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4章 醫療產業正破繭而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4章 醫療產業正破繭而出

說實話,這樣來回折騰挺浪費時間的,如果是按照他的行程,葉子書的下一站應該是南昌,這裡有麒麟能源工業集團。

雖然這家公司還沒有投產,但是也快了,年底前就能夠量產太陽能發電板,到時候就能全面建設我國的第一個大型太陽能發電站。

第二天上午,考察團並沒有立即動身,因為從潯陽到宜昌開車要八個小時以上,反正早晚這天也只能趕路,還不如吃完午飯在走,晚上到達目的就可以。

上午安排了考察團繼續看這邊的紡織產業,而葉子書則是和太極集團旗下的太極醫藥集團公司和醫療裝置集團公司的管理層開會。

太極醫藥集團還好一些,他只是瞭解了這邊的業務開展情況,目前很多藥品還沒有研發出來,這邊基本上都是在建設生產廠房。

在省內建設的醫藥生產工廠,主要滿足國內南方地區的供應,目前還不知道國內的需求量有多大,這邊前期會作為全國供應基地。

等到需求量提升上來後,他們會再建設北方生產基地,至於出口業務,可能會在沿海地區建設生產基地。

目前真正開始安裝生產線的就是疫苗工廠,雖然有些疫苗可能還需要一兩年才會批准上市,但是也有一些疫苗已經完成了三期臨床,年底可能會批准上市。

這裡面存在差異,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臨床環境缺乏,不能短時間內收集足夠的資料,也有不是特別緊急,希望能夠更加慎重,例如流感疫苗。

在太極醫藥集團這邊花費一個小時開了個小會,目的還是刷一波存在感,同時瞭解一下他們的各項工作就行。

他重點還是放在太極醫療裝置集團身上,因為這邊的很多業務已經進入到了實質階段,投產壓力比較大。

他上次給他們的先進醫療裝置種類高達500多種,目前已經完成研發工作的種類有300多種,到年底,將會全部研發完成。

這麼多種裝置,就算是按照每種一個工廠來生產,也需要建設500多個工廠,實際情況要比這個數量多很多。

在工廠佈局上,肯定會優先照顧潯陽這邊的需要,在市區和下面的區縣也有很多工廠在建設,為當地解決就業問題,同時還能給當地繳納稅收。

只是潯陽整個地區人口數量也只有400萬左右,市區人口不超過百萬,如果全部工廠都建設在這邊,本地很難完全消化。

所以很多工廠其實外移到了其他周邊地區,例如湖北的黃岡、旁邊的上饒和JDZ,在南昌也有他們的工廠。

雖然他們的醫療裝置水平非常高,在技術上他們有絕對自信,但是醫療裝置行業比較特殊,他們也不清楚未來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

所以在建設工廠的時候,其實相對保守,特別是有傳統強大競爭對手的醫療裝置領域,他們表現得更加保守。

對此葉子書沒有提議提升產能,因為他對市場不是很瞭解,這個產能計劃肯定是經過裴晴批准的,就暫時按照他們的計劃來。

反正全產業鏈都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如果真要擴大產能,其實非常方便,整個產業鏈都可以立即調動起來。

不過他也要求他們提前做好擴產的準備,例如先選好地址,將廠房給建設好,反正廠房的使用年限非常長,提前建設並沒有太大的折舊成本。

至於生產線和人員招募,就不能提前了,等到需要的時候,再進行也不遲,已經有產業基礎,生產線的建設是輕車熟路,人員培訓也能做到標準化。

然後就是市場推廣方面的事情,在國內市場推廣上,他們的投入相對較少,一方面是國內使用的是人民幣採購,對很多醫療機構來說比較容易獲得。

另一方面是國內沒有和他們競爭的對手,雖然國外醫療機構在國內也有不少的市場,但是本土作戰方面,優勢不是很明顯。

當然,如果國內醫療機構放著更先進的裝置不採購,而去採購國外的醫療裝置,那就不要怪太極集團不客氣了。

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發生的,太極集團是一家合規經營的企業,不會使用回扣等暗箱操作的手段,可能會讓一部人無法獲利。

