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世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財政危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財政危局

總理府是一棟六層的磚石建築,並不是十分雄偉。據說,當年建國之時,為了體現民選內閣的親民形象,首相沒有像皇帝那樣居住在禁地,而是打了親民牌。雖然也有紅磚水泥的圍牆,但透過鐵柵欄大門,市民們老遠就能看到首相府大院裡的人來車往。看到這些官員忙來忙去行色匆匆,出來進去也沒有銅鑼開道肅靜迴避牌引路,市民們的心裡就多了些許親切,也莫名地感到了一些踏實。

畢竟,是有人在忙著國家大事的。

鄭宇坐在主位,看著在場的幾位帝國中央政府文官大佬,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心頭一陣火熱。這是什麼人?這是動輒都要交通管制閒人退散的主兒,可現在卻要在自己的面前擺出謙恭的姿態,柔聲細語地和自己說話。

什麼叫爽?

“幾位是帝國的大管家。”鄭宇知道皇帝最討厭下面人玩虛的,一向要求臣下彙報之時儘量簡單明瞭,他現在是有樣學樣,事事學著自己那個養父,自然也是開門見山,“財政,是戰爭的血脈。國戰在即,軍需案遲遲定不下來,這是要命的事情。這一次本人奉陛下差遣調解此事,還請幾位前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儘快敲定預案才是。”

眾人對視一眼,齊齊點頭。

“殿下,並非我等不識大體,實在是國家財政積重難返。”說話的,正是首相劉定一,“如果再不加限制地打這一仗,恐怕苦心經營多年的政府信用就要垮掉。屆時通脹飛漲,官員民庶生計無著,怨聲載道,那才是真正要動搖國本了。”

鄭宇看著這位早年留學牛津,曾任皇帝親信秘書,歷任外交部長文教部長等職,五年前執掌內閣至今,以沉穩老練聞名的復興黨元老,臉色也凝重了幾分。

劉定一此刻早沒了昨日酒會上的從容淡定和宰相氣度,焦慮之色溢於言表,看來最近也被軍方和國會兩邊的壓力搞得有些焦頭爛額,想來這財政上頭的形勢也著實是不樂觀。

“各位,便是如此說。凡事,咱們今天攤開了講。”鄭宇環視一下眾人,“本人此次前來,是來解決問題的。所以還請諸位盡言。這財政上頭在下知道有些艱難,但去國一載,目下情形如何,尤其是財政上這個積重難返到底如何而來,委實還要請教。”

劉定一看著這位青年懇切的面容,點了點頭:“這話說來就長了帝國早年的各項開支,其實主要是靠發行債券來維持,而購買債券的主要是南洋僑界,陛下,以及一些海外財團尤其是猶太財團。陛下的錢,是他以個人名義用順化自治區的主權換回來的猶太資金。此外,當時大部分產業都是陛下和娘娘出錢,再吸引部分民間資金以及政府的一部分資金搞起來的。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陛下貼補著政府的各項開支。”

“這樣一來,政府的負債上得很快,尤其是對陛下的負債,後來陛下無償豁免了政府的很多債務以降低政府融資成本,並開始在生產環節徵收營業稅和增值稅,在貿易環節透過與英法修約爭回了部分關稅主權,再加上轄區經濟快速發展稅基擴大,財政收入也很快提升了上來。到了甲午戰前的1893年,南洋政府外債大約八千萬英鎊,內債大約九千萬兩關平銀,財政收入大約二點六億兩關平銀,當年赤字大約三千萬兩關平銀。不過,甲午一戰,戰費開支浩大,政府外債增加到一億二千萬英鎊,內債一億三千萬兩關平銀,北方又是殘破,華夏二年的稅收收入不過三億兩關平銀。”

