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9章 寰宇集團和太極集團年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39章 寰宇集團和太極集團年報

葉子書翻開寰宇集團的年報,頁數應該是所有集團企業裡面最短的了,加在一起也就100頁左右,原因就是他們正在經營的業務實在是不多。

目前最大的業務是汽車業務,去年一共銷售出去了1500萬輛,其中有800萬輛是在國內銷售的,700萬輛被國際市場消化。

這說明有大批的國內民眾富裕了起來,紛紛開始入手自己的第一輛汽車,而且這個現象要持續一段時間。

只是目前國內市場還無法消化太多的高檔車,一般都是入手十幾萬的車輛,平均售價基本上是和前年持平。

寰宇集團銷往國外的汽車,價格都比較高,主要以中高階汽車為主,低端汽車的產能基本上被國內消化了,用於出口的數量並不多,還主要是銷往東南亞等國家。

而且寰宇集團自知難以佔領所有的國際市場,如果真的做到了,估計就要出現激烈反應,所以制定的政策也是放棄國際低端市場,主攻中高階市場。

這樣出口數量雖然不多,但是獲得的收入卻是不少,他們出口的汽車,離岸價都超過35萬元,大部分都是50萬元以上的車輛。

這樣就和一些老牌汽車企業形成錯位競爭,雖然他們很煩又出現了一個競爭對手,但是還沒有為此炸毛,大家總體上還是維持表面上的公平競爭。

他們也不敢過於刺激寰宇集團,雖然丟失了大量的高階市場,但是中低端市場還是他們的天下,至少企業生存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真的刺激寰宇集團,讓寰宇集團不講武德,開始大規模向國際市場低價銷售中低端汽車,他們除了固守本土之外,將會沒有他們多少生存空間。

在技術上,寰宇集團已經形成了碾壓之勢,就成本而言,寰宇集團全產業鏈經營,加上人工成本也稍微便宜,同樣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他們除了披著幾十上百年的品牌餘威之外,就沒有拿得出手的了,所以真要進行殘酷的競爭,他們鐵定堅持不了多久。

如果不出意外,寰宇集團今後還是保持每年700萬輛的國際出口量,剩下的產量主要滿足國內的需求,光是國內就足夠將寰宇集團養得好好的。

在寰宇集團輝煌的汽車銷量當中,有一個資料引起了葉子書的注意,那就是他設計的天穹汽車,去年的銷量竟然到了1萬。

這個數字有點驚到他了,看樣子全球有錢人還是挺多的,要知道這款車的價格非常昂貴,離岸價就是5000萬元。

而且還是先接訂單再生產,如果沒有訂單,就不會生產,生產前買家需要先將錢款打過來,和其他汽車完全不同的玩法。

當然,他們沒有像其他汽車那樣搞身份認證,完全沒有必要,就這個價格就將大部分濫竽充數的人擋在了門外。

真正有錢購買這款車的人,身價起碼要上百億元,不然花費這麼多錢買輛車,心裡估計會滴血。

雖然不排除打腫臉充胖子的,但是數量應該很小,畢竟什麼實力玩什麼圈子,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底細,想要依靠一輛車衝門面,作用不會很大。

這不像是普通人的圈子,普通人的圈子買個稍微貴點的汽車能忽悠一大幫人,但是天穹汽車實在是太貴了,貴到就算想充胖子也沒有那個實力。

天穹汽車憑藉著超強的安全性,沉穩大氣又讓人眼前一亮的外觀設計,先進的技術運用,成為很多真正具有實力富豪的心頭好。

特別是智能化技術的運用,屬於當前最先進的一款,L5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更是他們獨有技術,其他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都沒有達到這個級別。

目前天穹汽車是全球最貴的汽車,以往昂貴的汽車都以跑車為主,像這種商務型別的汽車,買這麼貴還是獨一份。

問題是訂單還這麼多,這是葉子書沒想到的,他以為一年能有10輛訂單就非常不錯了,前年訂單就不多,沒想到去年竟然有這麼高。

另一個讓他比較亮眼的地方,就是新能源汽車竟然受到了市場的青睞,他以前以為新能源汽車由於基礎設施不完善,肯定賣得不會很好。

之所以還要推出,主要還是試探市場,同時也想提前佔領新能源汽車的賽道,怕其他汽車企業競爭不過寰宇集團,想要從這方面另闢蹊徑。

結果沒想到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竟然達到了100萬臺,國內售價一般是在35萬元起步,國外售價一般是50萬元起步。

