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這個時代的會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這個時代的會爭

李錚雖然繼承了原本李錚的記憶,但他還未融會貫通原本李錚這個將門之子,自小熟讀兵書所學到的戰陣之道,所以李錚穿越而來打的那幾戰,都是偷襲埋伏等有些取巧,算不上是比拼實力和指揮技巧的硬仗的戰鬥。

但現在已經過去快兩年後,李錚已經很好的融入這個世界,經過刻苦的學習,和對軍中老將的不恥下問後,李錚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會戰也是瞭解的夠多,已經完全有能力去指揮軍隊與強敵打一場勢均力敵會戰了。

在李錚看來,這冷兵器時代的會戰,就如他前世玩的那些諸如DOTA和LOL等MOBA類遊戲一樣,諸兵種中也是分位置的,只有幾個位置默契配合,整支軍隊才能發揮出最佳戰鬥力,達到剋制敵人的目地,而高明的統帥,就是能將各兵種完美的分配到最合適位置上的同時,還要準確把握時機,讓各條戰線上的兵種適時的調動,互相協助,互相掩護,完美配合,這是取得會戰勝利的首要條件。

一般來說,如大漢帝國、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這等步騎皆有皆強的國家和勢力,會戰時所結的陣形都是有固定形式的,就如MOBA類遊戲中固定肉盾、控制和輸出等位置一樣,已經成為一個定式。

會戰所結的陣形,通常一共分為五個陣線,分別是輕兵線,突擊線和後衛線,還有左右兩翼。

輕兵線顧名思義就是裝備弓弩,投石索和標槍等輕裝步兵所列的陣線,他們主要負責遠端攻擊,投射出漫天的箭矢等遠端武器,殺傷敵人,或是擾亂敵人的陣形,降低敵人士氣。

突擊線上一般擺著的是衝擊重騎兵和突擊型重步兵,他們是鑿穿敵人陣形,突破敵人陣線的主力,是兇狠尖銳的攻擊矛頭,一般在輕兵線上的輕裝投射步兵們,在與敵人對射中勝利,或是讓敵人動搖,陣形散亂後,突擊線上的衝擊重騎兵和突擊型重步兵就會立即發動一往無前的衝鋒,擊破敵人陣形,達到勝利目標。

後衛線,是中軍的最後一道陣線,更是整支軍隊攻防的軸線,在這條陣線上一般都是由裝備長矛大盾的防御型重步兵構成,後衛線上的兵士因為裝備沉重,所以一般固守一地,如果一旦前兩道輕兵線和突擊線上部隊的作戰失利,被敵人乘勝追擊時,後衛線上的士兵就必須頂上前,擋住氣勢洶洶追擊而來的敵人,而後前兩道陣線上潰退下來的士兵,就能從容的在後方重新整隊結陣,再進行反撲。

至於左右兩翼這兩道陣線,通常情況下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防禦,就是配合後衛陣線,以防禦為主,防備敵人騎兵包抄,所以左右兩翼配備的軍隊一般來說除了防御型重步兵外,還包括大量擅長近戰格鬥的陷陣騎兵,用於攔截敵人的騎兵包抄,第二種模式是進攻,配備大量速度快,衝擊力強的騎兵部隊,去迂迴包抄敵人的左右兩翼。

這五道陣線就是冷兵器時代排兵佈陣的定式,當然它也不像那些數學或是化學公式那樣,不能有絲毫改變和誤差,將領是能夠在這五道陣線上因為所面對敵人的實力,兵種配比,地形等原因,實時去改變的,改變兵力在各條戰線上的配比,甚至是調整五條陣線間的距離和位置,或是刪掉一兩道陣線。

比如著名的“底比斯斜線”,就是不拘泥於常規定式的代表,當時的底比斯軍隊統帥集中兵力與自己的左翼,而後讓兵力單薄的中軍和右翼落後許多距離於左翼,這樣在接戰時,兵力雄厚的左翼就能先一步接敵,兵力較少的中路和右翼就能晚許多與敵人接戰,這樣做的話,兵力雄厚突擊能力強的左翼就能先於敵人擊敗自己脆弱中軍和右翼的功夫,擊潰敵人的右翼,從而再包抄敵人中路,席捲敵人左翼,贏得戰役最後勝利。

而這一次李錚所面對的敵人北完部,就是不遵循五道陣線定式的軍隊,作為曾經投靠過突厥汗國,已經突厥化非常深的北完部,他們軍隊的編練和作戰方式,都是遵照幾百年前那支縱橫歐亞大陸無敵手的突厥軍隊的。

其實突厥化軍隊的樣式跟他之前和之後的許多遊牧民族軍隊差不了太多,就是重灌騎兵和輕裝弓騎的混編,但突厥人對其進行了更為細緻的改進,尤其是武器裝備和陣形戰法上的改進。

