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安西統一之戰(四十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安西統一之戰(四十二)

張公瑾立即說道:“浮橋還是很容易點燃的,只要有一些火油或是經過提煉的油脂就可以了,我之所以先前在與北完部對峙時,不立即就是燒燬浮橋,斷絕北完部的侵略通道,是因為我要揚己之長。”

“揚己之長。”李錚默默念了一遍這詞後,慢慢就明白過味來。

張公瑾繼續解釋道:“我們在安西的漢軍,因為缺少馬匹所以騎兵部隊一直不怎麼強力,無法與周圍強敵相比,這在大都護出現,並且連戰連捷繳獲許多敵方優良戰馬後,有所改善,但我大漢軍隊一直以來都是以強弓硬弩的遠射,還有步戰能力著稱。”

“所以我才留著那些很是窄小,一般只能容納北完軍十幾騎同時透過,根本就不能讓騎兵衝馳起來的浮橋,趁機大肆殺戮北完騎兵,放火燒浮橋是我最後的手段。”

“當時雖然還未得到大都護支援來的明光甲、神臂弩、鉤鐮槍等神兵利器,但裝備玄鐵甲、蹶張弩、臂張弩和長矛的焉耆軍,也能在浮橋守衛中輕易大肆殺傷北完人,而我們現在對面的北完軍,是一隻弱旅,大多都是臨時徵召的輕裝弓騎,遠端武器只有粗製濫造射程和威力都大打折扣的弓箭,肉搏武器多是同樣製造粗糙的長矛和彎刀,根本就沒有守衛浮橋的能力,所以如果我軍一旦架設浮橋成功,對面的北完將領如果明智的話,就會立即燒燬浮橋,而不會抱有其它心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很不幸,對面的領軍者是沮渠裡思,是一個極為謹慎沉著之人,他不可能託大,給我們可乘之機的,一定會在我們浮橋架設一完成,就立即下令手下潑散火油或是油脂,焚燒浮橋的。”

李錚聽完張公瑾娓娓道來的形勢不樂觀的話後,面上並沒有任何的嚴峻之色,反而笑道:“世叔說得很有道理,但我已有萬全的架設浮橋之策,如果成功,也是多虧了世叔未雨綢繆預先命人製造的這一批渡船。”

張公瑾依然一頭霧水,不知一直有奇謀的李錚是打著什麼主意,但見李錚故意賣關子,所以便沒有在詳細追問,只是說道:“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張公瑾等待這個謎題揭曉,等待的不長時間,不過一個時辰後,預先得到李錚的將令徵召,在龜茲城的一支工程營,終於是在褚亮的率領下趕到。

這一支工程營並非是原先李錚部隊的那一支,原先的那一支現在正在鄭公智的帶領下,在抵擋北完精騎的李賽部中效力,這一支工程營是李錚新組建的,用襲破僕固懷恩,蘇代和王亥所率三支叛軍後,俘獲的漢人工匠組建而成的,由原先的擔任安西都護府司工,現在也被李錚任命為大都護府司工的褚亮統領。

褚亮原本因為顧念蘇家的提拔恩情,再加上當初李錚還未徹底嶄露頭角,所以在第一次李錚招攬時,並未投靠,蜿蜒謝絕,但把他的最優秀的弟子鄭公智介紹給了李錚,這一次李錚徹底擊敗安西境內所有的軍閥,特別是將褚亮的舊主蘇代如喪家之犬趕出龜茲後,展示出要成就一番雄圖霸業姿態的李錚,終於是讓褚亮心悅誠服,降服了李錚。

褚亮既然被李錚任命為將來要主管安西六鎮所有工程設計營建之事的司工一職,自然是有幾把刷子的,這位已經快六十歲,但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看起來和三四十歲壯年人差不多的安西司工,一率隊趕到鷹娑川,一聽李錚所說的渡河難題後,立即就為李錚排憂解難。

“大都護,不必著急,這浮橋並非是只能用船隻當做橋墩的,只要是有浮力的東西,都是可以當做橋墩搭建浮橋的,面對現在的情況最快的辦法是,我們可以打造一些擁有浮力的大木箱,這大木箱打造難度並不大,只是所需木料頗多,這一次我帶來一千兩百名工匠,如果大都護再調撥給我們五千名健壯軍士,幫我們伐木打下手,那麼老朽保證,只用一天一夜時間,就能為大都護造出建造三座浮橋所需的浮箱和橋板。”

李錚自然是會滿足褚亮的要求的,立即就是撥給其五千身強力壯的軍士,而且還讓全軍配合工程營,所有物資都對工程營敞開了供應。

旁邊的張公瑾對於浮橋搭建之事被解決很是高興,但很快有很是擔憂的說道:“褚司工是誠信君子,如此信誓旦旦的保證,可見現在在鷹娑川上搭建浮橋並非是難事了,但問題是我們這麼確保這些浮橋的安全,不讓這些浮橋一被搭建完成或是在搭建的途中,被敵人投火焚燬。”

李錚望著對岸已經聚集起來,密密麻麻如同螞蟻一般的敵軍,還有代表敵方主帥沮渠裡思已經到的帥旗,眼睛微眯,攝出一道冷芒後說道:“那就再無取巧的辦法了,只能是以力相博了,就像世叔所說的,對面的敵軍雖然窮兇極惡,但多是輕裝騎兵,必不能與我們的甲士相抗衡許久,只要我們用世叔先前建造的那些船隻,運送上去一波無論是戰力高超,意志堅定的勇士,在對岸佔據一片灘頭後,也就隔離了敵人與浮橋,雖然敵人依然可以投射火箭,但在沒有火油和脂肪等助燃物潑灑到浮橋後,浮橋也是很難點燃焚燒。”

張公瑾聽了李錚的計劃後,認可的點了點頭,但依然很是擔心的說道:“對面可是有十萬敵軍,烏泱泱的一大片,而我雖然預先建造了一批船隻,但只有一百多艘,而且載重不過一二十人,如果是全副武裝,還帶著兵器,那麼每一艘船也至多就是能帶十名士兵,一百多艘船一下子也是只能讓一千士兵登河岸,讓一千士兵對陣十萬敵軍,如此兵力懸殊下,就是再視死如歸的勇士,也是難免心中膽怯的。”

“而且即便我軍勇士不膽怯,但敵軍只要捨得付出一點損失,發動萬騎衝鋒,肯定一下子就能將只有區區一千人的我軍登岸部隊給踩踏致死,或是直接趕下河,除非我們能調動敵軍,讓敵人摸不透我們的主攻地點,利用敵人反應過來的時間,運送起碼五千士兵到對岸河灘上,才能算是真的站穩腳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