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納水之約(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八章 納水之約(下)

翳魁單于想的這個計劃,倒的確是很可行,因為那北部草葉雖然野蠻的草原民族橫行,兇險異常,但與數萬大軍相比,如果只是一支十幾人或是幾十人,而且是經過喬裝打扮小隊伍的話,就不那麼引人注目,能夠吸引大部分遊牧軍的圍攻,能夠有非常大的機率逃出生天。

但這樣做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首先會讓翳魁單于背上拋軍棄部,膽小怯懦的罵名,對翳魁單于的名聲是極大的打擊,在遊牧民族中,一個首領是否聰明,是否仁慈不是最緊要的,但沒有勇力無力,沒有當但,在臨危之際逃跑,卻是一個遊牧部族首領的大忌,會被攻訐,甚至是直接眾叛親離,趕下首領之位。

而且即便翳魁單于拋棄軍隊,冒險穿越兇險的北部草原,回到了酒泉郡後,他透過狡辯和謊言的方式,讓酒泉的部眾,相信他並非是拋棄了部隊,而是死戰逃脫,不會受到攻訐和眾叛親離,被趕下單于之位,但他也是沒有了任何與禿髮紇那競爭的資本,如果禿髮紇那真如翳魁單于所想的那樣野心勃勃,覬覦單于之位的話,翳魁單于拋棄親信部眾回酒泉郡無疑是自投羅網,不是被禿髮紇那囚禁,就是被暗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禿髮紇那一直是酒泉郡的守將,在當地禿髮部軍隊和部民中有極高的威望,如果翳魁單于不帶大量自己親信軍隊和部民去酒泉郡的話,他根本沒有與在他眼中心懷叵測禿髮紇那相抗衡的資本,更不要說是奪權了。

正因為有這些迫切的內憂,所以翳魁單于雖然是羞憤於這個安西提出的看起來極為有損他和他的禿髮部顏面的提議,但最後還是在掙扎一番後點頭同意了。

在翳魁單于同意後,安西與禿髮部之間短暫的停戰議和也達成了,幾天之後,雙方的最高統領,禿髮部單于翳魁單于和安西大都護李錚,在折羅漫山之南的一條小河納水處締結為期一年,被後世稱為納水之約的停戰合約,並立馬將整個合約內容向整個中亞宣揚。

這種逼迫敵人簽訂城下之盟之事,無疑對於安西軍是極為光榮之事,但其實這對外大肆宣揚納水之約之事,卻不是李錚的意願,而是翳魁單于的特意要求。

因為那翳魁單于雖然相信李錚和安西軍會遵守承諾,不會在己方軍隊按照納水之約的內容,無條件撤出讓出折羅漫山後,出爾反爾攻擊圍殲再無堅城守護,再不握有安西命門的己方軍隊,因為那會讓大漢安西徹底失信天下,以後很難再有人投降安西,再有勢力與安西簽訂任何條約。

但為了以防萬一,翳魁單于還是要為自己和自己的軍隊部眾上一道保險,才要求將納水之約詔告整個中亞,讓安西違約的代價越大,安西更不敢出爾反爾。

這其實是翳魁單于多慮了,李錚和安西軍根本就沒有想過出爾反爾,聚殲翳魁單于所率軍隊之事,他還希望翳魁單于能率領他那些固執糊塗的老臣老將回東面,好破壞禿髮部與南安羌部之間的議和。

安西軍和禿髮軍兩方,都迫切的想實現自己的目地,所以納水之約的履行速度極快,就在合約簽署的兩天後,第一批要撤往東面的禿髮軍,就已經透過玉門關,雖然中間也發生一些不愉快,比如恥辱撤退的禿髮軍士兵不忿,沿途破壞,甚至是挑釁妄圖攻擊安西軍士兵,引發大戰,破壞合約。

但這些禿髮部內的好戰分子,很快就是遭到翳魁單于的嚴酷處理,全部都是被削首,而後頭顱被吊在禿髮軍撤退的沿路上,警醒震懾著那些其餘的好戰份子,讓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

接下來禿髮部在玉門關以東的撤退行動,更為快速,除了翳魁單于所率的殘餘西面軍外,撤離的還有大量交河、伊吾、敦煌和晉昌四郡中,不願降順大漢安西的禿髮部死忠,他們多是禿髮部中的本族人,還有許多曾經是禿髮部的爪牙,專門幫助禿髮部欺壓奴役四郡之地內漢民和其它底層人的突厥人和漢人。

的確是有漢人,不過這些漢人已經不能被稱之為漢人,而更應該稱為漢奸才對,對自己同族比對外人更狠的漢奸,原本這些漢奸在安西奪下四郡後惶惶不可終日,等待被安西軍清算以往惡行的那一天,但是沒想到的是他們最先等來的卻不是安西的懲罰,而是出乎他們意料的一條生路。

因為李錚自己的疏忽,沒有在納水之約中註明,而放跑了這些罪大惡極的漢奸,李錚倒是沒有多少懊悔之情,因為這些漢奸跑得了和尚卻是跑不了廟,雖然他們能夠逃得了一條性命,但他們透過壓榨同胞而得來的財富,卻是大部分不能帶到玉門關以東的。

沒有了錢財,也沒有漢民給他們奴役來討好他們的主子,即便這些漢奸逃到了東面,對於禿髮部來說,他們也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到時那些漢奸就是可以隨意奴役的物件,過的生活一定是生不如死的。

在納水之約簽訂的一個月後,在玉門關西側要撤往東面的所有禿髮部方面的人員就統統是撤離完畢,雙方納水合約履行完畢。

此後整個玉門關以西,完全就是屬於李錚和其大漢安西的,安西軍這一次發動的東征也是暫時告一段落,雖然因為新羌王的出現引發的一些變故,使得安西軍沒有按照原定計劃,一鼓作氣的奪佔河西七郡,打通整個河西走廊,得以實現安西漢民想了盼了百餘年的與帝國本土重新取得聯系的目標。

但毫無疑問安西軍第一階段的東征是輝煌的,不僅只用不到兩萬多的傷亡,就擊潰殲滅了那些霸佔漢家土地上的近三十萬敵軍,而且還接連收復了交河、伊吾、敦煌和晉昌四郡,還有北庭都護府,在獲得實質的土地人口的同時,也是大漲大漢安西的聲勢。

此戰過後,河西走廊南北的許多諸如烏思人和遊牧部族的蠻族胡族首領,就立即遣使來恭賀李錚,而原本知曉李錚將全軍主力集中在東面發動對河西走廊戰役,而蠢蠢欲動的猰顏部和米尼公國內的主戰派,在得知李錚率領安西在東面覆滅北完部,並將禿髮部打得大敗虧輸後,也是畏於安西的兵威,打消了剛剛生起的對絜山防線的慾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