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五章 燕然大戰(三十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五章 燕然大戰(三十一)

在與呼延攸為首的呼延家族高層商議完諸多事項,並且簽訂盟書,李智甫立即就是命令手下軍士騎上快馬,飛馬向李錚通報,要李錚立即派出偷襲受降城的部隊,這李智甫派出的傳令兵騎得是千里良馬,只用兩天時間就趕回武威郡,將李智甫親筆寫的書信交給接力者。

李錚統治下的安西極為注重資訊的流通,所以每攻下一地佔據一城,必定是先建設驛站,每一座驛站必備多則十幾匹少則五六匹的大宛良馬,並且選拔領地內善騎者為驛卒,能夠保證軍情情報的快速傳遞,速度和效率甚至快於大漢帝國全盛時期的驛站系統。

雖然河西走廊的東部酒泉、張掖和武威三郡,被安西收入囊中不過三月,但其境內的驛站系統已經建設的很是完善,基本上每隔百里就有一座驛站,所以李智甫要向李錚通報的情報傳遞的速度極快,不過一天時間就將李智甫親筆書寫的書信送到遠在武威郡千里之外浚嵇山的李錚手中。

李錚看了李智甫寫寫給自己的書信後,立即是大喜過望,他沒想到李智甫竟然能將這事完成的如此漂亮,不僅是借道了道,而且還與呼延氏結盟,並且拉攏上呼延氏幫自己一同攻打受降城,還不用自己自備糧秣,還能在九原郡設立徵兵點,徵募適合訓練成朔州飛騎的兵源,實在是超大額的完成了李錚所給的任務,讓李錚驚喜異常。

但李錚雖然欣喜,卻是無法立即就讓遠襲受降城的部隊出發,這倒不是李錚怠惰了,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其實在伏擊六萬突厥軍偷襲範夫人城的部隊成功,賀蘭無忌率領大部隊趕來浚嵇山後,李錚就是命韓文鴦和段寄奴率領三萬第一波入燕然支援的部隊撤退到範夫人城休養,同時補齊裝備、戰馬、糧秣和兵員等,準備再次遠征。

但那時李錚是做著最壞的打算,也就是李智甫與呼延氏談判得到最差的條件,只是借得一條通往受降城的道路,那麼到時遠襲大軍不僅是要多帶糧秣,不帶或是少帶攻城器械,而且為了堅固野戰能力,遠襲部隊中的騎兵比例配比的較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現在情況生變,李智甫不僅是借了道,而且連糧秣等問題都一併解決了,所以所攜帶物資和兵力配比都要重新調配了,所幸李錚未雨綢繆,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所以遠襲大軍並沒有耽擱太長時間,很快在將原本攜帶的大部分糧秣改為分解開來的攻城器具,還有前期要送給呼延氏的兵甲,並且在將原本在範夫人城休整的步跋子和丹陽精兵這兩支部隊調撥給遠襲大軍後,韓文鴦和段寄奴立即就是開始帶著遠襲大軍上路,遠襲大軍行軍神速,再加上所行道路多是平坦草原,所以行軍十分神速,不過五日便橫越七百餘裡,趕到九原郡。

此時在九原郡,呼延氏已經召集全族精兵,共計三萬多人,已經等候多日,遠襲大軍趕到九原郡後,沒有立即發動對受降城的攻擊,而是養精蓄銳了兩天,等自身修養足夠,而呼延氏部分裝備上由遠襲大軍帶來的安西制式兵甲的軍隊,熟悉安西制式兵甲的效能後,立即就是兵發受降城。

如此大動靜的兵力調動,是不可能瞞得住九原郡周圍的敵人和勢力的,但此時採取防備或是應對之策已經為時已晚,安西和呼延氏的聯軍進展神速,出九原郡的北部邊關高闕後,以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掃蕩斤外圍,兵圍受降城。

此時,在受降城中總共有三萬突厥軍,以突厥大將赫連蒙孫和鐵穆耳統領,還有阿史那特勒任命的突厥右國相沙虛閭為輔,赫連蒙孫和鐵穆耳都是極為有將略和驍勇的戰將,比之突厥太魯部內那些成名已久的所謂四鷹四狼毫不遜色,只是因為投靠突厥太魯部,在阿史那特勒手下為時太晚,沒有立下什麼大功勳,所以才不為人所知,在突厥太魯部中屈居二等武將序列,而右國相沙虛閭也是頗有智計之人,這三個堪稱是當世人傑的三人聯合,文武相濟下,如果關係和諧,精誠合作,無疑是能夠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的。

阿史那特勒知道受降城的重要性,說以哪怕是已經與受降城南面的朔州武人談妥互不侵犯協議後,依然是對朔州懷有極大的戒心,留下得力大將和重兵防守,並且要求赫連蒙孫和鐵穆耳,時刻不得鬆懈,一直不停加固加高受降城的四面城牆,並且由沙虛虛閭監督。

所以即便是遭到突然襲擊,受降城很快被圍後,早就做好準備的赫連蒙孫等人倒是並不慌張,在分派數波信使往在燕然的阿史那特勒除和漠南之地通報受降城被攻擊的訊息,並且請求援兵以外,主將赫連蒙孫三人立即就是下令,將城內居民,還有運送糧食物資的人員等非戰鬥人員,還有多餘的軍馬全部趕出城,城內只剩下三萬守軍後,立即下令封閉城門,做好長期堅守的準備。

安西軍和呼延氏聯軍,之所以不動則以,一動則如霹靂閃電,就是因為想著打受降城的守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沒想到受降城的守軍當機立斷,收縮兵力,擺出一副死守的架勢,讓聯軍無機可乘,將要面對一場攻堅戰。

對於攻堅戰呼延攸等呼延氏族人倒是十分不安和凝重,望著原本城牆低矮破舊,有一些城垣,連戰馬都能跳躍過去的受降城,竟然變成現在城高三丈多的堅固大城,直言是不好打。

“破此城易!”

對於連普通投石機都製造不出的呼延氏來說,這受降城或許真是堅固無比的堡壘,但對於已經攻克過無數險關大城,積累了豐富攻城經驗的安西軍來說,這主體是夯土牆的受降城並不算難以攻克,所以韓文鴦和段寄奴在察看受降城的守衛情況後,立即就是信心滿滿的揚言必破此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