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美人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0章 往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0章 往事

越國皇帝與子女又議論了一些朝政大事便找了藉口將太子吳雙支走只留下公主吳瑕。

越國皇帝語重心長地對公主說道:“瑕兒朕聽三德說你最近在樂府秘密審問一個下斐國的奴隸似乎還在追查當年你母后的事情。”

公主吳瑕並不打算隱瞞她正色道:“那個奴隸不是別人兒臣敢肯定他就是當年姜太醫的兒子。他在母后的藥中下毒後來還偷走了母后的一個重要的錦盒。”

“瑕兒你母后過世的時候你還不到七歲還小許多事情你不懂的。”

“兒臣怎麼不懂?”公主吳瑕激動道“父皇為什麼每次提到這件事情您都不願深談呢?您難道不相信兒臣麼?您記不記得姜太醫的兒子叫姜楠那時只有十六七歲的年紀醫術卻已經出神入化。自母後病重他和姜太醫就一直住在宮內御藥房輪流伺候。姜楠那時養過一條白色的小狗兒臣年幼貪玩很喜歡那條小狗給它取名叫小白總是偷偷溜到御藥房和它玩耍。母后出事前那一碗藥是姜楠親手熬的兒臣偶然看到他把藥渣倒在什麼地方他當時還一再叮囑兒臣不要讓小白吃那些藥渣。兒臣和小白又玩了一會兒去看母後的時候只見姜楠手裡拿了一個錦盒匆匆離開母后的寢宮。當晚母后就過世了姜楠卻像早有預感一樣連夜出了滎都。兒臣記得姜太醫說過母后的病不會致命她突然過世兒臣懷疑是被人下毒。也許母後在天有靈給兒臣指引兒臣去御藥房找到那些藥渣餵給小白吃沒幾天小白就死了。事實證明姜楠給母后吃的是慢性毒藥。”

“這些你當年就對朕說過朕一直記得。藥方是姜太醫定的他承認蓄意下毒謀害皇后這些都是他一手所為與旁人無關朕也早已將他賜死抄家。”

公主吳瑕針鋒相對道:“謀害皇后的罪名是要誅九族的姜太醫認罪前他一雙兒女就已逃出滎都不知所蹤父皇為何不滅他九族也不徹查此事放任那罪人的兒女逍遙法外?人海茫茫無從尋找只是個藉口姜楠化名姜梓軒憑藉醫術成為下斐國的駙馬父皇卻依然坐視不理。區區下斐一個北方小國難道我堂堂越國還怕了他們不成?明的不行用暗的也該讓那罪人之子為母后陪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越國皇帝幽幽嘆了一口氣沉聲道:“你母后說你從小就太聰明越是聰明的人越不快樂。她希望你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公主可惜她的願望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往事她一直不想讓你知道朕原本也打算瞞你一輩子。可是現在如果不告訴你你恐怕還會對你母后的死耿耿於懷。”

公主吳瑕瞪大了眼睛她吃驚地問:“究竟是什麼事為什麼父皇和母后都不想讓兒臣知道?”

“這件事情與你關系不大卻與姜太醫一家有關。”越國皇帝頓了一下眼神飄向遠方徐徐道“姜太醫的妻子王氏與你母后是閨中密友感情一直很好你母后寂寞時還常常召見王氏入宮陪伴。後來你母后懷了你哥哥王氏也有孕在身王氏年長又已經生過一個兒子經驗豐富有她陪伴照料你母后朕十分放心。十月懷胎兩人同時生產姜太醫親自接生。你母後生下你哥哥王氏則生了個女兒。當時朕很開心給你哥哥取名吳雙還賜名給姜太醫的女兒叫姜華。你母后很喜歡小姜華就這樣王氏產後和女兒一直留在宮中與你母后住在一起共同撫育兒女。