只是國內暫時對新能源汽車無感,銷量並不算很好,但是國外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很高,這些銷量裡面,幾乎全部都是國外市場貢獻的。

不過銷量這麼高,也和近段時間國際能源價格大幅上漲有很大的關係,國內對石油的進口量在快速增加。

世界貿易會趨於平衡,我國出口大量的高科技產品,家裡有礦的國家想要維持貿易平衡,自然想著提升資源價格,這是必然的。

更何況我國對外部資源的依賴比較高,這正是國際資本拿捏的地方,所以石油價格上漲是必然現象。

只是隨著國際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其他國家的能源價格同樣出現不同程度上漲,這促使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加上環保議題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新能源汽車剛好切中了這個主題,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買新能源汽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在寰宇集團新能源汽車部分,他們也說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全球鋰礦價格開始出現大幅上漲,導致鋰電池成本提升得有點快。

這個情況是他沒有想到的,他知道隨著鋰電池市場大幅增加,鋰礦肯定會大幅上漲,但是沒想到這麼快,新能源汽車也才剛剛開始發展。

雖然消費電子產品的鋰離子電池數量不少,但是整體使用的鋰礦並不算龐大,之前鋰礦是處於溫和上漲狀態。

他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出現,鋰礦肯定還會上漲,但是過程應該比較溫和,沒想到竟然大漲了50%,這嚴重壓縮了寰宇集團的利潤率。

要不是之前就囤積了一批鋰礦材料,不然就真的要給礦老闆打工了,不過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不然還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

目前寰宇集團也在研發新的廉價電池技術,像鈉離子電池、鋁電池、石墨烯電池等等,都在他們的研究範圍內。

特別是石墨烯,前世價比黃金,現在萬城基業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目前只供應產業內部使用,暫不對外銷售。

寰宇集團的電池研發方向是對的,但是想要研究出比鋰離子電池更加出色的替代產品,難度就比較高了。

全球鋰礦比較稀少,而且分佈極不均勻,為了產業安全,尋找替代產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寰宇集團很早之前就有替代電池研發專案。

只是一直都不盡如人意,目前還拿不出安全性高、汙染性低、生產成本低廉、能量密度高的替代產品出現。

現在他們特意用紅色字型標註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讓他知道這個情況,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想要讓他出手幫忙。

如果他不出手幫忙的話,寰宇集團想要拿出替代汽車電池產品,將會花費很長時間,其間就要被上游鋰礦供應商割韭菜了。

而且想要真正發展新能源汽車,必須要解決電池的問題,鋰雖然是電池的最佳材料,但是儲量有限,根本就無法支撐新能源汽車全面發展。

對於汽車而言,只要能量足夠多,對於體積的要求並不高,為數不多的鋰礦,還是留給對電池要求非常嚴格的消費電子產品比較合適。

他將此事記下來,回頭給他們幾款電池技術,讓其繼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利潤率。

去年寰宇集團的汽車業務收入達到了7.2萬億元左右,電池業務也終於突破了一萬億元大關,達到了1.1萬億元。

雖然超級磁懸浮列車業務也在發展,但是只有蕪湖至合肥的線路在建設,雖然有營收,但是規模和總收入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低速磁懸浮地鐵也只有武漢在建設一條,還處於土方建設階段,這方面也沒有多少收入可言,摩托車也是這個道理,已經可以列為雜項業務了。

至於他們手裡的高鐵技術,由於沒有驗證的地方,想要出口很難,甚至他們連相關產業都懶得建設,國外零星的業務,他們也懶得接,賺不到多少錢。

所以他們的總收入在8.3萬億元左右,淨利潤率不降反增,竟然達到了36%,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淨利潤額為3萬億元。

要知道他們去年還在大規模建設民用航空產業和民用造船產業,投入規模非常大,加上汽車業務擴產等,總投入高達上萬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淨利潤率竟然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6%,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銷量上來了,而且高階汽車銷量佔比非常高。