“統一全國之後,政府開支更是浩大,建鐵路公路,整修運河和水利,修學校,推廣義務教育,整編軍隊,銀錢如同流水一樣花出去,政府債務快速膨脹,在華夏二年的時候,國家財政開支已經達到正常財政收入的一倍半。好在甲午統一戰爭的時候沒收了大批的旗人資產,與英國修約後,英國又把凍結的滿清貴族和皇室竊取自國庫和民間的款項歸還帝國,透過財政重整,資產發賣,包括拍賣一些的土地,住宅乃至文物,國家財政總算勉強挺了過來。”

“不過,靠這些款子畢竟也維持不了太久,華夏五年,政府再度出現了赤字,而各項開支減無可減,偏偏俄國開始經濟危機,並且很快傳播到了對俄國投資最多的法國和德國,然後是英國,並進一步波及到了日本和我國。政府內部,有人主張根本改革,引發激烈爭論,甚至叛亂……我接任總理,按照陛下指令,暫停紙幣和黃金的自由兌換,放鬆銀根,政府進一步擴大債務增加投資,對企業進行稅收減免,一方面降低國內利率,一方面提高國債的票息,歐美剩餘資本大量購買,靠著政府開支,終於拉動國內供需兩旺,再加上軍事訂單,帝國經濟升。”

“不過,經此一役,帝國外債已經高達三億三千萬英鎊,內債也達到了五億六千萬華元,這還沒算三億五千萬華元的地方債券中央政府每年光利息就要支付一億華元。而這一次的國債發行之後,帝國外債達到了四億五千萬英鎊,加上內債和低息貸款,政府每年光利息就要支付將近兩億華元,相當於國家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之所以要準備這麼多的資金,倒不是為了向軍方妥協,而是政府必須未雨綢繆。”

劉定一咳嗽了幾聲,拒絕了秘書遞過來的手絹,只是喝了口茶水,喘息幾下又說道:“現在好在還沒開戰,所以利率不高。如果等到戰爭打成僵局,甚至不利的時候再去籌集戰費,恐怕利息就得打著滾往上翻所以這一次內閣是打了富餘的。但這樣一來,除了昨天的成果之外,假設再發三億國債,那每年光政府公債的利息就要超過兩億,政府本來就是赤字累累,無法支撐,再這麼一來,只怕政府信用就要喪失一旦政府無法融資,帝國經濟馬上就得崩潰”

鄭宇原本就是學金融的,又一直在銀行跑信貸,對於貨幣是再敏感不過。不過他聽完了卻沒有太大的震驚。相對於後世的美國,甚至中國日本還有歐洲的很多國家,目前中華帝國的國債規模在他看來算不上多高。後世的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了國家gdp總值。當然,赤字上頭是多了一點,政府財政收入佔比也和前世的強力政府無法相比,但也不至於就要崩潰吧?

他有些狐疑劉定一,這人講出來的話,足以證明其對於經濟並非外行,甚至很多理念,比如殖產興業,政府信用,金融作用等等,在鄭宇看來在這個時代恐怕比起歐洲和美國的銀行家也不差什麼了。那這人為什麼如此擔心政府信用就此垮掉?

鄭宇又看了看一旁全神貫注聽著的央行行長馬新宇,財政部長唐紹儀,財政部次長李登雲,央行副行長孫多森,心中也犯了嘀咕。這些人一個個都是面色凝重連連點頭。鄭宇知道,這些人全都是國外留學,久歷實務幹練開明的技術官僚,是目前帝國金融和經濟界的尖子。雖然鄭宇自信自己擁有遠遠超越這個時代侷限的金融知識和歷史經驗,但絕不敢看不起這些一時之選。

他回憶了一下歷史,終於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其實前世真正以印鈔和大舉國債來製造信貸泡沫,還是七十年代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自此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的印鈔行動蔓延開來,潮水一般的紙幣以國家信用為擔保淹沒了全球,所到之處通脹飛漲資產泡沫,一朝退潮又只留下一地雞毛。所以那個時代國家的債務比例,自然是不能套在目前這個金本位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國際形勢之下。前世看來只是臨近危險的負債比例,到了這個年代,那已經就是喪心病狂了。

可前世的美國是仗著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而且最重要的是軍事優勢,半強迫其他國家購買美債,變相地上繳保護費。可這個時代的中國,只不過是一個剛有些崛起之勢的後起國家,又被充滿敵意的列強警惕地包圍,自身生存還面臨考驗,又如何解決這個國家信用難題?