一日朕醉酒錯把正在給你哥哥餵奶的王氏當成你母后輕薄冒犯朕酒醒後給王氏賠禮道歉你母后卻沒有原諒朕。王氏生得美貌雖然比朕還年長幾歲但在你母后看來確實有誘惑朕的資本。於是你母后開始疏遠王氏讓她帶著女兒離開皇宮回到姜太醫家中。沒過多久王氏得了重病你母后賜了一棵大內珍藏的藥參給王氏王氏服了藥參病情反而加重撒手人寰。後來你母后偷偷向朕承認她在藥參中下了毒她原本以為姜太醫會察覺藥參有毒不給王氏服用卻不曾想真的釀成慘劇。你母后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她一直懷疑王氏是故意勾引朕。”

公主吳瑕似有所悟:“這麼說來姜太醫很有可能是知道母後故意要害死王氏卻不敢不從。”

“朕也這樣認為。”越國皇帝的語氣中充滿了悲傷“在王氏死後你母后曾經求朕答應一件事情如果姜太醫將來犯了什麼重罪她讓朕一定放過姜太醫的一雙兒女。”

“父皇母後恐怕那時就已經料到姜太醫不會忘記殺妻之恨那她為何還在病重的時候讓姜家父子診治呢?”

“若是父皇有瑕兒這樣聰明一早就猜出你母后的心思恐怕會阻止這一切生。”越國皇帝嘆息道“也許你母后一直就想給他們一個機會報仇吧。”

公主吳瑕隱約覺得整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似乎不像父皇說的那樣也許背後還隱藏著什麼連父皇也不知道的秘密她遲疑道:“那麼姜楠為何拿走母后的錦盒?那個錦盒母後一直很珍愛就連兒臣都不能碰那錦盒裡一定藏了什麼秘密。”

越國皇帝卻不以為然道:“也許那錦盒是王氏當年留下的舊物姜楠在逃亡前取走母親的舊物是人之常情。瑕兒不要再多想了冤冤相報何時了?算來算去都是朕的過錯你放過姜家的人吧。”

公主吳瑕點點頭心中卻另有一番打算。難道姜楠是真的失憶又恰好被賣到越國作奴隸麼哪有真麼巧的事情?還有當年他拿走的錦盒是否關係到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次日早朝夏昭兩國使團正式拜見越國皇帝獻上各色禮物並提出求親的意向。當著滿朝文武昭國太宰趙路和夏國英王劉玖對於自己的國家和求親的誠意作了精彩的演講。聽上去都是激動人心各有所長越國皇帝一時難以決斷究竟把公主嫁給誰。

太子吳雙出列提議道:“父皇既然難以決斷不如出題考量夏昭兩國使團都代表的是本國精英人中龍鳳公主想必會更屬意與才華最出眾的國家聯姻。”

越國皇帝點頭同意略一沉思道:“朕的公主曾經出過一道題考朕朕一直答不出來。現在不妨說出來哪一國使者能想出讓公主滿意的答案朕就將公主許給哪一國。”

越國皇帝的話說得煞有介事十分客氣也似乎合情合理讓夏昭兩國使團無從拒絕。眾人只有凝神仔細聽推測到底是怎樣的難題竟然可以讓越國皇帝作為決定公主終身大事的籌碼。

“其實這問題說起來並不複雜無關軍政大事各位不必緊張。”越國皇帝朗聲道“朕的公主有十二袋金子每只袋子裡都有二十塊同樣大小重十兩的金塊但是其中一隻袋子裡的金子是假的從外表上看與真金子一般無二每塊卻比真金輕一兩。公主想知道只用一桿秤有什麼好辦法用最少的次數準確地稱量出假金子。”

昭國太宰趙路聽完問題幾乎就要脫口而出把每個口袋都稱一次十二只口袋至少需要稱十一次就可以判斷哪一袋是假金子可仔細又一想萬一運氣好頭幾次就恰好稱到那袋分量不足的假金子又會怎樣呢?這完全是碰運氣的不確定問題。

