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書誓言(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書誓言(上)

“後面的事應該是滎陽王劉窕,在河西招兵買馬,要重立河西軍,但因為河西走廊南北兩面的胡虜異族蜂擁而來,勢如水火,根本沒有給當時公忠體國,素有賢名的滎陽王以力挽狂瀾的機會。”

上官桀介面李勳的話說道,而後卻又是疑問道:“但據我所知,滎陽王最後也是逃回了帝國內地,會將最重要的官印遺落在河西?如果真是遺落了你們李家又是如何得到的?”

李勳面上浮現輕笑說道:“上官大人真是慧眼如炬,足智多謀,一下就看出此事的疑問蹊蹺之處,但上官先生有所不知,我的先祖曾經是滎陽王的侍衛隊長,當滎陽王在河西大敗後,被敵人緊追,我的先祖帶著滎陽王的印信等私人物品,與滎陽王被迫分開,只能逃離到敦煌,創立敦煌李家。”

“沒想到李公子的先祖竟然還是我大漢的忠勇之士,身負都護印信竟然一直嚴守秘密,未拿出來向蠻夷胡虜邀功求賞,真是難得,只是不知他的後輩是否會同樣忠肝義膽。”

主位上的李錚出聲說道,有意恭維抬高李勳的家族和先人,因為李錚知道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李家既然想拿出都護印信獻給自己,肯定是要從自己這裡有所報答的,所以故意抬高李家,希望李家不好意思向自己提出過分要求,要他們適可而止。

但李錚沒有想到的是這些漢奸家族沒皮沒臉的無恥程度,李勳裝作沒有聽到,繼續不緊不慢的說得:“這河西都護大印,可能還無法讓大都護坐穩河西都護之職位,但我李家還有一物卻是可以保證讓大都護得償所願,得到漢庭的昭告天下的認可。”

“什麼東西?”

李錚急聲問道。

“一份血書,當初在河西遭受大敗時,滎陽王見國內平叛局勢不明朗,知道短時間內國內無法立即撲滅玄黃教叛亂,抽出援軍來支援河西,所以視河西之敗為自己此生第一奇恥大辱的滎陽王,不甘心之下,用血在絹布上寫下重誓,裡面明確的寫著誰能擊敗胡虜異族,收服河西七郡,那麼他便為河西都護,這封血書當時和河西都護之印一同在我先祖手裡,現在就在敦煌。”

李勳面上原本的謹小慎微之色越來越少,在名滿中亞的李錚和上官桀面前,開始有底氣的說道:“原本一個藩王的血誓,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但是大都護和上官先生應當知道,現在在洛陽的那我們公認的大漢皇帝,他可是滎陽王一脈,當初玄黃教叛軍勢大,攻破長安,當時的大漢皇帝熙和帝雖然倉促逃走,但子嗣全部沒於戰亂中,熙和帝在逃往蜀地的半道上身亡後,中原還有關中的世家大族便立熙和帝的弟弟,也就是滎陽王為帝,也就是後來頗有作為的建平皇帝,到現在已經傳了四代,所以真要說起來,現在在洛陽在位的章和皇帝,其實是當時滎陽王的曾孫。”

“大都護和上官先生,現在應該明白這封血書誓言的巨大價值了吧!如果僅僅是一個無足輕重藩王的血書誓言,那麼便是可有可無之物,但如果是一名被載入帝國帝王世系中,被大漢帝國官方所承認的帝王遺留下來的,即便當時滎陽王劉窕還未稱帝,但也擁有許多聖旨效用了。”

“因為現在章和帝這個小朝廷,處境艱難,他們在那些帝國本土大軍閥夾縫中生存下去的最大依靠,就是大漢帝國這個正統的名分,所以這道血書誓言即便是建平皇帝在稱帝前所立的,洛陽的朝廷也有極大可能會捏著鼻子承認的。”

聽了李勳娓娓道來後,李錚沒有拖延,立即就是開誠佈公的說道:“這都護印信和那血書誓言,還有先前你們李曹兩家所獻的從敦煌出擊,攻去河西走廊的計策,我們安西都要了,說吧你們曹李兩家需要什麼。”

李勳和曹延恭見李錚如此快人快語,眼中俱是閃過喜意和興奮之色,對視一眼後,這一次有曹延恭對李錚拱手說道:“我們曹李兩家所求的不多,只是希望能在大都護取得河西走廊,坐穩河西都護之位後,能讓李家人時代坐上敦煌太守之職,我曹家人坐上世代郡尉之職。”

李錚早就知道這兩個私利心甚重的漢奸家族子弟,一定是會趁機要挾,貪得無厭,但沒想到敦煌李曹兩家的胃口如此之大,當即就是冷笑道:“你們兩家是要割據敦煌!”

既然已經說破,李勳也是不再藏著掖著,更為從容的說:“這那裡是割據,到時候,我們李曹兩家就都是大漢之臣,也是大都護的臣屬,只不過如果我們兩族的付出之計之物,真得助帝國軍隊收服河西,助大都護名正言順的坐上河西都護之位,那就是大功一件,自然是要一些獎賞,來惠及家族和後隊子孫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錚面無表情的臉上輕笑一下,說道:“如果你們的獻計獻策真有效的話,那自然會是大功一件,自然是要獎賞的,本都護到時自然會是提拔你們曹李兩家子弟,比如你們兩個,我看就頗具膽識和謀略,如果在安西軍內歷練一番後,必定能取得遠超你們兩家先輩的功業,更加光耀李曹兩家的門楣,難道兩位就不動心嗎?難道李曹兩家就只願固步自封,只在敦煌一地做土霸主。”

聽了李錚這一番蠱惑,都只有二三十歲,正值雄心壯志勃發年紀的李勳和曹延恭俱是動心不已,正好兩人都是在先前在進城時,看到了安西大都護牙軍雄壯威武的軍姿軍勢,現在一聽李錚言語的蠱惑,均是不由的在心中想出自己率領千軍萬馬,金戈鐵馬,伐國掠地的場景,心中都是有心答應。

但很快這兩個被李錚言語所激,心中升起雄心壯志之心的青年,就想起自己族中父祖輩,那嚴厲刻薄但也暮氣沉沉的臨行前的叮囑,立即就是清醒過來拒絕李錚的提議,由李勳說道:“當不得大都護如此看重,我們敦煌李曹兩族,世居邊地,族中多粗鄙無知之輩,不敢奢求豐功偉業,只願佔地一地延續家業血脈。”(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