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1章 凡事留一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1章 凡事留一手

和裴晴吃晚飯的時候,葉子書詢問了關於醫學書籍稽核的事情,馬上就要到開學季,如果教材稽核還不透過,就有點來不及了。

大一的課程內容,比較基礎,在裡面雖然也新增了不少自己的東西,但是還不算特別多,算是中規中矩。

按理說稽核應該比較快,加上詳細的論文支援,對於國內專家學者而言,應該不算是難事,不存在太大的疑惑。

“其實大一的課程內容已經稽核完畢了,已經遞交給了教育部那邊過審,應該要不了多久就能透過。

只是你這次提交的書籍內容太多了,想要一時半會兒稽核完畢很難,越到後面越需要花時間來做這件事情。

特別是你提供的那些論文,理解了裡面的原理還不行,還需要做實驗來驗證你所說的是否正確,花費的時間更多。”裴晴說道。

這個說法他還算接受,只是他認為有些確實是可以使用實驗手段來驗證,但有些卻不那麼容易透過實驗來驗證。

例如他提供的針灸理論,穴位是真實存在的,中醫幾千年來都證實了這一點,但是透過解剖學,卻很難發現。

因為人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旦死亡,是無法尋找到生前的狀態,透過解剖也無法驗證。

更何況葉子書提供的理論,並不是所有的論文都給出詳細的資料,而是闡述了他對於整個系統的理解,例如人體內的經絡系統。

並為此提供了大量可操作性的技術參考,來驗證他這套理論存在的價值,但是按照現有的科學定義,表象和理論對應,並不意味著理論就是正確的。

只能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呼應的,那麼拋開這些表象,理論還能否衍生出其他的技術,就是一個漫長的驗證過程。

其他還有很多,整個體系想要完全驗證清楚,別說是一兩年了,估計需要花費數十年之功,都不一定能夠證明他這套理論是完全正確的。

出現這種情況,有些是因為確實不好解釋得太清楚,因為他知道在虛擬實驗室裡面輕而易舉能驗證的東西,在現實世界很難驗證。

有些卻是他不願意解釋得太清楚,能不能明白就全看個人悟性,最典型的就是他那本系統性醫學。

雖然和古代的醫書相比,要清晰明了很多,解釋的也是自成體系,但是真要看明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了,他們對我撰寫的系統性醫學有什麼看法?”葉子書問道。

聽到他說起這個,裴晴頓時就來了興趣,他的其他書籍其實爭議性並不大,因為太符合現在的科學框架,只需要按步驟驗證就可以。

但是系統性醫學這本書,全程沒有任何論文支撐,也沒有任何資料解釋,裡面充斥的全是中文,而且有些地方文字是看明白了,但是卻又好像不明白。

裴晴這段時間利用閒暇時間看了這本書,她覺得裡面說的東西好有道理,但是閉上眼睛後梳理,又發現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她還想要找個時間和他探討這本書的內容,奈何他除了吃飯的時間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忙碌,根本就沒機會討論這裡面的內容。

現在他提到這個,裴晴自然不放過這個機會,於是開口說道:“對待這本書,專家組內部的分歧很大,有人對裡面的內容讚賞有加,也有人對裡面的內容不置可否。

讚賞的人大部分是來自傳統中醫學者,他們認為你這本書是對我國傳統醫術的系統性總結,具有極高的價值。

而不置可否者都是從事西醫方面的學者,他們認為你這套理論貌似自圓其說,但是卻沒有任何可以驗證的資料支援,要慎重對待,不可誤人子弟。”

聽到裴晴這麼說,葉子書好奇地問道:“就沒有人強烈反對?”

不置可否已經是很中性的詞了,意思是搞不明白內容是否是真實,暫時不好作為科學範疇來對待,只能選擇擱置,不對此發表任何意見。

也就是說,既不贊同也不反對,這就有意思了,說明裡面的內容從邏輯自洽的角度來說,是有道理的,但是從實驗科學的角度來說,又不具備可操作性。

“這倒沒有,因為這本書裡面說的內容確實有一定道理,起到了提綱挈領性作用,在邏輯自洽上沒有任何毛病。

更何況你前面還有那麼多的著作在,說明你肯定不會無的放矢,他們也不敢說你什麼都不懂,就算不認可,他們也不敢隨便說是錯誤的。

因為一旦說是錯誤的,就要找出錯誤的論據出來,不能沒有任何依據的情況下,就否認你的這套理論。

不過他們也認為你這本書不適合放到高校課程表裡面作為教材使用,只能作為課外參考來使用。”裴晴說道。

對此他倒是沒有多麼傷心,當初選擇寫這本書的時候,就考慮過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忍不住寫了。

