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新貴最新章節列表 > 第902章 藥膳成就全國第二大餐飲企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02章 藥膳成就全國第二大餐飲企業

太極醫療集團的主要收入還是來自會員費,去年他們的會員人數高達8億,相比上一年增加了3億左右。

原因就是長壽藥,如果是太極醫療集團的會員,可以免費使用,如果不是就需要自己承擔,費用就不低了,國內市場價1萬元。

長壽藥每年都需要使用一次,除非不想用這款藥物,但凡使用,購買太極醫療集團的會員是最划算的,光是這款藥物就值會員費了。

這款藥物未成年人不需要使用,他們的新陳代謝能力足夠健康,用了也是浪費,一般建議20以後使用。

其實大家對長壽藥還是將信將疑,因為這種事情沒法證實,只是從實驗結果顯示,對提升壽命非常有幫助。

好在使用了這款藥物之後,身體感覺比沒使用的時候輕盈很多,健康感受倒是實實在在,如果一點感覺都沒有,估計就沒有人相信了。

去年會員費也從每月500元提升到了每月700元,光是會員費收入就高達6萬億元,基本能夠滿足太極醫療集團正常運營所需。

這個前提當然離不開太極集團的鼎力支持,例如市場價1萬元的長壽藥,太極醫療集團則是以成本價拿貨,每支的價格幾十元。

可見這裡面的利潤到底有多大了,只要效果好,且擁有壟斷地位,賺錢甚至比印錢都要來得快,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除了會員收入之外,他們還有其他雜項收入,例如牙科、微整形等業務就不在會員福利裡面,還有額外服務收入也是要收錢的。

太極醫療集團會有一個標準服務清單,超出這個標準服務需求,患者就需要額外支付服務費,這個其實很好理解。

想要獲得超過普通人標準的服務,就需要多花錢,對不差錢的人來說,這項服務倒是很人性化,只是價格也是特別貴,一般人還真捨不得。

這些雜項,加上非會員就診收入,還是很可觀的,竟然達到了2萬億元,去年總收入為8萬億元,但是並沒有實現大規模盈利。

原因就是去年他們收購了很多醫院,不算自己新建的醫院,光是收購過來的醫院數量就高達5000家,旗下總醫院數量高達3萬。

覆蓋城鎮的醫療網路基本上建設完成,至於要不要向農村地區擴充套件,他們還沒有拿定主意,原因就是不好做。

農村地區已經形成了相對合適的醫療體系,能夠為周邊的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市場基本飽和,大機構進來只會抬高成本,其他作用並不大。

還有城市化程序正在加速,農村地區人口數量會進一步減少,市場還會萎縮,進入萎縮的市場,對太極醫療集團來說沒有必要。

至於農村地區能不能享受到他們先進的醫療服務,其實完全不用擔心,等到汽車擁有量起來了,加上道路設施越來越好,開車前往縣城不超過半個小時。

目前大型醫院數量比較充足,今後只需要根據城市擴張繼續增加就可以,他們的目光放在了鄉鎮醫療機構和社群醫療機構建設上。

光是憑藉現有的醫療機構,想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壓力很大,要不是有通用機器人頂著,根本就忙不過來。

所以建立分層醫療機構顯得尤為重要,將一部分患者分流到下級醫療機構,能夠減輕大型醫療機構的接待壓力。

好在這些醫療機構的建設成本要低很多,人員配置也要少很多,只是數量非常大,主要以收購為主,新建下級醫療機構為輔。

目前這些醫療機構的生存本就比較艱難,如果太極醫療集團願意收購,難度應該不大,甚至這些機構人員還非常樂意。

因為太極醫療集團給的待遇非常不錯,至少比他們目前的待遇要好得多,因此太極醫療集團對這個計劃充滿了信心。

只是想要完成這項目標,就必須要新增8萬個以上的醫療機構,就算平均按照每家5000萬元投資,總投資規模也在4萬億元左右。

所以太極醫療集團雖然已經實現了盈利,但是這些盈利還需要投資出去,基本沒有資金儲備,而且這項投資並不能給他們帶來相應的收益。

這麼做只不過是為了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分擔人員接待壓力,給會員提供更多就診選擇,算不上市場開拓。

