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 完美伏擊(求收藏 求推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 完美伏擊(求收藏 求推薦)

猰顏軍隊雖然如李錚所願的南下,但統領者葉格爾不是笨蛋,不會因為三言兩語就真正相信兩名送信之人說得話,在大軍啟程前,他就已經派出波耶騎兵中的精銳南下探查,探查在溫鹿坡的情形,是否真如兩名報信之人說得那樣,漢軍在與踏實力俄勒帶領的軍隊交戰,而且漢軍將自己的屯放糧草輜重之地,擺放在讓自己有機可乘的北面,同時也是讓這些偵騎,察看一下南下之路上,是否有大規模敵軍調動的痕跡,是否有埋伏的跡象。

帶領兩千波耶騎兵慢慢前行的葉格爾,在等到他派出的所有偵騎迴歸,並且確認南面溫鹿坡上的踏實力俄勒部,確是被包圍,正在被圍攻,而且漢軍糧草物資堆積如山的後勤基地也的確是設立在北面,並且南下之路上一片曠野,無大規模敵人藏身之處後,終於是放心下來,命令波耶騎兵部隊急速南下,徹底拋下了步行的瓦良格武士們。

葉格爾所不知道的是,他魔高一尺,但李錚卻更是道高一丈,他派出偵騎偵探出來的其實都是假象,是李錚和他的謀主姜恪一起合計佈置的。

葉格爾所不知的的是,他派出的偵騎的確是到了南面溫鹿坡偵查,但他們因為人數少,只有十幾騎,無法突破漢軍弩騎所佈下的封鎖圈,所以只能在遠遠的觀瞧,自然看到的全部是假象。

專門修建在北面的後勤營地中堆積的物資,一多半是假的,剩餘的部分是剛剛由民夫從勃達嶺南面運輸過來的,這到不是李錚和姜恪設計好的,而是在出兵前,李錚規劃好的定時送來的第一波補給,正好送到。

現在這些補給不止是用來支援軍隊作戰,而且還被當成道具用來迷惑敵人,除了南下補給物資外,運送這批物資的兩千名臨時招募的民夫,也是被李錚利用,讓這些民夫與被俘的敵軍一同演了一場攻防大戰,讓遠遠觀看的敵方偵騎信以為真,以為溫鹿坡正發生著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讓李錚和姜恪謀劃的詭計更加真實完美。

李錚和姜恪用如此多的佈置了迷惑敵人,就是為了讓葉格爾相信是有機可乘的,讓他放心南下,同時讓他們步騎分離,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地,李錚預想中擊潰敵人的戰法,自然不會是堂堂正正的正面作戰,而只能是埋伏和偷襲。

李錚在出兵碎葉前,就已經想好,他好不容易才透過系統提升和耗費大量財力物力訓練出來的這一支擁有強軍之資的軍隊,是絕不能白白損耗的,所以李錚在出征碎葉前,就已經打定主意自己絕不能打死傷頗多會戰和攻城戰的李錚,只能埋伏和偷襲敵人。

為此,李錚預先就讓先前被他派入碎葉的碎葉暗部做了許多工作,除了預先偵查地形,獲取情報外,李錚還令碎葉暗部在頓多城南面挖了許多的藏兵坑,好讓他在以後率軍入碎葉作戰時,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隱藏部隊。

司行方領導的碎葉暗部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經有八百名全副武裝的可戰之兵,除此之外他們還必須養著一千多老弱,憑著他們在山林中種得或是採摘的食物,肯定是無法養活如此多人的,要不是李錚一直輸送給他們糧食,他們早就要全部餓死了。

碎葉暗部的軍民很是感激李錚的援助,所以李錚命令一到了,他們就很是積極的為李錚在頓多城南面的官道兩側,挖了許多藏兵坑,頓多城之南靠近勃達嶺,土地並不肥沃,生長出來的草料品質也是不行,所以並沒有大量卡爾魯克人來這裡放牧。

如果是碎葉還在大漢手裡時,這條官道上還會有逃稅的商隊走,現在除了想南下攻打勃達關的卡爾魯克軍外,平常時候是不會有人在頓多城以南遊蕩的,勃達關以南完全就是一塊人跡罕至之地,再加上碎葉暗部挖掘藏兵坑時,又是在夜間進行,所以更是沒有卡爾魯克人能夠察覺到。

因為人手不足,碎葉暗部挖掘出來的藏兵坑非常的簡陋,幾千大軍和幾百匹戰馬藏匿其中無疑很是狹窄,兵士十分艱苦,氣味難聞,呼吸困難,最後有幾十名士兵直接就悶死在藏兵坑中的,但有作為主帥的李錚親自坐鎮同甘共苦後,漢軍士兵倒是再無怨言。

漢軍士兵的痛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李錚散出去的探騎就帶回敵人步騎脫節,波耶騎兵加速南下,已與瓦良格武士們拉開十里多長距離的情報,李錚立即意識到時機已到,他立即就讓在狹小悶熱藏兵坑中忍耐了三個時辰的漢軍士兵走出,而後對步槊兵的統領牛文忠下令。

“你的任務就是給我擋住那兩千波耶騎兵,為我徹底殲滅瓦良格武士創造條件,往南行軍五里,而後在官道上列陣,如果回援的波耶騎兵,不衝擊你的陣勢,而是繞行,那你就立刻點燃烽火,向我通風報信,並且立即率軍回援。”

身形並不魁梧,但皮膚黧黑,面容無比堅毅,一看就是經年老兵的牛文忠,點了點頭,而後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目閃過思索之色,沉聲向李錚問道:“但如果波耶騎兵不回援救助瓦良格武士,畢竟瓦良格武士們只是僱傭軍,他們是可以拋棄的,而是直接南下去襲我們在溫鹿坡的營寨怎麼辦,那裡可是只有兩千民夫和一千多心懷鬼胎的俘虜,他們要如何抵擋?”