他之所以寫出來,並不是要多少人認可,不管有沒有認可,這本書都是客觀存在的,不相信就不是有緣人,相信且堅定不移者,那就是有緣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我倒是無所謂,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在太極集團內部,要將這本書人手發一份,沒事多看看,特別是太極醫療機構從業者,多看沒壞處。”葉子書淡定地說道。

這本書只有20萬字,卻耗費他一個月的時間才寫成,裡面每個字都花費了他巨大的精力,不是隨便看一兩遍就能完全理解。

所以這本書需要常看才能常新,只有堅定認為其是正確的,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這本書的場景裡面,才能有更多的體會。

“其實我想問一下,你的其他著作寫的都很明了,都很詳細,理解起來並不費勁,可為什麼寫這本書的時候,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格?”裴晴問道。

“有些東西不用寫得太明白,因為越是清楚明白,越是缺乏想象空間,他們學習的只不過是我的個人理解而已。

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儘量摒棄我個人的理解,將其上升到更高的層面,雖然難以理解,但是每個人都會從中有不一樣的收穫。”葉子書笑著說道。

20萬字的書籍,以他寫書的速度,一天的時間就夠了,而他足足寫了一個月,可見他是多麼用心,幾乎是字斟句酌的結果。

“不僅如此吧?”裴晴笑著問道。

要不還是裴晴瞭解他,聽到裴晴這麼說,他嘿嘿笑了笑,說道:“還能怎樣?”

看到他賤賤的表情,裴晴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說道:“你這人做事總喜歡留一手,我覺得你還是過於謹慎了。”

對此葉子書是不認可的,只見他搖了搖頭說道:“這個世界既是開放的,也是封閉的,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征伐和剝削。

除非是世界出現大一統,沒有那麼多的偏見和傲慢,也沒有那麼多的剝削和奴役,我才不會有這樣的顧慮。

其實我也挺矛盾的,人類這種生物越是掌握著先進的科技,越是會產生自我毀滅的傾向,當然,這也可能是智慧生命共同的宿命。”

裴晴聽了他的話,卻是沉默了下來,臉上露出沉思的表情,葉子書也沒有說話,埋頭繼續吃飯。

過了良久,裴晴恍然大悟地說道:“怪不得你寫的這些書籍,都是治病救人的內容,卻沒有任何有關危害性很大的內容。”

別覺得醫學書籍都必須是治病救人的方法,其實也可以有很多破壞性的內容,最典型的就是對病毒學的研究。

在撰寫病毒學的時候,葉子書並沒有過多的闡述病毒本身,有關內容都是現今社會已經存在的理論,大部分內容都是放在如何防止病毒的擴散以及如何治療上面。

就是因為他覺得,如果自己將病毒闡述得過於明白,帶來的不一定就是好結果,總有人喜歡使用這種技術作為武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也是他說出上面那番話的原因,他必須要考慮自己的成果會不會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哪怕他知道這麼做可能徒勞無功,但是能拖延就拖延一時。

不管別人說他謹慎過頭,或者是迂腐,他都無所謂,他始終認為,人類一旦掌握了和自身實力不匹配的能力,都是危險的。

這裡面包括財富、權勢、技術等等,一旦和自身實力不匹配,就很容易膨脹,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其中財富和權勢,他認為帶來的危害都還可以接受,但是過於先進的技術被用在不恰當的地方,帶來的後果可能就是毀滅性的。

就像幾十年前一樣,科學家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的千辛萬苦研究出來的理論,被各國爭相研究的結果竟然是造原子彈。

作為科學家,他希望自己的成果被用在正途,但是他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因此他寧願這個世界發展慢一點,也不願意公開過於超前的技術或理論。

凡是他手裡拿出來的跨時代技術,他都會留一手,這已經形成了他的習慣,就連人工智慧這種看似沒多少危害的技術,他都是如此。

對於裴晴的說法,他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而是笑著說道:“你以為我是神?什麼都會?”

“你在我心中就是神,不是神也是神之子!”裴晴一副崇拜的表情說道。

對於她這番話,葉子書一個白眼拋了過來,然後說道:“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不過是滾滾紅塵中的過客一枚,別把自己太當一回事,這就陷入自我崇拜的陷阱當中了。”

說完這話,葉子書沒有讓裴晴說話,而是打算結束這個話題,於是繼續說道:“別說這些有的沒的,趕緊吃飯吧!”

------題外話------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