加上他們的研發成本比較低,很多技術都是葉子書提供的,自己掌握全套技術,只有部分配套產業交給了兄弟企業。

說到底,他們的成本就只有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營銷成本和稅收成本,這中間的利潤大部分都被他們吃下了。

如果只是單純做整車,其他的零部件等都是其他企業做的話,就沒有這麼高的淨利潤率了,按照這個趨勢,明年淨利潤率有可能上升到40%。

現在寰宇集團已經是一個巨大的企業了,員工人數也在快速增加,旗下整個產業員工人數高達1000萬人,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

看完寰宇集團年報之後,葉子書緊接著就點開了太極集團的年報,總體來說,去年他們的營收增長率出現了大幅下滑。

這是可以預見的,去年他們推出的新品並不多,比較有分量的是器官培育技術,只是這個市場並不算很大,市場總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

其他的業務由於前年快速增加,基本上達到了市場供需平衡,想要繼續增加只能依靠市場自然增加。

但是太極集團不像其他的醫藥企業,喜歡研發吊著病人的醫療技術,他們更喜歡能治好就治好,而不是拖著病人。

所以有些陳年舊疾,使用了他們醫藥產品之後,就徹底治好了,這種情況實際上是減少了市場總需求,所以有些醫藥業務是不增反降。

不過總體上還是維持增長狀態,受到影響最大的太極醫藥公司,去年的營收還是增長,從之前的6.5萬億元,增長到了7.5萬億元左右。

主要增長來自國內,原因就是購買太極醫療集團會員的人數越來越多,導致國內市場需求快速增加。

至於他們去年年末釋出的神經治療產品、精神治療產品、殘疾治療產品、成癮性疾病治療產品等等,今年才開始向全球供貨,還不能給他們帶來收入。

如果加上這些業務的話,今年太極醫藥公司的營收有望突破10萬億元大關,而且還不用擔心收入會明顯下降。

到時候太極醫藥公司將會成為他旗下所有二級公司裡面營收最高的企業,而且還是一個經久不衰的企業。

太極醫療裝置公司,收入也從之前的1萬億元,增加到了1.5萬億元,增長率為50%,發展情況非常不錯。

太極保健品公司,收入增長大幅放緩,說明市場已經遇到了瓶頸,如果不增加新品種的話,想要快速增長會很難。

營收從前年的1.5萬億元,增長到了去年的1.7萬億元,增長率為13%左右,主要增長貢獻來自專注力保健品。

國外重視孩子教育沒有國內這麼盛行,購買專注力保健品的大多是精英階層家庭,起碼也是中產級別。

國內雖然重視孩子的教育,一切有利於孩子的地方,都是捨得花錢,但是他們這款保健品在國內基本上不賺錢,屬於成本價銷售。

不過在他們的年報裡面,有意今年提升這款保健品的價格,甚至準備逐漸提升其他保健品在國內的價格,畢竟國內的價格和國外的價格長期存在巨大的差異。

以前大家都窮,他們採取這樣的策略沒問題,現在大家收入提高了太多,這些商品的價格逐漸提升,好像也說得過去。

保健品不是藥品,價格高對社會影響不會很大,對於他們的這個決定,葉子書並沒有阻止的打算,百姓賺錢總得花出去,存錢只會便宜了銀行等金融系統。

可能是國內百姓的收入提高的原因,太極個人護理公司的業績非常亮眼,國內的貢獻越發明顯,佔比也是逐年提升。

之前大部分收入都依靠海外市場,畢竟他們的產品太貴了,一套最便宜的產品也要2000元,貴的更是達到上萬元,沒點收入還真用不起。

去年國內百姓收入大幅增加,對於護膚產品和化妝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每月花費幾百元用於這方面的支出,還是有很多百姓能夠承受得起。