好在太極醫療集團也沒有想過賺錢,只要手裡有些資金,除了提升人員待遇之外,就是用於提升服務質量。

太極醫藥集團應該是太極集團旗下最賺錢的子集團,也是他們旗下第一個年營收達到10萬億元級別的公司。

去年殘疾治療技術和藥品,以及其他新產品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收入,營收從前年的7.5萬億元,直接增加到了14萬億元,幾乎翻倍增長。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憑藉他們手裡的先進醫藥技術,賺不到錢就奇怪了,只是他沒想到,新產品這麼受市場歡迎。

這還是很多產品沒有放開銷售的情況下,長壽藥目前只在國內使用,還沒有出口,不然這又是一大筆收入。

智商藥也沒有開始銷售,等到上市銷售的時候,又能給太極醫藥集團帶來一大筆利益,哪怕僅僅在國內使用,營收依然會很誇張。

今年的主要增長動力,有可能就來自這兩款藥物,前者今年會逐漸放開出口,後者在國內開始上市,具體能賺多少,他也不確定,但是營收突破20萬億元是大機率事件。

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對他們的業務有些影響,但是由於他們很多產品具有壟斷性,總體上還是能保持平穩,抗風險能力比較強。

加上他們的智慧醫療系統已經風靡全球,讓其在醫療裝置領域的競爭力持續走強,導致原有的業務發展非常不錯。

除此之外,還有他們去年新推出的心理治療裝置,價格非常高,但是效果也是無可替代,因此賣得也很不錯,成了心理治療機構的標配。

只是價格太貴了,一般的心理診所還真買不起,一臺價格上千萬元,每年還要繳納一筆不菲的服務費。

除此之外,他們的個人智慧穿戴裝置在國內也呈現爆發式增長,國民收入的提升,對這類高價值個人用品的購買力也提升了不少。

種種因素加持下,讓太極醫療裝置集團去年的營收達到了2.5萬億元,相比前年增長了三分之二。

太極保健公司的情況卻是不同,並沒有新產品上市,但是營收也達到了2萬億元,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他們在國內的銷售價格提高了,之前由於國民收入不高,國內外售價有非常大的差距,這次提價是應有之意。

不過提升價格幅度不算特別大,他們採取逐漸緩慢提升策略,不會將價格一下提升太高,這樣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第二個就是銷量進一步提高,雖然沒有之前那樣爆發式增長,但是每年都在穩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些保健品的好處。

太極個人護理集團的護膚品和化妝品,在國內的增長非常迅勐,成了他們營收主要增長來源,也讓他們的營收水漲船高。

去年營收竟然達到了7萬億元,增長比前年還要迅勐,可見國內民眾對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視,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營收增長率為29.6%。

他對以上企業經營收入都不感到太意外,真正讓他意外的是太極膳食飲品公司,去年的營收竟然達到了1萬億元。

其中藥膳業務發展非常不錯,全國擁有店面5萬家,基本上構建完成了覆蓋全國的藥膳連鎖服務網絡,當然,這裡指縣級以上城市。

能夠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這樣的佈局,通用機器人功不可沒,藥膳製作非常煩瑣,想要做好,每一個步驟都要精確計量。

而且在國內做餐飲,還需要滿足各個使用者特殊需要,如何根據這些特殊需要進行變化,又不破壞藥膳的整體營養,是非常考驗技術的活。

他們也在培養藥膳師傅,可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夠擔當主廚角色,基本上都在通用機器人手底下打雜。

這些都是基礎條件,能夠業績這麼好,主要依賴於口碑和宣傳,口碑主要來源於兩點,第一點就是這是太極集團旗下的產業。

太極集團是怎樣的存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普通民眾都非常瞭解,他們旗下的產業,至少騙人的成分不高,質量值得信任。

第二點就是產品質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一點他們同樣做的沒有任何毛病,營養搭配方面由葉子書提供的資料支援。

口感調配他們從小當家餐飲集團獲得了大量資料支援,對使用者口感需求能夠做到千變萬化,幾乎可以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

因為藥膳大部分都是定製的,能夠根據消費者要求做,如果是非定製產品,就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是也能保證口感不賴。

