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然大戰(四十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一章 燕然大戰(四十七)

幸好的是這荼蘼耶除了佛法以外,還懂得一些醫術,救了當時因為早產的而有極大機率夭折的阿史那特勒一命,作為阿史那特勒的救命恩人,在阿史那特勒長大後就拜其為師,更為重要的這荼蘼耶雖然出生天竺,但不想其它天竺高僧那樣醉心佛法,不管世事,荼蘼耶因為讀書頗多,所以極富有謀略,經常能夠給阿史那特勒提出極好的意見,更為重要的是這荼蘼耶超然於外,從不居功自傲,所以極得荼蘼耶的器重信任,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有誰能勸誡阿史那特勒,也是只有這位國師荼蘼耶了。

從一開始就一直是捏著一串佛珠閉目,嘴唇微動,暗自唸經的荼蘼耶似乎是感覺到直射向他後背的那些焦急眼神了,終於是不再唸經,放下佛珠,睜開雙目,看著咬牙切齒滿臉憤懣的阿史那特勒,道了一聲阿彌陀佛後,說道:“平常時刻,可汗雖然不願與老僧學習佛法,但也總應該是沾染了一絲佛性,應當是明白怨憎之苦的壞處,身受此苦者,不止是心被煎熬,心智也是處於混沌之中,被矇蔽被遮掩,可汗想想現在可汗雖說的真的是自己心中所想,還是體內的心魔在衝動盛怒下做出的武斷決定。”

帳中的諸位突厥將領和大臣,滿心希望這荼蘼耶老和尚能勸住自己的可汗,不要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所以頗為期望,以為這在突厥太魯部中很是道高望重的老僧,會說出這麼的至理名言來規勸可汗,但只聽得這老僧只亂扯了一堆什麼佛法,頗為平淡,帳中的突厥諸大臣和將領頗為失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讓這些突厥將領和大臣,所想不到的是,在他們聽來是平平無奇,只是一些假大空大道理的規勸之語,卻是頗為有效,荼蘼耶剛剛故作高深的說完,那阿史那特勒就立即怒容驟消,誠懇的對荼蘼耶說道:“多謝國師指點迷津,本汗差一點就鑄成大錯了。”

素來剛強的阿史那特勒竟然如此快,如此乾脆的就認錯,直接是讓帳中的其餘突厥將領大臣們傻眼,紛紛暗道:“這老僧使得什麼妖法?”

其實這些突厥將領和大臣所不知的是,阿史那特勒也許在一開始聽到壞消息,知道要功虧一簣時,是有過極少一段時間的要盡起全族之兵與安西相爭的,但現在的阿史那特勒已經冷靜了下來,也是知道自己剛剛在怒火中燒下做出的決定,勝機極小,但他的可汗,是他新建的突厥汗國的最高首領,雖然現在這可汗還沒有大漢皇帝那麼大的威信,必須得君無戲言。

但作為一國之領袖,一部之頭領,出爾反爾總歸是不好的,所以意識到自己在盛怒之下做了錯誤決定後,阿史那特勒就需要借坡下驢,正好這時從小就看著阿史那特勒長大,素知其想法的老僧荼蘼耶戰了出來,給了藉口,所以阿史那特勒才轉變的如此之快,並非是荼蘼耶使用了什麼妖法。

阿史那特勒不愧是擁有梟雄之姿的人物,既然已經決定放下心中的怒火,不做一時的意氣之爭,那就是放下了,開始細緻考慮善後撤退,還有抵禦敵人反撲之事,於是將這些問題跟手下將領大臣闡明,讓他們各抒己見,解決這些難事。

其中在安西埋伏戰中,因為自身機靈而率先逃得性命的也速丁,立即向阿史那特勒稟告道:“因為臣的失察愚鈍,中了安西軍的埋伏,致使五萬多突厥勇士盡沒,臣作為主將罪無可赦,為了贖罪孽,只能是厚著臉,向可汗提出一補救措施。”

一聽也速丁提起那堪稱是他掌控突厥太魯部以來損失最為慘重的埋伏戰,阿史那特勒面色就一黑,隱有怒氣,但很快也速丁就剋制了自己的怒火,對也速丁說道:“那一戰責任不全在你這個統帥,而是我軍探子不得力,沒有偵探到安西援軍已經進入燕然之事。”

也速丁聽了阿史那特勒如此說,心中無比欣喜,知道這一次領兵戰敗之責已經逃脫了一半,但他還是要為自己的前程上一套保險,以證明自己是能幹之人,好讓阿史那特勒以後繼續器重他,所以這也速丁便向阿史那特勒稟告道:“多謝可汗體量,但臣必定是這次領兵作戰的主將,理應有責任為可汗挽回損失,為我汗國營救回英勇的將士。”

“你是說與我們對面的安西軍談判,讓同門施放俘虜。”阿史那特勒很是懷疑的問道:“這可能嗎?我軍現在跟安西軍可是處於敵對狀態,已經結下死仇,他們怎麼可能縱放我軍被俘將士,做那資敵的行為。”

也速丁說道:“可汗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與安西的矛盾和所爭之處,現在只不過是在這燕然草原,只要我突厥暫時絕了這西征的意向,那麼兩家便會罷兵,我們與安西再無矛盾的情況下,只要付出足夠的代價,我想安西是絕對同意放人。”

阿史那特勒還是覺得不行,更是遲疑道:“本汗可以暫停西征之事,與安西化解仇怨卻是不可能的,因為明顯那些朔方甚至整個朔州的武人們已經與安西勾結在一起,向染指我們的漠南之地,下一段我突厥與朔州間必定是大戰一場,作為朔州盟友的安西也是不可能做出資敵行為,施放我軍戰俘的。”

旁邊的左國相庫思老這時說道:“可汗,也速丁將軍的建議非常好,至於可汗所憂慮之事,完全不必擔心,因為那安西與朔州雖然同是漢帝國的勢力,但聯合在一起並非是真心,只是因為要抗拒我大突厥,才不得不聯合的,暗地裡都是心懷鬼胎,巴不得對方在與我大突厥的戰爭中損失慘重,兩敗俱傷,所以安西是不會顧忌盟友的損失,而不施放我軍俘虜的。”

阿史那特勒覺得自己的左國相說得有禮,點了點頭,但有是皺眉問道:“那用什麼當成籌碼,去與安西交換呢?馬匹?金銀?還是其它的什麼奇珍異寶?本可汗現在已經知道安西是不下於我突厥的一個大勢力,他們能缺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