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 背水列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 背水列陣

兩軍不期而遇後,因為天色將晚,所以雖然兩軍將士都是士氣高昂,殺氣騰騰,但都是暫時忍耐住,遠隔二十裡各自安營紮寨,等第二天天一亮,兩座軍營中立即軍號嘹亮,戰鼓震天,兩軍一隊隊士兵,跟隨各色旗幟旗標,走出大營,來到金滿河邊列陣。

漢軍朝南列陣,左翼由兩千長水胡騎,一千沙陀騎兵和三百名期門郎組成,中軍由三千飛騎,四百名期門郎,一千沙陀騎兵和四百名丹陽兵組成,右翼由九百名步跋子和一千弩騎兵組成。

北完軍朝北列陣,右翼由四千名伊塔克重騎和兩千名亞岡卡弓騎組成,中軍由三千宮帳衛隊外加兩千亞岡卡弓騎組成,左翼則擺設著剩餘的兩千亞岡卡弓騎。

因為兩軍的軍陣一側都靠著金滿河,金滿河雖然只是一條小河,河水深不過七八尺,最寬處也不過兩丈,但沒有渡船等工具,是無法穿過這合流的,所以兩軍軍陣靠河的那一側,也就是漢軍的左翼和北完軍的右翼,都是兵力相對薄弱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有河阻擋後,在這一側能夠做的文章就不多了,無法再施行包抄迂迴等戰術,所以雙方幾乎都是只在這一翼留有少許兵力做防守之勢,將軍隊主力都集中在中軍和另一翼。

除此之外,兵力較少的漢軍這一邊其實是列陣在一個河灣處,從北向南流的金滿河在漢軍軍陣後方,拐了一個大灣,河道向東延長一端,而後再向南奔流,所以漢軍其實不是一面臨河,而是右翼和後方都臨河。

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不用擔心擁有優勢騎兵力量的敵軍會迂迴到自己的後方,但壞處也同樣明顯,如果一旦漢軍戰況不利,或是戰敗,那麼他們連撤退逃跑之路都是沒有,只能是全軍覆滅了,這就是所謂的背水列陣。

當年韓信敢於背水列陣,除了因為要將手下將士逼入無路可退的死地,激發出他們一往無前的死戰鬥志,還有將弱點暴露給敵人,勾引敵人主動出擊外,最主要的就是掩護那一支偷襲趙軍大本營的奇兵。

李錚現在敢於模仿韓軍神,也搞背水列陣,當然不是要故弄玄虛或是東施效顰,他是想完美的復刻一次井陘之戰的勝利,他也有一支奇兵,一支讓所有人都會始料不及的奇兵。

李錚看著敵軍的排兵佈陣,看了看敵人那單薄的只有兩千亞岡卡弓騎的右翼,露出一絲自信玩味的笑容,對身旁的老者褚亮說道:“褚司工,現在就去將昨晚準備的東西拼裝起來,此戰如果獲勝,你手下那群能工巧匠必將是首功,我會為你們慶功的。”

褚亮對立不立功,得不得到賞賜,很是無所謂,他只是說道:“能為救出大都護,為大漢安西的安穩,出一些綿薄之力,老朽們已經很是滿足了。”

說完後,褚亮就向李錚抱拳告辭,去指揮工匠,拼裝李錚命令製造之物去了,旁邊的蘇未央一雙美目不住的打量著李錚,露出驚奇和懷疑之色,說道:“你的戰術的確是很好,出乎人意料,很有可能會成功,但你能保證在敵人全力進攻我們中軍和右翼時,我軍能夠守住嗎?畢竟敵人的重騎兵太多了,而我們的重騎兵只有你帶來的七百餘騎。”

“能!一定能!即便是不能我也會讓它變成能!”李錚無比霸氣自信的說道。

同一時間,對面的北完軍陣後方,他們的幾個高層也在商議著最後的戰術,不過與漢軍和諧的統帥層不同,北完軍高層的商議就像是一場大吵架,有點劍拔弩張的架勢。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就是因為組成這一支北完軍隊的部隊,分別來三支自不同的部隊,而且三支部隊的領兵者的頭銜職位都差不多,所以自然到現在都無法確認最高指揮。

三支部隊中兵力最雄厚的是當初輪臺城派出追擊高霽疑兵的那一支部隊,現在由逃出輪臺城的屠奢單于女婿統古乃統領,第二支是原本護衛蒲類海王庭的宮帳衛隊,由屠奢單于信賴的侄子烏維統領,而最後一支則是從東南防備禿髮部的軍隊中緊急抽調出來的那支軍隊,由屠奢單于的大兒子沮渠只骨統領著。

三人都是萬騎長,雖然沮渠只骨作為長子,在與屠奢單于血緣親疏方面,自然是高出女婿和侄子許多,但這由女奴所生的長子,素來被屠奢單于不喜,其受寵程度比不上烏維,甚至連統古乃這個原本是奴兵的女婿,也更受屠奢單于的信任。

