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大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六章 奴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六章 奴兵

在鷹娑川通往蒲類海的官道上,一支盔甲鋥亮,流蘇飄揚,俱是披著猩紅似血披風的騎兵大軍正在急速賓士,在滾滾煙塵裡,這些面上盡是冷漠殘酷表情的兇悍騎士,一半人手裡拿著盡是橡樹、椴木造就的鋒利騎矛,身披重甲,殺氣騰騰,一半人手持輕型騎矛,揹負弓箭和標槍,戰馬剽悍強健,威風凜凜。

這支渾身發散兇猛殺氣,氣勢駭人,一看就是百戰精銳的軍隊,不是其它軍隊,正是北完部最精銳,最被倚重的奴兵部隊。

說來也是可笑,但的確是這樣,北完部最能打的軍隊,的確是被稱為奴兵,由身份是奴隸之人組成的軍隊。

遊牧民族向來有組建奴兵的傳統,但那時的奴兵只是單純的炮灰和人肉盾牌,作用是消耗敵人箭矢和氣力,等到了突厥興起時,由全部是奴隸身份組成的奴兵部隊,才開始正式登上檯面,突厥人為奴兵制定一整套的關於編制、裝備、招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突厥人當初制定的奴兵一般分為三種,分別為“厄色勒”、“格爾虎”和“漢羅姆”。

厄色勒在突厥語中意為公**隸,也就是說這些奴隸的所屬權是歸整個部族的,為整個部族放牧勞作的,所以如果這些奴隸一旦成為奴兵,他們的武器裝備和訓練服用自然是由整個部族來出資供養的。

作為遊牧民族的突厥人,自然是不可能像羅馬、波斯和大漢這些文明帝國那樣,有先進嚴格的稅收制度,所以屬於整個部族,全靠族中貪婪貴族偶爾良心發現捐獻的國庫,自然是不可能充盈的,根本無法為厄色勒奴兵配置精良的裝備,並讓他們經受良好的訓練。

所以這厄色勒奴兵自然是輕裝的騎馬投射部隊,成員大多是突厥帝國在東張西擴中,俘虜到的其它擅長騎射的遊牧民族人員,不乏像匈奴人、鮮卑人、帕提亞人、月氏、阿瓦爾人等,這些原,建立過一方霸業的同樣能騎善射的遊牧民族,還有一些犯下重罪被貶為奴隸的本族人。

到了突厥汗國的中後期後,因為奴兵被更加的倚重,所以厄色勒奴兵不再是僅僅是由部族公共國庫供養,而是由突厥可汗本身,或是其餘大貴族用自己的私人財富供養,所以厄色勒奴兵的裝備和訓練質量得到大幅提高,逐漸成為超越由本族之民組成的亞岡卡弓騎,成為突厥汗國或是其它突厥化部落中的最強弓騎的存在。

格爾虎在突厥語中意為牽馬墜蹬者,就是伺候那些貴族上馬之人,這項工作極為卑微下賤,一般都是由奴隸擔任,但是這項工作又有一好處,那就是凡是貴族外出都要帶著這位伺候他上馬之人,所以格爾虎經常能與主人相處親近,能有大機會得到主人的青睞信任,久而久之格爾虎在突厥部落中,就成為親信扈從的代名詞,也可以解釋為專屬個人的私人奴隸。

既然是私人奴隸,是屬於自己的私人財產,那自然要小心保護,傾力訓練的,所以格爾虎奴兵的裝備非常好,訓練也非常充足,都是裝備鱗甲,騎著矯健高大戰馬的重灌騎兵。

格爾虎奴兵的來源很雜,但大部分是來自擁有重灌騎兵傳統的波斯地區和高加索地區的民族,比如帕提亞人,米底人和亞美尼亞人,那些地方民族眾多,彼此混雜,時不時就會爆發一些為爭奪土地和水源的中小規模戰爭,所以經常有戰俘產生,自然奴隸貿易也就很是興盛,只要花幾十第納爾的金幣,往往就能買回一名體魄強健,技藝高超的騎戰高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即便現在突厥汗國衰落,不再控制波斯地區各高加索地區,格爾虎奴兵也是不缺兵源的。

漢羅姆這名詞,其實是一個合詞,突厥人稱大漢帝國為“漢”,稱羅馬帝國為“羅姆”,所以漢羅姆就是指代著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那麼為什麼要用這兩個帝國的名稱合在一起,去命名一種奴兵呢?就是因為這漢羅姆奴兵,是重灌步兵,而當初突厥人打遍歐亞,但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數次以步破騎擊敗他們,使得他們覺得是最強步兵的,是重步兵典範的,就是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或者準確的說是東羅馬帝國的重步兵們了。