在對症方面,太極集團自身就擁有大量的資料支援,那些人吃那些藥膳有好處,那些藥膳材料不合適,基本上能瞭如指掌。

宣傳上面,太極集團一不差錢,二不差宣傳渠道,宣傳並不是他們的瓶頸,兩個因素加持下,發展迅勐好像也不用那麼驚訝。

很多身體不舒服,或者需要滋補的消費者,大部分都會選擇吃這個藥膳,藥膳補身體,在國內並不需要宣傳概念,自古就有。

只是他們的產品價格不便宜,每份產品的價格基本上都在百元以上,如果材料特別珍貴,上萬元也是有的。

其實同樣的效果,材料搭配不同價格也是差距巨大,有錢人可以選擇珍貴的材料,普通人可以選擇相對普通的材料,各取所需,倒是沒有給消費者造成太大困擾。

去年他們在藥膳業務上就賺到了6000億元,平均每家店的營收為1200萬元,幾乎所有店面都實現了盈利。

這還不是他們全部的潛力,因為很多店面只經營了大半年,之前選址、裝修、人員招聘等等,花費的時間比較多。

加上前期宣傳沒有那麼到位,導致客流量比較少,下半年才逐漸開始發力,讓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還有專門經營藥膳的飯店。

他們的客戶群體當中,並不都是身體不好的,也有身體健康,家底不錯的人,隔三岔五就會購買他們的產品。

根據他們的預估,今年藥膳業務大機率會實現翻倍增長,年營收肯定能突破1萬億元,對這個預測,他持肯定態度。

只是沒想到當初並不抱希望的業務,竟然發展如此迅勐,以他們的營收來算,竟然在國內餐飲行業裡面排第二位。

一家做醫藥的企業,隨便插手了餐飲行業,就能做到行業巨頭,這讓其他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如何自處,簡直沒有天理了。

更重要的是,這個業務他們還真學不來,不是沒有餐飲同行想要做藥膳業務,他們還專門觀察了太極膳食飲品公司的經營模式。

經過一段考察,發現這個事情還真不好做,一方面是原材料非常考究,這些原材料大部分都是太極集團自己的,有些會在市面上銷售,有些是不會銷售的。

另一個就是沒有技術精湛的師傅,藥膳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改變的,不像普通餐飲那樣有相對固定的套路。

而且藥膳裡面所用的材料中藥很多,如果搭配不合理,不但起不到補身體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出現反效果。

這個才是他們不敢隨便跟風的原因,如果出現了人命,別說是賺錢了,很有可能要面臨鉅額的賠償和牢獄之災。

如果只是經營常規藥膳,就很難做大,常規藥膳就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材料加在一起,傳說有作用,實際上有沒有作用,誰也不清楚,就算有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這樣的藥膳,是沒有人願意花費高價購買的,經營利潤可能和普通的餐飲沒什麼區別,甚至還不如普通餐飲。

藥膳市場本來不大,之所以有這麼大,原因是這邊做得太好了,讓大家願意為此買單,如果換作另一家企業來做,可能就沒有這麼好了。

除了藥膳業務之外,他們的功能飲料業務發展也還不錯,實現了翻倍增長,營收為4000億元,是國內除麒麟飲品工業集團之外,第二大飲料企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完太極集團的年報,葉子書不得不感嘆,這些行業真的很好做,前提是要有技術,不然這些行業也是最難做的。

拋開太極醫療集團營收,去年總營收為26.5萬億元,比他預測的24萬億元還要高出不少,主要是個人護理業務和藥膳業務出乎他的意料。

太極集團的淨利潤率一直非常高,就算因為長壽藥、疫苗普及等原因,讓淨利潤有所下滑,淨利潤率依然到了63%,淨利潤額為16.7萬億元。

然後就是利潤分配,葉子書打算拿走14萬億元,留給太極集團2.7萬億元,用於太極醫療集團醫療網路進一步完善,以及當做儲備資金。

還是那句話,對於能源源不斷產生利潤的企業來說,而且還是具有一定壟斷性質的企業來說,沒有必要手裡持有大量的資金。

這麼龐大的資金留在他們手裡,是巨大的浪費,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對國內經濟發展具有更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