所以三人此消彼長下,誰都不能勝出他人一籌,成為名至實歸的統帥,作為剛剛失陷輪臺城的敗將統古乃,他是沒有資格爭奪發號施令的主帥之位了,所以對統帥位置爭論不休的兩人,其實只是沮渠只骨和烏維這兩人。

沮渠只骨和烏維雖然都是姓沮渠的,是堂兄弟,但兩人在北完內部卻是分屬兩派的,守舊派和改革派,北完部的屠奢單于雖然兇殘粗暴,但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是極為英明之主,是能成就一番霸業的梟雄人物,他意識到北完部的不足,從繼位以來推行許多讓北完部更加兵精糧足的改革。

當然,這種改革必然會損害原本族中元老的利益,所以這些反對改革的元老們便集合起來,想盡辦法阻撓屠奢單于那些從羅馬,波斯和大漢這三大帝國學來的富國強兵的改革,為對抗這些元老結成的守舊派,屠奢單于提拔了北完部內大量年輕一輩,形成改革派,與守舊派分庭抗禮,其中年僅二十七歲就被被提拔為萬騎長的烏維,還有以一介奴兵之身成為萬騎長的統古乃,都是屠奢單于改革的受益者,都是改革派成員。

而作為屠奢單于親子的沮渠只骨,不知是因為他自身的愚蠢,看不清形勢,還是其它什麼原因,竟然投入守舊派的懷抱,這讓原本就更寵愛小兒子沮渠堯骨,有心讓類己小兒子繼承自己位置的屠奢單于,直接就有拋棄了長子的想法,一直想盡辦法廢黜掉大兒子沮渠只骨。

但沮渠只骨即便是女奴所生,但擁有長子的名分,而且又有守舊派的支援,所以屠奢單于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廢黜大兒子,於是屠奢單于提拔上來的那些親信們,在體會到主子的難處後,立即就為主子排憂解難,在平日裡事事針對著沮渠只骨,逮住機會就借題發揮,狠狠打擊沮渠只骨在族中的威望。

其中,烏維就是打壓沮渠只骨的急先鋒,他現在與沮渠只骨爭奪指揮權,倒不是他一定要這戰功,而純粹就是不想讓沮渠只骨立功而已。

烏維和沮渠只骨爭吵半天,眼見再不開戰,己方好不容易鼓舞起來的士氣軍心將將下落後,兩人終於是達成一個讓冷眼旁觀的統古乃哭笑不得的妥協,不設總指揮,三人分別指揮三翼,由沮渠只骨去指揮左翼,烏維指揮中軍,而敗軍之將統古乃只能是去指揮兵力最少最弱的右翼了。

烏維和沮渠只骨都還算滿意的去指揮自己的部隊了,只有統古乃回到自己指揮的右翼後,對自己的副將同俄悲觀的說道:“我們要輸了!”

只有勇力缺少智慧的同俄聽後很是不解,驚訝無比的說道:“怎麼會,我們有一萬三千人,漢軍最多不過一萬人,而且都是亞岡卡騎兵和伊塔克重騎這等披甲精銳,更有宮帳衛隊坐鎮,怎麼會失敗。”

“如果戰爭是靠人數和部隊精銳程度來定勝負的話,那麼曾經擁有過億子民的大漢帝國,早就能統一世界了,戰爭最重要的還是看統帥者的指揮能力,這一點上只顧著窩裡鬥的烏維和沮渠只骨,根本比不上對面那姓李的漢將。”統古乃無比憂心忡忡的說道。

“那既然萬騎長知道對面漢將的厲害,那為什麼不告訴烏維萬騎長和只骨萬騎長呢?而且雖然萬騎長你先前在輪臺城失利了,但也應該爭取競爭一下那統帥之位。”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同俄,十分心直口快,話語中漸漸有批評統古乃之意。

不過統古乃卻是虛心接受了指責,他輕點了一下頭,很是誠懇的對自己的心腹說道:“你說的對同俄,自從被單于提拔為萬騎長,又娶了忽蘭貴女後,我的確是再沒有從前孤注一擲,一往無前之心了,為人做事太過優柔寡斷和瞻前顧後了。”

“如果我是統帥的話,我根本不會像急功近利的烏維和只骨這兩個笨蛋這樣,與漢軍打一場勝負難料的大戰,我會一直不停的率軍跟隨並拖住這一支漢軍,等單于調集重兵來圍剿,那樣做的話,這一支孤軍深入的漢軍一定會全軍覆滅,或是落荒而逃的,但可惜那烏維和只骨兩個眼高手低的傢伙根本不會聽我的,所以同俄,將快馬準備好吧!免得待會兒我們成為漢軍的俘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