如北完部這種突厥化較深的遊牧部族中,普通部隊中輕裝弓騎一般分為兩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一種被北完部稱之為且普久騎兵,“且普久”在突厥語中意為掠奪者,其實就是強盜的意思,之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騎兵,就是因為這些騎兵特別的兇殘,在正面作戰中這些輕甲簡盔的且普久騎兵作用不大,但對在敵國或是敵對勢力的地盤上如何殺人放火,劫掠戰利品方面,卻是非常的在行。

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這些且普久騎兵的成員是臨時徵召的窮困牧民,在自然環境惡劣,而且尊奉弱肉強食原則的草原上生存,自然就養成這些牧民兇狠無情,並且如野狼一般貪婪的性格,對待敵人,尤其是手無寸鐵的平民更是異常的殘忍,所以且普久騎兵不僅是被它的敵人所憎惡,也被他的同族們所嘲諷。

且普久騎兵雖然殘暴,但他也只是能狐假虎威,因為出生在遊牧部落中窮困的底層階層,所以且普久騎兵購買不起好的武器裝備,戰馬也比較劣等,而且沒有經過很好的佇列等軍事訓練,戰鬥力很是羸弱,所以且普久騎兵雖然人數眾多,但一般都是執行諸如襲擾迂迴等不用正面與敵對陣的作戰任務。

第二種輕裝弓騎名為亞岡卡騎兵,這“亞岡卡”在突厥語中意為被封賞者,這些亞岡卡騎兵起初可能就是一名且普久,但在戰爭中立下功勳和搶掠到財物後,便會被首領賞賜或是自己買到牛羊牧場和奴隸,這之後這且普久就不再是貧苦的底層,而是富裕的有產者了。

這樣後,因為有牧場提供收入,亞岡卡騎兵就能買得起甲冑和強力騎弓等弓騎所需的優良裝備,而且因為有奴隸勞動,亞岡卡騎兵能夠用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軍事訓練中,完全可以成為脫產的職業兵,所以戰鬥力比且普久騎兵提升了數個檔次。

亞岡卡騎兵其實已經不能算是輕裝部隊,而是應該算作中裝弓騎,因為他們裝備一種被稱之為“克拉金”的突厥式鍊甲,一種名為“庫多”的頭巾型頭盔,武器為一種被稱之為“牙因”,最遠射程能達到百米的突厥制式騎弓,還有被稱為“齊裡吉”的突厥彎刀,被叫為“哈爾孛”的輕型騎矛,被稱為“卡爾康”的中型圓盾,另外還配備至少兩匹快馬。

普通突厥軍隊中的重騎一般只有一種,被稱之為伊塔克重騎兵,“伊塔克”其實是突厥人的一種采邑制度,與歐洲的采邑制度相比,伊塔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騎士所得到的封地和奴隸是不能傳於後代的,在這騎士死後,他因功受封的那部分封地和奴隸,就會立即被突厥汗國收回。

現在突厥汗國已經分崩離析多年,但伊塔克制度依然是在那些突厥化嚴重的部族中盛行,比如北完部,不過他們現在所實行的伊塔克制度已經都有所改變,那就是可以讓封臣們將受封的土地和奴隸傳於後代,這是各部族首領為收復貴族人心,但可是這樣過後,伊塔克重騎的戰鬥力,便無可避免的會下降許多。

因為受封賞的土地奴隸可以世襲後,伊塔克的後代們,大多立即沒有進取的動力,徹底墮落,安於享樂,不願再苦練武藝,上戰場搏殺獲取名譽和地位,只知道享受和揮霍父輩傳下來的財富。

北完部的伊塔克重騎們倒還有戰鬥力的,因為屠奢單于在北完部地位崇高,權威很大,他制定規則,會定期召集伊塔克重騎們訓練,如有不合格者,就會立即被他褫奪一切名號封地和奴隸,所以北完部的伊塔克重騎儲存著極強的戰鬥力。

伊塔克重騎一般披掛一種名為“克爾克”的重型鱗甲,戴一種名叫“奇恰克”的帶有頓項和護頸的頭盔,武器為一杆名叫“米茲拉克”的重型騎槍,一把名叫“裘隆克”的長柄稜錘,還有卡爾康圓盾、齊裡吉彎刀,所騎的主戰馬一般要求肩高160釐米以上。

因為早就派出間諜潛入敵軍中,所以李錚與敵軍還未碰面,就是已經知道敵軍的兵力配置,敵軍三支軍隊合在一起的一萬三千人中,大約有六千名亞岡卡弓騎,四千名伊塔克重騎,還有一支從北完部四萬多伊塔克重騎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三千最為精銳者組成的宮帳衛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