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乒乓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4章 揚名之戰【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4章 揚名之戰【求訂閱】

孔振東與阿佩阿倫快速對拉,適應新球。

孔振東率先發五球。

孔振東將乒球在地板上快彈兩下,感受著彈力。

這個時代的乒球還沒有被要求更換材質,彈性遠強於後世的乒球。

彈性越強的球,對於推擋與快彈較強的選手格外有利,阿佩阿倫就是反手高吊弧圈結合快彈的高手。

因此,孔振東花更多的心力,來感受球的彈性。

孔振東向左側身,右手執拍內收,左手快速低拋的同時,右手猛地向外一旋。

反手切旋發球,直線半出臺球。孔振東的反手直線,是常規球員的正手,卻是左手阿佩阿倫的反手。

孔振東這個發球最大的精髓,不在於球的速度與旋轉。

而是整個身體的發力動作。孔振東整個身體伴隨反手發球外揚的同時,整個身體快速開啟。

發力伴隨的前衝張力使得身體快速前衝上臺。

這是一種發球連續發力技巧,使得對方接發球回球之後,不需要還原後的二次發力。

西斯·潘在場下被這動作徹底震撼到了,他問本格森道:“教練,這是您傳授的秘密發力技巧麼?將發球動作的發力延續下去,直接進行第三板擊球。兩次擊球用一次發力,中間的身體還原與二次發力都省掉了,回合速度幾乎提升一倍。”

本格森搖頭嘆道:“這應該是振東從中國快攻學到的前三板技巧。不過我和陳龍燦,江家良等中國快攻選手都交過手,沒經歷過這樣的連貫發力技術呀。當然,這也可能是振東這小子結合中國快攻技巧自己琢磨的發力技巧。訓練中沒看他使用,這也是被阿佩阿倫逼急了吧!”

孔振東使用一次發力兩次擊球的超前技術,確實是被阿佩阿倫逼的。

阿佩阿倫最強的進攻手段,是正反手連續高吊弧圈調動對手後的正手快殺。

威脅是球路飄忽,易於控制對手,弱點是慢。

孔振東從第一個發球,就開始追求以快制慢。

將節奏帶快,阿佩阿倫最強的高吊弧圈就派不上用場。

阿佩阿倫用正手快撥回球后,孔振東連續發力的第三板已經上臺,直接正手快帶弧圈,斜線打反手死角。

阿佩阿倫卻快速退臺,

阿佩阿倫最強的其實是兩面弧圈的防守。高吊弧圈本身也是被動中轉化主動的殺手鐧。

只是在阿佩阿倫的拍下,被動的防守弧圈,變為主動退臺後的反手快拉。

孔振東嚇一跳,他正手快帶打對方死角三角區的球,還是第一次被對手回過來,而且回的這麼飄忽。

孔振東判斷了這個球的落點之後,身體快速迎前,迎前中側身發力,正手快抽變線。

本格森在場邊不自覺和觀眾們鼓起掌來:“真聰明!阿佩阿倫的這一板反拉高吊,已經化被動為主動了,西斯·潘,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應對?”

西斯·潘不假思索答道:“阿佩阿倫的連續弧圈攻勢太強,為了避免他形成連續攻,我會快速搶衝,爭取把主動權拿回來。”

本格森笑道:“你這種應對已經算是非常及時,可是風險很大,成功率不足一板。孔振東的應對就很聰明。對方的高吊弧圈已經建立了主動,他沒有立刻發力去搶,而是做好自身發力,追求的是回球的變線。這就四兩撥千斤了。他的目的也是破壞阿佩阿倫的連續攻。振東變線成功,阿佩阿倫就得放棄原先的二次發力連續攻動作,轉而重新移動接變線球,主動權自然就回來了。”

這第一球確實鬥智鬥勇。孔振東這一板變線,逼得阿佩阿倫倉促的橫移身體,孔振東利用這個快速變現,佔據優勢,連續彈撥得分。

這一球贏得滿場喝彩,哪怕是維斯比先鋒報等客隊媒體,對這個球也是福氣的。

孔振東第二個發球,變為正手快發,球路也發生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藉助發球,整個身體快速開啟,與第三板連貫發力。

這是相當先進的發力技巧,應對一般的對手,足夠建立前三板的明顯優勢。

可是孔振東以前在與本格森的訓練中,更多的都是遭遇阿佩阿倫的高吊進攻,應該如何防守。

真正比賽開打,孔振東才發現,相比較進攻,阿佩阿倫半退臺之後,自己正反手無論怎麼打,都打不死,反而空耗了不少體力。

本格森嘆道:“我也被振東這個怪物弄得沒辦法了,在準備訓練中,阿佩阿倫畢竟是世界一流的名將,我考慮的當然是阿佩阿倫如何壓著振東,連續攻,振東怎麼防守反擊呀。誰知道他開場就是壓著阿佩阿倫打的局面?”