當初的突厥軍隊因為是全騎部隊,所以長於野戰,短於攻堅,數次在三大帝國的堅城下鎩羽而歸後,當時的突厥可汗,英明神武的肅律可汗,就開始從以前俘虜自東羅馬帝國軍隊中的希臘人、日耳曼人和維京人,還有不幸被俘的漢帝國士兵,用酷刑和厚賞雙管齊下的方式,挑選出步戰勇士,組成了漢羅姆奴兵,大大增強了突厥軍隊的攻堅能力。

但現在的突厥汗國已然分崩離析多年,長久沒有與大漢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爆發過大戰,沒有充足東羅馬和大漢軍人俘虜,漢羅姆奴兵缺乏最佳兵源的情況下,那些自認繼承突厥汗國遺志的突厥或是突厥化部落,只能退而求其次,從其他擅長步戰的民族國家中購買或是抓捕奴隸。

奴兵的雖然有奴隸之名,但他們的待遇卻是極好的,只要一被選中成為奴兵,那麼每一人就會立即得到五到七名女奴,為他們傳宗接代,並且金銀珠寶和土地的賞賜頗豐,而且如果一旦戰死,那麼可汗就會強制讓屬於他們的女奴殉葬,而且奴兵們的孩子,將會得到恩養長大成人,並且擺脫奴隸的身份。

因為待遇優厚,所以奴兵的戰鬥力非常強,在突厥汗國的中後期,戰鬥力已經完全超過突厥人組成的部隊,數量也曾經一度達到過整個突厥汗國軍隊的一半。

何以突厥人或是突厥化的部落,那麼的倚重奴兵,其實原因和羅馬皇帝招募日耳曼人等蠻族為自己的衛隊,還有中國皇帝喜歡使用太監一樣,都是為了壓制自己團體中那些擁有機會顛覆自己權威之人或是勢力,說白了奴兵就是當初突厥可汗養著的一條咬人的狗,可以咬外人,當然也是可以咬心存異心自己人的。

那麼為什麼奴兵,還有蠻族衛隊和太監,就能讓那些帝王放心使用,不怕這些人顛覆自己,取而代之呢?因為在這些帝王眼中,奴隸、外邦人和太監,都是異種,是被自己國家族群之民厭惡抗拒的一類人,他們就是有野心,也是沒有根基,沒有名分,沒有追隨者,來反叛推翻自己的。

但事實已經證明這個論點,是這些君王們的異想天開,最後突厥汗國的衰亡和分崩離析,被可汗倚重的奴兵們就是始作俑者,現在繼承原本突厥汗國大部分土地和財富的那些大部落,比如東部的孛古和師卑部,西面的匈尼和怯烈部,其創立者當初都是突厥汗國的奴兵。

而在原本李錚所在的那個時空中,招募蠻族衛隊以抗衡弒君專業戶禁衛軍的西羅馬皇帝,可能怎麼也是想不到,西羅馬帝國末代君主的親生父親,竟然是一名蠻族僱傭軍的首領,而在中國歷史上宦官之禍最深的唐朝末期,好幾位皇帝就是直接死在或是被廢在那些太監手中,所以說這些所謂的“異種人”,不能反客為主,實在是大錯特錯的謬論。

但即便是已經知道了奴兵會反噬其主,但在突厥汗國分崩離析後,那些突厥化的遊牧民族,還是離不開戰力強大的奴兵,紛紛組建自己的奴兵部隊,但為免重蹈覆轍,紛紛做了許多讓奴兵不能像以前那樣抱團壯大,合謀反叛的防制措施。

就比如北完部,定下規定只要是奴兵,就不得擁有土地,而且也不能在軍隊中出任百騎長以上的職位,這樣沒有土地就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財富,不可能養得起私兵,不能出任要職,也就沒有名望發動叛亂。

正因為謹守這兩條,所以幾十年來,北完部的奴兵們始終是一隻被套著鐵鏈的野獸,從來沒有為禍作亂北完部的機會,但到了這一代屠奢單于時,為了對抗族內那些反對自己的保守派,屠奢單于在這兩條祖制上有所鬆動,破格提拔許多名戰功卓著,天賦異稟的青年奴兵,比如說他的女婿統古乃。

所以說,北完部高層這樣仇視統古乃,也並非是完全出於嫉妒羨慕恨,或是嫌棄對方出生低等等原因,其中有些有識之士,是因為擔心奴兵之亂在北完部重演,才如此不待見統古乃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