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四章 燕然大戰(三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四章 燕然大戰(三十)

當然雖然呼延家已經不得不上安西這輛戰車,與安西結盟,並且對突厥太魯部發動戰爭了,但這事事關家族的興亡,不可不慎重,所以呼延攸並沒有當場大營李智甫,而是在與族中老人和一些核心成員足足商議了三日後,才做出最後的決定,決定賭一把,與安西結盟。

於是在又經過一輪討價還價後,雙方終於是將結盟之事談定,為了節省時間,儘快確定與呼延氏結盟,將呼延氏徹底拉上己方的戰車,李智甫也是忍受了呼延家最後的訛詐,將支援給呼延氏的兵甲數量,提高到橫刀三萬把,明光甲一萬副、神臂弩一萬把,另外還有舊式兵甲玄鐵甲兩萬副,鱗甲和鎖子甲兩萬副,騎弓三萬把,精鐵箭矢百萬支的程度,已經接近李錚當初給李智甫定的那個支援武器數量界限。

而且除了武器裝備外,安西和呼延氏之間還有一系列關於貿易的協約,因為在與安西的盟約公佈後,知道皇甫思平必定與自己反目成仇,斷絕九原郡通往大漢內地的商路,所以呼延家要求安西必定要為九原出產的貨物提供出路,同時還每年必須輸入大量的鐵料、布帛絲絹。藥材還有精良兵甲等九原郡所需的物資,雖然看似是呼延家抓著安西要急於結盟這一點,獅子大開口讓安西大出血,但其實實質上,還是安西賺了,因為安西在付出如此多代價後,安西與呼延氏之間不再是僅僅借道那麼簡單了,而是真正結成了同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合約簽署後,呼延攸立即向李智甫表示,對於偷襲受降城之事,同盟呼延氏也會派兵相助,同時會為安西遠襲的部隊提供糧秣支援,呼延氏所掌控的九原郡也是處於富裕的河套之地,雖然不如靈武郡那樣豐饒,但每年產出的糧食也是極多,呼延氏多有積蓄,豪言向李智甫表示,足可以養安西派遣來的三萬遠襲部隊一年。

這對於安西軍來說無疑是一個無比巨大的好消息,因為雖然李錚和上官桀所制定的偷襲大軍,是走大沙漠北面沒有被沙漠覆蓋之地,路上會減少損耗,但即便是如此,據李錚和上官桀的估算,如果真要三萬遠襲大軍完成長途行軍攻破受降城,而後還要返回,所需的糧秣,就必須得用兩三萬匹馱馬攜帶。

在行軍路線的沙漠北部草場有限,馱馬不可多帶的情況下,糧秣攜帶的多了,那麼一些諸如三弓床弩和投石機等重型攻城器械就不能帶了,無疑是會增加安西軍攻打受降城的難度,所以李錚當初在李智甫出使九原時,就囑咐他最好要與呼延氏達成協議,在借道的同時,最好能夠從九原買到糧秣。

但讓李智甫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施展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呼延氏竟然就因為自己貪心安西的優質兵甲,而將提供糧食這一條加到了合約書上,除此之外,另外讓李智甫省下大量口水的是,呼延氏竟然願意直接就派兵相助。

顯然呼延氏很是眼饞突厥太魯部囤積在受降城內的物資,所以也與安西達成了攻破受降城後二八分受降城內物質的協議,雖然為了這次西征,阿史那特勒一定是在受降城中囤積大批物資,但安西軍根本看不上眼,而且即便按照原來的計劃突襲成功受降城後,因為帶不走,這批物資也是要被安西軍焚燬大半的,與其燒為灰燼,倒不如是便宜新盟友,好增強呼延氏的實力,讓呼延氏與狼子野心的僕固氏鬥得更狠。

當然除了這些好處外,李智甫還為李錚討得一大好處,那就是爭得呼延攸的同意,讓安西可以在九原郡設立徵兵站,徵募朔州飛騎,李智甫一直知道自己的大都護要擴充飛騎部隊的數量,只是因為沒有兵源而一直無法成行,現在既然來到了飛騎的故鄉朔州,為人臣的李智甫當然是要好好為自己的主公爭取的了。

雖然安西軍這個條件明顯是挖牆腳,但呼延攸思慮一下後,竟然是同意了這個條件,因為呼延氏統治的九原郡可以說是全民皆兵,所有的無殘疾無病痛的適齡男子,幾乎全部都是呼延氏手下的兵,安西軍在九原設定徵兵站,是挖不了多少牆腳的。

但呼延攸沒想到或者說是容易忽略的是,朔方之地是由各個大家族把控,施行的是最璀璨的門閥制度,各勢力高層的大官大將都是由族中子弟,或是親信家臣家將的後代擔任,平民子弟要想升官發財,坐上高位,無疑是難於登天,所以一旦唯才是舉,不注重門第身份,並且待遇優厚,那給予士兵最夢寐以求田地的安西在朔方之地徵兵,必定是會有大量出生低層鬱郁不得志的朔方豪傑來投靠。

李智甫提出的這個在九原設立徵兵站之法可以說是非常的好,後路李錚知道後,立即就是與隴西三郡的涼州武人們接觸,也用一筆兵甲作為重賄,讓那些涼州武人家族們同意安西,在他們大都護李錚的老家隴西郡設立徵兵點,招收隴西三郡中那些鬱郁不得志,或者有雄心想去外面闖一闖的隴西人。

李錚出自隴西李氏,而且安西軍中許多人都是隴西武人在安西的後代,所以與隴西三郡之間有非常深的羈絆,隴西三郡的將門世家們本來就對由隴西武人所主導的安西好感頗多,在加上現在安西真正的展現出實力,擊敗隴西軍閥們深深忌憚的南安羌部等蠻族,一統河西走廊,隴西三郡的武人們也是思想轉變,認可了安西的實力,並且將安西當作自己對抗朔州武人們的強力外援,所以不僅是同意了安西在其境內設立徵兵站,招收隴西武人的要求,許多隴西武人家族,比如隴西李氏,金城韓氏等家族,還派出族中子弟加入安西軍中,以求和安西的關係更為穩固。

最後,安西透過在九原郡和隴西郡設立徵兵站,一共是招募到了近三萬多優良兵源,從而飛騎部隊,還有西涼鐵騎和期門郎等精英部隊也是得以擴充,還有幾位成為安西大將,在統一復興大漢帝國的戰爭立下大功的將領,也是在此時加入到安西軍中,總之安西是受益匪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