越國皇帝見夏昭兩國使者都陷入思考之中微微一笑道:“大家不用著急朕給你們一天的時間來思考明日再給朕答覆不遲。”說完這句他特意看了一下英王的那位李侍讀。

李系舟是慣於睡懶覺的人今日被迫早起跟隨英王上早朝覲見越國皇帝他根本還沒有清醒過來一直站在那堆禮部官員之中閉目打瞌睡。他迷迷糊糊地聽到大家議論什麼金子的問題一說到錢財李系舟本能地想入非非面露笑容。

於是越國皇帝看到那位才華絕世的李侍讀閉目微笑似乎是胸有成竹的樣子。越國皇帝不禁心中犯嘀咕難道李溪這麼快就已經想出答案?那為何他不搶先說出呢?

早朝過後兩國使者各回行館。

英王遣退其他人只留下李溪和林瀟三人在室內商討對策。

回來的路上李系舟已經聽英王把越國皇帝的問題講述了一遍當然加上了英王自己的分析。而林瀟是沒有品級的護衛當時不能直接上殿也是事後才聽了問題。

英王面帶難色地問道:“越國皇帝這道問題看似簡單卻充滿變數如何回答才能讓公主滿意呢?”

林瀟卻道:“如果越國皇帝早已決定與咱們夏國聯姻定然會偷偷將答案告知解難題只不過是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在下以為王爺不必心急。”

英王道:“本王也想到這一點不過越國人恐怕不會平白洩露答案給咱們如果換成本王絕對要趁機勒索些錢財好處。”

自從聽到了這個問題起李系舟就隱約感覺自己似乎在哪裡看到過這個問題好像是穿越前自己畢業第一次應聘的時候做過的一道筆試題那是某個挺拽的大公司到校園招聘一面筆試二面分組討論三面單獨pk千人取一人一輪一輪淘汰光筆試題就變態得和智力測驗一樣。那道類似的題也是稱金子二十袋裡挑一袋假的李系舟當時沒有做出來當然也就在筆試被淘汰了。後來李系舟請教了某個高智商的入圍人員那人好心地給出了答案。對應該就是那個答案。想到這裡李系舟臉上浮現出洋洋得意地笑容。

英王喜道:“莫非李侍讀有了什麼好主意?”

李系舟為了掩蓋上早朝的時候打瞌睡的事情同時體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故意扯了個謊道:“其實李溪剛才在早朝上就已經想出問題的答案還怕越國人敲竹槓麼?”

英王笑道:“本王早就知道李侍讀可能早有答案既然如此為何不當場就回答出來?”

林瀟卻自作聰明道:“李大人恐怕是想把這出風頭的機會留給殿下。”

李系舟急忙點頭:“沒錯英王殿下來求親自然要一展智慧風采豈能讓我這小小侍讀搶了風頭。”

英王感動道:“李溪本王太喜歡你了。快快別賣關子了到底怎麼稱出假金子?”

李系舟搖頭晃腦道:“其實只需稱一次就可以準確地找出裝假金塊的袋子。”

英王心道雖然李溪才智過人可是那問題也不簡單若說稱個三五次不足為奇但李溪竟然說只用稱一次就可以這也未免太玄了。

李系舟在英王和林瀟充滿崇拜又夾雜疑惑的目光中道出答案:“先把每個口袋編上號從一至十二號;然後從第一號口袋中取出一塊金子從第二號口袋中取出兩塊……依此類推從第十二號口袋中取出十二塊金子放在秤上。如果十二袋金子全是真的那麼從十二個口袋中取出的這七十八塊金子應重七百八十兩但實際上有一隻袋中的金子是假的分量不足那麼少了幾兩對應的第幾號袋子中就是假金子。”

***************************************************

終於出差回來了5555連續好幾天睡眠不足奔波趕路。

爭取今晚努力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