西斯·潘在一旁點頭道:“這可能就是天賦決定的吧,我的第一場面對阿佩阿倫基本用的就是教練傳授的快弧打法如何面對高吊弧圈的防守反擊了,但可惜我實力不夠,還是輸了。”

本格森皺眉思索道:“以孔振東如今的身體力量條件與弧圈硬實力,就算我知道他掌握前三板壓著阿佩阿倫打的招數,也沒辦法研究後面的進攻套路呀。以他現有的武器庫,確實打不死兩面弧圈隨時以守為攻的阿佩阿倫呀。”

孔振東進攻幾乎打不死,不過他咬定目標,始終站住的就是發球建立的主動二字。

阿佩阿倫防守無敵,可反衝並不強,一時卻也拿不回孔振東佔據的主動。

這種局面下,阿佩阿倫以往都是用防守熬出對手的連續攻失誤。孔振東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柔和的手感與遠超年齡的心理素質。

發現打不死之後,孔振東不驕不躁,咬著主動不放手,其他的沒有追求極限球,更多的拼調動與落點控制。

阿佩阿倫與孔振東都是小球時代傑出的球路與落點控制大師。

到了這個時候,本格森眯眼笑了,西斯·潘思索一陣,也終於明白過來:“怪不得孔振東拼死也要拿到那一絲主動。在他的發球輪,既然打不死對手,就得拼控制,他與阿佩阿倫的調動與控制都很強。可最後到底誰調動誰?誰控制誰?就取決於誰佔據著主動,振東搶主動不是為了進攻得分,而是確保調動與控制權,讓阿佩阿倫在連續被調動與控制中反搶失誤。”

觀眾們掌聲不斷,大呼過癮。

雖然孔振東的五個發球幾乎很少連續發力,大力殺球打空當得分,可是來回排程與控球,依舊看得觀眾們如痴如醉。

帶著4:1的優勢,進入阿佩阿倫的發球輪。

阿佩阿倫開始準備發球,他也是快速將乒球往地面快彈兩下,感受著乒球的彈性。

與孔振東fang防範球的彈性為目標完全相反,阿佩阿倫是為了更好的感悟這彈性,利用這彈性、。

阿佩阿倫發球前的站位,就讓孔振東感覺很彆扭。

孔振東右手握拍,因此身體佔據乒臺中軸線靠左,便於正手護臺大半的面積,反手也能快速守住直線。

阿佩阿倫是左手將,他身體偏向球檯的右側是正常的,可是他偏到了極限,幾乎到了右側球檯的角落。

孔振東與阿佩阿倫迎面對抗,因此兩人的左右是相反的,這就造成兩人都在乒臺的同一側,同時將球檯另一側完全放空。

孔振東判斷,阿佩阿倫站位比自己更偏向乒臺外側,是為了留出自己反手位身前的直線。

這樣阿佩阿倫正手位快速發球,就可以直線奔襲壓制他的反手,從而佔據主動,連續攻得分。

有了這樣的判斷,孔振東隨即做好相應的防備。

阿佩阿倫左手平握球拍,大臂帶動手肘向後引到極限,繃緊。

右手快速低拋,身形旋轉,左手持拍前搓。

彷彿衝拳一般快速前衝的力,擊球瞬間,卻有個詭異的側切。

乒球高速旋轉,線路既不是直線奔襲壓制孔振東反手,也不是斜線突襲,調動孔振東正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居然是中不溜的中線球。

孔振東開始抉擇使用正手還是反手接這個球。

乒球帶著詭異的外旋。兩次擊臺後,繼續往遠角飄去。

沒辦法了,孔振東只能快速橫移身體,正手伸向遠角,夠這個球。

孔振東接到這個球,壓板的同時,快速平推,推直線大角,同樣也是阿佩阿倫的遠臺死角。

孔振東也很納悶阿佩阿倫的選擇。

他的發球站位把兩個人都逼到球檯一側,卻發球衝擊球檯另一側。

看起來很有突襲效果,可是我遠臺推直線,不也是你更難勾到的遠角麼?

阿佩阿倫的舉動則快速回答了孔振東的猜測。

同樣是從反手區快速橫移正手區遠角的救球,阿佩阿倫卻彷彿多年苦練這一熟悉動作。

身到手到,身體到達正手區的同時,側身引拍動作都已完成,踏步站定時,力量也隨即傳遞到手臂,引拍側身強拉大斜線。

明明是正手位的被動救球,阿佩阿倫卻是側身大力狂抽大斜線,打孔振東反手死角。

孔振東此時正手救球動作剛還原到中心位置,重新移位到反手已經來不及救下這個球,阿佩阿倫得分。

:4,阿佩阿倫依舊落後,但這個球的絕強氣勢,宣告著他王者歸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