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安西統一之戰(四十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五章 安西統一之戰(四十三)

李錚立即點頭微笑道:"小侄正有此意,我們的船隻還藏在鷹娑川的支流中沒有暴露,沮渠裡思就是再小心謹慎,都是猜不到我們有一批可以用來渡河的船隻,所以我們可以聲東擊西,世叔我們兩人兵分兩路,一路是大部隊,還有偽裝成工匠的士兵,往上游行進,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讓沮渠裡思以為我們會在上游修建浮橋。"

"而另一路則是帶著步跋子和艮吾力士衛隊這兩支精銳步兵,還有工程營和撥付給工程營的五千名健壯軍士,去東南,也就是下游,用那些藏起來的船隻渡河,攻佔對面河灘,而後搭建浮橋,守護浮橋。"

張公瑾對李錚安排很是滿意,只是說道:"那麼我們兩人各領一軍,不知大都護是要領那一軍。"

李錚面露嬉笑之色,說道:"我還有選擇的餘地嗎?我與對面的沮渠裡思有殺子之仇,他對我恨之入骨,所以我最好是帶領誘敵的部隊。"

"不對!"張公瑾也是捻鬚笑道:"大都護不用謙虛,除了殺子之仇外,現在大都護接連打敗米尼公國,猰顏人,還有剿滅安西內部的叛亂,都是以少勝多,贏得很是幹淨利落,大都護已經是公認的名將,沮渠裡思對大都護的忌憚之心,肯定是要大過我這個老頭子的。"

李錚繼續謙虛道:"那是因為世叔一直被宵小掣肘,現在宵小已除去,正是世叔大展宏圖之時,不過據你所說,這沮渠裡思好像頗有智略,所以為了進一步迷惑敵人,我們兩人的將旗最好交換一下。"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我明白。"雖然交換將旗,很可能將功勞,全部歸在李錚賬上,但為了大局著想,張公瑾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

李錚和張公瑾商量完畢後,立即就按照計劃分兵,各自帶領部隊一個向西北的上游,一個向東南的下游不緊不慢的行進,這時天已中午,陽光直射下,鷹娑川河面原本還飄蕩的一些薄霧早已散盡,對岸的北完軍即便是隔著百多丈的河面,也能看清漢軍的行動。

"大都尉,漢軍分兵,我們也要分兵嗎?那殺害大公子的李錚,率軍往下游走,讓我去堵截他吧!如果他敢渡河,我一定會親手取下對方的頭顱,為大公子報仇雪恨的。"

看到漢軍兵分兩路的情形後,沮渠裡思手下的大將沙茶律立即主動請纓,口氣大到,彷彿殺死李錚猶如捻死一隻螞蟻一般。

沮渠裡思愛自己親信大將的勇,但也厭惡其愚蠢,心中極為鄙夷,面上不動聲色,只是遠眺對岸朝兩個方向越行越遠的兩隻安西軍部隊,冷笑著說道:"你不會真以為打著一面李字將旗,就是李錚親自統兵吧!這是敵人的障眼法,李錚本人必定是在向上游的那支軍隊中,他由我親自去對付,你率兵給我去緊盯往下游的那支安西軍,看看他們究竟是在搞什麼鬼。我在上游對付有李錚親率的安西軍主力,可能要遭遇一場惡戰,所以帶走軍隊的主力,你帶兩萬且普久弓騎騎兵去監視下游。"

沮渠裡思的分配並無問題,按照常理上游水流流動速度比下游慢一些,更利於架設浮橋,是安西軍最佳架設浮橋的地點,北完部先前架設的幾座浮橋,也都是架設在上游的,更不用說安西軍前往上游的軍隊數量有三萬多人,而且還是故布疑陣的李錚親自帶領,所以沮渠裡思將安西軍的主攻方向判斷錯,也是無可厚非的。

雙方就這樣各自分兵,四支部隊互相隔河緊盯著,分別向上游和下游行進,帶著沮渠裡思率領的北完軍主力向上游趕的李錚,沒有耍什麼花樣,但帶著真正的主攻部隊向下遊行進的張公瑾,只行進不過二十裡到了一片長滿樹木的樹林後,就立即命令全軍安營紮寨,讓工匠們和調撥給他們的五千健壯軍士立即入林伐木,製造架設浮橋所需的大浮箱和橋板。

因為那片樹林已經遠離河岸,所以對岸監視張公瑾部的沙茶律也是看不到這幅熱火朝天的伐木建造的場景,根本就是判斷不出張公瑾部才是要架設浮橋主攻的。

就在一心想上陣殺戮現在已經威名赫赫安西軍,好讓他也更威名遠播的沙茶律,還在因為沮渠裡思分配給他一群簡單至極的任務,監視一群無足輕重的敵人而悶悶不樂時,沙茶律不知的是,當天夜裡,對岸張公瑾的營地裡一支大約三千人的部隊,乘著黑夜出了大營,帶著三千匹嘴巴被封住,四蹄被裹上厚布,讓其行進時毫無聲響發出的馬匹,不舉火把,藉著微弱的月光向更下遊行去。

這些馬匹的馬背上馱滿了東西,包括一面面長牌,一捆捆長矛,還有一些嶄新的鉤鐮槍,神臂弩和橫刀等安西軍制式準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支由步跋子的統領夫蒙鷲率領的部隊,利用黑夜避開對岸敵軍的耳目後,在白天也繼續行軍,等來到離出發點超過百里的一地後,立即重新又靠近河邊,而後夫蒙鷲就叫來一名傳令兵,難掩喜意和興奮的對其下令道:"立即去通知在支流中停駐的船隊,告訴他們計劃成功了,我們沒有被北完軍發現,讓他們立即起航,來此地與我們匯合。"

夫蒙鷲目送騎著快馬的傳令兵走後,立即就令手下的兩千步跋子和一千名艮吾力士休息養力,等當天傍晚時分時,那名傳令兵先行回來,向夫蒙鷲稟報了船隊即將趕來匯合的訊息,過後不久,逆流而上的船隊也是準時趕來。

夫蒙鷲立即就是命令手下士兵開始逐批登船,這些張公瑾未雨綢繆命人建造的船都是小船,最多只能搭載一二是人,但現在鷹娑川水流湍急,為了安全,不使得船隻翻覆,所以只能一艘船隻裝載十名全副武裝的安西軍士兵,另外再加上馬背上馱著的那些武器。

一百多艘船一共是往來了三次,才將夫蒙鷲部三千餘名精兵,還有包括馬背上馱載的武器裝備,全部移到對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