李錚很少意外的看了牛文忠一眼,他木想到一直沉默寡言,看起來就是一五大三粗武夫的牛文忠,竟然能夠想到這些,李錚在刮目相看之餘,又有一種發現蒙塵明珠的興奮感覺,但現在大戰在即,李錚也是不想再多想其它,他對牛文忠說道:“不用擔心,剛剛偵騎已經偵查到在後面的瓦良格武士中有謀剌斯蘭的將旗,說明謀剌斯蘭就在瓦良格人中,所以波耶騎兵們是一定會回援的,不然,如果謀剌斯蘭在戰鬥中身死或是被俘的話,猰顏部這麼多年來的投入就都付之東流了,而且你也不必擔心南面,我早就吩咐南面,在敵人偵騎探查後,他們立即撤退,並將所有可用的物資和俘虜,帶回勃達嶺主山道,所以即便波耶騎兵孤注一擲南下,他們也僅僅只可能得到一片破爛的營地,如果他們敢繼續南下,追入只有出口和入口的勃達嶺主山道,那正好是給了我一個將他們一網打盡的機會。”

牛文忠聽了李錚的話後,點頭稱是,向李錚行軍禮告辭後,立即就帶領兩千步槊兵和暫時分配給他的一千弓弩兵南下,李錚目送牛文忠部遠離後,立即就對身旁丹陽兵,驃騎兵和步跋子的眾將領說道:“獵物就要來了,立即按照原定計劃埋伏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李錚厲聲下令後,三支部隊的眾將領立即就是帶領手下分散開來,躲進官道兩旁的雜草叢中。

頓多城以南的土地土質不好,種不出糧食,而其上生長出來的草,雖然不能作為牲畜的草料,但倒是非常高大,也數量也多,為埋伏的漢軍提供了非常好的掩護,漢軍靜靜潛伏在官道兩旁,每一人口中都銜著一根樹枝,甲冑尤其是頭盔上都綁縛雜草,幾乎是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而帶著三百多匹戰馬的驃騎兵們,則是在離官道更遠之地潛伏,他們將馬口用布套起來,以防戰馬突然嘶鳴,提醒了敵人。

漢軍萬無一失的埋伏後,沒有等多久,官道北面就傳來隆隆踏步聲,正是兩千名瓦良格武士行進過來,與先前出頓多城相比,畢竟已經是走了半天的路,所以這些即便身材魁梧高大,氣力和耐力遠超常人的瓦良格武士,也是有些累了,步履不再那麼萬眾一致,隊伍也鬆垮,而且因為得到附近沒有敵人的情報,所以這些瓦良格武士很是自然的放鬆警惕,竟然有許多在嬉鬧聊天。

這條由頓多城向南穿過勃達關通向龜茲腹地的官道,是大漢帝國掌控碎葉時修建的,修建的很是完美,能夠並排行駛四輛馬車,但自從碎葉落到窮兵黷武的卡爾魯克人手中後,這條官道就再未整修過,年久失修下這條官道坑坑窪窪,破爛不堪,而且越來越窄,現在只能並排行兩輛馬車了,所以兩千多身材魁梧的瓦良格武士只能是排成非常長的一字長蛇陣,在官道上行軍。

伏擊為什麼能夠成功?達到重挫或是全殲敵人的成果,除了因為能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外,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被伏擊的軍隊常常處於一字長蛇的行軍狀態,根本來不及組成陣形迎敵,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陣形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陣形,能讓士兵發揮出一百二十分的戰力,往往能夠對抗人數多於自己的敵人,而天才的陣形,更可能會收得蓋世奇功,比如漢尼拔在坎尼會戰中擺出的那凸月變凹月的陣形,就成功的依靠弱勢兵力包圍覆滅了六七萬羅馬軍隊,成就曠世奇功。

現在的李錚沒有漢尼拔的魄力和野心,他還不敢想一戰殲滅敵人七八萬雄兵之事,他只想著如何殲滅眼前的這兩千瓦良格武士,在瓦良格武士的行軍陣列一多半進入自己軍隊的伏擊圈,李錚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就是下令嚴陣以待的漢軍士兵開始進攻。

漢軍獨有的梆子聲和鼓聲響起後,所有原先如死人般一動不動趴伏在草地中的漢軍兵士,立即就站起身來,端著弓弩,向離自己不到三十步距離的瓦良格武士射出一輪箭雨。

在如此近的距離內,漢軍步跋子手中的雕弓和丹陽兵手中的臂張弩,發揮出最強威力,只見一輪箭雨過後,大片大片的瓦良格武士中箭倒地,他們身穿的鍊甲在鋒利的箭矢面前形同虛設,而唯一能讓他們在極近距離內阻擋住箭矢穿透的,就只有他們背在後背上,根本來不及取下來的維京圓牌。

箭矢密如雨點般,射透了他們的胸膛,射穿了他們的頭顱,原本悍勇無畏的瓦良格武士的生命在這一刻竟如此卑賤,就像大片任人割砍的野草,有的當場陣亡,有的被箭射傷,蜷縮在地上,慘叫哀嚎,漢軍近距離一輪箭雨後,毫無防備的瓦良格武士們就起碼倒下四五百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