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章 結盟中原(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章 結盟中原(完)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大漢帝國北面現在新立的那些諸侯國,如晉國,燕國和魏國,還有齊國這四國,他們都是由邊將庶族,甚至是平民階級建立的。

這些人原本大多都是在漢帝國權力架構的底層,如現在國勢最盛的魏國君主曹庸,他的曹家雖然也算得上是陳留郡名門,但放在整個大漢帝國完全就是不夠看的,曹家祖上連一個兩千石以上的大官都是沒有,這倒不是曹氏先祖愚鈍,不堪造就,所以才遲遲得不到高官厚祿,恰恰相反曹家祖上還是出過許多能人,但當時的漢帝國的政治已經完全被世家門閥大族們把控,朝廷和天下高官高位,連這些世家門閥都不夠分,又怎麼可能拿出來分給像陳留曹氏這樣崛起不過百年,無足輕重的的庶族。

如果不是玄黃教起義爆發,打破了所有的既定秩序,那麼現在的魏國國主曹庸,包括開創魏國基業的曹庸父曹丹,可能終其一身,也是只能當一個千石左右的中級官員,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國之主,成為攪動華夏局勢的人物。

與曹氏相當的還有許多人,比如劉淵和慕容超這兩員擁有胡族血統的邊將,還有現在齊國的開國君主高殷,更是出生低賤不堪,竟然是宦官養子,同時也是公主面首,如果沒有玄黃教大起義,這些原本的邊緣家族和人物,根本就是沒有雄起的那一天。

這些北方諸侯國的創立者們,不止是從玄黃教大起義中得到好處,讓他們能夠平步青雲,更是從玄黃教起義中看出了大道理,在平叛的過程中知道爆發如此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將原本強大無比的大漢帝國弄得如此四分五裂,差一點就覆滅的罪魁禍首,就是土地兼併。

所以得到這一教訓的這些北方諸侯國的創立者們,此後一生都是將這引以為戒,建國後極力的抑制土地兼併,即便是因為中途要取得一些世家門閥的支援,不得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在大方向上,這些北方諸侯國的政策還是偏向於抑制土地兼併的。

而與北方諸侯國們的政策相比,南方的那些諸侯國們,就是根本是對土地兼併視而不見,之所以這樣,除了這些諸侯國都沒有遭受玄黃教起義太大的荼毒,境內的世家門閥們沒有多少破門滅家,固有秩序還很完整外。

最為重要的是,南方的那三個諸侯國吳國、楚國和蜀國,他們都不是像北方諸侯國那樣,有一起於微末之人建立的,這些南方諸侯國的國主,多是原本大漢帝國的藩王們,而支援這些藩王們建國立業的,正是當地的那些世家門閥們,所以這些國家的政權都是被當地世家門閥們把持的,這些世家門閥們又怎麼會發佈會損耗他們利益的,抑制土地兼併的政令。

不僅是不會釋出,反而更加的變本加厲,在這些世家門閥的統治下,南方三國的平民階級負重日深,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破家良民,淪為那些世家門閥的奴隸,這些奴隸實在是太多,多到南方三國的那些世家門閥們都是消化不了,於是便開始往北輸送,當作貨物販賣給北方。

楊景和鄭鐸所在的中原世家們與南方三國佔據荊州的楚國比鄰,所以也自然是知道可以從楚地買奴隸這事的,所以在第一時間做出向安西輸送三十萬農奴的決定後,楊景和鄭鐸第一時間就想到可以從南方三國內購買人口充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景和鄭鐸知道南方三國販賣人口的價錢,略微估算一下後,發現從南方三國購買三十萬戶人口填補給了安西的空缺,也花不了多大的錢,於是便想答應下來,但鄭鐸想起了什麼,立即就是說道:“我們願意給安西三十萬戶人家,但怎麼才能將這些人口給安西呢?不說我們中間隔著一個關中,就是要讓如此多的人長途遠行,是一件極難之事,搞不好就會死傷慘重,如果真是長途遠行到安西控制的河西之地,可能要死傷三成甚至是一半。”

“那是你們這些所謂的高門大閥,完全不將人看,才會讓百姓死傷如此之多的。”

聽著鄭鐸的話後,已經多這些世家門閥子弟無比厭惡的李錚很是想對其冷嘲熱諷一番,但為了將來的合作,不至於撕破臉皮,所以將這些嘲諷之語只是在心中說說,並沒有真正說出口。

雖然李錚看不起鄭鐸這些世家子弟,但不可否認他說的話的確是一大難題,不過這時的安西已經有了與突厥太魯部換俘,轉送八十萬漢人奴隸的經驗,所以對於這個難題,安西這面也並非是沒有解決之道,李錚說道:“如何轉運漢人之事,還有如何說服關中門閥們放開道路之事,不願中原高門們操心,你們到時只要將漢民送過函谷關就行,其餘到河西的一路上,都是由我安西負責。”

楊景和鄭鐸聽了李錚這位安西大都護,如此說全都是放下心來,但同時又是覺得李錚很是無禮,小覷了他們中原世家,但很快兩人又是回過味來,欣喜起來,因為他們想到既然李錚為首的安西,對自己給出的農奴那麼上心,那麼必定是會與攔路虎關中世家們產生衝突,甚至是直接爆發戰爭。

俗話說“最瞭解你的,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敵人”,這句話用來形容中原世家與關中世家們的關係是最好不過了,作為與關中世家們相爭幾十年的中原世家們,是最知道自己這個老對手稟性的,知道這些關中佬眼高手低,又臭又硬,必不會同意安西提出的護送農奴過境的要求,即便是安西願意付出堆成山的金銀來買路,也是不可能從關中世紀們手中買到道路的,對於安西和關中這兩家來說只能是戰爭。

一想到關中世家們,將陷入一場可能曠日持久,讓他們元氣大傷的戰爭中,楊景和鄭鐸就興奮的難以自已,但沒想到更大的驚喜還在等著他們和他們背後的中原世家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