針對這種情況,太極集團其實沒有好的辦法,只能記在小本本上,等到太極醫療集團的醫療機構遍布全國各地的時候,才能用些手段。

反正他們是民營醫療機構,完全可以按照市場化的競爭方式來維護自身利益,葉子書不介意太極集團用些手段。

更何況後面還有大量的先進醫藥產品在等著,只要以缺貨為由減少供應,對很多醫療機構來說是個很大的打擊。

當然,他本人是不贊成這麼做,因為這會非常敗人品,但是在市場競爭當中,有時候不能做老好人,該狠的時候就不能手軟。

其實這套手段也可以用在國際市場上,雖然旗下很多業務都建立子公司獨立經營,但是也可以在市場競爭當中通力合作。

完全可以將醫藥產品、醫療產品捆綁銷售,醫療裝置可能還有可替代產品,但是醫藥產品,很多可是沒有可替代產品。

如果一部分醫療機構無法獲得先進的醫藥產品,而另一部分醫療機構卻能獲得,這就意味著競爭的天平發生了傾斜。

到時候一部分醫療機構門可羅雀,一部分醫療機構卻是生意興隆,他相信很多醫療機構會進行妥協。

目前他們進行的推廣宣傳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媒體廣告宣傳,這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宣傳方式。

其中包括軟廣告宣傳,例如邀請知名專家出來對他們的產品進行評價,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宣傳方式。

第二個方面就是參加醫療裝置展,這是向全球醫療機構最直觀展現自己產品優越性的場所,特別是有對比的情況下,更能凸顯他們產品的技術先進性。

例如全自動手術裝置,可以說是當前最先進最緊密的醫療裝置,沒有之一,只要看到這種裝置,給人帶來非常大的震撼。

最重要的是,他們這些醫療裝置是自成體系,配合智慧醫療系統,可以給現有的醫療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如果整個醫療機構都採用太極醫療裝置集團的裝置和系統,不僅能夠提升醫療機構的效率,同時還能降低入行門檻。

不管對管理成本,還是對人員成本等,都有巨大的作用,只是總體成本降低的程度有限,因為整套裝置的成本會迅速攀升。

但是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而言,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他們很多都是全民醫療,如果不是急診的話,預約排隊短則兩三天,長則超過一週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使用了全套太極醫療裝置集團的醫療裝置系統,效率能夠提升三到五倍,特別是對小病來說,可以做到全自動診斷、開藥等,不需要專業人士介入。

當初葉子書提出的自助醫療使用這些裝置就可以實現,如果購買了個人診斷裝置,大部分疾病只需要去藥店就可以。

所以在這一塊,葉子書自認為競爭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透過醫療裝置展,應該能夠大放異彩。

第三個方面就是地推了,在全球各國和地區,和專業的醫療推廣公司合作,透過他們將自己的醫療裝置推廣到醫療機構。

這種方式葉子書其實並不怎麼贊同,因為這意味著要讓出很多利益,他們這些公司拿的分成比例非常高。

葉子書在會議上也強調,這種方式只能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能採用,目前他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同時葉子書也提出了另一種解決辦法,那就是建設自己的全球醫療體系,當然不是傳統的醫療機構,那樣不僅耗資大,而且短時間內也很難找到那麼多人。

而是建設自助醫療體系,這種模式可以將醫療服務延伸到每個角落,而一個這樣的自助醫療點只需要一兩個人管理就可以。

甚至都不需要人員管理,只需要安裝影片監控裝置就可以,避免人為破壞裝置,只是這麼做可能會面臨一定的法律風險,需要仔細研究。

相比起這些要依賴醫療機構的醫療裝置,他們對個人診斷裝置的期待值很高,相對就不那麼保守了。

雖然目前只建設了年產1000萬臺個人診斷裝置的產能,但是後續產能擴充非常快,最終目的是達成年產3000萬臺到5000萬臺的產能。

如果表現超出預期,那麼就會擴產到5000萬臺,如果表現中規中矩,那麼就只能擴產到3000萬臺,這麼做也算是一個穩妥的辦法。

雖然葉子書認為未來可能會達到年需求1億臺的量,但是這也只是他的想法,因為這個裝置對個人來說,還是太貴了。

售價2000美元,別看發達國家人均GDP很高,但是普通人每月的到手薪酬也就1000美元左右。

國內便宜不少,但是以國內的收入來說,還是比較貴,這是沒辦法的事,像這種頂尖科技產品不可能很便宜。

第一年不需要支付服務費,後面國內和第三世界客戶每年需要支付500元左右的服務費,發達國家民眾需要支付500美元的服務費。

主要是他設計的個人診斷裝置實在太優秀了,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件醫療裝置,而是智慧穿戴裝置,顏值和功能都相當強大。

想要打動普通消費者,顏值和功能都強大才能俘獲人心,而且還要讓別人造不出來,能夠做獨家生意,因此在這方面花費了不小的心思。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和太極醫療裝置集團開完會後,葉子書對這個產業的期待非常高,目前正是他們破繭而出的時候,希望能夠給自己帶來驚喜。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