鄭宇有些尷尬。

來之前他是躊躇滿志,覺得自己身為一百年後的金融高材生,又在銀行從業多年,這類金融貨幣上的問題還不是手到擒來?準備不是沒做,但基本浮於表面,只想著終於說到自己的本行,可以一展身驚人之語,虎軀一震之類,沒想到……

“其實,這些年政府不過是依靠著陛下的信用,皇室產業的貼補和猶太財團的支援,否則國債利率早飛上去了。”財政部長唐紹儀開口說道,“目前國家的財政收入,除了關稅以外,在稅收上和地方是七三分賬,中央七,地方三。去年,我們的財政赤字達到了一點四億華元,相當於國家財政收入的一成半,光是軍費就支出了六億華元,超過了總預算的一半這還不算為了戰備而進行的大規模交通線建設。去年年底開始的大動員,軍隊規模擴充了兩倍,再打了這一仗,國家是真的無法支援了”

鄭宇雖然知道對方說的是實話,卻依然有點惱怒:“唐部長,那照您所說,我們就不該打這一仗,反正勝負未卜,而就算贏了國家也得破產。那又何必打仗?”

唐紹儀臉色有些漲紅,眉毛一揚就要說話,劉定一輕咳一聲:“殿下,唐部長所言是有些操切,但絕無反對國戰的意思。這一仗乃是強國之戰,也非我國主動啟釁,實乃俄日兩國利令智昏,欲施暴於我國,帝國為自衛計不得不戰,這些道理我們還是懂的。今天我等剖肝瀝膽,只望陛下和軍方能審時度勢,考量國力,以免國家傷筋動骨,雖勝猶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鄭宇默想片刻,開口問道:“國家的貨幣發行情況如何?”

幾人彼此看了看,央行行長馬新宇說道:“國內發行的華元紙幣和硬幣,總數大約三十二億華元,國內銀行全部存款大約九十四億華元。”

“如果我的數字沒錯,我國目前發鈔儲備,包括黃金和硬通貨貨幣,加上陛下即將轉過來的三千萬英鎊,此次募捐所得的一千萬英鎊,大約摺合四點三億英鎊,相當於三十一億華元。”鄭宇說道,“也就是我國目前發行在外的法幣已經得到了充足的硬通貨支援,理論上來說,可以開啟貴金屬自由兌換,而對華元信用的任何攻擊,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馬新宇微露訝異,點了點頭:“殿下所言甚是。”

“帝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提升到百分之二十五,理論上來說,我國的基礎貨幣,如果完全發揮槓桿,可以衍生出一百二十億華元的存款。”鄭宇繼續說道,“相對目前的存款,還有二十六億的信用槓桿。”

眾人對視一眼,緩緩點了點頭。

“殿下,理論上來說是如此,不過,目前如果銀行繼續放鬆銀根,恐怕國內通脹還要繼續提高。”馬新宇開口說道,“雖然我們對外並不承認,但根據統計局的真實抽樣資料,國內消費物價指數已經比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而且還在繼續提升。”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鄭宇盯著馬新宇,“是否只是銀行放鬆銀根導致的?”

“原因很複雜,有戰爭動員和戰備物資採購的原因,有商人囤積和抬價的原因,也有最近局勢動盪的原因。”馬新宇說道,“不過,最根本的恐怕還是信貸寬鬆,持續四年的銀根放鬆,導致國內貨幣發的太快,尤其是讓居民對紙幣的信用產生了疑慮。畢竟華元紙幣不過使用了十年,還不能完全替代金銀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