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結盟中原(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九章 結盟中原(下)

雖然並不覺得底層平民可貴,但楊景和鄭鐸並沒有立即就答應下來,而是討價還價道:“軍師說笑了,我們那裡有那麼多的流民可以給。”

上官桀笑了笑,而後說道:“兩位,我安西雖然遠隔中原,而且剛剛才奪取河西走廊,與帝國本土取得聯系,但也並非是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曉得的,要說蓄奴,你們中原世家當是帝國內之罪,弘農楊家和滎陽鄭家,那一個不是蓄養十幾萬的奴人,稍小一些的世家大族也是起碼蓄養著幾千奴人,我們安西要的不多,就兩百萬,不止是青壯,婦孺老弱皆可,換一種說法吧,為了避免妻離子散等人倫慘劇,所以我們要三十萬戶漢民,每一戶起碼三口人,而且每一戶人家必須有一青年女人或是正值壯年的男人。”

在一旁聽的上官桀提出這個條件後的李錚,突然是反應過來,這個時空的這個大漢帝國突然崩壞衰落,是由於華夏王朝一直以來的原因農民起義,而農民起義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等次要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兼併了,而大漢帝國內土地兼併最嚴重的地方,就是這些中原世家所待的中原之地,還有冀州平原和關中地區,三地之中中原世家無疑是兼併土地最兇最貪婪的一個群體。

中原世家們兼併土地最兇,最貪婪,最肆無忌憚時,佔據了司州八成的土地,除此之外臨近的豫州,幷州和荊州,還有遠在千里之外的揚州,這些貪婪的吸血螞蟥都是要插上一腳,名副其實的是漢帝國內第一地主集團。

而中原世家們強取豪奪了那麼多土地,自然是要有人來幫他們耕種的,在漢帝國處於鼎盛,政局清明時,這些大家族還不敢做的太過分,最多就是用佃農,但一等到政局混亂,世家力量又在朝堂中佔據優勢後,這些世家門閥就開始胡作非為,開始將原本的佃戶強行拘禁在土地上,將這些佃戶事實上變為農奴,蓄奴之風盛行。

想到中原世家大族的過去種種,李錚面上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但心中對中原世家大族再無先前一點點對所謂的詩書禮樂世家的尊重,反而多是憤怒和鄙夷。

楊景和鄭鐸似乎是沒有察覺李錚這位安西大都護對自己態度的變化,還在向上官桀道苦水道:“但軍師也應該是知道,我們中原之地是當初玄黃教起義軍荼毒最多最深之地,我們中原世家的莊園農場,多曾經淪陷與叛軍之手,那些佃農也是多是被叛軍裹挾,在大亂中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已經十不存一了。”

楊景和鄭鐸兩人的倒苦水看起來是很有道理,面上也是露出極為為難之色,看起來上官桀提出的這個要求的確是強人所難了,但掌握前線情報部門的上官桀,明顯是對中原世家大族們的情況極為熟悉的,根本就不為所動,只是冷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位不必再大倒苦水了,我們安西雖然是初來乍到,但有並非是什麼都不瞭解的,的確當初玄黃教叛亂時,你們中原世家大族,因為在叛亂發生的中心地帶,所以損失最為慘重,不止是田地莊園,還有奴隸佃戶,甚至許多傳世許久的大家族,都是在叛亂中消亡,但現在叛亂已經平息,那些田地莊園相當一大部分已經迴歸到你們手中,而那些奴隸雖然真如你們所說,逃的逃,死的死,但你們當初在平定玄黃教之亂時,可是收降了許多玄黃教的叛軍,還有許多被玄黃教裹挾的從逆,據我所知號稱除惡務盡的中原大族們可是沒有將這些玄黃教的叛逆們,全部斬殺,而是全部貶為奴隸,代替先前那些奴隸佃戶的工作。”

“玄黃教敗落時,在中原地區向官軍投降的玄黃教軍林林總總有五六百萬,而且玄黃教軍都是拖家帶口,如果他們每五人是出自一個家庭,那麼便是有一百多萬戶家庭,就算在投降過後遭到奴役或是疫病等原因,損失了大半,但現在你們中原世家手裡應該還有五六十萬戶,我們安西要一半不過分吧!”

聽的上官桀分析的如此犀利,楊景和鄭鐸也是再無僥倖欺瞞之心,也不再多費口舌與安西討價還價,開始在心中權衡利弊起來,思考付出三十萬戶農奴後,是否會影響自己家族的基業,再者也是考慮付出那麼多代價,與安西結盟聯合在一起,究竟值不值得。

最後楊景和鄭鐸各自心中暗暗謀算思考許久後,都是認定拉攏結盟與安西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中原世家大族如果沒有強力的軍事集團作為外援的話,不止是被關在集團強壓一頭,而且面對更為強大的魏國等諸侯國的威脅,也是毫無辦法,但一旦和安西結盟,哪怕安西離中原極遠,但還是有些威懾力的,不僅是能夠震住關在世家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震住其它諸侯國,所以楊景和鄭鐸都是認定必須聯絡結盟安西。

而至於交出那麼多農奴,會不會使得自家的田地莊園荒蕪,這是肯定,但楊景和鄭鐸都是聰明人,早就是想好了補救的方法,其實這方法很是簡單,就是從其它地方引進流民,在製造出一批農奴起來。

現今的大漢帝國內部,雖然看起來因為玄黃教起義被鎮壓,而且內部各大諸侯國也並沒有開始大攻大伐,處於平衡狀態,看起來一片生平,雖然比不上大漢帝國鼎盛時期,但境內的普通自耕農等小老百姓,還是能自給自足的。

但這只是表象,或者的說只是片面,安家樂業的場面只是相對於北方來說,而在南方,更大規模更兇更貪婪的土地兼併,百姓流離失所正在不停的上演,之所以大漢的南北會發生如此大的差別,第一點是因為當初玄黃教起義爆發的主要地區是北方,尤其是司、豫、兗、冀和荊州北部的南陽之地,更是爆發的最激烈,是重災區,玄黃教起義荼毒過後,再加上官軍與起義軍在這些地放相持相爭數十年,造成這些地方人口大量流失,土地兼併的主力世家大量淪亡,在破而後立下,人口銳減,土地兼併不再那麼嚴重,所以才能讓民眾有足夠立錐之地,能夠安家樂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