步縮小了購買者的數量。

如果萬城基業都不下單的話,寰宇集團的空中之城,就真的只有他們自己玩了,甚至有可能該專案就此擱淺。

萬城基業選擇購買,並不是毫無根據,他們親自去看了空中之城的設計效果,加上又是老闆親自設計的,才會這麼有信心。

至於賺錢的事情,萬城基業覺得只要不虧損就行,就像目前的航空業一樣,本身就不是暴利行業,不能以暴利行業的心態來經營。

至於會不會有乘客,他們認為不用擔心,不說國際市場,光是國內市場就能夠滿足50架空中之城的執行。

5萬元對很多國家的人來說可能是筆鉅款,但是對國內的民眾來說,並不是不能負擔,除非年年去玩,不然真的不算很貴。

如果真的只有50架空中之城,就算常年滿員,國內民眾每人體驗一次,也需要花費20多年的時間,才會輪換一次,完全不用擔心沒有遊客。

最重要的是,普通人想要去星艦體驗很難,畢竟那不是普通民用設施,就算再有錢也無法體驗到。

很多人會退而求其次,空中之城雖然和星艦沒法比,但是長度也並不比小型星艦小很多,放在一起類比,也不算特別過分。

綜合以上資訊,萬城基業對運營空中之城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更何況他們龐大的資金,也需要找到合適的經營項目。

就算經營項目處於微利狀態,也比放在銀行要好得多,這幾年他們每年都有幾十萬億元的盈利規模,想要花出去很不容易。

該話題從7月份持續到年尾,直到被另一個話題所取代,那就是星艦的事情,根據時間節點,年末就要完成第一支艦隊的建造工作。

到了12月份,葉子書這邊還沒有什麼動靜,他旗下的所有企業彷彿突然上了發條一樣,運轉得更快了。

首先就是麒麟資源開發集團,開始派遣星艦運營工作人員前往星靈集團的組裝基地,提前熟悉星艦的所有環節。

駕駛如此龐大的機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通用機器人,也要提前過來學習,熟悉所有的環節。

其次就是頻繁地召開會議,由於體系非常龐大,就算按照計劃建造完成,也需要從頭到尾確認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然後就是派遣有關人員和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儘快透過一些法律法規,就算沒有法律法規,也要做好溝通工作。

等這些工作做好之後,星靈集團和麒麟資源開發集團,才聯合對外公佈了星艦的首飛日期,將首飛日期定在2005年的1月1日。

只要首飛成功,中型星艦除非特殊情況,一般都不會再降落到地面,將會長期停泊在外太空,物資運輸工作交給小型星艦來完成。

原因很簡單,就是降低能耗,其次就是製造神秘感,如果長期能夠天上地下亂飛,大家肯定會猜得到不是傳統的動力系統。

只有長期停留在外太空,才會讓人覺得進入太空一次,能耗非常恐怖,除此之外,就是地面也沒有太多合適的停泊點。

肯定不能直接停在地面上,以它的重量,直接將一塊平整的地面壓成湖泊,而建造一個地面停泊點,耗資同樣不菲,不可能大量建設。

所以最佳的辦法,就是從組裝廠直接升空,進入外太空之後,就不要輕易回到地面,物資和人員運輸,交給小型星艦來完成就可以了。

當然,地面也有建設專門的停泊點,不過沒打算建設太多,目前除了組裝廠之外,只有一個維修停泊點,位於騰格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裡以前是沙漠,又處於西北,人煙稀少,加上地勢開闊,建設維修停泊點非常合適,其他合適的地方也不算很多了。

這個維修停泊點,可以滿足100公里以下所有星艦的維修工作,將來還可以進一步擴大,讓其能夠維修100公里級別以上的星艦維修工作。

除此之外,在全國各地還會建設很多小型星艦停泊點,主要作為人員和物資運輸基地使用,不然全部物資需要集中到一起,費時費力,成本也不低。

將來圍繞著這些停泊點,還會有很多其他功能區域建設,畢竟從太空開採過來的礦產,需要在這些停泊點中轉,甚至直接在此冶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