加上他們逐漸向時尚領域發展,圍繞著化妝品、香水以及衍生市場產品,發展得也非常不錯,特別是他們的香水業務。

目前他們推出了三個系列的香水產品,分別是澹雅系列、熱情系列和魅惑系列,每種系列有9款產品,每款產品都有其獨特的香味。

國內賣得最好的就是澹雅系列香水,噴塗之後沒有那種濃豔的香味,而是呈現持久的澹雅香味,比較符合國人的性格。

熱情系列以濃豔香味為主,比較符合歐美人的性格,但是並不刺鼻,只是顯得有點刻意,不符合國人的性格。

魅惑系列主打的不是香味,而是魅惑效果,除了香味好聞之外,具備一定的神經刺激效果,說通俗點,就是有催情的效果。

這個系列是三個系列裡面價格最高的,起步價就是上萬元,原因就是這類需求量比較少,賣貴點才能賺到錢,而且有需求的人也不在乎這點錢。

前兩款當中,澹雅系列價格相對便宜一些,因為這個系列本身就是為國內民眾設計的,想要賣得多,就只能在價格上給予一定的優惠。

去年太極個人護理公司的總營收為5.4萬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5萬億元,成績還是非常亮眼,增長率38.5%。

去年他們還有一個新的公司成立,被他們取名為太極食品公司,主打功能飲料和藥膳,經營得還算不錯。

藉著太極集團的名頭,去年實現營收2000億元,這對於剛剛成立的企業來說,是個非常亮眼的成績。

其中主要貢獻來自功能飲料,藥膳業務開展起來比較麻煩,需要專業的藥膳師傅,而且需要定製,發展比較緩慢。

不過通用機器人出現之後,這種情況會有很大的改觀,太極集團不差錢,願意僱傭通用機器人擔任藥膳師傅。

而且藥膳的價格本就比較高,能夠支付得起通用機器人高薪酬,這樣就能支援藥膳業務的快速擴張,至於人才,慢慢培養就是了。

去年給他驚喜的是太極醫療公司,竟然奇蹟般實現了盈虧平衡,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購買他們會員的人數太多了,而且還和國家醫保互認。

原本他們的會員人數就高達3億,這個數量其實很高了,但是後來裴晴將長壽藥納入到了會員基本服務裡面,導致辦會員的數量驟增。

而且這項服務只能由高階會員享受,也就是前面說的乾卦會員才能免費享受,如果按照市場價格計算費用,就非常昂貴。

國內一針的價格為5000元,每年需要打兩針,總共需要1萬元,有這個錢足夠支付全年的乾卦會員費用了。

由於目前產量還有限,這類產品去年還沒有在國際市場銷售,估計今年也不會對外銷售,要優先滿足國內需求。

可以說,購買太極醫療集團的乾卦會員,是全世界最具價值的醫療保障服務,所以有這麼多人購買也就情有可原。

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體制內的人,單位都是幫他們購買國家醫保,無法享受到這種額外服務,而且國家醫保也支付不起。

所以這項服務制定不會在醫保裡面出現,畢竟這不屬於疾病治療,而是額外醫療服務,但是對普通人來說,卻是頗具誘惑力,

如果長期使用的話,不僅身體感覺很年輕,患病的機率更低,而且能夠增長壽命,大部分都難以拒絕。

所以他們的乾卦會員短時間內就增加到了5億,不僅新增了大量的乾卦會員,而且原來的坤卦會員,也紛紛升級到乾卦會員。

除了國家單位比較尷尬之外,其他民營企業也很尷尬,以前有沒有醫保大家都不是很在乎,現在很多民營企業的員工,對這個是比較在乎的。

這導致很多稍微有實力的民企,也不得不幫助員工購買乾卦會員,這也是太極醫療集團會員人數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太極集團的預計,如果他們的會員人數達到了8億以上,就基本上做到了全民覆蓋,因為未成年人能免費享受父母的會員服務。

按照去年的會員費用,太極醫療集團一共獲得了會員費3萬億元,加上其他收入,總收入達到了5萬億元。

雖然收入很高,但是開支也很大,除了正常的醫藥和人員成本之外,他們的醫療機構數量還在持續擴張當中。

目前他們的醫院數量已經到了1.5萬家,覆蓋了國內所有的城市,而且他們還要建設大量的醫療機構,估計總數會達到3萬家左右。

不管如何,在擴張的同時還能實現盈虧平衡,對於太極醫療集團是一件大喜事,至少不用太極集團持續輸血了。

去除這家盈虧平衡的集團,太極集團去年總營收16.3萬億元,整體淨利潤率為65%,淨利潤額為10.6萬億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自身不用留那麼多的資金,在利潤分配的時候,他讓其上繳9萬億元,剩下的1.6萬億元留給他們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